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338章不平凡经历(下)(第1/2页)
由于激动,老太太脸上泛起红色。
浑浊的眼圈湿润了。
她缓慢坐下,嘴里念叨起来,“是啊,我永远忘不了,三十二户乡亲对我的养育之恩。”
“是他们的善良和淳朴,把我这个孤儿抚养长大。我穿的百家衣,吃的百家饭,这份恩情,我永生难忘。”
随即,再次看向厉元朗,招手示意,让他走过来。
伸出手,紧紧握住厉元朗的双手,感谢道:“孩子,你有心了,这件‘恩寿装’的名字叫得好啊。”
老太太用左手轻轻拍着厉元朗的手背,又说:“我理解,这里有我对他们的感激之恩,也有乡亲们对我的牵挂之情。”
“你不仅让我重温了那段美好难忘的岁月,更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那份最真挚、最淳朴的情感。”
这时,冯滔也走上前来,他看着厉元朗,眼中满是赞赏,“元朗同志,你这份礼物真是别出心裁,既体现了对母亲的深情厚谊,又巧妙地连接了母亲与故乡的情感纽带。我代表母亲,也代表我自己,向你表示衷心的感谢。”
周围的人们听到这番话,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原本对厉元朗的质疑和不解,此刻都化为了敬佩和赞叹。
有人带头鼓掌,其他人紧跟着附和。
宴会厅内,顿时掌声如雷。
大家意识到,这份礼物虽然看似简陋,还显得寒酸,但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智慧,远非那些字画和雕像所能比拟。
厉元朗看着老寿星那慈祥而感激的面容,心中也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满足。
他知道,自己的这份礼物,已经成功地传达出了自己想要表达的心意和情感。
同时,也为妻子匠心独具的主意,深感赞佩。
老太太更是喜不自胜。
这件七拼八凑的“恩寿装”,真是送到她的心坎里去了。
离开家乡几十年,老人家始终牵挂当初对她有恩的父老乡亲们。
早些年忙于工作,没时间回去看望大家伙。
直到退休后,才有机会。
然而,当年的乡亲们全部离世,就是他们的后人,也都纷纷搬走。
整个村子,也没了曾经的模样。
这让老人家倍感失望,没能当面感谢乡亲,成为她心中永远的遗憾。
不成想,在自己九十岁生日这天,竟然收到意外之喜。
手捧着这件“恩寿装”,瞬间打开她记忆的闸门,好似当年乡亲们那一张张质朴善良的脸,就呈现眼前。
老人家视线模糊,泪水顺着脸颊缓缓滑落,滴在那件满是补丁却饱含深情的“恩寿装”上。
她轻轻抚摸着每一块绣有“寿”字的红布,仿佛能透过这粗糙的布料,触摸到当年乡亲们那温暖而有力的双手。
“我多么想再回到那个小村子,看看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哪怕只是站在村口,远远地望上一眼……”老人家哽咽着说道,声音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感慨。
冯滔见状,连忙走上前来,轻轻扶住母亲的肩膀,安慰道:“妈,您别太伤心了。虽然乡亲们不在了,但他们的恩情我们都记在心里。今天元朗同志送来的这份礼物,不就是乡亲们对您的牵挂和祝福吗?”
老太太微微点头,用颤抖的手擦去眼角的泪水,看向厉元朗的目光中充满了感激:“孩子,谢谢你。你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乡亲们的情谊,也让我明白了,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
厉元朗连忙摆手,谦虚地说道:“老寿星,您太客气了。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当年您为了理想,付出那么多,现在您应该安享晚年,享受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
这时,周围的人们也纷纷围拢过来,向老太太表达着祝福和敬意。
他们被这份深厚的情感所打动,也被厉元朗的用心和智慧所折服。
宴会厅内,原本因为礼物而产生的些许尴尬和质疑,此刻已经完全消散。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温馨和感动,以及人们对这份特殊情谊的深深敬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38章不平凡经历(下)(第2/2页)
这时,盛良醒凑过来,小声提醒道:“各位领导,酒宴已经就绪,请老寿星还有诸位去餐厅就座。”
冯滔立刻醒悟过来,邀请大家去里间。
同时,不住安慰母亲,切不可太过激动。
老太太也从伤感中走出来,点头说道:“好,好。”
并要求身边工作人员收好这件恩寿装,还要求厉元朗陪在她身边,一起往餐厅走。
路上,老太太不断夸赞厉元朗。
她明白,能够准备这件礼物并非易事。
国内的人还好说,动员国外的人,还要亲手缝制,磨破多少嘴皮子,说了多少好听的话才可以做到。
还对冯滔说:“这位厉同志不错,他帮妈妈圆了梦,你可要好好谢谢人家。”
冯滔忙说:“妈,我心里有数。元朗是临松同志的女婿,还是铭宏同志儿媳的哥哥。”
“是吗?”老太太眼前一亮,啧啧道:“怪不得,厉同志骨子里流淌着红色基因,是让人放心的一代。”
厉元朗赶紧谦虚回应,“老寿星,您过奖了,我所做的不过是尽一份心意而已。能为您带来这份感动,我也深感荣幸。您为工作付出那么多,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榜样。我们只是希望能略尽绵薄之力,让您的晚年更加幸福安康。”
“你这孩子,嘴够甜的。”
老太太脸上满是笑容,她轻轻拍了拍厉元朗的手背,接着说道:“不过啊,你这份心意可不简单,我能感受到其中的真诚和深厚。你不仅让我重温了过去的温暖,也让我看到了你们这一代的担当和情怀。”
说话间,一行人到了餐厅。
总共放了四张桌,每一张桌子坐十个人。
写着厉元朗名字的那张桌,位于门口。
显然,是最后一张桌的位置。
没办法,他的级别低,资历又浅,只能坐在末位。
就连廉明宇,也和他坐在一张桌上。
酒宴环节很热闹,冯滔代表母亲和家人,发表了即兴讲话。
主要是感谢大家到来。
当然,这种场合,大家都懂得适可而止,没人多喝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现场气氛愈发融洽。
有人开始轻声交谈,分享着此次寿宴带来的种种感动。
厉元朗坐在末位,虽位置不显,但心中满是温暖与满足,他看着老寿星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觉得一切努力都值了。
廉明宇微微侧身,靠近厉元朗,轻声说道:“元朗,你这礼物真是送到老寿星的心坎上,太厉害了。”
厉元朗微笑着回应:“也是机缘巧合,能得到老寿星认可,我也很开心。”
这时,老太太似乎想起了什么,她轻声对身旁的冯滔说了几句,冯滔微微点头,随后站起身来,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我母亲有个想法,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众人纷纷安静下来,目光投向冯滔。冯滔接着说:“我母亲觉得,今天这份特殊的礼物,让她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情和人间真情。她希望,能将这份情谊延续下去,成立一个公益项目,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也算是对当年乡亲们恩情的一种回报。”
此言一出,现场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厉元朗更是激动不已,他没想到自己的礼物会引发这样的善举。
从始至终,厉元朗一直保持谦逊态度。
不显山不露水,该有的礼节一点不差。
虽然他因为送的寿礼,表现极佳,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但他从没有任何的忘乎所以,依旧以平常心应对周旋。
整个寿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方才结束。
按照程序,其他人要参加冯滔组织的茶叙。
而厉元朗本人,则要率先离席。
就在他准备先行离开之际,盛良醒走到他跟前,低声告诉他一个振奋消息。
喜欢正义的使命请大家收藏:()正义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