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 第147章 攻守易形,寇可往,我亦可往

第147章 攻守易形,寇可往,我亦可往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令上沪县县令李进,担任海军都督,率领海军三千,进剿倭寇,赐尚方宝剑,可先斩后奏。”
    “望尔等不要让朕失望,钦此!”
    一名小太监手持圣旨,高声在上沪县海军基地内,进行宣旨。
    李进和蓝玉率领一众海军将领,单膝跪地,听候朱元璋的安排。
    在听到朱元璋竟然加封李进,为海军都督时,蓝玉嫉妒的眼珠子都红了。
    都督一职,可是掌管一军诸事,可谓是位高权重,同时也有了独立掌军的权利,一直以来都是蓝玉梦寐以求的职位。
    他虽然跟着徐达冯胜以及汤和,南征北战,但是一直都是先锋的职位,根本就没有资格掌控一军。
    只是不断的听令行事,这让他很不服气。
    再怎么说,他蓝玉也是师承常遇春,学了不少的兵法。
    朱元璋每次安排都是让他带头冲锋,从不让他单独行动,这让蓝玉觉得自己被人小瞧了。
    没想到现在还是这样,这李进不过是一个嘴上没毛的毛头小子,竟然都能骑在自己头上,让他嫉妒的有些发狂。
    李进此时站起身来,将小太监手中的圣旨,以及小太监身后侍从拿着的尚方宝剑,拿在手中,脸上却是古井无波。
    彼之蜜糖,我之砒霜。
    蓝玉一心想要得到的东西,对他来说,却是毫无意义。
    李进是想要剿灭倭寇,但是他却从没有想过自己要亲自上阵,这一点都不符合他明哲保身的原则。
    所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这种上战场拿刀子砍人的事情,根本不是他所愿。
    不过形势比人强,现在皇上圣旨都已经下来了,他就算是想拒绝都没有机会了。
    就在这时,李进竟然听到身边,传来了一阵阵粗重的呼吸声。
    猛然转头,就看到蓝玉双眼通红的盯着自己手中的尚方宝剑,鼻子之间还喘着粗重的呼吸。
    李进终于发现了蓝玉不对劲,这蓝玉想带兵想的要走火入魔了吧?
    “蓝玉,你想干什么?”
    李进一声怒喝,想要将蓝玉从入魔的状态中叫醒。
    但是蓝玉听到李进这一声怒吼,顿时好像受到刺激一般,咆哮一声,就朝李进冲来。
    “铿锵!”
    间不容发,李进直接拔出尚方宝剑,再次怒斥道:
    “再敢上前,格杀勿论!!”
    李进浑身杀意四散,周围温度好似因为这杀意降低了几分。
    手中宝剑遥指着蓝玉,寒冷的剑锋将蓝玉的理智终于是稍微拉回来一点。
    蓝玉看着李进冰冷的眼神,决绝的神色,知道李进不是跟自己开玩笑。
    舔了舔嘴唇,蓝玉狰狞的说道:
    “小子,上战场不是请客吃饭。”
    “那里比你想象中还要残酷百倍,如果你现在请求皇上,将都督一职让给我,我愿意替你出征,怎么样?”
    李进没有搭理蓝玉的威胁,将手中的宝剑“噌”的一声,插回剑鞘,淡淡说道:
    “诸将听令,给你们半天时间,下去准备,明天清晨辰时一刻登船出发!”
    “延期不到者,皆斩!”
    李进这句话,说的不仅仅是蓝玉,还有身后的那些将领。
    这些将领都是李进从义乌兵中,挑选出来的忠勇,强悍之辈,个个龙精虎猛,又能听从指令。
    那些三千义乌军,在这些将领的带领下,能让李进如臂使指。
    毫不夸张的说,有了这三千人,李进甚至敢跟一万多倭寇,来一场堂堂正正的对决。
    当然,这些是建立在公平的对决,而且要在陆地之上。
    如果在海上,李进就不敢保证了。
    毕竟义乌兵的水性,虽然经过长时间的集训,但是还是有些不尽如人意。
    这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改变的,还需要再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与熟悉,但是现在李进已经没有时间了。
    这些将领在听到李进的吩咐之后,纷纷拱手,齐喝道:
    “喏!”
    声势震天,士气高昂。
    蓝玉被这道声音吓了一跳,不过看到这些人的气势之后,知道李进作为统帅,已经是改变不了的事实。
    只得有气无力的朝李进拱了拱手,表示收到。
    李进懒得理蓝玉这个莽夫,转头不动声色的拿出二十两银子,打发走传旨的小太监之后,转身朝自己府邸走去。
    明日就要出发,自己自然也需要准备一番。
    ...
    应天府,上书房内。
    京城各大都督此刻全部聚集在朱元璋身前,徐达、傅友德,邓愈,李文忠等全部在场。
    除此之外,还有李善长,以及刘伯温。
    在这小小的上书房内,可谓是重臣云集。
    朱元璋的淮西猛将,加上左右智囊,全部到场,不用多说,朱元璋必定是有大事要宣布。
    本来朱元璋还想把胡惟庸给一起叫过来,但是想到高速公路的事情比较紧急,朱元璋索性就让胡惟庸先处理高速公路的事情。
    等到所有人全部到齐之后,诸臣的目光全都集中在了朱元璋的身上。
    这些文臣武将见到这么多熟悉的面孔,心中不禁开始嘀咕起来,皇上这是要干什么大事,竟然会将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
    要知道自从朱元璋建立大明,尤其是徐达将北元朝廷撵出中原之后,朱元璋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大动干戈。
    上一次这么兴师动众,还是朱元璋北伐中原的时候,那个时候可是决定这能否恢复中原。
    朱元璋天天召集重臣议事,现在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竟然会将这么多重臣全部召集在一起?
    众人心中疑惑不已,却又不敢第一个开口询问,只能看着朱元璋,希望朱元璋能给出一个答案。
    迎着所有人的目光,朱元璋面色凝重,沉声道:
    “前几日,倭寇大举入侵的事情,杀害我大明三万百姓,想必你们都知道了。”
    “咱想问问你们怎么看?”
    倭寇?原来是这个事情。
    李善长刘伯温等人心中都是纷纷一松,原来是为了这件事情。
    那就好办了,倭寇之事,年年有之,又不是今年才有。
    自从大明立国以来,年年遭受倭寇侵犯,这都已经习惯了。
    但是这些倭寇每次侵犯的规模都比较少,尤其是皇上下达禁海令,将百姓内迁之后,这种规模更是一年比一年小。
    李善长作为宰相,自然是第一个站出来发言:
    “上位,臣以为这些不过疥癣之疾,皇上不必放在心上。”
    “这些倭寇年年都会来一次,只是劫掠一些财物,之后就会退走,进入茫茫大海。”
    “臣以为还是加强防御为主。”
    汤和此刻也站出来说道:
    “臣附议,这些倭寇不过是一些匪患,上位不必为此忧心。”
    “他们这次抢掠这么多,想必下次会隔很长一段时间,才会再次前来。”
    其他勋臣武将也是纷纷点头,这种政策就是朱元璋先前的政策。
    虽然这次大明百姓死伤惨重,但是他们觉得朱元璋肯定还是会延续先前的政策,所以也没有什么异议。
    只有旁边的徐达和刘伯温没有点头,徐达是一副面无表情,而刘伯温则是若有所思的样子。
    “嘭!”
    朱元璋直接拍案而起,大怒道:
    “这些倭寇杀咱数万大明子民,咱岂可视之不见?”
    “咱叫你们来,是要告诉你们,咱要为大明百姓报仇!”
    “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此话一出,底下的李善长和大都督府的几个都督全都懵逼了。
    报仇?去找倭寇?
    这可不是皇上的性格,当初皇上下达禁海令,不就是为了避免与倭寇作战吗?
    如果真的能够为百姓报仇,剿灭倭寇,他当初就不会下达禁海令。
    还是李善长,神色紧张的站了出来,反对道:
    “上位,万万不可!”
    “咱们大明海疆万里,这些倭寇每次都是一击即走,遁入大海之后,失去踪迹。”
    “若是找这些倭寇报仇,首先要找到这些倭寇的藏身地点。”
    “可是大明的海域实在是太大了,咱们又要上哪里去找这些倭寇?”
    “最后只会是徒劳无功,徒耗钱粮罢了。”
    “而且倭寇每年只会来这么一次,上位切不可因噎废食。”
    这也是最初朱元璋的想法,大海实在是太大了,大的让人有些害怕,甚至是绝望。
    大海太神秘了,神秘的朱元璋以及群臣,对它一无所知。
    李文忠也是站出来,建议道:
    “上位,若是担心百姓被倭寇侵扰,不如再将百姓迁徙三十里。”
    “如此,倭寇上岸之后,找不到劫掠的东西,自然慢慢就会退去。”
    “臣附议。”
    “臣附议!”
    如果是在草原或者是陆地之上,这些人全都是战场杀神,都是佛挡杀佛,神挡弑神的存在。
    傅友德,邓愈,李文忠哪一个不是曾经率领十几万人,斩将夺旗的存在。
    但那些都是建立在陆地之上,一旦涉及大海,这些人却是一个个心中没底,打起了退堂鼓。
    “上一次这些倭寇,可是深入了大明境内二十里的位置。”
    朱元璋脸色已经很冷,说道:
    “他们二十里都敢闯入,难道三十里就不敢来了吗?”
    “还有,谁说他们每年只会侵犯一次?他们很快就会来第二次了!!”
    朱元璋的话,如同暮鼓晨钟,将众人给彻底镇住了。
    怪不得朱元璋这么着急,把他们全部都叫到这里,原来是倭寇竟然想再次卷土重来?
    如果真是这样,那问题就严重了。
    以前的倭寇就像是一只蚊子,虽然恶心,但是微不足道,而且一年只会蜇一次人,所以大明君臣对于倭寇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可是现在,这只蚊子,瞬间变成了一条疯狗,而且还疯狂朝大明咬来,那性质就不一样了。
    上一次这些倭寇突袭大明沿海,杀伤了大明三万多军民。
    如果再来这么几次,对于建国不过三年的大明来说,绝对是不能容忍的。
    “皇上,臣请皇上即刻下旨,让沿海百姓立马内迁三十里,以免被倭寇所害。”
    刘伯温再也淡定不下去了,毕竟如果真的如朱元璋所说,那么任由事态发展下去,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而最遭殃的还是沿海百姓。
    朱元璋没有答话,而是看向李善长,希望李善长能给出什么好主意。
    结果李善长此刻却是低下头,脑海中正在快速的思索对策,终究是人老了,脑袋也没有之前那么灵光了。
    反倒是傅友德出声说道:
    “上位,除了转移百姓之外,咱们还要派兵在海边进行巡视。”
    “警戒倭寇再次侵犯。”
    “以后甚至可以在海边建立烽火台,只要看到倭寇前来进犯,就要点燃烽火台,提醒百姓进城躲避。”
    底下的将领们,各自发表建议,除了烽火台,还有的建议让沿海的乡民,结寨自保。
    有的建议可以在村子里多养黑犬,日夜守候。
    各种各样的方法和建议,从这些都督口中说出,就是没有一个人提出主动出击的建议。
    毕竟连敌人在哪都不知道,又要怎么主动出击?
    这些帝国最顶尖的将帅,被一个个小小的倭寇,彻底拿捏住了。
    朱元璋看着七嘴八舌的将领们,敲了敲桌子,怒斥道:
    “难道咱就只能被动挨打,没有一点还手之力吗?”
    “如此被动的局面,必然会造成沿海百姓民心动荡,长此以往,沿海百姓将会纷纷逃离沿海。”
    “等到二十年之后,沿海地区还是咱们大明所有吗?”
    寂静,所有人如同被卡住脖子一般,话音戛然而止。
    这些人所看到的只有如何解决眼下的问题,而朱元璋思虑的却是二十年以后的事情。
    这就是格局,以及战略眼光的差距。
    朱元璋一语点醒梦中人,所有人全都低下头,努力思索该如何破局。
    可惜,即便这些人无不是当今时代的顶尖人杰,也难以逃脱这个时代的局限性,根本想不出来该如何解决这些倭寇。
    半饷之后,刘伯温缓缓出列说道:
    “西汉时期,匈奴横行,汉武帝为了击败匈奴,蓄养战马,训练骑兵。”
    “十年之后,卫青霍去病率领十万铁骑,横行草原,最终击败匈奴,占领河套漠南地区。”
    “将不可一世的匈奴,赶到漠北苦寒之地,从此之后匈奴一蹶不振,再不是汉朝的对手。”
    “汉武帝为此留下了千古名言,从此以后,攻守易形,寇可往,我亦可往。”
    “臣请上位,效仿当初汉武帝,训练海军,打造战船,以海制海,将倭寇从海上消灭,打造我大明海上长城!”
    刘伯温此话说出,如同一颗深水炸弹,在人群中炸开,所有人都是不敢置信的看向刘伯温。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大荒剑帝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基层人员转型之路:登事业巅峰 顶级赘婿 我为了少主威严欺负下老婆没错吧 开局丧尸末世,觉醒神级卡牌天赋 战争领主:万族之王 大国军垦 [娱乐圈]恋爱心愿 这个Bug太棒了! 从栽下菩提树开始成神 全球统考 退队,然后捡到问题美少女 三国:我不是刘辩 华娱:从神棍到大娱乐家 集群重炮轰杀修仙者 从影视世界学习技能 第一天骄 神魂丹帝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