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李世民听到王德话眼珠子一瞪,老子揍他还需要证据?
眨眼睛都能拿来做借口揍他一顿。
这个孽现在太无法无天了。
“陛下,老奴觉得还是等纪王殿下回来后再说吧,此去安西恐怕陛下还不一定能够找到纪王殿下呢。
而且当务之急是要如何消除对皇家的影响。
至於纪王之事先记下。”
王德也是无奈,能让陛下如此生气的真没有几个人,就连太子走上邪路,陛下也不过是怒其不争,
能让陛下如此想要大动干戈的,除了魏徵就只有纪王一人。
李世民也知道现在去西州不现实,此去西州路途遥远,他的队伍要走两个月,
那个时候早就下雪了,若是遇到大风雪可就危险了。
“哼,那朕就给他记下来。”说着,李世民真的从书案旁边拿出来一个小本子。
打开之後在上面写着某年某月某日,扰乱长安秩序,散播谣言,诬陷兄长,家法一百。
而上面还以前的记录,西州贪污受贿,大肆敛财,家法四十,帮助部落剿灭叛军,缴获大量财富没有上报,家法一百。
“立刻派人去纪王府,让他们出一期报纸,消除长安城影响。
还有这件事必定是纪王府留下来的下人所为,派人去告诉纪王府的那个大掌柜,
不想他家主子被打死,让他停止传谣。”
写完记录后,李世民立刻对王德吩咐。
“是,老奴这就派人去办,真不知道纪王殿下远在万里,怎麽会在短时间之内做到这样的事呢?”
王德行礼后疑惑不解的说道,这纪王是不是有些太神了。
“这还用问?肯定是他的报社传递的消息,朝廷接到消息慢,是因为通往长安城的桥梁都被毁,
又天降大雨,所以驿使只能要道而行。
他的报社知道道路不通,於是没有传信来长安,而是走北方草原直奔西州,
快马加鞭十日也到了,在从西州加急十日抵达长安城。
这个混账东西,消息绕了一圈,好不容易到了长安城,他不帮忙也就罢了,居然只为了造谣生事。
简直混账至极。”
李世民越想越生气,消息围着大唐绕了半圈,就让你污蔑骂人的么?
想到生气之处,李世民重新把刚才的本子打开,又在家法一百的一字下面画了一横,变成了家法二百。
看的王德目瞪口呆,还可以这样?这是要把纪王拍成肉酱么?二百家法还不把纪王打死。
这哪是记仇的本子,这分明就是纪王的生死簿啊。
“赶紧去办。”李世民合上本子怒斥一声。
王德赶忙点头哈腰的退了出去,出去后心中念道,纪王啊纪王,希望你回来的时候还能能够安然无恙吧,我是帮不了你了。
“阿嚏~阿嚏~~”
夜晚,李慎打了几个喷嚏。
“王爷是不是受寒了?”武媚娘关切的问道。
“没事,估计是有人在念叨本王。”
李慎摆了摆手,他此刻正在去边关的路上,这一路都是一片的荒芜戈壁,还有沙漠,极少有绿洲的存在。
根据向导说,他们走的是去西域的北路,距离焉耆七百里。
这一路上可是遭了大罪,马匹还好说,李慎最後悔的就是带着马车出来。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
不一定什麽时候,马车就会被陷住,还要一群侍卫抬着出来。
虽然不是走沙漠,但也是非常困难。
而且已入深秋,这里白天和晚上的温差非常大。
“石头,问一问我们还有多久能够抵达边关。”李慎喝着热茶吩咐一声,他们已经走了十来天了。
“王爷,奴婢已经问过了,明日从天山西南入谷,到达礌石碛,再行二百里二十里至银山碛,又行四十里就到边关。”
石头连忙回道。
“也就是说还有二百多里,难受啊。”听到还有二百多里,李慎仰头嚎叫。
早知道这麽遭罪,他就不来了,在西州舒服不香么?
要不是因为害怕被召回,李慎也不至於跑到这里来。
他从来都没有来过西域,不知道这一路这麽难走,他以为的丝绸之路应该是一条溜光大道。
要不然那些商贾是怎麽走的呢?
“王爷,已经行了四五百里,现在回头已经来不及了,已经到了这里,还是去吧。”
武媚娘见此劝解道,她怕李慎走到这里在折返回去,那前面受的罪岂不是白受了?
“唉,媚娘苦了你们了,早知道如此,就应该把你们留下来才是。”李慎拉着武媚娘。
“王爷说的哪里话,王爷到哪我们到哪,王爷也是担心我们的安危。”
武媚娘非常的善解人意。
李慎这次出来将所有人都带上了,除了受伤的官兵留在军营养伤,又留下了一些人照料,
其馀七千人,外加他的侍卫营都跟着他一起出发。
“报~~~启禀纪王殿下,有驿使送来陛下的密信。”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通禀。
“这麽晚了还送信?他就不怕走丢了?”李慎听到禀报有大干意外,这都晚上了还能送过来,这得有多麽着急的事情啊。
虽然嘴上这麽说,李慎还是对着石头摆了摆手,没过多久,石头便带着一名驿使进来。
“小人参见纪王殿下。”
看见李慎,驿使连忙行礼。
“又是你?这大晚上你还连夜赶路,你就不怕被狼吃了?”
这个驿使李慎已经很熟悉了,他跟老爹当网友的时候,经常是这个驿使过来送信。
“回纪王殿下,陛下的书信不可怠慢,就算是死,小人也会送入纪王殿下手中后再死。”
驿使闻言立刻表现的大义凛然。
心中却在暗骂,谁知道你会跑这麽远?自己这麽晚过来,不就是害怕一个人被狼吃了吗?
早知道这样他就多带俩人过来了,之所以一个人来是担心赏钱被分了。
“行了,把信拿过来吧,你在本王这里这麽慷慨激昂没有用,本王又不是吏部尚书。”
李慎看到驿使这麽做作立刻翻了一个白眼。
接过驿使递过来的信,李慎才开仔细查看,就看了一眼,李慎顿时眼睛睁大,
怒吼一声:
“不是吧!这也太贪心了!”
(有个朋友说唐朝都是砖瓦房,我在这里说一下,别说是唐朝,你问问爷爷辈农村人,才住上砖瓦房多少年。
我小时候我爷爷家还是土坯房呢。
不要被网路上的传言所误导,古代的百姓其实跟我们一样。
千年後也会有人说我们现在这个时期住的都是楼房,家家都有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