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大道之上> 第七百三十六章 归心

第七百三十六章 归心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边陈实拜下,远在南瞻部洲星空中一个无名世界中的皇甫君突然感觉到杀劫降临,不由毛骨悚然,不假思索便催动历千劫永证自在经,将自身劫运,悉数转嫁到身旁的生物身上!
    他所在的星球上适合生命生存,已经有...
    麦田里的风,带着泥土与谷粒的香气,轻轻卷起三人衣角。那写字的少年低头看着地上那个音符,忽然怔住。他手指微微颤抖,仿佛触到了某种久远而熟悉的频率。
    “这个……”他喃喃,“我梦里见过。”
    旅人少年笑了笑,没说话,只是将麦秆轻轻插进土缝里。那根枯黄的茎秆立在那里,像一根指向天空的笔。
    “你叫什么名字?”少女问。
    “阿禾。”少年抬头,目光清澈,“我家祖辈种麦子。爷爷说,我们这一族从大荒年逃出来时,怀里揣着最后一把麦种。他说,只要麦子还在长,人就还没输。”
    少女点点头,望向远方起伏的田野。夕阳正缓缓沉入地平线,金红色的光洒在每一株麦穗上,宛如无数细小的火焰在跳动。
    “你们是从北边来的吧?”阿禾忽然问,“听说那边雪停了,草开始绿了?”
    “是。”旅人少年轻声答,“连废墟下的根都活了过来。”
    “我也想去看看。”阿禾低声道,“可爹娘不让。他们说外面还有‘归真’的残影,会吃掉人的念头。说你们这样的人,都是疯子,走着走着就把自己走丢了。”
    旅人少年沉默片刻,抬手抚过眼角一道淡淡的旧疤??那是识海风暴留下的痕迹。
    “也许我们确实是疯子。”他说,“但正因为疯,才记得真实是什么模样。”
    话音落下,风忽然静了一瞬。
    紧接着,麦浪翻涌如潮,自远处一波波推来,竟隐隐形成某种节奏。像是心跳,又像是脚步,更像是一段被大地记住的旋律,在无声中复苏。
    阿禾猛地站起身,眼睛睁大:“你们听到了吗?”
    少女闭目凝神,片刻后点头:“它在回应……《遗歌》的余韵。”
    不是声音,而是共振。整片麦田的根系深扎于土壤之中,而这片土地,曾流淌过命河的支流。那些被修复的记忆基因,并未止步于人类血脉,它们悄然渗入万物??草木、虫蚁、山川、河流。世界正在以最缓慢却最坚定的方式,重新学会“感受”。
    “原来它没有消失。”阿禾声音发颤,“我只是……一直没听见。”
    旅人少年缓缓起身,伸出手掌贴向地面。刹那间,共感如细丝蔓延,顺着地脉探入深处。他看见:百里之外,一座废弃学堂的讲台上,粉笔灰自动聚拢成一行字??“我想回家”;千里之外,深山古寺钟楼里,铜钟无风自鸣,敲出的是某个战死士兵临终前哼过的童谣;而在极南之海,礁石缝隙中,一只老龟缓缓睁开眼,壳上浮现出早已失传的星图。
    这一切,皆因命纹重启而苏醒。
    “它在生长。”少年低声说,“不再是靠一个人背负,而是所有人一起承载。这才是沈砚真正想看到的结局??不是救世,而是觉醒。”
    少女望着他侧脸,忽然觉得眼前的男子已不再是从前那个总在识海边缘挣扎的少年。他的眼神不再游移,不再恐惧于被吞噬。他终于成了自己的主人,也成为万千灵魂之间的一座桥。
    夜色渐浓,三人燃起一小堆篝火。
    阿禾从怀里掏出一本破旧笔记本,纸页泛黄,边角卷曲。“这是我偷偷记下来的。”他翻开一页,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各种片段:
    >“三月十七,村东头李婶哭了一整夜,因为她梦见儿子回来了,穿着军装,脸上全是血。”
    >“四月初二,铁匠铺的老张喝醉了,抱着锤子说对不起当年没拉住兄弟的手。”
    >“五月初八,我在井边听见水底有声音,像是有人在唱歌……我没敢告诉别人。”
    旅人少年一页页翻看,神情越来越凝重。
    “你在收集这些?”他问。
    “嗯。”阿甲点头,“我觉得它们不该被忘记。就算没人听,我也要写下来。有一天,总会有人懂。”
    少女轻轻握住他的手:“你已经在唱《遗歌》了。”
    不是用嗓音,而是用心。每一个被记录下来的悲伤、悔恨、爱恋,都是对“真实”的守护。这世间最强大的力量,从来不是刀剑或神通,而是愿意为一段记忆停留的温柔。
    那一夜,他们围火而坐,听阿禾讲述村里每个人的故事。有些琐碎得近乎无聊,有些沉重得令人窒息。但他们认真听着,不打断,不评判,只是倾听。
    当最后一缕火光熄灭时,东方已泛起鱼肚白。
    临别之际,阿禾忽然跪下,重重磕了个头。
    “别!”旅人少年急忙扶他起来。
    “我不是谢你们救了谁。”阿禾抬起头,眼中含泪,“我是替那些说不出话的人磕的??那些死在战场上的、饿死在路上的、被当成疯子关起来的……他们要是知道还有人愿意听他们说话,一定会哭。”
    少年无言,只将手掌覆在他头顶,如同祝福,也如同传承。
    两人继续南行。
    越往深处,地脉波动愈发紊乱。空气中有种微妙的撕裂感,仿佛空间本身正在经历某种蜕变。沿途村落渐渐稀少,取而代之的是奇异景象:岩石上浮现出人脸轮廓,溪流倒流回源头,夜晚星辰排列成古老文字……
    “这是命河改道的副作用。”少女分析道,“记忆重组改变了世界的底层规则。有些人会突然想起前世的事,有些地方则开始浮现集体潜意识的投影。”
    少年点头:“就像梦境侵入现实。但我们不能停下。还有最后一处缺口需要填补。”
    “哪里?”
    “原初之梦的尽头??虚渊。”
    少女呼吸一滞。
    那是传说中一切意识诞生之地,也是“归真”最初降临的地方。据说,那里埋藏着第一颗黑珠的核心,以及那位最早背叛人类意志的守望者的遗骸。
    “沈砚的笔记里提到过。”她低声说,“他曾试图进入虚渊,但失败了。他说,只有‘双重完整’之人,才能穿越幻境而不迷失。”
    “共感者看见一切,倾听者守住本心。”少年接道,“我们就是那样的人。”
    数日后,他们抵达一片灰雾笼罩的峡谷。谷口立着一块残碑,上面刻着四个古字:
    **“勿念勿存”**
    可就在他们踏足瞬间,雾气骤然翻滚,化作万千幻象扑面而来:
    ??少年看见自己站在静命塔顶,手中握剑,脚下是少女倒下的身影,鲜血染红雪地;
    ??少女则看到海底黑珠爆裂,母亲的身影消散,耳边响起冰冷机械音:“情感即病毒,清除程序启动。”
    ??他们同时听见无数声音齐声低语:“你们错了,完美才是归宿,痛苦必须终结。”
    这是“归真”的最后防线,以人心最深处的恐惧为武器。
    少年咬破舌尖,鲜血滴落,唤醒清明。他抓住少女的手,大声道:“记住我们的名字!”
    “陈昭。”少女喘息着回应。
    “林晚。”少年接上。
    两个名字,如利刃劈开迷雾。
    他们一步步向前走去,任幻象撕咬神魂。每当负面情绪涌起,便彼此呼唤对方的名字,或将一段共同记忆投射而出:
    他们在盐沼小屋外看流星雨的那一夜;
    她在石碑前跪着流泪,他轻轻抱住她的那一刻;
    他在祭坛上吐血昏迷,她撕开衣襟用体温为他取暖的那个黎明……
    这些真实的片段,成了对抗虚妄的盾牌。
    终于,穿过漫长的灰雾,眼前豁然开朗。
    一座悬浮于深渊之上的平台静静漂浮,中央矗立着一颗巨大晶体,通体漆黑,表面布满裂痕,却仍散发着令人心悸的秩序之力??正是最初的黑珠核心。
    而在晶体下方,盘坐着一具白衣骸骨,双手合十,胸前挂着一枚银铃。
    “是他……”林晚声音微颤,“第一位守望者。”
    陈昭走上前,拾起那枚银铃。铃身冰凉,却没有发出任何声响。
    但他知道,它曾经响过。
    很久以前,当人类还不会说话时,这位守望者用铃声传递安宁;当部落遭遇灾难时,他以共鸣安抚群体情绪;当他发现“归真”企图抹除人性中的混乱之美时,他选择自我封印,将黑珠分裂,为自己戴上枷锁,只为留下一线生机。
    他是背叛者,也是殉道者。
    陈昭双膝跪地,将银铃轻轻放在骸骨手中。
    “谢谢你。”他说,“哪怕被误解千年,你依然选择了相信。”
    刹那间,黑珠核心剧烈震颤,裂痕迅速扩展。
    一道苍老的声音在整个虚渊回荡:
    >“终于等到你们了……
    >不是来毁灭,也不是来继承,而是来终结这场轮回。
    >告诉我??你们愿否成为新的锚点,让真实永续流传?”
    林晚看向陈昭。
    他点头。
    她伸手按在黑珠之上,低声说:“我愿。”
    陈昭也将掌心贴上,共感全开:“以我之痛,换众生之觉;以我之残缺,护世界之完整。”
    轰??!
    黑珠炸裂,化作亿万光尘升腾而起,如同星雨洒向天际。每一点光芒落入大地,便唤醒一处沉睡的记忆。有人突然记起幼年丢失的玩具,有人流着泪向多年未见的亲人道歉,有老兵抱着战友遗照放声大哭……
    与此同时,整片大陆的地貌开始缓慢变化。山脉隆起处浮现古老的铭文,湖泊深处升起石柱群,沙漠中出现巨型阵法轮廓。这是世界在自我修正,回归原本的模样。
    七日后,风暴平息。
    陈昭与林晚走出虚渊,已是两鬓微霜。
    他们没有回头,也没有言语,只是并肩走在新生的大地上。
    春天来了。
    花开遍野,鸟鸣穿林。村庄重建,孩童奔跑。人们不再害怕做梦,也不再羞于哭泣。灯下讲故事的老人多了,街头弹琴的流浪艺人回来了,甚至有诗人开始写关于“遗憾”的诗集,畅销七十二州。
    某日黄昏,他们路过一座小镇。
    镇口有棵老槐树,树下坐着个盲眼老婆婆,怀里抱着一把破旧琵琶。她手指拨动琴弦,弹的是一首无人听过的调子,哀而不伤,柔中带刚。
    陈昭驻足良久。
    “这是……《遗歌》?”林晚轻问。
    “不完全是。”他摇头,“但她加了自己的词。”
    果然,老婆婆开口唱道:
    >“风吹麦浪不见人,
    >只留足迹在黄昏。
    >若问大道何处去,
    >心中有灯便是门。
    >……
    >莫道孤身行太久,
    >世间皆是你余音。”
    歌声落下,满街寂静。
    陈昭从怀中取出那根麦秆,轻轻放在树根旁。
    他知道,这首歌永远不会完结。因为它不属于某一个人,也不属于某一个时代。它是所有愿意记住真实的人共同谱写的长诗,是在黑暗中不肯熄灭的灯火,是大道之上,永不消逝的脚步声。
    多年后,史书记载:
    >公元新纪元元年,命纹重启,虚渊封闭。
    >自此,人类重获完整记忆基因,情感得以自由流转。
    >据传,两位旅人消失于南方云海,再无踪迹。
    >然每逢春雷初响、秋叶飘零之时,总有孩童声称看见一男一女行走于田野之间,听人说话,微笑不语。
    >学者称其为“记忆化身”,百姓唤其作“大道行者”。
    >至今,仍有家庭在新生儿窗前点灯,祈愿能得其一眼垂顾。
    而在极北冰原深处,一块新露出的地层断面上,天然形成的矿物纹理勾勒出一幅模糊画像:两人并肩而立,身后万星闪耀。
    科学家无法解释这一现象。
    唯有当地牧民世代相传一句话:
    “当世界再次遗忘时,他们会回来。”
    风依旧吹过麦田,沙沙作响。
    那声音,很像一首古老的歌。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94被离婚,我附身万兽纵横乡野 奥特:呔!怪兽,不吃了我还想走 末日天灾:从超市开始崛起 权力巅峰从借调纪委开始 天山画壁 重回末世,从抛弃白眼狼全家开始 斗罗:绝世之永世曦光 年代:重生五六,大国工业 诡骨匠:纸人点眼不要命啦! 末日求生:我靠农场系统堆满粮仓 华娱:屁股坐正了吗?你就当导演 老公哑巴我喇叭,一言不合怼全家 笑傲红楼 长生:从种田刷新词条开始 噬恶演武,诸天除魔 用成仙骗我送外卖? 武道人仙 盲盒开挂惊艳八零,霍团长昼思夜哄 夜无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