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009章隐像神通
「剑出!」
剑长河手指并拢,直至汹涌的黄泉河水。
雾时,他身上骤然爆发出一股恐怖的剑意,嗡嗡的剑鸣声响起,回荡在太虚之中。
没错,哪怕是在太虚之中,这剑鸣声一样尖锐刺耳。
黄泉老鬼看着那柄飞出来的剑器,浑浊的眼眸不禁眯起。
「青金剑!也对,藏剑山的门人怎麽会没有青金剑!」
「不过只靠一柄灵剑可挡不住老夫!」
他身上气息涌动,展开的黄泉图顿时灵光大盛。
可就在他准备试一试这青金剑的威力时,突然感受到一股奇异的气机。
凌厉的剑气轰然与滚滚黄泉水撞在一起,但是双方都在同时停下了动作,齐齐朝着旁边望去。
至于云霄,此时已经躲到了远处,他就是个凑数的。
人家拼的都是灵器和神通,而他既没有灵器也没有神通,着实有点惨。
其实杨正山给了他一柄灵器飞剑,可是这灵器飞剑似乎嫌弃他是个假丹,一直都愿意认他为主眼看大战在即,自己居然只能滥等充数,云霄心里那叫一个苦啊。
就在他想要找机会偷袭一下的时候,他也感受到了一股熟悉的气机,灵识立即朝着杨正山的方向探去。
这一探差点没把他的小心肝给吓出来。
一个呼吸前还气势汹汹的撼地虎王此时仿佛一个小猫咪一般气机弱的近乎于难以察觉的地步。
撼地虎王成为了第一个栽在枯荣神通上的妖王。
短短一个呼吸的时间,他的寿元就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
寿元耗尽,身体衰老,神魂消减,堂堂妖王瞬间弱的不值一提。
杨正山目光漠然的看着那一团微弱的生机,下一刻,他转身看向了黄泉老鬼。
黄泉老鬼与他对视,脸色大变。
「枯荣神通!」
「该死,这样霸道的神通怎麽会出世?」
大道三千,亦有高低之分。
要问最强的道意是什麽,毫无疑问,就是翰旋造化。
何为翰旋造化?
无中生有,以死为活。
谁若是能掌握造化神通,谁就是造物之主。
强大的神通还有颠倒阴阳,移星换斗,法天象地,补天浴日丶五行逆转丶天命赐福等等。
但这些强大的神通一般很少出现,原因很简单,难以领悟。
像什麽剑道神通,虽然强大,但却算不上神奇,而且领悟起来相对容易,因此仙修之中有很多剑修。
再如白云真君的九霄云雷,这是雷法神通,也相对容易领悟。
神通道意可分为显像和隐像,所谓显像即为可以在天地之间看到的道意,如金木水火土,五行运转,日升日落等等。
所谓隐像就是无法直观的道意,如颠倒阴阳丶五行逆转。
五行相生相克是为显像,但五行逆转就是隐像。
日升日落是显像,回天返日就是隐像。
生死有序为显像,生死无序就是隐像。
枯荣之道明面上看起来属于显像,可实际上枯荣之道代表着生死无序。
从阴阳的角度上来说,枯荣之道是显像,但先从生死的角度上来看,枯荣之道就是隐像。
大部分金丹修士领悟的都是显像神通,少部分金丹修士领悟的是隐像神通。
当然,并不是领悟隐像神通就比领悟显像神通更好,实际上恰恰相反,领悟显像神通要比领悟隐像神通更好。
因为显像神通感悟起来要容易一些,境界提升会轻松很多。
相比之下,隐像神通感悟起来那是艰难无比。
很多领悟隐像神通的金丹修士可能修炼上千年都不得寸进。
隐像神通更加强大,更加神奇,但如果以断送前途为代价,大概是很少有人愿意领悟隐像神通黄泉老鬼听说过很多强大的隐像神通,但是他还是第一次真正见到隐像神通,而且还是霸道无比的枯荣神通。
眼看杨正山朝着自己望来,黄泉老鬼第一想法就是跑,
没有任何犹豫,下一瞬他就化作一缕青烟朝着远方飘去。
「想跑!」
杨正山中青灰光芒大盛。
凝缩的枯荣太极图快速扩散。
阴阳变幻,这一次杨正山被死气笼罩,黄泉老鬼被青光包裹。
阴寿两千八百七十三年!
消耗比例七比一。
「这老鬼的命还真是够长的!」
杨正山心中暗道。
鬼修阴寿都会长过仙修的阳寿。
不过就算是黄泉老鬼阴寿长又能如何?
阴阳两立,人鬼不同。
刚刚杨正山消耗了两千多年的阳寿,也就是增长了两千多年的阴寿。
「青阳起,万木苏,吾言即春万物生!」
随着枯荣神通发动,杨正山刚刚染上白霜的发丝瞬间变得乌黑起来。
「不,你竟敢夺我阴寿!」
黄泉老鬼发出一声咆哮,却不敢停留片刻,眨眼间飞出了枯荣太极鱼,遁入了太虚之中。
其实他若是不跑,杨正山就只能跟他拼命了。
杨正山只能到抹除他三百多年的阴寿,根本无法拿捏住他。
黄泉老鬼来得快跑的也快,不过最倒霉还得是撼地虎王,这家伙本想趁机偷袭,打杨正山一个措手不及,却没想到把小命丢在这里。
杨正山见黄泉老鬼跑的没影了,就来到了撼地虎王的身旁,撼地虎王此时已是出气多进气少了,看起来随时都会咽气。
「这是你的神通?」剑长河来到近前,传音问道。
杨正山将撼地虎王丢到了灵源之地,妖兽的户体全身都是宝,更何况是一只三阶妖兽。
单单只是一枚妖丹就价值不菲,而其他的血肉丶骨骼和皮毛也是难得的材料。
「嗯,枯荣之道!」
杨正山不在意的回道。
神通术法只要用出来就无法隐藏,别人肯定看出门道来。
当然,看出一些门道不代表能够完全了解,每个人的神通都有差别,哪怕是同属性的神通也会有细微的差别,想要真正的了解,唯有真正的感受过。
「枯荣,枯荣~」
剑长河的见识显然不如黄泉老鬼广博,黄泉老鬼一眼看出了枯荣神通,剑长河却不清楚枯荣之道代表着什麽。
不只是黄泉老鬼看出了枯荣神通,白云仙城中的宾客席上,在杨正山用处枯荣神通时候,玄龄直接跳了起来。
「这这这~~」
「这怎麽可能?」
「他领悟的居然是枯荣神通!」
玄龄说话都不利索了。
雀翎羽的神色同样凝重起来,一双深邃的眸子凝望着太虚中发生的一切。
他们看着撼地虎王寿元耗尽,看着黄泉老鬼狼狐逃窜。
说起来话长,其实整个过程也不过几个呼吸的时间。
当黄泉老鬼逃离之后,原本凝滞的天光顿时洒落下来,化作一朵朵七彩的天花飘满整座白云仙城。
紫气东来,祥云漫天,明晃晃的天光落在白云真君手中的镇宗印上。
此乃奉天承运,立宗传道。
自此天云剑宗算是得到了天地大道的认可,成为天地间真正的混元道统。
所谓混元道统就是仙修的道途根源,意为「天地未分丶万物归一」的大道本源,指的是追溯至鸿蒙初开时的自然法则,是历代求道者从天地运行中归纳的修行至理。
这算是一种信仰,属于仙修的信仰,也是诸多大宗的信仰。
白云真君不清楚太虚中发生的事情,他还在继续主持祭天大典。
而玄龄却坐不住了。
「那个,那个认是谁?」他有些紧张的问道。
「杨正山!」雀翎羽警了他一眼,冷笑一声,「你怕什麽?」
玄龄嘴角微微抽动,
我怕什麽?
我怕他对我下手啊!
那可是枯荣神通,我能不怕吗?
有句话很适合形容枯荣神通,那就是人越老,就越怕枯荣神通。
玄龄须发皆白,鹤发童颜,只看外表就知道他的年龄肯定很大了,事实也是如此,玄龄如今也有两千多岁,哪怕妖兽的寿元要长过仙修,但他也只剩下不到两千年的寿元。
只剩下不到两千年的寿元,这话说的似乎不合适,但这并不妨碍玄龄畏惧枯荣神通。
枯荣神通最恐怖的地方不是它能将一个人的寿元耗尽,而是它能消耗一个人的寿元。
寿元耗尽就是死,这很可怕,但更可怕是自己突然之间就少了几百年或上千年的寿元。
此时,玄龄都有种想要逃跑的冲动了。
他现在觉得杨正山就是个恐怖的大魔王。
「咳咳,老夫家中还有事,先走一步!」
玄龄迟疑了一下,觉得还是先走为妙。
他也不给雀翎羽说话的机会,选下一句话,就朝着东南方飞去,速度之快让雀翎羽看了都感到论异。
不过他并没有进入太虚,只是飞行离开,因为杨正山还在太虚中呢。
雀翎羽见他离开样子,脸上露出一抹讥讽,随后沉稳的坐下,继续观看着开宗大典。
开宗大典持续了两个多时辰,直到太阳西斜才结束。
当夜,天云剑宗还举办了宴会,招待了前来观礼的宾客。
玄龄没吃上宴席,急匆匆的返回了真阳仙城,
真阳大殿后殿。
玄龄急慌慌的回来,让啸山感到异。
「怎麽了?可是天云剑宗出事了?」啸山问道。
玄龄脸色有些难看,「是出事了,出大事了,天云剑宗的杨正山领悟的居然是枯荣神通!」
「枯荣神通!」啸山一愣,他以为是有人破坏了天云剑宗的开宗大典,没想到玄龄居然说到了枯荣神通,一时间没有转过弯了。
「没错,枯荣之道,逆转生死。」玄龄捏着玉笛,重重的吐出一口气来。
啸山终于想起了枯荣神通是什麽。
「枯荣神通,上古时期的枯荣道主!」
他的脸色变得凝重无比。
万华域的历史非常悠久,从远古到上古,再从上古到现在,足足有几十万年的历史。
这麽长的历史中出现过的道主有不少,但真正能流传万古的道主却没有几个。
主要是很多历史都无法考据,很多道统都断了传承,因此还能流传下来的道主也就只能最近几万年的那几个。
如万华道主丶真阳道主丶枯荣道主。
真阳道主也就是太阳真宗的道主,属于一万多年的前人物。
万华道主要比真阳道主早一些,但也不超过两万年。
而枯荣道主却是七八万年前的存在。
「他不过是刚刚进阶金丹境,我等无需惧他!」啸山想了想,觉得也不必太多忌禅枯荣神通。
玄龄看了他一眼,轻轻的说道:「那好,以后若是与他打交道,你出面!」
此话一出,啸山的脸色刷的就黑了下来。
论实力,他们自然不需要畏惧一个刚刚进阶的金丹修土。
以杨正山目前的实力,啸山和玄龄都要远在他之上。
可是枯荣神通太过霸道,就算是杨正山弄不死啸山和玄龄,可也能让这两位失去几百年的寿元「咳咳,我最近修炼有些精进,正好闭关一段时间!」玄龄轻咳一声,一溜烟跑回了自己的洞府。
啸山额间赤色毛发微微抖动,显然是气得不轻。
相比于玄龄的忌惮和啸山的郁闷,此时的黄泉老祖那叫一个恨啊。
无尽的太虚之中,黄泉老祖发出一道道愤怒的咆哮。
「啊~」
「该死的混蛋!居然夺了本尊三百年的阴寿!」
他的阴寿还有两千多年,可是他也不愿意白白浪费了三百年的阴寿。
三百年啊三百年,只是想想,黄泉老祖就有种想要回去弄死杨正山的冲动。
不过他还是压制了这种冲动,因为回去之后,他怕再丢掉三百年的阴寿。
「杨正山!本尊定要让你神魂俱灭!」
黄泉老祖最终只能发出一道不甘心的咆哮,
天云剑宗。
酒宴结束,热闹散尽,众人各忙各的事情。
杨正山将锺离霞衣邀请到自己居住的院落之中。
这座院落是天云剑宗给他的修炼之地,一座很精致,很安静的院落。
残月如钩,斜斜挂在墨色天幕的一角,洒下的清辉像被揉碎的银箔,零零落落铺在檐角。风过林梢时,老槐树的影子在青砖地上晃成摇曳的鬼影,檐下铜铃被吹得轻响,却又很快被更深的寂静吞掉。
杨正山与锺离霞衣坐在院落中,点一道灵灯,煮一壶清茶。
锺离霞衣望着杨正山的侧脸,一时间陷入了愣神之中。
「呵呵,霞衣道友这是认不出老夫来了?」
杨正山开了个小玩笑,将一碗清茶递到锺离霞衣面前。
「是啊,真的有点认不出来了!」锺离霞衣长叹一声,「这才多久,我居然有种时过境迁的感觉。」
时过境迁,变得不只是事物,还有人。
变化最大的就是人。
她是真的没有想到杨正山居然结丹了。
这已经不是超出了她的预料,而是超出了她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