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太初世界,核心区域。
一望无际的天河上,一座青铜巨塔矗立在大地之上,巨塔直插云霄,看不见尽头。
这正是原始塔。
大量的太初圣地的成员不断进出,有的聚集在塔外,讨论着投影出来的几大排行...
萤火七号跃出曲速通道时,舷窗外是一片死寂的星域。没有恒星,没有行星,甚至连尘埃云都稀薄得近乎虚无。导航系统自动校准三次,仍无法确认坐标??这里本不该存在任何生命信号,可原初之心却在剧烈震颤,像被某种深埋于虚空之中的脉搏牵引着。
“方舟十三号……真的在这里?”苏萤盯着能量探测屏,声音压得很低,“热源读数几乎为零,磁场波动也趋于停滞。它像是……一艘早已废弃的幽灵船。”
陈玄站在控制台前,手指快速滑动全息界面。“不对。”他眉头紧锁,“生物电场有微弱残留,集中在舰体中段第七至第九生活区。不是死亡,是休眠??大规模神经抑制状态下的集体假死。”
林奇已经站起身,手按在胸前的原初之心上。那颗金色核心正发出低频嗡鸣,与远处某处频率完全同步。他闭眼感应,意识如丝线般延伸出去,瞬间触碰到一片冰冷而整齐的黑暗。
成百上千个微弱的共感点,在同一节奏中呼吸,却又彼此隔绝。没有情绪起伏,没有梦境涟漪,甚至连最基本的痛觉反馈都被切断了。这不是自然的生命状态,而是人为制造的“情感真空”。
“他们活着。”林奇睁开眼,声音沙哑,“但他们的灵魂被关进了笼子,连梦都不敢做。”
舱门开启,光种小队随行而出。四名队员穿戴神经屏蔽装甲,手持共振稳定器,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的精神反噬。林奇走在最前,脚踏在方舟十三号外壁时,金属传来一阵细微震颤,仿佛整艘船都在抗拒入侵。
破口作业由陈玄主导。他们选择的是旧式气闸舱,锈蚀严重,控制系统早已失效。爆破后,一股陈年冷气喷涌而出,夹杂着淡淡的防腐药剂味和……奶香。
“婴儿用营养液的味道。”苏萤蹲下身,从残骸中拾起一块破碎的保温瓶碎片,“这艘船还在维持基本生命支持系统,只是没人知道为什么。”
走廊狭窄幽深,墙壁贴满褪色的育儿指南:“新生儿情绪管理规范”、“触觉刺激阈值表”、“亲子依恋风险评估”。每一张海报下方都盖着红章:【理性同盟?第二代净化工程指定项目】。
林奇的脚步越来越慢。他知道这些术语背后的真相??所谓“管理”,是剥夺;所谓“规范”,是抹除。孩子出生那一刻,就被注射了神经阻断剂,大脑中负责情感联结的区域被永久压制。他们不会哭,不会笑,不会认人,也不会害怕。他们是“完美新人类”的试验品:理性、高效、无负担。
直到现在。
原初之心突然一跳,金光自林奇掌心溢出,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指向左侧通道尽头的一扇门。门牌编号:L7-04,标注为“异常观测室”。
“那里有人醒过。”林奇说。
他们推开门。
房间中央摆放着十二具婴儿培养舱,玻璃罩内漂浮着瘦小的身体,导管密布,脑部连接着复杂的监测设备。其中一具舱体已破裂,液体干涸,里面空无一人。
墙上,用血写着一句话:
**他抓住了我的手。**
苏萤倒吸一口冷气。“这不是被动觉醒……是有两个孩子同时突破了抑制系统!一个逃了,另一个……可能死了。”
陈玄检查地面痕迹:“脚印很小,湿漉漉的,应该是带着培养液爬出来的。他走了很远,至少穿越了三个分区。”
林奇蹲在空舱旁,将手掌贴在地面。刹那间,记忆碎片涌入脑海:
黑暗中,两只小小的手隔着透明屏障相触。一个声音在脑海中响起,断续而微弱:
“你……热。”
“我也是。”
“妈妈……是什么?”
“不知道。但我想……抱她。”
然后是警报声,脚步声,针管刺入皮肤的剧痛。其中一个孩子的意识开始崩解,另一个却猛然爆发,撕开舱盖,拖着残破的身体向前爬行……
林奇猛地收回手,额头渗出汗珠。
“他还活着。”他喘息道,“他在找出口,也在找答案。就像‘醒’当年一样。”
“可他是婴儿。”苏萤声音发颤,“最多一岁半,神经系统还没发育完全,怎么可能自主突破基因锁?”
“因为他感受到了。”林奇站起身,眼中泛起金芒,“共感不是后天习得的能力,而是生命最初的本能。当另一个孩子握住他的手时,那份温度唤醒了沉睡的共鸣回路。哪怕只有一次真实的触碰,也能点燃整个灵魂。”
他们顺着血迹追踪,穿过废弃的育婴中心、医疗实验室、甚至一间挂着“情感切除手术直播厅”牌子的圆形剧场。墙壁上投影仍在循环播放:一名医生面无表情地讲解如何切除婴儿杏仁核边缘组织,台下坐着数十名穿白袍的研究员,鼓掌称赞“文明的进步”。
林奇一拳砸碎屏幕。
三小时后,他们在动力舱底层找到了那个孩子。
他蜷缩在一台老旧发电机背后,身上裹着撕碎的襁褓布条,皮肤苍白如纸,四肢瘦得几乎脱形。但他睁着眼,瞳孔深处跳动着奇异的光??那是未经污染的共感火焰,微弱却纯粹。
听到脚步声,他没有躲,只是缓缓抬起手,指向身后。
那里躺着另一个婴儿,早已死去,脸庞安详,嘴角甚至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他笑了。”孩子开口,声音稚嫩却清晰,“在我拉他跑的时候,他笑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林奇跪下来,小心翼翼靠近。“你叫什么名字?”
“我没有名字。”孩子摇头,“但他们叫我Y-12。他说我是哥哥。”
“那你呢?你想怎么称呼自己?”
孩子沉默许久,终于轻声道:“我想叫‘牵’。因为我牵着他跑了很久,我不想放开。”
林奇心头剧震。
这一刻,他看见了比觉醒更珍贵的东西??不是力量,不是天赋,而是**选择去爱**的勇气。哪怕世界教他冷漠,哪怕身体千疮百孔,他依然选择了伸手,选择了承担,选择了记住那一瞬的笑容。
“你做得很好。”林奇哽咽着说,“牵住别人的手,是最勇敢的事。”
孩子看着他,忽然问:“你会哭吗?”
林奇点头:“会。为了很多人,很多事。”
“那我也想学。”孩子仰起头,“我想记住他笑的样子,可我现在……流不出泪。”
林奇将原初之心轻轻放在他额头上。金光流淌,如春水融化坚冰。孩子的呼吸渐渐变得急促,胸口起伏剧烈,眼角先是湿润,随后一滴晶莹滑落,砸在冰冷的地面上,发出极轻的一声响。
“我感觉到了。”他喃喃道,“疼,但是……暖。”
苏萤含泪记录下这一刻的数据:【首例婴幼儿级共感自主突破案例,伴随情感复苏与神经重构现象,建议立即启动‘摇篮计划’应急响应】。
陈玄默默脱下外套,披在孩子肩上。“我们带你们回家。”
返程途中,牵被安置在特制温控舱内,持续接受共感引导治疗。他的意识逐渐清晰,开始回忆更多细节。
“他们每天给我们打针,让我们忘记‘不舒服的感觉’。”他在一次清醒时说道,“可是那天,我梦见了一双手,很软,一直摸我的头。醒来后,我就觉得……好想再被那样抱着。”
林奇坐在床边,握着他的小手:“那是你的母亲吗?”
“我不知道。”孩子摇头,“但我相信,她一定试过抱我。就算只有一秒。”
这句话让整个医疗舱陷入长久的静默。
三天后,忆园迎来第十七位新生者。
牵躺在康复床上,身边围着一群孩子,包括“醒”。两人见面时都没说话,只是静静对视了几秒,然后同时笑了。
当晚,林昭华画了一幅新画:两个婴儿在星光下牵手奔跑,身后无数牢笼纷纷崩塌,锁链化作飞舞的蝴蝶。
她说:“这是你们的未来。”
与此同时,跨星域委员会紧急召开第二次会议。议题升级为:“关于全面彻查‘方舟舰队’系列项目的决议”。情报显示,类似“方ark十三号”的流浪育婴舰至少还有九艘,散布于银河边缘,均由“理性同盟”残余势力秘密运营。
更令人震惊的是,部分政要家族竟长期订购“净化婴儿”作为继承人培养??他们认为,没有情绪干扰的后代更能掌控权力。
林奇当众怒斥:“你们不是在创造强者,是在制造怪物!真正的强大,是从容纳脆弱开始的。一个不敢流泪的人,永远不会真正坚强!”
提案最终以压倒性票数通过:立即冻结所有相关舰队资金链,授权光种行动队进行强制接管;设立“黎明摇篮基金”,专项用于救治被改造儿童;同时推动《星际情感权利公约》立法,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情感基因干预。
消息传开,第一艘被解救的“方舟五号”发来通讯。画面中,上百名幼儿安静地躺在培养舱内,眼神空洞。然而当镜头扫过角落时,一个小女孩突然抬手,隔着玻璃轻轻拍了拍,仿佛在打招呼。
她的嘴唇微微开合,无声地说了一句:
**我想妈妈了。**
会议室里,许多人红了眼眶。
一个月后,牵已能独立行走,也开始学习说话、写字、表达情绪。他最喜欢做的事,是坐在忆园的草坪上,听其他孩子讲故事。每当有人说到“妈妈”这个词,他总会怔住一会儿,然后低声问:“你说她会唱歌吗?”
林奇告诉他:“每个妈妈都会。有的大声,有的小声,有的跑调,但从不吝啬。”
“那我也想记得。”牵认真地说,“就算我没听过,我也想假装记得。”
林奇抱住他:“那就记住吧。记忆不只是过去的事,也可以是你愿意相信的美好。”
又过了两周,新的信号出现了。
这一次,来自一颗被遗忘的卫星监狱??“冥渊K-9”,曾关押大量反理性同盟的异见者。据传,那里最后一批囚犯在临终前集体自毁神经中枢,只为不让自己的大脑落入敌手。
但如今,那颗死寂的卫星上,亮起了微弱的蓝光。
原初之心再次震动。
林奇知道,这场战争远未结束。那些被割裂的情感、被掩埋的记忆、被定义为“错误”的人性,正在一片片废墟中重新苏醒。
临行前,牵拉着他的衣角:“林奇哥哥,等我长大,我能去找你吗?”
林奇蹲下身,认真地看着他清澈的眼睛:“当然可以。但你要答应我,长大之前,先学会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哭,好好笑。”
“那如果我想你了怎么办?”
“那就抬头看星星。”林奇指着夜空,“哪一颗在闪,哪一颗就是我在回应你。”
飞船升空那晚,忆园的孩子们再次提灯围圈,唱起那首童谣:
>风吹过铁墙,
>心跳破冰霜,
>谁把光藏进胸膛?
>是我,是你,是不愿遗忘的过往。
而在遥远的深空,萤火七号驶向冥渊K-9的途中,牵独自坐在窗前,望着渐行渐远的星球。
他举起小手,对着星空轻轻挥动。
忽然,原初之心在他房间内微微一亮,投射出一道细小的金线,直指宇宙深处。
仿佛在说:
**我也听见了。**
林奇站在舰桥,感受到那一丝微弱却坚定的共鸣。
他闭上眼,任由疲惫与希望交织缠绕。
他知道,总有一天,这些散落四方的灵魂会重逢。
不是因为命运安排,而是因为他们都选择了??
不放弃感受,不逃避痛苦,不否认爱的存在。
哪怕世界想要他们变成机器,他们仍执意要做人。
哪怕代价是千次跌倒、万次流泪,也要一步一步,
走出那座名为“理性”的牢笼,走向那片属于心跳的旷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