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重生大明之六世荣耀,老娘不要> 第534章 朱祁镇真是的“战神”么

第534章 朱祁镇真是的“战神”么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534章朱祁镇真是的“战神”么
    写这些历史上存在过的人,真的很伤脑筋的一件事,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角度看法,但凡一句不合意就说瓜抹黑或者瓜洗白。
    然后就是低分奉上,导致本书评分都低到了谷底。
    瓜好无奈啊~~~~
    这里瓜只提出几个问题,欢迎讨论。
    ~~~~
    史书上记载的朱祁镇的生平,五百字简单描述如下:
    朱祁镇(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
    是明朝第六位和第八位皇帝。
    宣德三年(1428年),不足三个月大的朱祁镇被立为皇太子。
    宣德十年(1435年),年仅9岁的朱祁镇登基,次年改元正统。
    正统八年(1443年),朱祁镇开始亲政。
    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大举南侵,朱祁镇亲率大军出征。
    朱祁镇刚愎自用,指挥不力,致明军在土木堡惨败,自己也被瓦剌俘虏,史称“土木堡之变”。此次事变为明朝由盛转衰的关键节点。
    同年,郕王朱祁钰被拥立为帝,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
    景泰元年(1450年),朱祁镇被释放回京,遭软禁。
    景泰八年(1457年),朱祁钰病重,武清侯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迎朱祁镇复位。
    复位后的朱祁镇大规模清洗朝堂,冤杀于谦等重臣,还为宦官王振平反。
    但后期也任用了一些贤臣,使明朝政治逐渐清明。
    天顺八年(1464年),朱祁镇病危去世,享年三十八岁,庙号“英宗”。
    他在遗诏中取消了明朝的宫妃殉葬制度,《明史》称赞此举“盛德之事可法后世”。
    ~~~~
    总的来说,史书上对朱祁镇的评价有褒有贬。符合一贯史书的调调。
    但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史官是文官,而且明史清修。
    大部分的史书除了时间节点,一切都可以用上春秋笔法。
    所谓的笔杆子写死人,唾沫星淹死人,在古代到近代,乃至现代,都存在。
    我们不去看时间内容,只看时间。
    朱祁镇被定为太子的时间很早。
    也就代表,朱祁镇开始接受如何做一个皇帝的教育比之前的任何一个皇帝都早。
    往上数,朱棣,朱高炽都是后期学的,朱瞻基是在十三岁的时候被册封为皇太孙。
    按启蒙五岁算,到九岁登基,这里已经学了四年。
    登基八年以后,朱祁镇十七岁,正式亲政。
    四年加八年,就是十二年。
    朱元璋注重宗室子弟读书是大家公认的。
    尤其朱祁镇作为太子跟皇帝要读的书的量,必然是远超普通人的。
    那么第一个问题来了。
    【朱祁镇亲政以后,突然就变成了一个一意孤行的蠢货么?】
    接着我们再说一下朱祁镇亲政后的事。
    当时虽然国内基本稳定,边境不算太平,但总的来说,朱祁镇亲政的头六年是平稳度过的。
    这种平稳,其实是皇帝与把持朝政的文官集团之间的试探期,即便下面波涛汹涌,但表面非常平静。
    六年后,朱祁镇二十三岁。
    在古代来说,这个年纪既是年少轻狂的时候,也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正常来说,亲政多年以后养出来的朱祁镇必然也有了皇帝威严。
    然后土木堡之变就发生了。
    至于为何发生,如何发生,史书上记载的可能只是一个表面的理由。
    后世传播最广的是宦官王振撺掇朱祁镇亲征。
    瓜不评价这个传播,只提出第二个问题。
    【一个宦官,一生荣辱都在他陪伴长大的皇帝身上,为什么会做撺掇的举动?】
    按常理推,他会这么做,只因为这场战必胜,甚至是完胜。
    但凡他觉得没把握,他绝对会拼命阻挡。
    作为一个传说中被对皇帝有莫大影响的宠臣奸佞,他能劝进也就能劝退。
    没把握的事情,他让皇帝去做,在明知道朝廷官员对他很不满的情况下,一旦皇帝有个什么闪失,他被诛九族都是轻的。
    所以,这场仗输了以后,王振只能当场战死。
    ~~~~
    朱祁镇被俘之后。
    朝廷拥立他的弟弟朱祁钰当皇帝,于谦组织北平保卫战。
    大家都知道北平保卫战,也知道于谦最后的结局,但大家不清楚时间节点。
    这里是第三个问题:
    【为什么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朝廷就把朱祁钰扶上去了,而朱祁镇成了弃子?】
    梳理一下时间截点——
    六月,瓦剌扰边,消息传回京城的时间未知。
    七月十六日,朱祁镇御驾亲征,据说,从宣布亲征到出发仅仅用了两天,实际军队人数二十万左右。
    七月十九日,明军出居庸关。
    八月一日,明军抵达大同,未等交锋,瓦剌退兵。于是决定班师回朝。回师途中,据说因为行军路线屡变,将士疲乏,后勤补给中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八月十三日,明军退至土木堡,移营之时,人马混乱,瓦剌军趁机进攻,明军惨败,六十六名大臣战死(其中包括兵部尚书,户部尚书),王振被杀,朱祁镇被俘。
    八月十八日,皇太后孙氏命郕王朱祁钰监国;
    八月二十三日,郕王朱祁钰主持朝议,发生午门血案,朝臣痛殴宦官,王振被抄家。随后于谦等朝中大臣拥立朱祁钰为帝。
    九月六日,朱祁钰即帝位,次年改元景泰,是为明代宗,被俘虏的明英宗则被遥尊为太上皇。
    十月,瓦剌率大军进犯北京。北平保卫战打响。
    这里面需要留意的几个时间——十三日朱祁镇被俘,十八日朱祁钰监国,二十三日午门血案,然后就是六日朱祁钰成了皇帝,下月,于谦带着人把仗打赢了。
    也就是说,朝臣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以极高的效率帮老朱家更替了皇位。又用了一个月集齐了兵力和物资打了一场漂亮的保卫战。
    这里重点说一下午门血案。
    实际上就是一群文官在金銮殿前,视朱祁钰为无物,当着朱祁钰的面,不经过任何司法程序,也毫不顾忌朝廷的尊严和脸面,在朱祁钰三番叫停会议的情况下,直接用群殴的方式打死好几个宦官,在已经把人都打死了的情况下,尸体还被悬挂到东安门陈尸。
    最后于谦还出来大义陈词,使朱祁钰认同百官们的正义之举,赦免了他们聚众斗殴的罪过。并下令由文官代表都察院右都御史陈镒前往籍没王振全家及其余党。
    午门血案之后,于谦等就开始拥立朱祁钰为帝。
    一个连最基本的朝廷礼仪都维持不了的皇帝。一个可以被别人道德绑架的皇帝。等于最佳的傀儡皇帝。
    ~~~~~
    这里,还要大概说一下朱祁镇亲政之后,土木堡之前都干了什么。
    这位大兄弟,先是收了当时孙太后的权力,接着开始查军队腐败,他对朝廷官员也没有手软,曾经让近三千名官员下岗待业。
    以上基本得罪了文官加武官,连着自己亲娘。
    最糟糕的是他跟朱瞻基一样,开始筹备重新下西洋,重启大航海,搞国营海洋贸易。
    当时因为皇家下西洋贸易一再中断,南边走私非常猖獗,每年产生几千万两,甚至上亿两的利益。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朱祁镇企图断人财路,那有人想断了他一点也不出奇。
    于是,土木堡之变发生。
    其后,皇权式微。
    勋贵集团被一锅端,大明朝堂话语权被文官所掌握,武官基本沦为摆设,甚至后来正三品指挥使面对七品文官都直不起腰。
    后来十几年的“抗倭”,就是皇权和文官背后势力的海权之争。
    张居正的变法,魏忠贤和天启的工商税,郑和下西洋的航海资料的丢失,都写在史书上面。
    所谓春秋笔法,写出来的是表面,写不出来的才是真相。
    后面还有落水“感冒”而死的正德,“暴毙而亡”的天启。
    谁敢争,谁就死的不明不白。
    嘉靖跟万历这俩懒政的,活得很明白,于是也活得长。
    大明最后的崇祯,外忧内亡,财政吃紧的时候,南边豪绅忙着走私,忙着和李自成以及八旗做生意,忙着拼命捞银子。
    至于国家的兴旺,跟他们没关系。
    朱家倒了,爱新觉罗来了。
    大家不过是换身衣服,还可以继续当官,继续挣钱。
    千古年来,莫不如是。
    喜欢重生大明之六世荣耀,老娘不要()重生大明之六世荣耀,老娘不要。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我在北极圈当地主 莳柳 试婚娇奴 飞升回来后,我开的农庄爆火了 从下邳救吕布开始 陈大夫,孩子醒了[七零] 乾陵惊魂夜 恶雌洗白后,12兽夫又争又抢! 穿梭两界,我的身后是钢铁洪流 重生后,她成了权臣黑月光 军工科技 核爆刀法,我在废土一刀一个 人在游神,见鬼起乩增损二将 和天合下 养阴骨,嫁蛇仙 阴影帝国 离婚后,高冷总裁老婆疯狂追求我 谍战:红鸾归巢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