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18章出了大唐都是妖怪
洛阳。
「太后,唐州刺史李爽治下,匪寇猖獗,羌丶氐为乱,勋贵惨死,百姓不安。还请太后下旨,停止剿匪之事,罢黜李爽,将其押赴洛阳问罪。」
显阳殿中,以丞相元雍为首的一干朝臣,集体站出来了,对胡后施压。
大量勋贵惨死,彻底惹怒了在洛阳城中的这一干老天龙人。
在他们看来,李爽这哪里是在剿匪,分明是在打他们脸啊!
众口一词,胡后看向了李神轨,问道:
「卫将军,你怎麽看?」
「禀太后,臣所听闻,与丞相等人所言完全不同。」
「哦?」
「臣听闻,唐州刺史治下,平阳郡百姓安然,吐京等郡贼寇渐止。如何有罪?」
见李神轨这幅偏袒的样子,元雍火气很大,质问道:
「如何安然,如何渐止,若是真如你所说,那些勋贵是如何死的?他剿匪,越剿匪越多,难道不是他之无能麽?」
「这正是臣要说的,李爽只是唐州刺史,下辖的只有平阳丶西河丶吐京三郡,汾州刘蠡升丶河东陈双炽作乱,中条山上羌丶氐肆虐,如何能怪他头上?」
「难道不是他担任唐州刺史后,才有的这些乱事麽?」
「若如你说,六镇作乱,恒丶朔丶幽丶燕等州的官员都要问罪麽?」
元雍还从来没有想到,李神轨能够这麽有锋芒。
就是胡后,看了之后,心中也是突突的。
「究竟如何,派人去看看!」
说完,胡后看向了身旁的小皇帝。
「陛下觉得如何?」
「朕以为可以!」
元诩虽然这麽说,可是却表现出一丝的不耐烦。朝廷之中,事事先问太后,再来问他。这样的状况,让元诩内心渐渐不满。
胡后看着朝堂之上,泾渭分明的两人,最终将目光放在了另一个人身上。
「郦道元!」
「臣在!」
「你去一趟,看看李爽那剿匪事宜,究竟如何?」
「臣遵旨!」
胡后派遣郦道元,便是因为郦道元是出了名的刚猛,执法严厉。
无论豪强丶皇族,但凡犯法,他都不给面子。朝中百官,都有些怵他。
因此,派他去,元雍和李神轨都没有话说。
下了朝,李神轨刚出宫殿,就听到府中来人了。
「公子,郡公快不行了!」
李神轨一听,也顾不上其他人,赶回陈留郡公府。
李崇躺在床榻之上,周围都是李氏亲属和李府妻妾。
见李神轨来了,李崇挥了挥手,让其他人都出去了。
等到屋中没有了他人,李崇握住了李神轨的手,气若游丝。
「儿啊,为父有一句话要嘱咐你,你千万要记住了。」
李神轨面露哀愁之色,开口道:
「父亲,您说!」
「这洛阳繁华,却迟早会变成囚牢,你找机会,就离开吧!」
「去哪?」
「最好是关中,若是去不成,尽量往南逃吧!」
李神轨听了,很是不解。
「父亲,你糊涂了,哪有人放着好好的洛阳不待,去关中那种穷地方的。」
李崇此时十分虚弱,也意外的有些耐心,他摸着李神轨的脸,弥留之际,脸上露出了微笑。
「傻孩子!」
说完,李崇的手无力的垂落下来。
「父亲丶父亲!」
——
平阳,白马城。
「主公,陈留郡公薨了!」
侯景将洛阳传来的消息告诉了李爽,正在处理公文的他站了起来,面色凝重。
「举丧!」
「诺!」
侯景说完,又道:
「主公,还有一个消息,朝廷派了御史中尉郦道元前来,巡视河东。据说,便是为了来考察咱们的剿匪事宜。」
「你说什麽?」
如果说上一个消息让李爽有些哀戚,那麽这个消息让他震惊了。
爱写《水经注》的他可不只是一个文学家,更是一个猛男。
猛到什麽程度?
那年他在冀州为官,整治地方,为政严酷。这满冀州的盗匪被他整的怨声载道,却又弄不死他,只能逃到别的地方去了,可谓匪不聊生!
冀州由是大治!
「告诉刘蠡升,让他最近消停点。」
「诺!」
——
「郦御史,马上就要到平阳郡了。」
郦道元没有大张旗鼓的前往平阳,而是带着随从,一路乔装打扮。
如今朝廷对于河东等地的情况完全不了解,只能依靠当地的官僚系统。
他们怎麽说,朝廷也就只能怎麽信!
可能写《水经注》的人,又怎麽会是一个只会待在衙门里听奏报的官僚呢?
千山万水,他都走过来了。
郦道元从洛阳启程,一路前往河东,只见各地的景象,可不如当地的官员说的那样。
盗匪猖獗,胡人肆虐,可谓民不聊生。
「走,我倒是要看看,这个李爽是不是真如元雍所说的那麽大奸大恶!」
「诺!」
一行人启程,快要到平阳郡的界碑时,官道两旁忽然冲出了一股劫匪。
「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若要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郦道元笑了。
「老夫若是不给,你待如何?」
「不给?」
一名匪寇冷笑一声,作势便挥刀要砍郦道元。
可他抬着手,却始终挥舞不下去。
郦道元五十多了,可身躯强健,蒲扇般的大手扣住了盗匪的手腕,便像是捏小鸡一般,一下子就把他手中的刀夺过来了。
「你…你这老家伙!」
郦道元打量手中这把刀,道:
「这河东的匪寇看来也不怎麽样,用的刀都是次品。」
说完,郦道元就将手中的这把刀折成了两段,扔在了地上。
「兄弟们,硬茬子!」
郦道元本以为这帮匪寇吃了亏,便会退却,可没有想到,这帮匪寇中有人拿出了一个号角,吹响之后,更多的匪寇从四周涌了出来。看样子,足有上千。
「御史,这帮匪寇人多势众,我们快走吧!」
郦道元也不是个莽夫,见此情况,也不强留,骑上马,便向前而奔,冲破了匪寇设下的路障。
郦道元虽然得脱,可心中却是恼怒至极。
「其他地方虽乱,盗寇也不敢如此猖獗。平阳郡外就有这麽多的盗匪,李爽是如何治理地方的?「
郦道元骑马奔驰,过了平阳郡的界碑后,他的侍从忽然道:
「御史,这帮匪寇不追了!」
郦道元勒马,只见身后涌出来成百上千的匪寇,纷纷止步于平阳郡的界碑之前,一动也不动。
那道界碑仿佛有什麽力量一样,让这些狡诈的亡命之徒,不敢跨进一步。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