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退位让贤> 第四百三十九章 朱允熥的镰刀,以及诚实!

第四百三十九章 朱允熥的镰刀,以及诚实!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快讯,金陵证券交易所正式揭牌成立,多家实力雄厚的优质企业齐齐上市,掀起热潮!”
    “昨日股市开盘,皇帝陛下亲临金陵,敲响开市钟,现场人声鼎沸,气氛热烈非凡!”
    “惊曝,有人购入珠宝公司股票,赚得数万两白银,一夜暴富!”
    ……
    《大明日报》以醒目的大字报道了大明股市的空前盛况,字里行间皆洋溢着兴奋。
    金陵城的大街小巷,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商贾贵胄,几乎无人不谈股市风云。
    那股席卷而来的热浪,点燃了每个人的心。
    一夜暴富的传说,无论古今何世,总能如磁石般牢牢吸住世人的目光。毕竟,
    对于芸芸众生而言,谁不渴盼翻身做主,摆脱那日复一日的困顿与卑微?
    然而,翻身二字,说来轻巧,做起来却难如登天。
    造反?推翻旧制,自己登高一呼,做天下之主?
    这念头在脑海中稍一闪现,便叫人冷汗直流。
    且不说成功的希望渺茫如水中捞月,一旦失手,那可是千刀万剐之刑,连九族都要被株连,谁敢轻易以命相搏?
    投身军旅,建功立业,或许是一条出路。
    如今朝廷已废除军户旧制,寻常百姓也能应征入伍,可新军名额稀缺,竞争激烈。
    待遇虽丰厚,却需要身强体壮,且意志坚定之人,军规森严不容半点懈怠。
    更何况,上了战场,生死悬于一线,刀光剑影,枪炮无情,性命如草芥。
    便是侥幸活下来,从最低等的士兵熬到高位,又何尝不是一场漫长而艰辛的跋涉?
    出海冒险寻宝?那更是拿命在赌!
    茫茫大海,风浪无常,稍有不慎便是船毁人亡,连尸骨都难寻回。
    至于寒窗苦读,盼望十年后金榜题名,更是遥不可及的梦。
    多少人埋首书案,熬尽灯油,耗尽青春,到头来却依旧名落孙山,空留一腔遗憾与叹息。
    ……
    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却又条条大路布满荆棘!
    即便有一线希望,能走到终点的那一刻之前,也需要长时间跋山涉水,挥洒无数汗水,忍受无尽磨难,方能窥见曙光。
    这些,又怎比得上股市那令人心跳加速的诱惑?
    无需披荆斩棘,无需浴血奋战,无需长时间苦等,只需轻掷一些银钱,便有可能在一夜之间,摇身一变,成为富甲一方之人。
    这种近乎神话般的故事,怎能不叫人趋之若鹜?
    于是,整个金陵城如沸水般喧腾起来,街头巷尾无不洋溢着狂热的气息。
    在这种汹涌的情绪推动下,股市如同烈焰下的洪流,毫不辜负众人的期待。
    各家公司的股票如春笋破土,一日高过一日,节节攀升,令人目眩神迷。
    那些未能及时入手的旁观者,此刻捶胸顿足,悔恨交加,痛惜自己错失了暴富的天赐良机!
    购买股票,已然化作全民追逐的财富传奇,成了街谈巷议中的神话。
    买到就是赚到——这已经成了无人质疑的铁律!
    至于“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句话,证券交易所自然不厌其烦地反复告诫。
    然而,市场的情绪如堆积已久的干柴,被熊熊烈火彻底引燃,炽热得近乎失控。
    这些苦口婆心的劝诫,又有谁会听进耳呢?
    他们心中只剩下一个字——抢!
    至于公司业绩如何?该选哪家股票?这些问题,如今统统被抛诸脑后。
    闭着眼睛买便是了,反正横竖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那些起初对将田地折价换成股票心存疑虑、迟迟未曾入市的乡绅地主,如今个个后悔得肝肠寸断。
    他们望着节节高升的股价,面色铁青,暗自咒骂自己当初为何优柔寡断,错过了这泼天的富贵。
    早知今日盛况,当初又何必瞻前顾后,徒留遗憾呢?
    可如今说什么都晚了,追悔莫及也无济于事。
    证券交易所每日清晨大门甫一开启,便被蜂拥而至的购股人群挤得水泄不通,门庭若市已不足以形容此景。
    想买?哪里还有机会!
    排队的人群如长龙蜿蜒,望不到尽头,交易大厅内人声鼎沸,喧嚣震天。
    无奈之下,那些腰缠万贯的乡绅、地主与豪商只得另辟蹊径,出钱雇人代为排队。
    生怕一人之力不够,他们一掷千金,雇来五人、十人,甚至二十人占据队列,只为抢得股票,抢得入市的机会。
    金陵城的上空,仿佛弥漫着一股无形的硝烟,所有人都在这场财富的狂欢中拼尽全力,欲罢不能。
    ……
    这一切,早在朱允熥的算计之中,丝毫不曾偏离他的预想。
    股市,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支柱,宛如一头沉睡已久的巨兽,一旦被唤醒,便会释放出令人胆寒的磅礴力量。
    新诞生的股市中,那些初尝甜头的股民尚未被市场的无情教训洗礼,尚不知资本那柄锋利镰刀的残酷。
    在暴富传说的蛊惑下,他们的情绪如烈火烹油,个个为之癫狂,眼中只剩财富的幻影。
    当所有人为之疯狂的时候,股市在情绪的驱动下,自然会暴涨。
    而这,正是朱允熥所乐见其成的景象。
    尽管他也特意颁下旨意,语气郑重地告诫臣民:股市暗藏风险,切不可头脑发热,务必谨慎行事。
    可这些话,不过是表面文章罢了。
    朱允熥心里清楚,这只是为日后卸责留下的托词。
    在如今这股如潮水般汹涌的市场热潮中,那些被贪欲蒙蔽双眼的人们,又怎会因他几句空洞的劝说而停下追逐金钱的脚步呢?
    朱允熥洞悉人性,深知此时的他们早已听不进任何理智的呼声。
    他之所以默许,甚至暗中推动这场狂热,背后自有深意。
    如今还不是信息时代,更没有计算机记录数据。
    股市交易全凭纸质票证,繁琐而原始,入市的门槛因此被抬得极高。
    最低的入场券,也需要二百两银子。
    这笔数目,对于寻常百姓而言,无异于天文数字。
    如此一来,大多数平民被天然隔绝在外。
    他们的“参与”,不过是茶肆酒肆间的闲聊谈资,或是对那些一夜间赚得数万两银子之人投去的艳羡目光。
    偶尔有少数人被豪商雇去排队购票,赚些微薄的跑腿钱,便已是他们与这场盛宴最接近的距离。
    真正有资格踏入这场资本游戏的,无一不是富贾乡绅。
    这一切的根源,皆因朱允熥独具匠心,创出了以地契折价换取股份的奇招。
    通过乡绅将田地折价,银行放出银钱,乡绅再用这些银钱购入股票,而公司募集资金后又将银钱存回银行。
    这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手腕,环环相扣,巧妙至极。
    最终,那些乡绅地主手中的田地,竟不知不觉落入了朝廷掌中。
    田地,在这个时代,仍是价值不菲的命脉所在。
    那些地主乡绅,家中多有广袤良田,足以支撑他们在这场资本盛宴中挥金如土。
    试想,若股市初开之时,不曾暴涨,不曾抛出令人垂涎的赚钱希望,不曾编织出那令人神魂颠倒的暴富神话,又怎能诱使这些地主乡绅心甘情愿地将世代相传的田地拱手献上?
    若靠强硬手段逼迫,怕是会激起天下动荡,民怨沸腾,得不偿失。
    唯有让他们自愿献地,方为上策。
    于是,朱允熥先以按田亩多寡分等收税的重压迫其就范,又以股市财富的耀眼光芒引其上钩。
    双管齐下之下,那些乡绅地主哪还有招架之力?
    他们争先恐后地将家中地契送至朝廷,换成了一张张象征财富的股票,满心以为抓住了通往富贵巅峰的钥匙。
    而这一切,不过是朱允熥棋局中的一步妙着罢了。
    为此,朱允熥以深谋远虑之心,贴心地为这些乡绅地主铺设了几条通往财富幻梦的路径。
    首先,他在《大明日报》之外,又接连创办了《大明经济报》和《大明证券报》。
    这两份新刊物如明灯般照亮市场迷雾,不仅为参与者指点股市风云变幻,更在潜移默化中向他们灌输经济与金融的知识。
    字里行间,既有对市场脉动的敏锐捕捉,也有对财富游戏规则的循循善诱,旨在让这些初涉资本之海的人们逐渐明白其中的门道。
    即便这门道背后,藏着他更大的算计。
    其次,为了让散布全国各地的地主乡绅都能投身这场财富盛宴,朱允熥独辟蹊径,开创了托管式购买与邮寄参与的巧妙方式。
    那些远在千里之外的乡绅,只需将手中的田契折价,换成银行开具的特殊存款凭证。
    这凭证看似寻常,却暗藏玄机。
    其中的银钱只能用于购股,绝不可提取现银,牢牢锁住了他们的选择。
    拿到凭证之时,他们便有资格与银行签订一份委托购股的协议。
    协议既定,大明银行便会联系金陵总部,代为操办购股事宜。
    待股票到手,纸质凭证便通过邮传部的驿道信件系统,辗转送至各地银行。
    委托人只需携协议书前往当地银行领取,便可将那张象征富贵的纸券握在手中。
    这一创举,恰如一座桥梁,跨越山川阻隔,满足了外地乡绅地主对金陵股市的渴求。
    他们无需亲赴金陵,无需在交易所门前苦苦排队,便能跻身这场资本狂欢。
    然而,这一切的代价,却是他们手中世代相传的田地悄然易主,尽数落入大明银行之手,也就是回到了朝廷的掌控之中。
    大明银行自是凭借内部渠道,以一级参与者的身份购入股票,效率远远超过市井散户。
    因此,那些未曾亲历交易所喧嚣、却早早献出田地的乡绅,反而得以较为从容地拿到股票,免去了挤破头的辛劳。
    不过,朱允熥深谙人心贪婪与耐性之微妙平衡。
    鉴于股市的火爆盛况,他故意放缓了购股的节奏,既是为让这些乡绅地主体会到股票的来之不易,也是为避免他们过于轻易得手而心生轻慢。
    往往是田契交出、协议签订之后,他们需耐心等待半年,甚至一两年,方能见到股票的影子。
    而一旦协议落笔,田地便即刻归于银行所有,再无反悔余地。
    只能等股票到手,再转卖给他人,换成银钱。
    银行仅承诺两年之内购得股票,至于究竟是几月还是逾年,则全凭天意,不予确凿担保。
    这种方式,若置于后世,只怕无人问津,谁会甘愿为一张遥遥无期的凭证赌上家财?
    可在这如火如荼的股市热潮中,却宛如后世房地产价格狂飙时,抢购一两年才能交付的期房一般,令人趋之若鹜。
    那些乡绅地主,望着节节攀升的股价,满心期盼着未来的暴利,竟丝毫不觉这样等待有什么问题。
    在他们眼中,这张迟来的股票不是风险,而是通往荣华富贵的通行证。
    而朱允熥,则在这场精心编织的棋局中,稳稳地收紧了手中掌控天下的缰绳。
    对于资本市场的暗流涌动与潜在风险,旁人或许懵懂无知,可朱允熥却心如明镜。
    然而,这有什么关系呢?
    资本市场的崛起与壮大,本就需要历经这样的阵痛与狂热。
    这是通往繁荣的必由之路,无可回避。
    更何况,眼下投身这场资本盛宴的,皆是有钱有势的富贾豪门。
    他们坐拥丰厚的家底,抗击风险的能力远超常人,足以在这场惊涛骇浪中屹立不倒。
    如今的大明,并未如后世那般开放借贷炒股的洪闸,更无融资融券的杠杆利刃。
    退一万步讲,即便日后市场风云突变,今日富贾豪商手中的股票价值如雪崩般缩水,蒸发十之七八,甚至十之八九,这些富人也不会因此沦为赤贫。
    毕竟,他们仍有那一分残余的资产牢牢在握,足以维系体面与生计。
    因为尽管未来股价会动荡,但今天的这些上市公司并无破产退市的致命危机。
    他们仍然会是赚钱的公司,只是现在股价炒得太高,要回归正常值而已。
    对此,朱允熥信心十足。
    有了这一分资产作为底线,富贾豪商的财富便不至于彻底化为乌有。
    既如此,这些富人便不会走投无路,更不会如食不果腹,命悬一线的穷汉那般,铤而走险,揭竿而起,动摇社稷根基。
    有了这条无形的护城河,朱允熥便可高枕无忧,放心大胆地在这片资本沃土上“挥镰收割”。
    股票是你心甘情愿买下的,交易是你自愿达成的,成败皆由你自己承担。
    愿赌服输,天经地义!
    况且,朱允熥从未存心欺瞒,他很诚实!
    若这些乡绅豪商有足够的远见与耐心,能熬过今后几年股市的惊涛骇浪,坚定不移地紧握手中股票而不抛售,拉长时光的轴线,他们终将迎来回报。
    这些公司的股价,未来一定会重新崛起,甚至超越今日的巅峰!
    原因无他,当下的大明,正站在工业革命的门槛上,蓄势待发,即将迈入经济腾飞的黄金时代。
    对内,有朱允熥一手打造出来的科技领先优势!
    向外,有整个蓝星的无尽资源供其汲取,还有广袤的市场待其开拓。
    条件堪称得天独厚。
    而朱允熥精心挑选的这些公司,皆是为工业革命与经济繁荣铺路搭桥的基石,或本身便是这股洪流中的弄潮儿。
    更重要的是,它们皆由朝廷一手操办,根正苗红。
    这样的企业,注定财源滚滚,未来必将赚得盆满钵满。
    朱允熥绝不容许其中任何一家出现亏损,他会用种种手段,确保其屹立不倒。
    因此,若这些乡绅豪商能擦亮双眼,看透这层玄机,坚定不移地相信大明的锦绣前程,那么,后面的短暂震荡,不过是云烟过眼,无关大局。
    待风浪平息,他们的耐心与信念终将换来丰厚的果实,财富自会如潮水般涌回。
    这一切,皆取决于他们自己的抉择。
    是短视抛售,还是长线坚守,成败尽在他们一念之间。
    朱允熥则只需静观其变,稳坐钓鱼台,手中棋局早已布好,只待这群逐利之人自行落子。
    ……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谍影:命令与征服 混在末日,独自成仙 涂家的基因彩票[年代] 高武:从肝二郎神天赋开始变强 海贼×小动物√ 御魂者传奇 影视:从我的体育老师开始 超凡大谱系 家父李隆基 联盟:开局唢呐,送走了周姐呆妹 神豪舅舅:开局带十个外甥逛超市 天赋异禀的少女之无相神宗 神探:从警察学院开始 盖世神医 惊涛落日 社畜逆袭:从小米开始反卷互联 晋末长剑 神秘让我强大 星露谷的世界树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