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72章坐牢(第1/2页)
李承乾突然脑中灵光一闪,这情报不会有诈吧?
“杜荷,这情报来源是否可靠?”
本正在议论的众臣听到这话,顿时都陷入沉默,盯着杜荷。
“陛下,情报来源是...,肯定可靠就是了。”
这时候一直没说话的月月,出列道。
“陛下,臣保证情报十分可靠。”
李承乾明白这是不方便说,毕竟情报人员一旦暴露,那是十死无生。
既然二人,特别是月月都如此确定,那这情报八成是真的。
“赵国公,你能谋善断,你说,苏定方为何会败?还败的如此突然。”
长孙无忌起身,抖了抖袍袖,又扶了扶胡须,气派十足。
出列后微微拱手:“依臣之见,以苏定方能力能败在齐王手里,只有一个可能,就是粮道不稳。”
李承乾对这个观点,既赞同,又不赞同。
苏定方确实会因为粮草出问题战败。
但问题是关中到河北道的粮草补给路线是,潼关、函谷关、洛阳、虎牢关、汴州。
这些地方,根本就不可能被敌军偷袭。
而且李世民在长安之乱后,果断将秦琼派去辅助苏定方,其中一层用意就是护持大军粮道,以防宵小作乱。
“嗯?赵国公,你的意思是叛变的朔方军袭扰了苏定方粮道?”
长孙无忌摇了摇头,声音不疾不徐。
“不是,根据王家新传来的消息,叛乱朔方军已被阿史那社尔率军杀散。”
之前李承乾就是从这人手中忽悠来的云中都督府。
其虽是突厥人,但绝对是李世民铁杆粉丝。
历史上李世民驾崩后,这家伙哭着喊着要殉葬,八匹马都拉不住那种。
“那赵国公以为,苏定方大军的粮道是怎么断的?”
长孙无忌,露出一抹笑意,颇有点故作高深的感觉。
这让李承乾极其不高兴,这是要拿捏自己呗?显得你厉害?
面色微沉:“赵国公,是有什么顾虑吗?还是记挂这长安的繁华?”
在场之人,顿时都神色一变,有的露出耐人寻味的目光,看着长孙无忌和李承乾。
有的则露出一丝讥笑,心里想的是,你长孙无忌不是厉害吗?看你如何应对。
长孙无忌却神色没有丝毫变化,脸上笑容依旧。
“陛下,此言差矣,臣不过是思考一下而已,而且长安的繁华谁不记挂?”
说着扫视一圈众人,继续道:“试问诸位,谁不想回到故土呢?难道陛下你就想永远待在草原?”
李承乾咬了咬牙,这老登,今天是铁了心让自己下不来台啊。
原因应该是因为自己扶持苏家,让他有危机感了,所以借机展露威势。
好让自己和众人都明白,如今局势,少了他肯定难以维持。
李承乾强压下心中不忿,平下心神。
要带领团队成功问鼎最高权力,自然少不了诸多斗争。
不可调和的敌人,貌合神离的盟友,还有己方阵营中错综复杂的关系。
但斗争之前,首先要知道谁是敌人,谁是真正的盟友,谁是暂时能团结的人。
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搞清楚斗争顺序。
现在大敌还是李世民,其次则是那几个好弟弟,另外就是五姓七望。
这三方敌人,对自己来说都各有优势。
因此自己就一定要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己方力量,为了团结,必要时候可以做出一定妥协。
不过这个妥协,一定要在可控范围内,这也是他之前一直敲打,还扶持李渊旧臣和苏家的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72章坐牢(第2/2页)
想完后,李承乾将情绪化的一面彻底压下去,转而是一个逐渐成熟的政治领袖思维。
话锋一转,表情也变得十分温和。
“赵国公,这话说的,朕也十分感同身受,只是不知何时我们才能返回长安,拨乱反正。”
说着缓缓起身,叹了口气,看向众人。
“拨乱反正,再造山河,少不了诸位的帮助。”
“朕,在先谢过诸位了。”
这番话,让所有人,都赶忙起身躬身,有的脸上还有些惶恐。
“臣等,自然为陛下鞠躬尽瘁,以早日拨乱反正,再造山河。”
长孙无忌则并未立即动弹,不过看着众臣如此模样,知道如果还保持架子,肯定会被孤立。
无论是权臣还是重臣,或者君主,都要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所以万万不能被孤立。
心中虽不情愿,但也拱手:“臣,愿为陛下鞠躬尽瘁,以早日拨乱反正,再造山河。”
李承乾点了点头,目光复杂的看着长孙无忌,语重心长。
“若论家中论,朕本当唤您一声舅父。”
“然在朝堂之上,君臣之分终究不可废,赵国公,朕的话,您可明白?”
这话中,虽隐含敲打之意,但一句“本当唤您一声舅父”又是极大的恩宠。
一众大臣,看向长孙无忌的目光都变了变,更加敬重。
长孙无忌自己,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而且李承乾这番话,让达到了想立威的目的,虽不完美,但见好就收,他是明白的。
深深鞠了一躬:“陛下的话,臣明白。”
说完顿了顿继续道:“臣猜测,苏定方粮草不济,是因为气候反常,诸地均雨水不足,使漕渠水浅难行所致。”
李承乾瞬间恍然大悟,自己之所以被李世民追杀,差点丧命,很大原因就是天气突然异常炎热。
窥一斑而见全貌,料想其他地方也是如此,河水蒸发,雨水又不够多,漕运能通畅就怪了。
这么粗浅的道理,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
走到长孙无忌身前,帮他扫了一下官袍上的灰尘,满脸赞赏之色。
“赵国公,知天时,明时局,不愧是朕之肱骨。”
“陛下,过誉了,为朝廷尽心竭力,乃臣之本分。”
无论如何,现在摆在自己面前,最棘手的还是蔚州之困。
“诸位,觉得我们应如何应对蔚州困局?”
兵部尚书,豆卢宽起身出列,样子一点没变,红光满面的。
“陛下,臣觉得,为今之计,只有火速派援兵前往了。”
其他人也都起身拱手。
“臣,附议。”
李承乾点了点头,苏定方的兵败,现在自己只能全速救援了。
想到此处,心里有点发苦。
李世民暂时肯定不知道叛乱的朔方军被那杜尔杀散了。
但地上跑的快马,虽没信鸽快,但也慢不了多少。
因此李世民很快就会知道这个消息,同时也会知道苏定方兵败。
虽然猜不到其具体如何应对,但八九不离十会率军支援。
毕竟这个情况,如果虎牢关万一失守,或有一支奇兵绕路太原奇袭潼关,那局势立刻失控。
如此自己南下河北道,肯定会跟其相遇。
想到此处,都快骂娘了,自己算是在天策之威副本里坐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