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阿尼玛卿山吐蕃大败之后,两军均是克制起来,保持冷静,犹如暴风雨前的宁静,蓄势待发。
而杨易和薛仁贵则是以阿尼玛卿山为根基,在此地作防守。
这座吐蕃人眼中的神山,易守难攻,距离乌海城不远。
而论钦陵也并未轻举妄动。
阿尼玛卿山并不是一个容易进攻的地方,尤其是吐蕃刚刚打了一场败仗,现在更需要的是休整。
阿尼玛卿山。
“杨老弟,你这望远镜真是神了!居然能够看到乌海城中的景色。”
薛仁贵摩挲着手里的望远镜,爱不释手,语气中带着惊讶与赞叹。
旁边的杨易微笑道。
“等到回长安,我也送薛兄一套。”
薛仁贵眼睛一亮,笑呵呵道。
“好,一言为定。”
“那这望远镜可以还我了吗?”
“再给老哥耍耍。”
片刻后。
薛仁贵恋恋不舍的将望远镜交给杨易。
这望远镜当真是军中神器,有此物便洞察敌人的一举一动。
难怪杨老弟能够不声不响的摸到石堡城。
他有些钦佩的看向杨易,旋即捋了捋胡须,颇为疑惑。
“杨老弟,你这些日子为何一直让手下人搜寻大量的杉木,还有动物皮革?”
“要不是这阿尼玛卿山够大,这里面的动物非得让你打绝种。”
杨易拿着望远镜站在阿尼玛卿山的山顶上俯瞰远处的乌海城,整座乌海城在庞大的阿尼玛卿山面前便显得渺小起来。
他听到薛仁贵的话,微微一笑。
“薛兄,敢问以我们如今的辎重情况来看,在这与吐蕃交战最多能够持续多久?”
薛仁贵眉头微微蹙起。
他沉吟道:“不会超过两个月。”
杨易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不错,只有两个月不到。”
“那两个月,能打败论钦陵么?”
薛仁贵脸色肃然,摇了摇头。
“乌海城坚不可摧,论钦陵又是吐蕃名将,若是执意龟缩不出,耗着我们,除非数倍于论钦陵的战力,否则都不能奈何的了论钦陵。”
杨易微微颔首。
“区区两个月想要攻下坚固如铜墙铁壁的乌海城,这是万万不可能的。”
“我不懂打仗,但是也知道这么耗下去,对大唐百害而无一利。”
“越是拖下去,胜利就越倾向吐蕃。”
“所以,我大唐想要赢,就要速战速决。”
薛仁贵苦笑。
他如何不知道要速战速决,正是因为心里一直抱着这个想法,所以才会陷入论钦陵的计策差点导致自己功亏一篑。
他担忧道。
“论钦定然知道我们的想法,他若是就是以守势面对我大唐,我们估计也奈何不了他。’
杨易嘴角翘起一抹危险的弧度,眸子直勾勾的看着脚下的乌海城,语气平静。
“既然如此,那便剑走偏锋,赌上一把。”
乌海城。
“回元帅,大唐的军队自始至终都固守阿尼玛卿山,没有丝毫动静。”
一个吐蕃副将恭敬道。
论钦陵眉头微微蹙起。
在他看来,杨易、薛仁贵这时候应该尽快联系河源的黑齿常之等人攻打乌海才对。
越是拖下去,越是对大唐不利。
他不相信薛仁贵那个老家伙会不懂这样的道理。
但是偏偏对方静悄悄的,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如此诡异,让他心里有些不安。
他沉默了一会,缓缓道。
“再探再报,另外把那些在长安的谍子都用起来吧。”
“几十万大军在外面,毫无动静,我不信大唐的皇帝放心。”
给对方将领泼脏水这种小计策,历来便是上不得台面的,不过若是能够稍微给战争添加些变数,他也是乐意的。
就好比战国四大名将被郭开干掉两个,这种离谱的事情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论钦不指望那些吐蕃潜伏在长安的间谍能提供什么帮助,不过对于现在的局面而言,哪怕是能够让水面稍起一丝波澜,都是好的。
杨易和薛仁贵在阿尼玛卿山,按兵不动,到底是打什么主意,着实让他有些费解。
既然如此,他就把水搞浑了,能增一分胜算是一分。
此次吐蕃、大唐之战,谁输了谁就要伤筋动骨。
论钦可不愿吐蕃被重创。
众人纷纷拱手。
“是,元帅。”
一个月后。
阿尼玛卿山的唐军和乌海城的吐蕃军队除了小规模的摩擦之外,依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
而此时的河源,黑齿常之,程务挺等人汇合,十几万人囤积河源,将河源的吐蕃士兵击退后撒六十里地。
长安。
前线的情况经过一个月的发酵,也渐渐传到了长安百姓的耳朵里。
经过有心人的传播。
渐渐掀起一些谣言,诸如杨易、薛仁贵按兵不动,意图勾结吐蕃,又如吐蕃早已许下高官厚禄,杨易、薛仁贵早已经暗中投降,又如论钦陵将女儿许诺嫁给杨易,只要他投降之类的流言蜚语。
这样谣言经不起丝毫的推敲,但却是莫名其妙的掀起来,在长安这座平稳的“湖面”荡起一阵阵涟漪。
不少人对此津津乐道,讨论的格外激烈。
人性的幽暗莫过于此。
恨你有,笑你无,嫌你穷,怕你富。
杨易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便已经是伯爵的爵位,又有偌大的名声,嫉妒的人不在少数。
眼下见到杨易似乎有些“身陷囹圄”的趋势,不少人添油加醋,张嘴就是杨易已经叛变,否则怎么会一个月来按兵不动?
这些眼红的人大多是集中在士绅阶级的年轻人。
对于这些人来说,年纪与自己相差无几的杨易却是比他们优秀,让他们心里颇为嫉妒,眼下有落井下石的机会,当然不会放过,反正他们也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而普通的百姓们大多数是自发维护起来,杨家令和公主殿下解决天花的功绩至今还在许多人之中口口相传,真正对他们好的人,百姓们当然是看得见的。
公主府。
“哼,这群人当真是一群蠢货......这种一戳就破的谣言,居然也能够让这么多人信。”
太平公主殿下语气冰冷,乌黑透亮的眸子里满是愤怒。
旁边的红袖也是义愤填膺,挥了挥小拳头。
“都是笨蛋!”
“杨家令怎么可能会叛变啊!”
尉迟秀也是愤怒的瞪大眸子,饶是她脾气柔弱,这个时候也是颇为愤怒。
杨家令分明是个好人!
怎么可能叛变呢?
长孙璃月倒是神色平静。
她瞥了一眼暴怒的公主殿下,难得的没有跟公主殿下拌嘴,而是安慰道。
“这不过是敌人的小把戏罢了......不会对局势有丝毫动摇。”
“二圣更不会相信这种无稽之谈。”
“相反,敌人耍弄这种小手段,正说明他们束手无策了。”
太平一愣,黑白分明的凤眸竖起,看向长孙璃月。
“什么意思?”
长孙璃月轻轻一笑。
“我虽然不懂打仗,但是也知道两军对垒,争的便是稍纵即逝的机会………………”
“吐蕃现在估计是拿郎君没有丝毫办法,所以才出此下策。”
“除了暴露吐蕃埋在长安的碟子之外,毫无任何益处。”
“换一种说法,他们现在也摸不清唐军的虚实,只能通过战场之外的手段来扰乱军心。”
太平闻言,微微颔首。
“你这疯女人倒是说的有些道理.....
“哼哼,这群吐蕃人真是卑鄙。”
“打不过那厮,就要来的。
“好在我长安大多数百姓还是讲道理的,知道这种谣言毫无根据,都是恶意揣测。”
“对了,那你知道他为什么按兵不动吗?”
长孙璃月脸色一僵。
这公主殿下真把她当军师了。
她懂个锤子的军事。
能够抽丝剥茧的事情分析出真正有用的信息已经是她的极限了。
她哪里能猜得到杨易为什么按兵不动?
她没好气道。
“公主殿下这是把我当张良了?”
“若是郎君的心思有那么好猜,论钦不早就洞察了?”
太平想想也是。
她不由得挺起胸脯,轻哼一声。
“这厮虽然平日里不怎么正经,但是才能还是有的。
“本宫倒也是很好奇他现在到底想要干什么?”
尉迟秀颇为崇拜道。
“杨家令向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他定然是在想法子怎么打败吐蕃。
“说不定已经想到了,正在准备呢。”
太平不禁莞尔。
这尉迟秀比她对杨易的信任都足。
她虽然相信杨易能够干翻吐蕃,但是区区一个月就能有办法,这也太夸张了。
这时.......
一个仆人走进来,恭敬道。
“公主殿下......“
“太子派人其来,求见公主殿下。”
太平眉头微微一皱。
太子?
她淡淡道。
“让他来见本宫。”
仆人连忙道:“是,公主殿下。”
片刻后。
一个身着宫廷服饰的太监走了进来,恭敬的朝太平等人行了一礼。
“奴婢见过诸位娘子。”
太平雪白的下巴微微抬起,语气冷淡。
“太子很闲吗,又有什么事?”
自从那次之后,她跟太子本该水火不容,但是父皇将二人叫过来训诫了一顿,拿兄友妹恭的大道理说了好半天,本该两人不再针对,奈何这位太子临时举荐杨易,让公主殿下心里委实怒不可遏,现在说话也不怎么客气。
那太监连忙道。
“回公主殿下,太子殿下派奴婢前来送来请柬......”
“适逢安乐公主周岁,请公主殿下前往东宫赴宴。”
“尉迟娘子、长孙娘子也在邀请之列。”
太平眉头一蹙,冷冷道。
“本宫那侄女周岁?”
“本宫之前怎么没见太子有动静?”
那太监解释道:“回公主殿下,太子体恤前线作战将士艰苦,财政吃紧,便不打算大肆操办,浪费钱财,只是请诸多亲友聚一聚,所以才如此低调,正是太子殿下的仁德啊。”
尉迟秀、长孙璃月面色古怪。
太平冷哼一声。
“你回去吧,本宫没空。”
那太监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早就知道公主殿下嚣张跋扈,没想到连太子的面子都不给。
自己亲侄女的周岁宴都不去,这是跟太子势同水火啊。
他连忙道:“公主殿下,此次太子殿下邀请您,也有二圣的意思,您若是不去,那未免太冷清了些……………….”
太平面无表情。
“你拿二圣压本宫?”
那太监汗流浃背,连忙道。
“奴婢不敢。”
太平冷哼一声。
“请柬放下,滚吧。”
那太监如蒙大赦,连忙放下手中的请柬,连滚带爬的跑出去。
长孙璃月笑吟吟的看向太平。
“公主殿下怎么又改主意了?”
太平撇撇嘴。
“本宫倒是要看看这太子挑在这个时候把本宫叫去,弄什么把戏!”
尉迟秀、红袖面面相觑,旋即才反应过来公主殿下口中的“这个时候”是什么意思。
太平瞥了一眼长孙璃月。
“有你的请柬,你去不去?”
长孙璃月笑吟吟道。
“去,当然去,我也很好奇,太子想要做什么。”
东宫。
此时,已经来了不少宾客,也摆下了几桌宴席。
正如那太监所言,太子殿下深明大义,知道此时战事吃紧,便不铺张浪费,大宴群臣,而是仅仅邀请了一些亲友,甚至连宴席也是颇为简单,寥寥两三桌,菜肴也较为简单。
让不少人对这位太子殿下颇为敬佩。
殿内,此时已经来了一些人。
其中卢国公、英国公的儿子赫然在列。
在太子之位上呆了一年,李显也不是没有拉找到一些重要的资源。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五姓七宗的大族子弟,又或是皇族宗亲,能够站在此地的,祖辈最差也是个国公。
其中包括相王李旦也在。
程佑笑眯眯道。
“李兄,你妹妹最近还好吧?”
李嗣?了程佑一眼,冷冷道。
“不劳程郎君操心了。”
程佑嘴角泛起一丝笑意。
虽然跟太子殿下走的很近,但是不代表他跟李嗣关系就好,能够揶揄李嗣,也是他的恶趣味。
他嘀咕道。
“听说李兄跟杨家令曾有过赌约,不过最后李兄怂了?这是真的吗?”
李嗣眼皮直跳,不由得怒视程佑。
这混蛋在这个时候提起此事,绝对是故意的!
上次他跟杨易的事情虽然颇为隐私,但是这种事情在宫中本来就不可能?得住。
凭借程佑的身份,想要知道,也不是难事。
不过知道归知道,说出来明显是不给他丝毫面子。
这时.......
一阵嘈杂声响起。
众人循声望去。
公主殿下一马当先的走了进来,身后跟着笑吟吟的长孙璃月。
站在太子身边的长孙元翼见到长孙璃月微微一愣,旋即若无其事起来。
他本以为自己这妹妹不可能来东宫,没想到居然过来了。
这丫头似乎从未有如此闲暇的心思,今日这是怎么了?
见到公主殿下,众人纷纷行礼。
太平微微颔首,大大方方的走到太子面前,面无表情。
“我那小侄女不知不觉都一岁了,太子不早点通知,害的本宫连礼物都没准备上。”
李显脸上带着笑容,明显发自内心的高兴。
他笑眯眯道。
“亲姑姑,亲侄女就不必客套了。”
“你既然来了,就坐下吧。
“等会就要抓周。”
太平轻哼一声,倒也走到一边坐下。
她还真是空手来的,多花些时间准备半点,她都觉得浪费时间。
旁边的长孙璃月、尉迟秀则是朝着太子微微一礼。
片刻后。
安乐公主被太子妃韦氏抱出来,这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公主殿下此时不过是襁褓里的婴儿,既看不出历史上描述的天姿国色,也看不出半点阴险狡诈。
众人纷纷道出吉祥话,祝贺安乐公主,听得太子不时哈哈一笑。
又过了一会,抓周结束,便开始用宴。
一边的程佑忽然搓了搓手,笑道。
“公主殿下,这个......我有一事想要请教公主殿下......”
周围众人一愣,有些好奇的看着程佑。
这位卢国公的儿子,显然也继承了祖辈的奸诈和油滑,倒是很少见到他有这般紧张的状况。
太平瞥了一眼不远处的程佑。
她跟程佑不熟,不过也没有什么仇怨,当下微微颔首。
“不知道程都尉有何事?”
程佑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
“不知道公主殿下可否认识杨家令的妹妹?”
桌上顿时安静下来,不少人面面相觑。
那个杨家令居然还有个妹妹?
尉迟秀也是一怔,瞪大眼睛看着公主殿下。
长孙璃月眉心跳了跳,有些愕然。
杨易还有妹妹?
她怎么不知道?
**:“......“
杨易那有没有妹妹,她是最清楚的了。
只是这话能说吗?
她轻咳一声。
“本宫不认识。”
程佑一脸遗憾。
“好吧。”
旁边的李旦有些好奇的笑道。
“程大郎,你问杨家令的妹妹作甚?”
程佑迎着众人好奇的目光,不由得嘿嘿一笑。
“你们不知道啊,这位杨家令的妹妹生的那叫一个天香国色,绝色倾城。”
“我跟李兄见过一面,自此之后,寻常女子都难以入我眼啊。
众人闻言哑然。
李旦越发好奇起来。
“到底长什么样子?竟然美貌至此?”
程佑眉头一挑,振奋道。
“天色灰暗,我也没有看得清楚,但是凭我老程的眼力劲,一瞧便是绝色美人。
“李兄可以作证。”
众人的目光顿时落在冷着脸的李嗣身上。
李嗣有些尴尬的点点头。
虽然他跟杨易有仇怨,但是那天晚上惊鸿一瞥之下,那杨易的妹妹的确是倾城之姿。
李旦顿时颇有些兴趣,他笑呵呵的看向太平。
“太平,你回头问问杨家令他妹妹的情况.....为兄倒是想要看看什么模样,连看都没看清楚,就能让程大郎念念不忘。”
太平面无表情,心里不由得有些哭笑不得。
谁能成想当初那厮把自己带出去,居然能够在今日闹出个误会来。
她语气冷淡。
“本宫怎么没听说过他有个妹妹,说不定是情妹妹,不好意思当着你二人的面直说罢了。”
说这话的时候,公主殿下心里微微有些羞涩,脸色有些不自然,只有刚刚听到妹妹二字就感觉不对劲的长孙璃月察觉到了。
长孙璃月心里嘀咕起来。
看来这位公主殿下跟杨易还有许多她不知道的秘密啊。
可恶,果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她承认这位公主殿下长得美,但是她也不差啊。
公主殿下这话落下,程佑、李旦顿时一脸讪讪,好似太平说的也对,万一是杨易的情妹妹,那他们这么好奇,岂不是有些唐突了?
程佑尴尬一笑。
“那就当我老程没说过,公主殿下可别再跟杨家令说了。”
李旦也是轻咳一声,没再吱声。
旁边的李嗣面无表情,提起杨易,他便感觉浑身都不痛快。
坐于主位的太子李显笑眯眯道。
“提起这位杨家令,孤最近倒是听说了一些流言,你们听说了吗?”
气氛顿时微微一变。
众人有些愕然,不知道这位太子殿下为何忽然提起这一茬。
太平眼神微微发冷,面无表情。
长孙璃月笑吟吟的看着李显,心里微微摇头。
连自己的嘴都管不住,这位太子估计坐不久。
她下意识的瞥了一眼旁边的哥哥长孙元翼,心里有些嘀咕。
自己这个大哥还真是太子质检员,好似只要一靠哪个太子,太子继位的概率就愈来愈低。
李嗣脸上挤出一丝笑容。
“好叫太子知晓,我听说了,不过是些许谣言罢了,说什么杨家令有异心,被吐蕃人收买,那都是不可能的事情,全都是民间胡扯的。”
李显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不错,孤也是这么以为的………………”
“那杨家令可是我大唐的忠臣,怎么会叛出大唐呢。”
“我听说杨家令初至大非川,还给了论钦陵一个措手不及。”
“这样的人物,非池中之物,吐蕃就算是想要收买他,也很正常,但是孤觉得他不可能背叛大唐。”
周围众人面面相觑。
这位太子殿下虽然看似在给杨易解释,实则半句不离吐蕃收买杨易。
不少人也琢磨清楚了,这位太子殿下是在恶心太平公主。
早就听闻太子和杨易、太平公主有隙,今日真正见到了,才知道这仇怨恐怕是不小。
旁边的长孙璃月眉头微微蹙起,心里越发不屑。
这位太子跟杨易一比,提鞋都不够,也就靠着太子的身份蹦?两天。
尉迟秀乌溜溜的眸子瞪大,有些不满,但是又不敢说。
毕竟这可是太子。
见到太平面无表情,李显心里越发痛快。
他被太平恶心了好几次,这次也轮到他来恶心恶心太平。
本来还在想怎么把话题扯到杨易身上,没想到程佑主动牵扯上了。
他心里清楚这个谣言颇为离谱,但是这不妨碍他故意恶心太平。
杨易和太平这两人总是跟他对着干,他今天纵然不能“污蔑”杨易,也要多提几次这个话题,恶心恶心太平。
反正提起这个话题,也不算不合适,顶多算是闲谈,不算污蔑大唐将士。
李嗣听出了太子殿下的言外之意,心里一喜,旋即给太子殿下捧哏。
“殿下说的是,不过无风不起浪,也许是因为杨家令在前线按兵不动,所以才招惹非议。”
“微臣倒是觉得这么耗下去,除了白白浪费大唐的财政外,毫无意义。”
“当然,这只是微臣的浅薄之见,说不定杨家令另有法子………………”
“民间传的神乎其神,又说什么论将自己女儿许给杨易的说辞,都是无稽之谈。”
李旦不明所以,还附和道。
“是啊,杨兄弟,本王是认识的,他不可能是那样的人。”
长孙元翼眉头微微蹙紧,总感觉这气氛不太对劲。
他下意识看向长孙璃月,却见长孙璃月脸色冷淡。
李显伸手压了压,神色忧虑。
“杨家令是忠臣,这毋庸置疑。”
“不过杨家令在前线按兵不动,的确是让人费解。”
“我们跟吐蕃这一战,可谓是要速战速决,越是拖下去,越是容易导致战事不利。”
“杨家令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着实让人想不通。”
“难道他不知道这么耗下去,吐蕃必胜吗?”
众人面面相觑,太子殿下句句都是杨家令是忠臣,但是句句话中深意,却又仿佛是在暗指杨易故意拖时间,说不定就有异心。
李嗣心里冷笑,面上却是同样露出担忧之色。
“杨家令或许有他自己的想法,只是战场瞬息万变,一切还是求稳。”
“他这般或有奇策,但是剑走偏锋,往往会付出代价,万一把自己给葬送进......”
他的话音未落,太平忽然冷冷道。
“闭嘴。”
殿内气氛一肃。
李嗣干笑了两声。
“殿下,您......”
太平冷冷的看着他。
“说什么不吉利的话,若是此战有不利之处,便是你们的罪责。
李显、李嗣脸上有些挂不住。
李旦连忙道:“太平......太子、李都尉也只是担忧前线情况。
李显轻咳一声,正色道。
“是啊,他手里握着这么多兵马,谁知道他现在打着什么主意,孤也不是说丧气话,而是凡事有个万一,应该做好万全之策。”
李嗣点了点头,唏嘘道。
“微臣与杨家令相识一场,也不希望他因一步之差,万一殒命于沙场,岂非天妒英才?”
话虽如此,但是他言语中的幸灾乐祸的意思,众人都听得出来。
太平面无表情,忽然豁然站起,走到一边,的抽出角落里卫的长剑。
呛啷一声,明晃晃的白刃竖起,锋利的刀口闪烁着寒意。
周围的侍卫们一脸愕然。
公主殿下拔剑的速度太快,让他们猝不及防。
众人一愣,目瞪口呆。
太平面无表情,将剑尖指向李嗣,淡淡道。
“再说不吉利的话,本宫就割了你的舌头。”
凛冽的剑尖闪烁着寒芒,一般死亡的威胁感充斥着李嗣的心里。
李嗣心里有些紧张,但是更多的则是恼羞成怒。
他好歹也是英国公的嫡长子。
便是太子殿下也需要对他客气三分,没想到这位公主殿下居然丝毫不把他放在眼里,当众拿着剑指着他。
他心里虽然有些慌,但是还真不信公主殿下会拿剑骂他。
旁边的太子李显眼皮狂跳,颇有些恼怒道。
“太平,你这是做什么?”
“还不赶紧将剑放下。”
李旦有些傻眼,万万没想到太平脾气这么爆炸。
他连忙劝阻道。
“太平,先把剑放下。”
长孙璃月笑吟吟的瞥了一眼李嗣,忽然道。
“听闻李都尉曾跟杨家令赌弩弓,最后心生胆怯,退缩了?”
长孙元翼闻言,眼皮一跳。
这臭丫头这个时候搅什么浑水?
李嗣闻言,感觉周围众人看向他的目光都有些不对劲了。
一般羞耻忽的冲上心头,让他脸皮火辣辣的。
他跟杨易那件事,一直引以为耻,也正是如此,才极为痛恨杨易。
没想到今日被程佑拿出来嘲笑,现在又被长孙璃月给当众翻出来了。
他心里的怒火几乎喷涌而出,咬牙道。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他要玩命,我凭什么要陪他?”
“区区一个泥腿......”
他话音未落,面前忽然一阵寒光闪烁,李嗣心里一惊,下意识慌忙蹲下。
咔嚓。
他额头的玉幞头砰的被横切成两半,李嗣的头发断了一大截。
李嗣蹲下来,一手扶着凳子,一手下意识的摸着脑袋,脸都绿了。
妈的,他刚刚要不是蹲的快,这嘴巴要被剑光割烂。
这太平公主是真的下狠手啊。
疯子!
旁边的众人脑袋一片空白,谁也没想到这位公主殿下拔出剑已经够出格的了,但是更没人想到她居然会为了那位杨家令,一言不合直接开砍,仅仅只是因为这位李都尉阴阳了几句。
这位杨家令在公主殿下心里的地位,真不是一般的高啊。
旁边的尉迟秀嘴巴大张,一脸崇拜。
公主殿下好帅!
长孙璃月眼皮跳了跳,略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公主殿下。
她对这位公主殿下心里也是颇为敬佩,她是故意刺激李嗣,本以为太平顶多拿热水泼过去,教训这混蛋,没想到公主殿下是真砍人啊。
她看了好多天杨易教导公主殿下练剑,她刚刚看的出来,这位公主殿下是奔着喉咙去的,没有半点恐吓,全是杀意。
李旦咕嘟一声,背后冷汗淋漓。
今天这事闹大了。
太平太冲动了。
杨易在她心里居然这么重要!
估计李嗣阴阳怪气的对象换成公主殿下自己,都不会被砍。
长孙元翼、程佑等人面面相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以后惹谁都不能惹杨易。
李显脑袋嗡嗡作响,他背后冷飕飕的,愣是半天没动弹,脑海里只有一个想法。
要是刚刚他话再多点,会不会也被太平一起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