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太平公主饲养指南>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太平:什么?那晚你看见了?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太平:什么?那晚你看见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接下来数日。
    公主殿下看杨易的眼神略有些不对劲。
    她实在是难以忘怀杨易那晚将她挠痒痒挠的都快虚脱了!
    这厮居然丝毫不顾她的恳求,实在是太过分了。
    公主殿下恨得牙痒痒,恨不得找机会狠狠报复这家伙一顿。
    “殿下......”红袖匆匆的走进来,恭敬道,“宫里来人,天后娘娘说五日之后的元日庆典,要放在乾元殿里举办,让您勿要忘了。”
    太平随意地答应了一句。
    她现在满脑子心思都在算计杨易身上,哪里还会在意这些事情?
    元日宴会也不是第一次参与了,她完全驾轻就熟,当然不会放在心上。
    红袖汇报完正准备离开,忽然被公主殿下叫住。
    太平有些认真地看着红袖:“你说......如果是你被挠痒痒了,你会怎么报复回去?”
    这话让红袖大惊失色,连忙弯下腰来求饶道:“公主殿下饶命,那晚奴婢不是故意偷看的,也不知道杨家令您的脚心。
    太平一愣,眸子瞪大,有些愕然:“什么?那晚你看见了?”
    红袖这才反应过来。
    诶,不对,公主殿下没有发现她吗?
    她呆呆地抬起头,迎上公主殿下愕然的目光,两人大眼瞪小眼好一会儿。
    太平面无表情地将下巴抬起,淡淡道:“你过来,本宫要戳瞎你的眼睛。”
    红袖连忙捂着眼睛:“公主殿下饶命啊,红袖真的什么都没有看见。”
    越是接近年关,六部的任务反而是越发繁重,因为要将整个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汇报给皇帝和天后娘娘,若有差池必然会被责怪下来。
    含元殿内。
    两个年轻男子朝着武皇后纷纷行礼:“侄儿见过姑母。”
    武皇后微抬一手,目光不冷不热,淡淡地扫了一眼两人。
    她面上波澜不惊,心里却是闪过一丝厌恶。
    这两人的面相让她不由得想起了他们的父亲武元庆和武元爽。
    自己年幼的时候可没少被武元爽和武元庆侮辱欺负。
    当然,武皇后向来也不是什么善类。
    在成功当上皇后,掌握权力之后,很快就将这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贬谪到偏远地区。
    这两人到任之后也很快就死了,也算是报了武皇后的一箭之仇。
    不过童年的阴影不会那么快过去,武皇后仍然深深厌恶着两人。
    不过此时她却不得不将两人的儿子招进宫来。
    即便她再厌恶武元爽和武元庆,但是武皇后也深深清楚地知道,无论自己再怎么厌恶,武氏子弟终究跟自己流淌着一样的血脉,也只有他们才值得自己信任。
    李唐皇室再如何尊敬她,但他们终究不是一路人。
    自己掌握权力对于李唐皇室而言可谓是眼中钉、肉中刺。
    想要在朝堂之上永久地把握住权力,自己必须要有自己的党羽。
    不然的话,她也不会那么轻易地同意杨易改革科举的举措。
    改革科举的举措可以让她最大程度地获益,将那些出身低微的平民官员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里。
    这些人虽然在朝堂之上占比不多,但仍然是一股力量。
    若是能够聚沙成塔,依然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在宫廷之中奋斗多年的武皇后十分明白,每一分每一毫的力量都是十分珍贵的。
    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扩充自己党羽的机会。
    然而这些官员纵然一直忠诚于自己,但是一旦自己失势,又会有多少人愿意雪中送炭呢?
    只有武氏子弟与自己一脉相承,利益息息相关,休戚与共。
    没有自己的庇佑,这些武氏子弟必然要从朝堂之上被踢出去。
    所以不管这些武氏子弟内心中是怎么看待自己的,他们都必须忠诚于自己,并且要将自己这位武皇后始终抬到高高在上的权位上,才能庇佑他们。
    而武皇后也需要这样跟自己站在一根绳上的蚂蚱作为自己的心腹。
    这宫廷之中能够信任的人实在是太少。
    正是因为明白这一点,所以武皇后哪怕不喜欢武承嗣,武三思,但是仍然将他们召回在自己身边。
    武皇后淡淡地扫了一眼两人,两人顿时感觉心里一阵寒颤。
    对于这位杀父仇人的姑母,他们连怨恨的勇气都没有。
    因为这位姑母一念之下就可以让他们随时死无葬身之地。
    武皇后道:“你们从岭南回来也有一个多月了,一人担任尚衣奉御,一人担任右卫将军。在长安待得怎么样?”
    武承嗣连忙道:“回姑母,侄儿担任尚衣奉御在宫中也见识了不少,着实让侄儿大开眼界。姑母在宫中一言九鼎,可见姑母威望之高。不过姑姑在宫中威望虽然高,但是这宫廷之外还是要受到陛下的钳制。姑母将侄儿从岭
    南调回来,赐下尚衣奉御之位,侄儿心存感激,只是侄儿觉得这尚衣奉御不适合侄儿,侄儿想要做点其他事情为姑母分忧。”
    旁边的武三思也连忙道:“侄儿也是这么想的,姑母身为皇太后之尊,又把握朝政多年,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但是那些官员却始终觉得这些功绩是皇帝和太子的功劳,侄儿着实为姑母叫屈。可见这宫廷之外若是没有自己
    的帮手,哪怕姑母在宫廷之中一言九鼎,在宫外也是捉襟见肘。侄儿直言不讳,还望姑母不要介意。侄儿觉得这些人欺人太甚,还请姑母能够将侄儿调到三省六部之中做个官职,也好为姑母在宫廷之外撑腰。”
    出乎两人的意外,武皇后并没有什么表情,既没有笑意,也没有愤怒,只是面无表情地扫了一眼他们两人,深邃的眼眸让二人觉得自己的小心思仿佛都已经被洞穿。
    寂静无言的大殿之中,扑面而来的威严和冷漠让两人脑袋一阵眩晕,双腿发软。
    他们心里忽然有些后悔起来,自己似乎有些低估了这位在宫中叱咤风云多年的姑母。
    他们那一点小小的心机在姑母面前似乎毫无掩饰的意义。
    武皇后沉默许久,直到两人几乎要承担不住压力跪倒在地的时候,武皇后才缓缓道:“你二人有心了。不过这三省六部之中,每个职位都十分重要,哪怕本宫身为太后也不能如此随意地任命自己的侄子,不然叫别人说起来岂
    不是要说本宫徇私枉法?”
    两人连忙跪倒在地。
    武承嗣道:“姑母说的是,是侄儿考虑不周。”
    武皇后面无表情:“本宫可以把你们送到三省六部之中。不过你二人要好好做出一番成绩,也不要让旁人小觑了我武氏子弟。”
    两人仿佛心情如过山车一般,闻言抬头,一脸惊喜地看着这位深不可测的姑母,连忙恭敬道:“是,姑母。”
    武皇后脸色平静:“这三省你们是进不去的,六部之中你们挑一个进去吧。”
    武承嗣、武三思闻言对视一眼,似乎早有准备。
    武承嗣随即恭敬道:“回姑母,我等愿意进工部。”
    武皇后微微蹙眉:“工部?”
    武承嗣面露谄媚之色,连忙道:“回禀姑母,侄儿们以为姑母的功绩显赫,非寻常皇太后可比,便是一般的皇帝也比不上姑母。所以这大明宫内的乾元殿无法凸显姑母的尊贵。侄儿以为应该建立一所更加庞大辉煌的宫殿,以
    彰显姑母的功绩,侄儿愿意将此事领头,为姑母建造这所宫殿。”
    武皇后闻言心里微微一动。
    她深深看了一眼自己的两个侄子,不得不说这两个侄子虽然面相讨厌,但是这话确实说到了她的心里去。
    大明宫是皇帝李治建造的,如今她居于深宫之中掌权。
    所行之事无不是名为皇太后,实为皇帝之举。
    皇帝李旦对于她也是唯唯诺诺。
    没有了李治的制衡,权力的膨胀让她的野心成倍增长。
    一个人内心的改变往往会表现在于他对待外物的态度之上。
    武皇后尝到了权力的滋味,达到了名副其实的权力巅峰。
    换句话来说,除了她身上的皇太后的尊名,她与皇帝其实已经别无二致,自然不甘心于李治所建造的大明宫含元殿之内。
    她也的确有过想法,想要将这些李唐皇室建造的宫殿打上自己的印记,甚至于包括三省六部。
    她也想要将这些官职的名称改成自己的喜好。
    只是这个大胆的念头她始终藏在心里,并没有说出来。
    这两个侄子反倒是提出了适合她胃口的建议。
    她沉默片刻,随即缓缓一笑:“难得你二人有此孝心,这件事就交给你们去做。”
    “乾元殿由你们带人拆除,就在此地建造。”
    “至于名字嘛,就叫万象神宫。”
    武承嗣、武三思心里狂喜,知道自己是押对了宝。
    他们连忙恭敬道:“是,姑母。”
    片刻后。
    待到他们退下去,武皇后孤身一人站在这明晃晃的大殿之中,空旷的大殿让她内心的野心疯狂肆意地生长。
    她忽然冷笑一声,她要抹除李唐皇室在这里的一切痕迹,打上自己的烙印。
    武皇后任命武承嗣、武三思为工部官员的事情倒是没有掀起什么风浪。
    给自家侄子揽职权,这在朝堂上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尤其是皇室就更没什么稀奇的了。
    只是之后流传出来的消息,却是让不少官员嗅到了一丝不同的地方。
    这位武皇后居然想要拆掉大明宫的正殿乾元殿,将其建造另外一座宫殿。
    这样的举动所蕴含的意义就有些不一样了。
    要知道大明宫乃是先帝李治下令建造,乃是大唐权力的中枢,如今也成了大唐的代表。
    大明宫的正殿乾元殿,也是大明宫的门面,恢弘气派。
    如果武皇后将其拆除,建造自己的万象神宫。
    其中的政治意义不言而喻。
    一时间不少大臣纷纷上奏陈词,希望武皇后将这样的举动收回。
    又有人去禀报皇帝李旦,希望他能够阻止武皇后这样的行为。
    而李旦始终一言不发,窝在自己的宫里,像是什么也没有听见,什么也没有看见。
    倒是那些上奏陈词的官员被武皇后斥责了一番,又打了回来。
    作为天后娘娘,武皇后难得独断专行了一回,让不少大臣一时间唉声叹气。
    来济、郝俊等人被革职的下场,他们还历历在目。
    如今的武皇后手握赫赫权柄,又执掌大权,皇帝李旦不敢有丝毫掣肘,可谓是权力已经达到了巅峰。
    倒是没有人能够阻止这位天后娘娘想要建造宫殿的举动。
    虽然依然有不少御史台的御史上奏,但是更多的人则是选择沉默。
    他们也是有些自我宽慰的念头,只要这位武皇后不谋权篡位,夺了李唐皇室的江山,剩下来的,随便她怎么造吧。
    宫廷里波云诡谲,丝毫没有影响到长安城里百姓的生活。
    无非就是武皇后建造万象神宫需要大量的珍贵木料,促进了一波木材热,又让不少商人嗅到了商机,仅此而已。
    如此过了数日。
    随着朝廷的暗流涌动,武皇后以绝对的威严将这件事情按下来,没有人再提出异议了。
    五日后。
    元日庆典正式举办。
    此次的元日大宴会似乎与前几此格外不同。
    武皇后似乎格外重视,要将这场大宴会大办特办。
    寻常的官员并没有看出其中的真正意味,倒是杨易大概揣摩出了几分。
    他估摸着是这位天后娘娘想要极力抹除皇帝李治的影响,将所有的威望名望全都集于一人。
    她所在之时,元日庆典办得越隆重,越是能够彰显她的功绩,也越是能够增加她的威严。
    这位天后娘娘比之历史上的同时期已经是强悍了十倍不止。
    这一切当然是因为她的好女婿给她带来了太多的功绩和声望。
    否则以她刚刚成为皇太后的身份,恐怕难以做到要建造万象神宫的事情。
    公主府内。
    红袖带着一帮丫鬟正在恭敬地给太平公主殿下装点珠银首饰,为公主殿下化妆。
    这样一年一度的隆重庆典,公主殿下当然不能够缺席。
    不仅不能缺席,尤其是在今年,她更是必不可少的大人物之一。
    皇帝李治去世之后,不少人已经认识到如今大唐的权力已经被太平公主和武皇后两人瓜分。
    皇帝李旦多半是个傀儡,武皇后执政多年,威望与功劳都不是一个新皇能够比拟的。
    武皇后理所当然地掌管了权力,而镇国太平公主似乎也极受皇帝李旦的敬重。
    太平公主的每一条谏言,皇帝李旦都会认真听取。
    这样的态度已经让不少官员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地方。
    甚至于现在宫廷之中还有不少人偷偷地向公主殿下投诚,以希望公主殿下能够举荐他们获得晋升之阶。
    种种现象让太平的权力一度暴涨。
    所有人都知道她现在的言论能够影响到国策。
    这样站在大唐巅峰的两个最尊贵的女人之一,走到哪里当然是万众瞩目的焦点,显然也是不能够缺席大唐这场重要宴会的。
    片刻之后。
    红袖为太平公主涂上了一层薄薄的口脂,随即又为公主殿下拿来胭脂,润红了嘴唇,最后为公主殿下将指甲上涂满了红色鲜艳的蔻丹,算是大功告成。
    太平公主殿下看着铜镜里美艳而又不失威严的容貌,微微点头,自有一番典雅与高贵。
    她看向红袖,淡淡道:“那厮人呢?”
    红袖连忙道:“杨家令应该也在沐浴更衣,等会儿就可以出发了。”
    太平点了点头。
    片刻之后,公主府外,大宛良马甩着马蹄,将身后的马车拖着往前小跑,马车很快便响起了一阵铃铛的声音。
    一炷香之后,乾元殿内。
    不少官员已经到此,他们是元日大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许多小国的使臣,当然也包括倭国的使臣。
    这些倭国人最近正在到处托关系,撒金子银子,便是为了将他们皇后的亲弟弟给从牢里捞出来。
    他们已经从这事情上明白了大唐对他们的不欢迎,但是纵然如此,也得咬着牙在这里坚持着,至少要把那一位天皇的小舅子给捞出来才是。
    整场宴会只有这些倭国使者心不在焉。
    不少外地的使臣都颇为感兴趣,毕竟这可是强悍的大唐。
    等到一声“镇国太平公主驾到”的声音响彻在宫殿之内,所有的官员纷纷循声望去。
    只见一身华丽长裙的公主殿下在杨易的陪同之下走进了殿里。
    两人俊美漂亮,简直可谓是金童玉女,天造地设。
    不少人心里闪过这样的念头,随即纷纷行礼:“见过镇国太平公主殿下。”
    他们对太平公主殿下倒是发自内心的尊敬,毕竟这位太平公主殿下虽然也是女人,但是跟武皇后不一样,她毕竟身上带着李唐皇室的血脉。
    太平颇为优雅地点点头,随即入座。
    杨易则是坐在她的身边,身为公主殿下的未婚夫、大唐的魏国公。
    纵然杨易行事颇为低调,但是也是让不少人瞩目。
    太平感受到周围的目光,低声道:“他们一直看着你干什么?”
    杨易脸色严肃:“可能是因为我长得帅吧。”
    太平一脸无语,没好气地白了杨易一眼,没再说话。
    等着武皇后和皇帝李旦姗姗来迟。
    这位皇帝陛下亦步亦趋地落后武皇后半个身位。
    堂下不少忠于李唐皇室的臣子见此,心里颇为难受,但是此时也说不得什么。
    少顷。
    武皇后落座,众人纷纷行礼:“吾等见过陛下,天后娘娘。”
    皇帝李旦挥了挥手,示意群臣免礼。
    众人纷纷再度行礼,又谢过皇帝陛下。
    武皇后微微颔首,瞥了一眼皇帝。
    李旦随即便笑道:“今日元日大宴会,诸位不必多礼。本是一年之中的最后一天,举办宴会也是让大家放松放松。若是太过拘谨,岂不是违背办此宴会的本意了吗?”
    众人闻言纷纷笑了起来,殿内气氛顿时变得平和许多。
    李旦随即一挥手,让宫殿中的宫廷乐手开始演奏。
    殿内热闹起来,丝竹之声不绝如缕。
    武皇后则是坐在主位,淡淡地扫视殿内,目光平静,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很快过了半个时辰,酒过三巡。
    一直沉默的狄仁杰突然起身,朝着武皇后拱手道:“天后娘娘......值此元日大朝会之际,微臣有话要说。”
    殿内一下子安静下来,众人的目光纷纷落在狄仁杰身上,目光有些诡异。
    狄仁杰的这一幕让他们似曾相识,似乎先帝在时,狄仁杰也干过这么一档子事,搅得最后气氛尴尬,宴会不了了之。
    不少人心里有些怪异。
    武皇后倒是神色平静,淡淡一笑道:“卿家,你说吧。’
    狄仁杰随即拱了拱手:“我大唐如今百废待兴,邮政体系正在建立,水泥道路正在拓新。又经历几次天灾,还经历了一场大战。如今财政十分吃紧,微臣却听闻天后娘娘要改大明宫正殿乾元殿,要建立万象神宫。”
    武皇后闻言点了点头:“确有此事。正如狄卿所言,百废待兴自然是要改头换面。如此建一座新的宫殿又有何妨?”
    狄仁杰摇了摇头道:“一座普通的宫殿所耗银两,尚且不计其数,何况是皇后娘娘的万象神宫呢?”
    “娘娘此举乃是劳民伤财,放纵奢靡,如何能行得?”
    众人闻言心里一惊,纷纷有些惊讶地看着狄仁杰。
    这些日子御史台上奏弹劾的不少,唯独没有狄仁杰,所有人都以为狄仁杰会忽略此事,毕竟狄仁杰能够走到今日也离不开武皇后的赏识,但是没想到今日狄仁杰会在这个时候重拳出击。
    不少人心里顿时升起敬佩之意,要知道单独上奏和在元日大朝会这样的重大庆典上上奏那可是完全两码事。
    这可是在落天后娘娘的面子!
    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被大怒的武皇后贬谪乃至罢官。
    即便是不少曾经对狄仁杰颇为敌视的官员,此时也仍然是升起一丝敬重,这样的人物无论是敌是友都值得去尊敬。
    皇帝李旦依旧犹如雕塑一般沉默不语。
    这时武承嗣站了出来,他被天后娘娘封为工部郎中,执掌经营兴造的职务。
    他朝着狄仁杰拱了拱手道:“狄尚书可知,万象神宫的建造乃是至关重要,此万象神宫乃是我大唐的门面,如何能够不将其建造得金碧辉煌?我大唐何其强悍,若是因为一座宫殿的钱就能够导致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热,那我大
    唐还是大唐吗?“
    狄仁杰冷冷地看了一眼武承嗣,淡淡道:“当然不会,但是......”
    武承嗣微微一笑。
    “既然如此,那天后娘娘造这万象神宫又当如何?”
    “我大唐威慑宇内,远迈秦汉。”
    “天后既为大唐最为尊贵者,建造一座宫殿尚且不能么?”
    “天后娘娘为大唐殚精竭虑,靡有朝矣,凭天后娘娘的功绩,难道建造一座宫殿也要被狄尚书驳斥吗?”
    狄仁杰皱眉,也没说话。
    旁边的众臣保持沉默。
    如狄仁杰这般在乎劳民伤财的毕竟是少数。
    他们更多在意的是这乾元殿是先帝李治的手笔,武皇后如今改换门庭,又是什么意思?
    一边的太平瞥了一眼杨易,沉吟道。
    “你觉得武承嗣说的对吗”
    杨易微笑道。
    “我觉得他很讨厌。’
    太平一愣,竟认真的点点头。
    “不瞒你说,本宫也是这么觉得。”
    杨易抚掌而笑。
    “那咱们这算是心有灵犀,还是夫唱妇随?”
    **:“......“
    什么乱七八糟的,她白了杨易一眼。
    “跟你说正经的呢!”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从县委书记到权力巅峰 柯南:我燕双鹰画风哪里不对? 半夜等鬼来 人潮人海 陆小姐独美后,六个哥哥跪求原谅 化神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 顶级赘婿 身为神明实习生,我卷卷卷卷卷 诸天从心录 奥特曼之黑暗星纹 领先人类一千年 荡宋 大明:寒门辅臣 我真的有一座法师塔 战锤:我的生物爹帝皇和半神弟弟 神话版三国 天命皆烬 人在末世,我能联通现实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