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太平公主饲养指南> 第一百六十二章 本宫会一直支持你哒!她只是单纯的相信他!

第一百六十二章 本宫会一直支持你哒!她只是单纯的相信他!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宫城之外站着不少考生,这些考生面色愤怒,稀稀拉拉地站了有一二百人。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些看热闹的人。
    毕竟自科举以来,还从未发生过这样的事端。
    “藏晖兄,咱们这么大,朝廷不会惩治我们吧?”
    一个瘦瘦高高的年轻儒生有些担忧。
    旁边的几个儒生也是面带一丝畏惧。
    孔?之心里有些不屑,但是他也明白自己之所以能够掀起这么大的声势还是得靠这些人。
    当下耐着性子道:“读书人是朝廷的根基,朝廷总不能把我们都杀了。咱们是在讨伐科举的不公平,假若朝廷对我们动手,那便是得罪了天下的读书人。”
    “自我大唐立国以来,就没有不允许读书人说话的说法。咱们读了这么多年书,却因为一次胡搞的科举就导致我们上不了榜,那么多年的努力便会化为流水。谁为我们这么多年付出的努力付出代价?要知道你我本该是进士科
    的头名才对,那咱们四书五经的注解,这批考生里有谁能比得过我们?”
    “偏偏进士科该考的杂文、贴经都不考了,岂不是叫本该是你我等人的金榜题名拱手相让,现在只能眼看他人蟾宫折桂,难道诸位心里痛快吗?事有不平,吾等当起而行之,诸位以为然否?”
    其余的人闻言纷纷点头。
    “藏晖兄说的对!”
    “孔兄言之有理,这帮官员沆瀣一气,吾等才子不录用,却偏偏录用一些偏爱奇技淫巧之人,着实是让人笑话。”
    “是啊,我们现在不站起来反抗,难道要等后来人吗?”
    众人面上满是不忿。
    本来这次恩科已经被他们视为囊中之物,现在却成就了他人金榜题名。
    要说他们心里不嫉妒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承认自己废物更是不可能,当下只能把怒火发泄在这张莫名其妙的考卷上。
    孔?之见到众人的情绪被自己调动起来,心里微微一笑。
    此次抗议科举考卷的举动,便是他一手带着众考生掀起来的。
    除了抗议这张考卷之外,作为孔氏子弟,他还有着其他的目的。
    这张新的考卷似乎有要将圣贤之道在一旁的趋势,如果他们这些儒生不给出回应,那谁知道之后的科举还会考些什么,至少儒学的比例会大为减少,若真是那般,那谁还会去钻研四书五经?
    这一点上他们是绝不愿意看到的。
    当然,他希望这只是他乃至身后孔是大儒的猜测,说不定猜错了也说不定。
    宫城外的禁军士兵却也不敢将这群儒生赶走。
    读书人是不好招惹的,何况这些人背后还有没有其他人撑腰,他们也不知道。
    反正这些儒生又没有闯进宫城里,也就随他们去了。
    真要有什么事情,上面自然会派人来处理。
    就在众人心思各异的时候,忽然一阵马蹄声响起。
    不少人循声纷纷看去,只见一群身穿飞鱼服的人马快速赶来。
    稍过片刻,便挡在宫城之前。
    那些站岗的将士见到这些人,脸色微微变化。
    这些日子来,锦衣卫的大名他们在这段时间也已经领教过了,不是一般人能够招惹得起的。
    待到见到为首那人长相,更是纷纷一惊,连忙行礼道:“见过魏国公。”
    那些儒生闻言也是一愣。
    魏国公?
    大唐能有几个魏国公?
    不少人吸了口冷气,已经想到了这位魏国公的身份,心里瞬间一惊。
    杨易的名声自从打败吐蕃之后早已经名满天下,人尽皆知。
    放眼长安,又有谁不知道这位风头正劲,年纪轻轻就成为国公的年轻俊杰呢?
    孔?之见到杨易也是一阵心慌,莫名地生出一丝畏惧,不过他毕竟是大族子弟,很快将这种恐惧的情绪压下去,朝着杨易微微一笑,拱了拱手道:“吾等见过魏国公。
    他身后的儒生们也是纷纷行礼。
    孔?之已经打定了主意,这次抗议他们是遵循君子之道,不跟朝廷对抗,但是至少也要让朝廷见到他们的决心,毕竟他们是来试探朝廷的底线,不是来造反的。
    杨易瞥了一眼孔?之,问道:“是你们对科举考试的内容有意见?”
    孔?之上前一步,拱手一笑道:“回禀魏国公,在下孔?之,我身后的乃是此次恩科考生,吾等前来聚集,正是向朝廷讨个说法。此次恩科试卷不同以往,明明是进士科,为何不考帖经杂文?反倒是要杂糅其他科的内容?我
    等确实是心有疑虑,还请魏国公能给诸位一个解释。”
    杨易点了点头,“是你们就好,来人,把他们都抓走。”
    孔?之脸色一变,他愕然地看着那位骑在马上面色平静的魏国公,心里几乎要骂娘,这位魏国公怎么不按套路出牌?
    还要把他们抓走,他就不怕把这些事情闹得更大吗?
    孔?之刚刚闪过这个念头,便见到那些如狼似虎的锦衣卫一拥而上,将他们通通按住。
    这些锦衣卫可不是那些站岗的将士心有疑虑,他们只遵从杨易的命令,当下对这些考生丝毫不留情面。
    这些考生哪里是这些人的对手?
    他们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就全被狠狠擒拿了。
    后面的考生们见到前面的十几个考生通通被抓捕,顿时吓得一哄而散。
    他们说白了也就是在孔?之的煽动之下跑过来一起抗议的炮灰罢了,实际上心里对朝廷还是有畏惧的。
    现在见到朝廷如此强硬的手段,哪里还敢在这里待着?
    站在最前面的儒生们这时候也想要跑,但是已经太迟了,他们刚想动弹,就已经被抓住。
    孔?之随即高声道:“魏国公,你这是为何?难道就不怕得罪天下读书人吗?”
    杨易不屑地冷笑一声:“就你也配代表天下读书人?”
    他目光如刀,冷冷地扫过孔?之的身上,像是一把无形的刀刃,将他脸上的肉生生刮下来一般,冷冷道:“你所能代表的无非也就是一群学阀子弟罢了,把他给我压下去吧。
    杨易不再跟孔?之废话。
    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没必要跟这样的小角色在这里浪费时间。
    孔?之一愣。
    “学阀”是什么玩意儿。
    但是没等他开口再辩驳,很快便被其他锦衣卫给按着头压下去了。
    周围的百姓见到杨易如此果决的手段,纷纷有些震撼。
    这年头读得起书的大部分都是大族世家子弟,差一些的也是父母也是低级官吏,否则哪里来的胆子敢围住朝廷的宫门在这里抗议。
    但是谁也没想到杨易居然如此果断,直接将这些人给绑走了,没有半句废话。
    这位杨家令动手还真是狠辣。
    这件事情很快传出去,犹如一颗石子投入湖中,荡起阵阵涟漪。
    那些本来因为科考心里颇为不忿的考生听到此消息,顿时有些庆幸,还好自己没有跟着孔?之过去。
    这要是被锦衣卫给抓住了,别说以后参加科举了,说不定直接得抓进牢里去。
    这朝廷的态度也太硬气了。
    长安崇仁坊孔府,一个奴婢匆匆地走进来,气喘吁吁道:“不好了,大郎被魏国公的锦衣卫给抓走了。”
    孔崇基闻言,眉头微微皱起,有些愕然道:“被锦衣卫抓走了?”
    孔崇基对这个新成立的只效命于皇帝的机构也只是有限的了解,只知道这个机构权力大得很,锦衣卫指挥使则是赫赫有名的魏国公杨易,没想到杨易居然直接动用锦衣卫抓走孔?之。
    孔崇基心里颇有些不安起来。
    孔?之的举动是在他的授意之下才去做的。
    对于他们这些享受儒学带来福利的孔氏子弟,当然不希望科考的重心从四书五经转移到其他的方面。
    那样一来会极大地削弱他们的影响力。
    所以便让儿子去小小的试探了一番,没想到杨易直接把人都给抓了。
    他沉默片刻,随即缓缓道:“你先下去吧,我知道了。”
    那仆人恭敬地行了一礼,退了下去。
    孔崇基思索片刻,随即唤丫鬟替自己更衣。
    半个时辰之后,孔崇基乘着马车离开孔府。
    翌日,含元殿。
    皇帝高居龙椅之上,武皇后则是坐在一边。
    殿内气氛肃然。
    武皇后瞥了一眼众人,随口道。
    “尔等还有何事要奏?”
    她话音刚落,孔崇基上前一步,恭敬道:“回?陛下,天后娘娘,微臣有奏。”
    武皇后瞥了一眼站出来的孔崇基,没有说话。
    李旦随即笑道:“褒圣侯有何事要奏?”
    孔崇基保持着行礼的姿势,脸色颇为肃然,语气厉然。
    “陛下,微臣要上奏有人滥用职权,罔顾律法,以私心替公心,危及大唐根基。”
    他这话若想让不少人有些惊讶地看过来,谁也没想到这位褒圣侯居然如此言辞激烈。
    到底是什么事情?
    文武百官之中也有不少人若有所思。
    气氛顿时有些紧张起来。
    武皇后瞥了一眼。
    “我大唐居然有这样的官员吗?你说的是谁?”
    孔崇基闻言,顿时有些忿忿道:“臣所控告之人,乃是魏国公杨易。”
    殿内不少人有些愕然地看向太平公主殿下身边闭目养神的杨易。
    谁也没想到这位褒圣侯会将矛头指向这位后起之秀。
    也有不少人有些幸灾乐祸。
    杨易抓捕闹事的儒生们的事情并未特意隐瞒,已有不少消息灵通的人已经得知。
    心思细腻者更是打听到为首之人乃是孔氏孔?之,自然也就明白今日孔崇基为什么要愤而上诉了。
    一个是新晋权臣,一个是传承千年的孔氏家族的褒圣侯,他们也不得见到两人打起来。
    杨易还没吭声,一边的太平公主冷冷道。
    “你这厮胡言乱语,魏国公杨易乃是我大唐忠臣,屡次立下大功。”
    “你一个世袭罔替的勋臣,有什么资格说他危及大唐?”
    这话可谓是毫不留情,将孔崇基气的脸都绿了。
    旁边不少官员颇有些幸灾乐祸。
    孔家靠着孔子余荫享了这么多年的名望,要说没有人看不顺眼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敢骂的倒是没有。
    天下凡是读书的,就没有不尊孔子的,这位圣人留下的望族,一般人也不愿意去招惹,否则容易招致一身臭麻烦。
    自从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的儒学便已经成为历朝历代皇帝奉为圭臬的至宝。
    便是连太宗皇帝都封孔子为“先圣”、“宣父”,先帝追封孔子为“太师”。
    大唐的每一场祭孔的活动都是极为隆重,唐太宗诏令“州、县学皆作孔子庙”。
    诸多种种,便也造就了孔氏在大唐庞大的影响力。
    孔崇基被太平公主斥责,硬是忍着怒气。
    “科举乃是我大唐选拔人才的标准,我大唐满朝文武是从科举走出来的精英。”
    “魏国公主持此次恩科,却是肆意更改考试内容,删了有关四书五经的考察内容,须知儒学经典乃是我大唐教育之本,将这些删了,那还考什么?”
    “恩科考生于此不满,聚在宫城之外,却是被魏国公以暴力羁押至天牢。”
    “这些都是我大唐未来的栋梁,更是天下读书人的代表,魏国公此举莫不是毁坏我大唐根基?”
    太平撇撇嘴。
    “连科考都考不上的‘根基‘?”
    孔崇基脸色涨红,憋着怒气,咬牙道。
    “是因为考卷的内容不同于以往......”
    太平眉眼微抬。
    “哦?”
    “那别人怎么考上了?”
    “这......”孔崇基被噎了个半死。
    殿内其余官员或是脸色平静,或是面露担忧,还有单纯看热闹的。
    李旦见状,也是微微轻咳一声。
    “太平......”
    太平轻哼一声,也不再说话。
    李旦看向杨易,微笑道。
    “杨卿,褒圣侯的质疑,你可有话说?”
    杨易微微一笑。
    “微臣只想问褒圣侯几个问题......”
    孔崇基深深吸了口气。
    “Krist......“
    杨易拱了拱手。
    “我大唐遭遇旱灾,连年粮食短缺,可是褒圣侯口中的圣贤之道变出粮食来救济百姓?”
    孔崇基一愣,脸色微微变化。
    他有些不忿。
    “魏国公此言与我所谈,并不相干。”
    杨易轻笑道。
    “还请褒圣侯先回答我的问题。”
    孔崇基沉默了一会,冷冷道。
    “圣贤之道是圣人的领悟,怎么能变出粮食?”
    “那就是没有了。”杨易随口道,“是本官进献的堆肥法和红薯,才让大唐这些年粮食收获颇丰。”
    他又笑道。
    “我大唐平突厥叛乱,遭遇吐蕃联军,褒圣侯的圣贤之道可有站出来为大唐击溃强敌?”
    孔崇基一愣,他隐隐已经有些反应过来杨易的意思了。
    他脸色颇为难看,却是一言不发。
    杨易淡淡道。
    “是本官进献的改良?车,让我大唐军队打了吐蕃一个猝不及防。”
    众人心里一怔,却是下意识的点头。
    事实就是这般,没有杨易的?车,还真不好打赢吐蕃和突厥的联军。
    杨易抬眼,平静的注视孔崇基。
    “本官率领唐军击溃吐蕃之战,也是靠望远镜和滑行翼,才能够出奇制胜。”
    “而这些奇物,都不是靠褒圣侯口中的圣贤之道才能琢磨出来的。”
    “敢问褒圣若是面对吐蕃大军,褒圣侯是打算用圣贤之道将敌人折服吗?”
    殿内响起一阵笑声,正是李文总、程务挺、王孝杰等将领。
    孔崇基脸色发黑,气的差点晕厥过去。
    一个头发灰白的老臣上前一步,目光平静。
    “圣贤之道是修身修心之道,读四书五经也是教导我大唐子弟忠君爱国,魏国公是不是偏题了?”
    周围不少人一愣,便是李旦也有些诧异。
    站出来的这人乃是银青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崔玄?。
    李义等人被罢官之后,又提拔了一批新的宰相。
    崔玄?就是其中之一,此人出身清河崔氏,家族显赫,朝中门生故吏不少。
    倒是没想到他这时候站出来为孔崇基说话。
    杨易瞥了一眼崔玄?,淡淡一笑。
    “崔侍郎此言谬矣。”
    “本官是想要告诉褒圣侯,圣贤之道如是不能用来治国济世,便也不必花费大力气去学。
    “此次恩科删掉杂文和贴经,正是我一力要求。”
    “不仅如此,本官也拟了章程上奏陛下和天后娘娘。”
    “此后科举,所有儒学经典将与其他典籍并为国学一门,作为科考其中一项,另外将增设其他考核的类目。”
    杨易此言一出,殿内文武百官均是一愣,有些愕然的看着这位年纪轻轻的魏国公。
    将儒学作为核心的学问考核,乃是自汉代以来,就没有动摇过的,到如今大唐,居然有人妄图动摇儒学在大唐的统治力?
    如果是恩科只能算是一场意外的话,那杨易此言便是赤裸裸的向儒学宣战了。
    武皇后眼眸微阖,犹如一尊雕像高高在上,冷眼看着这些大臣,面无表情。
    科举这件事上,她跟杨易的利益,目的均是一致。
    考核的儒学经典这项上,寒门子弟面对世家子弟,毫无胜算。
    这些世家子都是从小耳濡目染,又有大儒作为教导,自幼学习典籍文章。
    直至此次恩科,来参与科考的考生,绝大多数也都是官宦子弟。
    用杨易跟她的一句戏称“学阀”,便能概括的形象。
    如果适当削弱儒学的影响力,推崇杨易跟她说的“格物之道”,至少能够让所有人都在同一起跑线上。
    而也能筛选出具有杨易这般才能的人才。
    殿内气氛凝滞。
    随即,崔玄?当即向着李旦、武皇后行礼。
    “陛下,天后娘娘,这万万不可啊。”
    孔崇基也是连忙跟着道。
    “陛下,娘娘还请慎重啊。”
    他背后冷汗淋漓,本以为是杨易有意排挤儒学,没想到这家伙是想要将儒学和其他学问并称为一门,那便是分支中的分支了,这哪里是排挤,简直是文脉之争。
    其余不少官员这时候也股不着看热闹了,连忙站出来反对。
    眨眼睛,殿内就站出大半来反对。
    李旦心里一惊,连忙看向武皇后。
    武皇后却是神色平静,被反对她也早就预料到了。
    她扫了一眼众臣,也只是轻描淡写道。
    “今日便到这里吧。”
    “退朝。”
    半个时辰后。
    含元殿外。
    太平嘀咕起来。
    “反对的人还真是不少,你说母后和皇兄会不会因为压力而放弃。”
    杨易揣着手,微笑道。
    “无妨,一口吃不成个胖子。”
    “我所做不过是播下一颗种子,日后终究会长成参天大树。”
    超越唐代人千年的目光,让他也很无奈。
    来到这个繁华的大唐,总得做点什么。
    比如让后世的兄弟们不再学英语,又比如避免日后被西方文明给超越。
    落后就要挨打,他能做的就是趁早在大唐播下一些种子,之后的事情他管不着,但是总比历史上某位盖章狂魔明知道西方文明的发展,却担忧自己统治被动摇,还要闭关锁国来的可笑之举来的强。
    他心里念头闪过,看向一边的太平公主殿下。
    “若是天后娘娘、皇帝陛下放弃了这场文化革新,公主殿下还会支持我吗?”
    太平乌黑透亮的眸子直直的看着他,白皙的俏脸满是认真。
    “本宫会一直支持你。”
    杨易哑然。
    他势在必行,是因为来自千年后的后世,看到了历史发展的规律。
    太平可是不知道他要做的这件事会带来什么影响。
    她只是单纯的相信他而已。
    啧,有种软饭的感觉。
    杨易心里嘀咕。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我的妻子是大乘期大佬 帝皇的告死天使 大国军垦 练气千年,方知是封神! 仙不是这么修的 异度荒尘 苟在初圣魔门当人材 从县委书记到权力巅峰 柯南:我燕双鹰画风哪里不对? 半夜等鬼来 人潮人海 陆小姐独美后,六个哥哥跪求原谅 化神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 顶级赘婿 身为神明实习生,我卷卷卷卷卷 诸天从心录 奥特曼之黑暗星纹 领先人类一千年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