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太平公主饲养指南> 第一百八十三章 武皇后的“报复”,一个是柴刀,一群也是......

第一百八十三章 武皇后的“报复”,一个是柴刀,一群也是......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公主殿下微微一怔,心里微微有些触动。
    她跟杨易所做之事,并未显于人前,又未刻意的宣扬,即便是有《大唐日报》登刊,但是这种事情鲜有人会一直记着,过一段时日,便会被人忘得一干二净。
    倒是没想到会从刘玉口中得到这么一句。
    刘玉说罢,旋即又朝两人行了一礼。
    “杨家令、殿下,我就先走啦!”
    她旋即蹦蹦跳跳的离去,本该落幕的夕阳,将余晖落在她身上,反倒是将她映衬的朝气蓬勃,颇为普通的小脸上进发出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
    待到刘玉离开,杨易朝公主殿下笑了笑道。
    “百姓的眼光是雪亮的,他们什么都知道,却总有人将他们当傻子。”
    “公主殿下体恤百姓,百姓自然也就铭记在心。”
    太平雪白的下巴微微抬起,红艳艳的嘴唇微微撅起。
    “这不都是你教的吗?”
    “本宫也不过是你的‘学生’罢了。”
    公主殿下虽然有时候不太讲理,但是倒也不会将旁人的功劳揽到自己头上。
    杨易微微一笑,认真道。
    “也是志同道合之人。”
    太平一怔,抿了抿唇,心里有些害羞,又有些雀跃。
    她眼皮微微垂下,语气平静却又带着一丝真诚。
    “志同道合未免太夸赞本宫了,虽然你这很好色,但是不得不说你的思想远远胜过本宫,本宫也不过是跟着你的脚步罢了。”
    杨易微微一笑。
    公主殿下虽然缺点多多,但是优点也是相当之多,至少公主殿下能够坦然的承认旁人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
    不等杨易反应,公主殿下又似乎察觉到自己的话听起来有些显得自己过于柔弱,语气略带掩饰,转移话题。
    “本宫就是有些好奇你也是读那些所谓圣贤之道的书籍,跟那些穷酸儒生并无差别,为何偏偏想法能够有这么大的差异。”
    “本宫所见之人,无论是寒窗苦读之,登顶庙堂之人,又或者是世家大族出身,极少能有人将这些农民、小贩放在眼里的,偏偏你却是不同......”
    “总不能因为你出身贫寒?可这世上出身贫寒的人多了去了,发达之后看不起之前同样出身的朋友、亲戚、父母,何况是这些泥土堆里打滚的贫寒之人………………”
    杨易微笑的看着公主殿下,缓缓道。
    “因为古往今来,一切的物质财富都是靠这些普通的老百姓生产出来......”
    “百姓是历史的创造者。”
    太平一怔,呆呆的看着杨易。
    古往今来,千秋史书,都在歌颂皇帝、官员、英雄豪杰,唯独没有人在意底层的农民。
    她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论调。
    数日后。
    废除坊市隔离的制度风波还未结束,大唐的第一次武举便被提上议程。
    此次武举乃是之前恩科就决定好的制度,自此之后,大唐就有武人的出头之地。
    比起文科举,武举的影响力远远不够,关注此次武举的也只有大唐的武夫,那些读书人是不屑于与这些武夫为伍,自然也就不关注这些事情。
    不过武皇后却是觉得此事不宜低调,更不该刻意忽略。
    含元殿内。
    “武举乃是为我大唐选拔武官,与文科举并无二致。自然也不可懈怠,国库资金再如何紧张,给与武举的拨款还是有必要的,诸位以为呢?”
    武皇后目光轻扫殿内,语气中带着不容置辨。
    众人面面相觑,天后娘娘这意思太明显了,谁会冒着被天后娘娘记恨的风险去反对天后娘娘?
    区区一次武科举罢了,真没必要。
    武皇后见到众人没有反应,满意的点点头,目光落在了杨易身上,淡淡一笑。
    “$390......“
    杨易一个激灵,上前一步,拱手道。
    “天后娘娘,臣在。”
    武皇后似笑非笑。
    “武举此事颇为重要,乃是自科举设立以来的头一遭,日后的武举必然要以此次为模板,所以此次事关重要。”
    “交给旁人,本宫不放心,武举是你提议的,而你又曾经击溃吐著名将论钦陵,无论是名望还是资历,都无人比得上你......”
    “恰好,你不是很擅长着手整体吗?整个武举举办下来,事宜也不算小,都交给你,你可不要让本宫失望。”
    武皇后特意在“整体”二字上着重语气,显然是呼应他之前的菊部、全身之语。
    毕竟以天后娘娘的身份,也不好将“着手全身”放在口边,以免叫人误会。
    不过这话显然只有杨易能够听得懂。
    杨易嘴角一抽,忽然发现武皇后跟公主殿下不愧是母女,这报复心还是挺强的。
    莫名其妙将这武举的事情全部推给他。
    众人略有些奇怪的看着杨易,毕竟刚刚武皇后的话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
    很难不让人猜测天后娘娘跟杨易之间是否有些旁人不知道的交流。
    不少人心里有些嫉妒。
    这位杨家令未免太得天后娘娘的宠幸。
    杨易感受到太平公主殿下微微好奇的目光,心里泛起一丝苦笑,旋即拱了拱手。
    “微臣遵旨。”
    见到杨易有些无奈的模样,武皇后唇角微勾。
    片刻后。
    朝会散去。
    太平跟杨易走出殿外。
    太平忽然皱了皱小鼻子,颇有些好奇的看着杨易。
    “母后说你很擅长着手整体,是什么意思?”
    杨易嘴角扯了扯,有些尴尬。
    这跟公主殿下该如何解释?
    难道要把原话说出来?
    岂不是平白叫人误会?
    虽然他行得正坐得直,但是女人的心思难以捉摸,谁能知道这位公主殿下听完之后会是什么反应,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杨易略一沉吟。
    “可能是天后娘娘觉得我仗打的好,所以才这么觉得吧。
    “毕竟打仗需要看整体。”
    “呵,你觉得本宫会信你?”太平瞥了他一眼,轻哼一声。
    杨易摊开手无奈道。
    “公主殿下要是不信的话,尽管可以去问天后娘娘。”
    他相信公主殿下不会因为这事去找天后娘娘验证,同样,即便是公主殿下真的去问了,天后也不会如实相告。
    太平鼓了鼓腮帮子,气呼呼瞪了杨易一眼。
    “不说就算。”
    “哼。”
    公主殿下扬起雪白的脖颈,迈着修长的双腿大步流星的走了,两条腿紧绷,恨不得将地面踩出深深的脚印。
    杨易一汗,公主殿下这是把地面当成他的脸来踩了。
    武举举办的事宜很快便定下,户部拨来款项,杨易甚至将这笔钱拿来相当一部分作为武举的宣传。
    比起文科举无人不知,武举相较而言就显得陌生。
    不过在他看来,文科举跟武举性质上还是没有什么差别。
    盛世大唐,文治武功,缺一不可。
    自然要弄得声势大些,让民间百姓都参与其中,谁知道会不会选拔出什么有天赋的猛士。
    数日后。
    武举要在长安举办的消息渐渐席卷长安,乃至关中。
    街头巷尾都在讨论着举办武举的事儿。
    不过,武举却没有那么快举行,杨易将武举定下的时间推迟了一个半月,目的是让那些身处关外,距离遥远的考生有时间赶过来。
    武举不同于文科举,习武之人长时间赶路,身体负担很重,必须得有一定时间休息,否则参与武举就不公平。
    毕竟身在关中的考生距离近,休息时间充裕,而那些来自极北或极南之地的考生长途跋涉赶来,必然会有水土不服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大量时间调养。
    毕竟文科举的考生就算精神不振,休息个两三天也就差不多了。
    但武科举考的就是身体素质与强健程度,如果不能将身体状态调整到最佳,那可就平白浪费了一次武举的机会。
    半个月之后,汇聚在长安城的人越来越多。
    不少外地人闻讯赶来,都想见识见识第一届武举的情况,像这般看热闹的人不在少数,毕竟中原大地向来不缺爱看热闹的人,有史以来第一届武科举的噱头还是很大的。
    有许多人冲着这个噱头而来,造成了长安城短时间内人流量暴涨。
    此时的长安作为大唐的帝都,自然是积极响应前段时间朝廷颁布的废除坊市隔离的制度,早已让店铺在长安各处遍地开花。
    虽然大部分店铺都还在装修,但已经装修好的店铺,已经完全能尝到这波人流量的甜头。
    兴化坊位于皇城之南朱雀门街西第一街街东,从北向南数是第三个坊。
    坊内有不少平民住宅,还有一些寺院扎根在此处。
    而此时确实多了许多店铺,诸如客栈、布庄,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的店铺也早已开设起来。
    其中既有百姓自家开的店铺,也有长安富商在此开设的分店。
    坊市隔离制度被废除已是既定事实,连朝廷凤阁内的宰相们都阻止不了,这些本土商人自然也就只能顺势而为。
    他们嗅觉敏锐、资金雄厚,便立刻在一些坊间开设店铺,比如开客栈的,便在每一个坊之间开设分店,开布庄、首饰店的也是如此,这些商人舍得花钱,装修的速度自然也快。
    此时不少外地商人来到此处,顿时惊愕不已。
    “我上次来这儿的时候,这里还什么都没有呢,没想到才短短半年,整条街上都开满了店铺。朝廷虽然废除了坊市隔离制度,但似乎也就关内才积极响应,关外还没这么快。”
    “谁说不是呢?我是从河南道来的,也就是前几天刚来这儿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坊市隔离制度被废除了。等到全国都全部废除隔离制度,恐怕要过几个月之后了。而长安却是早已经店铺遍地开花,我大唐首都的确是天下最繁华
    的城市!”
    “哎,我是岭南人,今年出来跑买卖,直到到了长安我才知道,天花的接种早已经全部普及了,岭南那边还有大部分百姓至今还不知道天花已经可以被预防了。以后我定然要努力赚钱,到关内定居生活,岭南道与此相比,简
    直是天差地别。“
    其余的人也纷纷颇为感叹,只有来到长安,才能明白自家城市与长安这座雄伟城池的差距,无论是制度上面,还是办事效率上面,差距都实在是太大了。
    公主府内。
    太平公主殿下抱着胸口,凤眉微蹙,坐直身子,沉吟道:“本宫觉得第一届武举还是慎重为好,文科举以封闭的空间作为考场,武科举最好也是如此,以免发生意外不可控的事情。”
    杨易若有所思,沉默片刻,开口道:“话虽如此,但是武科举跟文科举不同,文科举是为了防止作弊,所以要以封闭的考场,靠监考的官员不停地去巡视,而武科举就不一样了,考的都是真刀真枪的本事。”
    “何况武将本来就是要上战场冲锋陷阵的,总不能因为百姓围观就紧张,如果是这般心理素质太差,日后上了战场如何冲锋陷阵?”
    “我倒是觉得开放一部分场地,让百姓在远处围观,既有助于将武举的地位拔高,让百姓们愿意参加武举,也有助于锻炼这些考生的心理素质。何况作为第一届武举选拔,总是要让这些百姓见识见识的。”
    太平闻言,微微点头,心里恍然。
    如果从这样的角度考虑的话,让百姓到远处的场地围观考生参加武举,的确是有好处的。
    她脑海里刚闪过这个念头,旁边的长孙璃月忽然脆生生地说道:“郎君所言极是,妾身也是这么想的。”
    太平额头青筋直跳,暗自恼道:这个小蹄子,有你什么事儿!
    长孙璃仿佛是没看见公主殿下恼怒的眼神,笑吟吟道。
    “除此之外,还能向百姓证明,武举选拔完全公正透明,这可是当着大家伙儿眼皮底下选出来的,旁人也必然会对朝廷的考试选拔心悦诚服,增加朝廷的威信。”
    “还能让围观的百姓感受武举的荣耀,从而使其有认同和自豪感,日后参与其中也不是没有可能。
    杨易微微颔首。
    长孙璃月看问题的角度还是一如既往的深入
    他瞥了一眼面无表情的公主殿下,轻咳一声。
    “不过......殿下所言也不是没有道理,人多了就容易乱,维持秩序必须要下足功夫。”
    杨易心里嘀咕。
    这才哪跟哪儿,以后后院不会起火吧?
    他可不想被柴刀啊,那样也太冤了。
    一个也是柴,两个也是柴,不如多来几个。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有内部矛盾的时候,就引入外部力量.......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大魔王她回来了[全息] 被修仙外室逼死?我提剑杀上九霄 无上天尊 从斩妖除魔开始长生不死 巅峰学霸 自缚禁地五百年,我当散修你哭啥 穿书反派:修为尽失,女主逆推 高冷校花重生了,疯狂倒追我 我的妻子是大乘期大佬 帝皇的告死天使 大国军垦 练气千年,方知是封神! 仙不是这么修的 异度荒尘 苟在初圣魔门当人材 从县委书记到权力巅峰 柯南:我燕双鹰画风哪里不对? 半夜等鬼来 人潮人海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