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啪嗒。
武皇后手一抖,手中的青瓷茶杯摔落在地,砸得粉碎,浓密的茶香倾洒而出,茶水将波斯进贡的红毯浸湿。
太平有些好奇地看着母后:“母后,你怎么了?”
武皇后不动声色:“没事,母后手滑了。”
旁边的上官婉儿默默低下头,恨不得自己此刻聋了才好。
武皇后清了清嗓子,朝太平道:“你刚刚说的这个‘二娘”,本宫不认识。”
太平抱着皇后的胳膊,笑嘻嘻道:“儿臣知道母后不认识,不过此事却只能找母后了。”
武皇后睫毛一颤,心里颇为心虚,面上却是露出疑惑。
“太平,你这是什么意思?”
“母后不太懂,你不妨说的明白一些。’
太平并未察觉母后的异常,而是颇为扭捏道:“还不是那厮?那家伙离开公主府前,说要去皇宫见母后,结果晚上儿臣却看到他跟两个小婊砸在街上待在一起。他还很亲热地喊其中一个小婊砸叫‘二娘’。”
武皇后:“......”
FUL:“......”
太平没注意到母后的表情,继续义愤填膺:“这个叫‘二娘”的小婊砸,虽然儿臣没看清她的长相,但从背影看,定是个勾魂夺魄的骚狐狸。儿臣倒不怕这些骚狐狸勾搭那厮,可就是想知道,这个莫名其妙的‘二娘”是从哪冒出来
的?那厮认识的女人,儿臣基本都认识,想来想去也只能找母后了。毕竟他肯定是离开皇宫后去找那个‘二娘”的。若母后能帮儿臣查一查,这“二娘”是什么人,或有什么线索,倒是能让儿臣省些力气。
躲在角落里的上官婉儿几乎把头埋进胸口。
公主殿下这一顿输出,让她脸皮发烫。
她怎么就能算小婊砸?
她只是跟着天后娘娘罢了!
不过这话却只能放在心底,她此刻却完全不敢吱声。
其实她还算好的,毕竟只是顺带被提及,她更想知道天后娘娘现在怎么想。
上官婉儿下意识悄悄瞥向武皇后。
武皇后面色平静,像没听到太平的话一般,不动声色道:“你要找这个‘二娘做什么?莫非想教训她?”
太平犹豫了一会儿,忽然又有些愤愤不平地摇头道:“那倒不是,本宫就是想看看这叫‘二娘”的到底美成什么样,能让那厮喊得那么亲热。至于教训,倒犯不上。区区一个野女人而已,难道儿臣还会跟她计较?”
听到“野女人”三字,武皇后嘴角抽了抽,但她还是按下内心的郁闷,缓缓道:“或许是你误会了,他们之间也许根本没发生什么,甚至可能只是偶然遇见,也说不定。”
太平瞪大眸子:“那也是这么说的,莫非母后也这么觉得?难道是儿臣太多疑了?”
武皇后正襟危坐,严肃地点点头:“杨卿这人,本宫也算了解。虽然身边围着些莺莺燕燕,但为人还算正派,根本不可能偷偷摸摸勾搭别的小娘子。很有可能就是你误会了。何况你身为公主,又何必将此事看得太重?男人
嘛,本就风流花心,越有本事的男人越如此,何况这事还没确定......”
太平下意识点点头,觉得母后说得有道理。
事实上,她本也是这么想的。
身为皇室公主,当然不可能对丈夫招惹些花花草草太过在意,否则就失了风度和胸襟。
她也清楚杨易的德行,要让他不招惹其他女人,大概率不可能。
何况这么优秀的男人,总会引来些狂蜂浪蝶。
所以太平对这种事其实不太在意,因为即便那些女人被招惹来了,也争不过她。
君不见那位赵国公家的长孙小娘子,整天黏着她夫君,可公主殿下从不在意。
因为她很清楚,那位长孙小娘子身份虽然尊贵,却身患绝症,根本不可能与她长久竞争,所以她干脆做个大度的大妇。
但这件事,她有自己的小心思。
她昨晚被杨易凿得头昏眼花,今早回想起来,仍觉得那个叫“二娘”的狐狸精颇为神秘,不太一般。
公主殿下自幼在深宫长大,什么祸国殃民的妖精没见过?
后宫长得漂亮的妃子多如牛毛,可她自问,自己的容颜绝色,身材又继承了母后的优良基因,凹凸有致,看看那每次总喜欢两手抓着就知道了。
即便是那些妃子,在容貌身材上也不可能胜得过她。
后宫中漂亮的妃子她尚且不放在眼里,民间美人她更无所谓。
不是公主殿下自负,放眼天下,能在容貌上胜过她的人,她长这么大还没见过。
即便是长孙璃那般天香国色,她也不认为能从容颜、身材上威胁到她。
直到昨晚见到那个叫“二娘”的女子,她心里忽然生出一种危机感。
这个“二娘”举手投足间优雅高贵,其天鹅颈、蜂腰、翘臀、大长腿,与她相比,似乎更胜一筹。
公主殿下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如此出色的女人,那个女人定是极品大美人儿。
再加上那登徒子对“二娘”的态度十分不一般,作为整日与他相处的公主殿下,又怎会听不出来?
所以她很想见见这位“二娘”,看看她长了什么勾人的模样,又是从哪冒出来的。
最重要的是,她想要试探一下两人之间的关系。
见太平脸色阴晴不定,武皇后颇有些做贼心虚,虽然这事情压根跟她没太大关系,她也能问心无愧的说出昨天就仅仅是在长安城中玩乐了一番,仅此而已之类的话,但是现在太平这种状态,她还真不好说,所以便变成看了这
般怪异的境况。
武皇后轻咳一声:“好了,你对杨卿也要多几分信任。昨晚他在母后这里,一直与母后商议国事,在宫里待到很晚才出宫,又哪有时间跟别的女子勾搭?何况他若真跟其他女子勾搭,之后定会萎靡不振。你昨晚见到他时,他
难道不是精神奕奕吗?”
这话有些暴露了天后娘娘似乎知道杨易昨晚的状态,但太平此时并未注意到这细节,而是凤眉蹙起,腮帮子鼓起,摇头道:“母后,你这是不知道。那厮体力好着呢,就算出去勾搭女人,回来也跟牛一样,能把人骨头撞散
架。”
ERUL:“......”
你们母女俩这是在聊什么呢?
武皇后嘴角一抽,有些愕然。
杨易有这么厉害吗?
她脑海里刚闪过这念头,便狠狠将这想法压下去。
她有些羞恼起来。
自己在胡思乱想什么?
太平这死丫头都在聊些什么乱七八糟的,这是本宫可以听的吗?
武皇后瞪了太平一眼:“你这丫头,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太平被母后瞪了一眼,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自己这话似乎不该在母后面前说。
她有些尴尬地嘿嘿一笑,随后抱着武皇后的胳膊,眨了眨眼睛,撒娇道:“哎呀,母后,儿臣一时失言,您也别跟儿臣计较。”
武皇后没好气地瞪她一眼:“你呀,少把心思放在这些上面。你那夫君不会跟那个‘二娘‘勾搭上的,你放心吧。”
太平有些嘀咕起来:“母后,您怎么知道呀?您又不认识那‘二娘”。在儿臣看来,那个叫什么‘二娘”的小蹄子就是个骚狐狸。’
武皇后眼皮直跳,终于有些恼羞成怒,捏着太平的耳朵,恶狠狠道:“你这丫头,都是跟谁学的?整天胡说八道!”
太平在旁人面前自然威风八面,可在母后面前哪敢端着?
被母后掐着耳朵,连忙求饶:“哎呀,母后饶命!我这是骂那个狐狸精!”
武皇后面无表情,只是一味加大手劲。
旁边的上官婉儿有些无奈。
公主殿下估计转八百个心眼子,也想不到她口中的“二娘”就在眼前。
骂得这么难听,难怪天后娘娘要亲自动手了。
五日之后。
长安。
朱雀大道上响起了报童的卖报声:
“号外号外!《大唐日报》加刊,月旦评点评天下英雄!”
报童稚嫩的叫喊声回荡在街道上。
自从《大唐日报》问世后,便催生了“报童”这一职业。
这些报童大多出身贫苦家庭,这么小的年纪想补贴家用本无可能,但报社的出现,报童这一特殊职业却给了他们机会。
因此,这些报童对大唐报社极为感激,也颇为卖力。
而大唐的百姓及外国商人,也早已习惯了报童的存在。
正在茶馆喝茶的不少百姓,被报童的叫喊声吸引过去。
其中一个大汉扯着嗓子喊道:“兀那小子,你刚说什么月旦评?这又是啥东西?”
报童停下来,脆生生道:“这月旦评,乃是报社效仿前人的一种点评活动。我《大唐日报》即日起,将以最公正的眼光评点天下英雄,并将这些英雄分列榜单,排出高低。这一期便是评价近二十年来天下各国的君主,并以成
就、功绩、影响力为他们打分排名。”
这话落下,不少人眼睛一亮,纷纷看向报童,立刻就有人道。
“哎哎哎,小子,你说给各国君主排名,这是当真?我长这么大还没听说过这种形式呢。点评天下君主倒有些意思,不知哪国君主排第一,哪国排第二,又有哪些国家的君主会是倒数。
“哈哈哈,必然是我大唐排列第一!”
“喂,小子,你说的是真的吗?点评天下各国君主,这《大唐日报》有这胆子?”
报童认真道:“报纸点评天下英雄,乃杨家令提出的想法。给这些英雄人物打分排座次,也由杨家令亲自主持。此决议早已经由杨家令通报天后,天后已批准。此番点评天下各国君主,必然公平公正。杨家令以自身名誉及朝
廷声誉担保,绝无半点徇私,定要让天下人心服口服。”
这话落下,顿时引得街道上众人议论纷纷。
“嘶,竟是杨家令的提议,看来这是要动真格的了。有趣有趣,我倒想看看这份报纸如何点评天下君主。”
“我知道了,这月旦评是效仿东汉末年许劭兄弟的月旦评。不过,想必点评天下各国君主不止于此。照报童的说法,后面兴许还会点评其他人。”
“这月旦评要弄好,除公平公正外,还需有足够影响力的大人物作证。难怪杨家令亲自出马。”
“是啊,要论近些年风头最盛的人物,非杨家令莫属。由他来亲自主持,这月旦评足以让人心服口服。”
“这位杨家令真是奇才,竟能想到将月旦评登上报纸,想必这次《大唐日报》又要卖到脱销了。”
众人议论纷纷,刚刚喊话的几个汉子也立刻掏钱买下这份加号的报纸。
不说别的,光这“月旦评”就值得他们花钱。
芸芸众生,谁不看重名利?
这月旦评就是名利最直接的具象化。
平日里哥几个在酒肆里高谈阔论,喝高了还会为哪个国家君主更厉害、哪个国家的政令更有利于百姓,哪一战对国家战略有巨大影响,争得面红耳赤。
如今官方出手,那位声名赫赫的杨家令亲自背书,出一份点评的龙虎榜,他们心中的好奇几乎将他们淹没,不看一看实在太可惜。
他们很好奇,杨家令将如何点评天下各国君主?
估计除了这位杨家令之外,也没人有这胆子敢这么做。
报童从街头走到街尾,走到一半,身上的报纸已卖完。
这次即便不识字的小贩或外国商人,也会买上一份凑热闹。
就算不认识字,让旁人读一读,也能知道榜单上的君主如何被点评。
这种点评天下英雄、指点江山的感觉,让他们仿佛身临其境,不少人颇为上瘾。
“嘶,果然排第一的是我大唐天后娘娘与先帝,二圣并为第一。”
“那是自然,近年我大唐可谓蒸蒸日上,不仅打赢吐蕃一雪前耻,还改革科举、消灭天花,又有红薯面世,亩产千斤,增加粮食产量。这些举措足以将二圣送上第一。”
“这打分竟是百分制,《大唐日报》将二圣并列第一,打了98分,好像确实是颇为中肯。”
“是啊,本该如此。我大唐二圣放眼天下,又有哪国能比得上?”
“这第二名竟是大食国的君主,报纸上点评其统一帝国货币,扩大版图,文治武功赫然,倒也算得上一代雄主。”
“哎,你看清楚,这是白衣大食。再看看吐蕃,居然只能排第七!”
“排第七怎么了?你仔细看看,杨家令的评词很是公正,杨家令虽然肯定了吐蕃赞普芒松芒赞的功绩,却又说吐蕃的实权落入禄东家族,君权掣肘,因此虽有功绩,却只能排列第七。我觉得十分合理。”
“不错,杨家令此言目光如炬,一针见血。”
“听说新罗国的神文王是个人物,可居然排在真腊后面。”
“这话你就说错了。新罗神文王虽有些能耐,却也无非是镇压了百济遗民叛乱而已。统一百济、高句丽的功劳与他关系不大,那是新罗的文武王干的事情,要不是统一之后的继位君主是新罗王,他估计都上不了榜。如今新罗
国局势乱七八糟,声名狼藉,他的功绩还远不够。即便统一后的新罗实力远超真腊,但论贡献、论成就,他作为新罗国王还差得远。
此时,长安城内的世家大族也拿到了这份刚出炉的月旦评。
赵国公府。
长孙元翼拿着还染着墨香的报纸,嘀咕道:“这杨易还真会搞花样,又弄出个劳什子月旦评。我跟你说,这种男人最靠不住,花花肠子太多。只有像你兄长这样正直可靠的男人才是女人们可托付的好夫君。以后你要找个像兄
长这样专一的男人。”
一边抱着猫的长孙璃月,撇了一眼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自己的兄长,撇嘴道:“若杨易如兄长一般的?人,我反倒还看不上呢。”
KIN:“......“
怎么感觉胸口被插了一箭?
长孙璃仿佛不知自己的话伤了兄长,黑白分明的眸子渐渐发亮,自顾自道:“所有人都以为他弄出《大唐日报》这跨时代的刊物后,已江郎才尽。可他又弄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月旦评。这月旦评绝非表面这般简单,看似点评
天下英雄,实则拉这些人给大唐做垫脚石。杨郎果然绝顶聪明。”
长孙元翼:“?”“
鄙夷自己哥哥的话张口就来,毫不留情。
称赞情郎的话逐字逐句斟酌,恨不得每个字都夸上自己的情郎。
这妹妹白养了。
薛府。
薛仁贵听儿子念完后,朝他笑笑道:“这月旦评,可不是东汉末年许劭兄弟的月旦评能比的。第一次点评就评天下各国君主,真是好大的气魄。子安兄弟当真是世上难得的人才。”
旁边的薛讷恭敬道:“此人确有胆魄。不过他的月旦评,恐怕不仅限于评价天下英雄,效仿古人卖弄风雅那么简单。”
薛仁贵眼眸眯起,犹如沉睡中的老虎缓缓苏醒,目光锐利,语气却仍温和:“不错,这正是我称他大气魄的原因。当吾等的目光还放在国内,最多放在与吐蕃的边境问题上时,他已将目光投向全世界。老夫不敢想,十年、二
十年后,我大唐在他的带领下该是何等辉煌。”
狄府。
“父亲,这是新一期的《大唐日报》。”
狄光嗣将报纸放在狄仁杰面前。
狄仁杰眉头微皱,一边拿报纸一边笑道:“还没到时候,怎么就出了新一刊?”
狄光嗣连忙道。
“是临时加号的报纸。”
“听说那位杨家令特地增加了一个月旦评版块。”
“月旦评?”狄仁杰一边咀嚼这词,一边打开报纸,很快找到儿子说的版块。
他仔细看了几眼,眉头紧锁。
片刻后,屋内响起狄仁杰充满讶异的声音:“好一个月旦评,好一个杨子安!这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古有曹操、刘备煮酒论英雄,如今我大唐有杨子安坐镇大唐,称量天下,真是一手好阳谋。”
旁边的狄光嗣眉头微皱,有些不解地看着父亲:“阳谋?父亲,您这是何意?”
狄仁杰深深看了一眼儿子,缓缓道:“二圣功绩如何?”
狄光嗣连忙道:“二圣功绩当然彪炳千古。”
狄仁杰嘴角一抽,摇了摇头:“你是本朝官员,自然知道二圣的功绩。那我问你,诸如剑南道、黔中道这些偏远之地,又如何看待二圣的功绩?塞外漠北的牧民、极西之地的夷人商人、吐蕃的百姓,又如何看待二圣的功绩?
他们会如你这般认为吗?”
不等狄光嗣回答,狄仁杰又肯定道:“不,他们绝不会这么认为,甚至根本不会想到这些,因为这些与他们的生活相距太远。而现在,有一份销量极高,信誉极好的报纸,又有一位名震天下的大人物,背靠世上最强大的国
度,来称量天下英雄,你说这份评价的名单座次有没有可信度?”
狄光嗣连忙道:“那自然是有的。”
狄仁杰点头:“你会这么想,别人当然也这么想。”
“我大唐二圣位列二十年来帝王第一,当这份榜单席卷天下,就是天下之人认识我大唐二圣功绩之时。”
“到那时,我大唐威势会更盛,而那时,自然会有无数边陲小国仰慕我大唐......”
“这是在用榜单扩大大唐的影响力,只此一份榜单,就能搅动天下风云,这等手段,你要好好琢磨。”
见儿子露出了然之色,狄仁杰又意味深长道:“这正是杨老弟的高明之处。你记住,所有人只会记住第一,不会有人记得第二。
“就好比,所有人都知道我大唐人口最多的城市乃是长安,却鲜少有人知道我大唐人口第二的城市……………”
狄光嗣连忙道:“父亲,第二是洛阳,第三是扬州,第四是益州,第五是魏州,第六是广州,第七是越州,第八是定州,第九是并州,第十是汴州......
“额,父亲,我要继续说下去吗?”
狄仁杰:“滚出去!”
狄光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