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岭南东道节度使李迢,出身宗室,乃隐太子李建成之后。其先祖是李建成遗腹子,玄武门之变后六月才出生,遂被太宗皇帝赦免。
两百年过去,朝廷当然不会再提防李建成的后裔。
但玄武门之变,始终是大唐历史上一块抹不掉的疮疤。倘一位隐太子后人凭借军略和手腕打垮大唐中枢,加冕为帝,地方节度使无疑会望风款附。
若尤滴谋划成功,魔门在海外积聚两百年的势力,必将纷纷归来,渗入帝国肌骨,成为仍冠着大唐名号的新朝,掌握核心利益的群体。
“我在十年前,就听过岭南李逸公子交结豪侠之名。看起来,庞勋覆灭不久,尤滴这女人已与李迢家的大公子勾搭上了。”
朱温嗤笑道:“可她又想勾引杨兄,依我揣测,李逸公子顶多摸过她的小手儿。”
杨行密淡淡道:“魔门中人有驻颜之术,她等得起。”
魔门已退出中原两百年,江湖上仍传说着他们的神奇驻颜术。据说昔年阴后祝玉妍年过七十,瞧上去有若花信少妇。
这样夺天地造化的奇功,不会没有代价。魔门功法除难以达到至高境界之外,还有根基不稳,一不小心就练岔气导致半身不遂,或血管爆裂而死。
就连昔日的绝世魔君乔北溟,也被王仙芝抓住破绽,引动魔气反噬,损毁气海,才在上风形势下,顷刻败亡。
一般的魔门女人,把男女之事看得相当随便。但如尤滴这般身份,一定会把自己红丸珍而重之,待价而沽。这点上,魔门子弟确与秦楼楚馆的倌人们,相似到了极点。
花王尤滴出身魔门这一机密情报,连同为明教四王的翼王葛简都不知道。昔年知道真相的,恐只有明教教主庞勋。
朱温与杨行密偶然得知此事,才需屏退亲兵交谈,以免传播出去,惊动尤滴本人。
诸事谈罢,杨行密向朱温揖手而别,乘舟而去,消失在太湖的浩淼烟水里。
轻舟已过,此去山水漫漫,天涯远隔。二人下番相见,便不知是敌是友了!
……
“五日之内,一成兵力,不败强敌,不留人头。”帅帐之内,雷帅高骈面露不屑:“贾诩贾文和也忒小家子气,怪不得一生只能做个谋士,被曹丕任命为太尉,还被江东孙权耻笑。”
高骈年近六十,但因保养得宜,瞧上去不过四十许人。剑眉隆鼻,面容极富立体感,既有沙场铁汉的阳刚气,又有世家公子的灼灼风流。
一位清秀青年侍立在侧,容貌与高骈有六七分相似,但脸庞微瘦,眼睛略小,样貌终是逊了一两分。
渤海高氏以出美人著称,兰陵王高长恭貌柔心壮,破阵邙坂,至今传颂。
雷帅高骈,与他的侄子高彦,都是兰陵王的直系后裔,皆被公推为好样貌的须眉人物。
高彦知道,高骈所评,是三国时代毒士贾诩所用黑暗兵法中的“公子献头”一策。
“伯父从不会只把自己一人逼到绝境。”高彦恭敬道。
高骈指节叩案:“置之死地而后生,极致无非是楚霸王的破釜沉舟。军粮耗尽,三军自溃。”
高彦道:“朝廷之所以喜欢伯父的打法,是因为伯父百战百胜,每次消耗的军粮,都较别人更少。”
此前高骈平定作乱江东的袁昌、王郢,只用一月,因为高骈压根就只准备了一个月的军粮。
“但面对黄巨天这样的强敌,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高骈悠然道,虽肯定了黄巢,却没有一丝挫败感:“我军现在若要全军追击,军粮一定不够用了。”
高彦眼中露出微不可察的喜色。
他已多年没有独立领军的表现机会了。
“侄儿以为,草贼由宣州东进,沿太湖南缘而行。镇海节度使裴璩与浙东观察使崔璆,都带兵前来拦截。我军与之前后夹击,也用不着多少兵力。”
高骈目芒突转灼灼。
他的眼神落在高彦脸上,却似要看到高彦心里。
“彦纬,那些人说你‘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你一定很不服气。”
彦纬,是高彦的字。
“你才十六岁,就化名张皋,孤身潜入庞勋乱军,短短数月便跻身为明教的‘五散魔’之一。等到庞勋势弱,你当机立断,设计劝‘鬼王’明世隐投效朝廷。明教贼众,一时间土崩瓦解。”
“可十年之后,你却没有更辉煌的功名。就连少时的朋友,也有人在背后对你风言风语,对不对?”
高彦身形一震:“侄儿不敢有何怨言……”
高骈神色却异常宽厚,全不似别人眼中那个冷酷决绝,杀人如麻的雷帅:“人生起伏,犹如月有圆缺,机会不是何时都有,关键在于能否抓住。伯父若非遇上你师祖,这辈子也不过泯然众人。”
高彦登时大喜过望。
他知道,伯父高骈所说的师祖,正是伯父的老师,大唐最后的战神,故凤翔节度使、检校司空石雄。
高骈之所以沉迷于楚霸王破釜沉舟的兵学,只因石雄当年在杀胡山以三千破十万,灭回鹘汗国,用的就是项羽传下的兵法。
而石雄一枪取下朔漠天骄乌介可汗首级,所用的招式,更是霸王枪法中的最后一式——霸海屠龙!
石雄对高骈而言,既是恩师,也是伯乐。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高骈字千里,正是得到石雄这位伯乐的指引提携,才得以尽展雄才,纵横天下。
而今日,伯父终于愿意当自己的伯乐了么?
“就由你率领我部精兵,缓缓尾缀在后。如此既能节省军粮,又能给裴璩和崔璆以立功机会。”高骈神色如水:“两浙兵弱,但他俩若拦截都做不好,也怪不得我等。”
高彦俯伏下拜:“为侄必不辱使命!”
“起来吧。”高骈漫不经心地道:“无论胜败,将我军伤亡控制在十人以内。你若能做到,今后还有重任交给你。”
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刻意的为难。
但身为大唐四帅之首,高骈认为这种要求天经地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