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六十章设计商户
“那管家有没有?”
“有,但为数不多,仅五百两白银而已。”
“什么,五百两?”
这两人到底是在牢里过着什么样的神仙日子。
“王老爷,我劝你还是快点将令少赎出来吧,要不然……”
“我呸,一万两黄金,我可没有。”王老爷一听要自己损失一万两黄金,自然是不可能的。
那不是要他的命嘛。
“老爷,只怕您现在即便是想赎少爷出来,少爷也未必肯出来了。”
小厮畏畏缩缩地小心翼翼地看了自家老爷一眼,小声嘀咕道。
“什么意思?那个大牢就这么好?”
王老爷疑惑,照理说,要是他儿进去后,不满三天,肯定会哭着喊着让自己赎他出来,可前三天,也确实如此。
最近几日,小厮的不在自己面前求自己要放他儿出来了。
难道这里面有什么猫腻?
“老爷若是不信,大可赎出王管家一问便知。”
“好,那就把王管家赎出来,你去问问,赎王管家需要多少银子?”
“老爷,小的已问过,王管家不慎烧毁民居,所幸屋内无人伤亡,又兼当街冒犯县丞大人,县丞大人发话,只需一万两白银便可赎回。”
“一万两?这么多?”
“县丞大人说了,一万两不仅可以赎回王管家,还有一众家丁都可以。”
“这么多,我呸。”
“王老爷,我觉得要不,你就先把王管家赎出来吧,毕竟他在里面的话,花的岂不是更多,再加上,赎王管家的银子,你可以让王管家自己掏。”
“这主意不错。”
王老爷紧锁的眉头,在聆听了身旁世家子弟的建言后,缓缓舒展,心中暗自思量,此事或许尚有回圜余地。
一万两毕竟不是个小数目。
下午的时候,王家就送了一万两银子去了县衙。
沈云澈今日没有出门,但是系统里的感谢值却在噌噌噌地涨。
修筑城墙,扩宽河道,招兵买马。
新招募的士兵,因体质羸弱,暂且由钟青负责监督,每日令其跑步、扎马步,先打下坚实的基础,再练定力与耐力。
“县丞大人,这是我们家老爷让我送来的一万两银子。”
小厮让人抬着一万两银子,进了衙门。
沈云澈和宋玉对视了一眼,计谋成功了。
“怎么是一万两白银,我可是说过,我要的是一万两黄金。”
沈云澈故作玄虚,轻描淡写地扫视了地上的万两白银一眼。
“我们老爷说了,这是来赎王管家的银子。”
“哦,原来王管家的命这么值钱啊。”
沈云澈若有所思道。
想来在王家之中,管家之位,竟似比少爷之身更为贵重矣。
“是。”
“好,来人,去把王管家和那一众小厮都放了吧。”
“是。”
官兵们首次于县衙内得见万两白银之巨,银光闪闪,夺目耀眼。
但官兵知道,现在县丞大人,能够给他们提供米粥和榨菜就已经很不错了,他可不敢想那些银子。
“县丞大人,真是好计谋。”
“咱们彼此彼此。”
“那么接下来……”
“你说呢?”
两人相视一笑。
……
五日后。
缥缈城的米价依旧居高不下,老百姓早就掏空了钱袋子。
幸得县衙庇护,百姓们得以勉强度日,做工者稍得温饱。
然而县衙内的告示一出,令整个缥缈城都为之一振。
“什么,知府开始低价卖粮了。大家快去县衙卖粮,现在只需一千文一石粮食。”
缥缈城中,米价飞涨,致使众多百姓无力购粮,多以劳力相抵,唯家境稍殷者方能售粮。
但是一千文一石的米粮还是太贵,但比前两日一千五百文一石的便宜多了。
虽说这样,不管是世家门口,或者县衙门口,依旧没有人买米粮。
毕竟东南西北四个城旁的米粥由三百文降到了现在二百八十文。
比之前便宜了二十文。
三日后,米粮的价格又从一千文降到了八百文。
此时,王府内。
“王老爷,这米价又降了。”
那些米商世家们,一个个坐在了王老爷家,一个个都有点愁眉苦脸。
“不过略降些许,何足挂齿,况且米粟耐久,囤之无妨。”
“可……”
“别可是了,就凭县衙里那点米粮,还不至于能喂饱整个缥缈镇,等过一阵,米粮的风波过去,那些老百姓还是得回来买咱们的米粮。”
“那咱们现在是……”
“先等等。”
“好。”
等那些世家粮商离开后,王老爷眸色深了深,派人去打探知府那边有多少限粮。
但待县衙粮尽,彼等自为缥缈城中粮界魁首。
殊不知,外界粮商售价本低于官仓及本土粮商。
很多人不敢明目张胆地去买,都是让小厮偷偷去买的。
毕竟需顾及本土粮商颜面。
所以家里大部分都屯了一些粮食。
面对粮食突然降价,那些粮商也只会下意识地以为是正常的,县衙看不得百姓吃苦,所以开始降价。
县太爷终究是看不惯百姓疾苦,决定降价。
然而,这些粮商却不清楚,一场更大的阴谋在等着他们。
十日后,米粮的价格已经降到了之前的五百文。
王老爷觉得这知府仓库的米粮应该也快卖完了,于是非但没有卖粮,反而还囤粮。
王老爷暗自思量,若数日之后,县丞大人怜悯百姓,令其低价售粮,彼时他便可借此要挟县丞,以求释放爱子。
……
南城墙下。
“三当家,快看,张家老三说得没错,这缥缈城里果然有米粥吃,而且还是黏稠又好吃的精米。”
此时,坐在角落里的刀疤男子,看着身侧亲信,混在人群中,拿过来了白粥和榨菜,不由得咽了咽口水。
“三当家,你先吃。”
面对三当家的眼神,跟班看了看拿在手里的白米粥一眼,立刻将白米粥伸了出去。
“只要大家好好干,白米粥管饱。”
这时,远处隐约传来了官兵们响亮的吆喝声,那声音在喧嚣的市集中显得格外刺耳。
“三当家,您稍等,我这就再去给您盛一碗来。”
亲信一听白粥管够,脸上堆满了笑意,连忙端起碗,快步朝发放白粥的官差那里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