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百九十二章终于回到北境
“记住,无论对方是谁,没有我的命令,绝不可放一人一骑入营!”
“是!”
几名身手最矫健的斥候,如离弦之箭般冲出营门,消失在茫茫的荒野之中。
大营内,气氛凝重到了极点。
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西南方向那逐渐清晰起来的烟尘。
时间仿佛凝固了,每一息都变得格外漫长。
夏老爷子紧握着腰间的佩剑,手背上青筋凸起。
他戎马一生,经历过无数次生死考验,但从未像此刻这般心绪不宁。
如果真是敌人,那将是一场惨烈的血战。
可如果……如果真的是朝廷的人……那又意味着什么?是福是祸?
终于,派出去的斥候回来了,其中一人滚鞍下马,连滚带爬地冲到指挥台下,声音因为急促的奔跑而嘶哑,却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和困惑。
“报……报将军!查……查清楚了!”
“快说!”夏老爷子紧盯着他。
“领军之人……是……是……”斥候喘了口气,抬起头,眼中满是震惊,“是小公子!是夏轻舟公子!”
“什么?!”夏老爷子浑身一震,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轻舟?他……他怎么回来了?”
而且还……
夏轻舟,他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危机四伏的北境前线?还带着兵马?
“小公子带了多少人?是何旗号?”他强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追问道。
“约莫三千人!皆是……皆是精锐!装备极其精良!旗号……旗号是‘夏’字大旗!”斥候咽了口唾沫,补充道,“而且……而且小公子身边,还……还跟着一位女子!”
“女子?”夏老爷子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战场之上,带着一个女子?这算什么?胡闹!他这个儿子,难道在路上迷了心窍,连军国大事也敢如此儿戏?
不对……轻舟不是这样的人。他虽然年轻,但性子沉稳,绝非鲁莽之辈。这其中,必有缘故!
“那女子是何模样?可知身份?”
“距离太远,看不清具体容貌,但身姿……身姿不凡,似乎并非寻常侍女。
三公子对其颇为……颇为客气。”斥候努力回忆着,“三公子让小的先回来禀报,他……他们的大军,正向营门而来!”
夏老爷子沉默了。
复杂的情绪在他心中翻腾。
失而复得的儿子真的去了京城?然后在陛下的授意下,带着精兵出现在这里,是陛下的旨意,还是他自己的决定?
如果是陛下的旨意,那这三千精兵是来援助的,还是来……监视甚至取代他的?
如果是轻舟自己的决定,那他又是从哪里弄来的这支装备精良的军队?
还有那个神秘的女子,她到底是谁?
无数的疑问盘旋在心头,让他一时难以决断。但他知道,无论如何,儿子已经到了眼前。
“传令下去,”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恢复了镇定,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打开营门,列队!”
由沈知秋和夏轻舟率领的三千精锐,在经历了七日风餐露宿的急行军后,终于抵达了黄沙漫天、朔风凛冽的北境长城脚下。
巍峨的城墙如同一条匍匐的巨龙,横亘在苍茫的天地之间,诉说着千年的沧桑与铁血。
城门缓缓打开,一队盔甲鲜明的士兵列队而出,为首的是几位身形魁梧、面容刚毅的中年将领,簇拥着一位须发皆白、身披玄色帅袍的老将军。
老将军虽然年事已高,但腰杆挺得笔直,眼神锐利如鹰,不怒自威,正是北境统帅,沈知秋的外祖父,镇北侯夏延。
夏老爷子带着几名亲信副将,站在营门内,目光如炬,望向那越来越近的队伍。
当先一骑,正是夏轻舟。
他身着银色铠甲,面容虽显风尘仆仆,却依旧俊朗,眼神锐利而坚定,仿佛出去了一趟,早已褪去了年少时的青涩,多了几分军人的铁血气息。
在他身后,三千精兵步伐整齐,盔甲鲜明,兵刃闪亮,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显然是百战之师。
而在夏轻舟的身侧,果然有一名女子。
她同样骑着马,一身素雅的衣裙在肃杀的军队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脸上蒙着面纱,看不清容貌,但那双露出的眼睛,清澈而平静,正平静地迎向夏老爷子的审视。
父子二人的目光,在凛冽的寒风中交汇。
一个充满了审视、疑虑和久别重逢的复杂情感,一个则带着坚定、决绝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
“父亲。”夏轻舟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声音沉稳有力,“孩儿夏轻舟,回来晚了!”
夏老爷子没有立刻叫他起来,锐利的目光扫过他,扫过他身后那三千精兵,最后,落在了那名蒙面女子的身上。
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久经沙场的威压:
“轻舟,你很好。只是,你是不是该先向为父解释一下,你这三千精兵,从何而来?还有……你身边这位姑娘,又是何人?”
“沈知秋参见拜见外祖父!”沈知秋和夏轻舟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朗声行礼。
外祖父?
夏老爷子微微一愣,有些迟疑地看向沈知秋。
“抬起头来。”
夏老爷子激动地命令沈知秋抬起头来。
在见到那张跟闺女有着八九分相似的脸之后,激动得不行。
“起来!快起来!”林威大步上前,亲自扶起沈知秋,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他仔细端详着眼前英姿飒爽的外孙女,浑浊的老眼中泛起了泪光。“像!真像!跟你母亲年轻时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他布满老茧的大手紧紧握着沈知秋的手臂,仿佛怕她下一刻就会消失。
“好孩子,一路上辛苦了!快让外祖父好好看看,瘦了,也黑了,在京城那地方,受委屈了吧?”
沈知秋鼻子一酸,眼眶也红了。
她从小就没有母亲,祖母就喜欢大嫂一家子,原本还有哥哥们的疼爱,但最后连哥哥们都不喜欢他了。
她从小到大更是很少感受到如此真切的关怀。
她摇了摇头,声音有些哽咽:“外祖父,知秋不辛苦,能见到您和舅舅们,知秋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