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双大明对比:朱元璋求我当女帝> 第277章 另一种人生(63)

第277章 另一种人生(63)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77章另一种人生(63)(第1/2页)
    宋玉书道:“妥当了,等到卢大人(卢芳)办好入籍,微臣立刻让人将灾民安排去天竺恒河与印度河修建水利,争取灌溉更多的良田。”
    天竺虽说与华夏一样,都拥有着极好的种田条件,但世间万物,利弊同存,地理也是如此。
    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完美的地理。
    哪怕是阿美莉卡这种被很多人认为是天选之地的也一样。
    亚洲这块地方能够养活世界绝大部分的人口,皆因青藏高原隆起,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打破副高能量闭合圈,形成的季风气候。
    然,季风气候并非单一构成的,副热带高压带来热量,从赤道吹来的信风带来水汽,才有雨热同期的显著特点。
    这就好像川省的麻辣,花椒太多,辣椒太少,吃到嘴里麻味太重。
    反过来,辣椒太多,花椒太大,则过于辛辣。
    只有花椒与辣椒形成合适的配比,才能做出正宗的川味麻辣。
    同样的道理,季风气候也需要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在一定的能量范围内,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土地的种植潜力。
    若是一个地区副高太弱,信风太强,水汽太多,则容易出现暴雨洪灾。
    反过来,要是副高太强,信风太弱,水汽严重缺乏,就会导致该地区大面积的干旱。
    古代封建社会,每隔几年就出现的洪灾或者旱灾,就因为季风气候不够稳定,风调雨顺没几年就闹腾。
    由于信风是是从赤道吹来的,越往北越弱。
    所以,华夏的南方地区是亚热带季风和少部分热带季风,北方地区是温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还好一些,没那么极端。
    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东南亚和南亚,才是真的离谱。
    尤其是南亚天竺,是季风的头一个登陆点,气候非常极端,要么暴雨不断,要么热得发黑。
    天竺东北的乞拉朋齐,年降雨量高达两万毫米,是华夏首都四十几年的降雨量,被誉为世界雨极。
    同样的,每年的四五月,雨季来临前,天竺则热得爆炸,天天四十多度的高温,有时候还会蹿上五十多度。
    华夏的四大火炉在这样极端高温面前,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热带季风的不稳定,让天竺的降水量呈现两极分化,要么暴雨成灾,要么干旱的连一滴雨都看不到。
    因此,天竺比华夏更需要大量的水利工程,来扭转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
    正好大明的灾民来到大虞,这么多人需要安置,但也不能吃白食。
    以工代赈,两难自解。
    就安排他们去天竺兴修水利,等水利工程建好了,再把土地分给他们耕种。
    身为皇帝,没必要什么都亲力亲为,只要身边有能臣,吩咐好了,让他们照着去执行也就是了。
    宋玉玲和宋玉书领命下去。
    蓝绫见天气正好,就罩上面纱,走出皇宫,来到媓都街上逛一逛。
    几年时间眨眼而过,如今的媓都,早已不似当年那般贫穷落后。
    街道上,人来人往,叫卖声络绎不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77章另一种人生(63)(第2/2页)
    商贸繁荣,百姓们脸上洋溢着蓬勃向上的幸福笑容。
    蓝绫身处其中,不禁有些恍惚。
    想起刚来那会儿,百业凋零,物资匮乏,大街小巷的百姓,两眼无神,晦暗灰白,犹如行尸走肉一般。
    哪像现在……
    眼前的繁华,虽不及现代社会,却隐隐浮现国民时期十里洋场,繁花似锦,名流云集,商贾辐辏的景象。
    不同的是,民国时期的繁华浮于表面,上层灯红酒绿,夜夜笙歌,底层百姓依旧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而这里的繁华,是由上至下,由表及里的,底层百姓都能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盛世红利。
    蓝绫走进一家百货店,店里粮油米面,瓜果蔬菜,盐糖酱醋,应有尽有,价格低廉,每一个老百姓都能消费得起。
    民以食为天。
    若是连百姓最基础的温饱都解决不了,那还算什么盛世?
    百货店出来,蓝绫又转道去了附近的一家学堂。
    还没走近,内功深厚,耳力过人的她,就听到了朗朗的读书声。
    教育是国之大计。
    蓝绫自然无比重视。
    尽管立国之初,财政很困难,但她还是拨出一部分财政预算,投入国民的教育之中。
    经过这些年源源不断投入,大虞的各类学科,各类年龄段的学校,早已遍地开花,男男女女都能享受到。
    兜兜转转逛了一圈,蓝绫回到了皇宫,正要进寝殿休息一下。
    忽听外头来报,卢芳在御书房等候多时,问蓝绫什么时候有空接见。
    蓝绫闻言,困意瞬间一扫而空,忙来到御书房。
    “陛下,您回来了。”
    见蓝绫出来,卢芳忙着行礼。
    蓝绫摆手道:“不必多礼,坐吧!”
    君臣面对面坐了下来,卢芳拿着册子,汇报灾民的入籍收编工作。
    “陛下,这段时间已经陆陆续续抵达了三波灾民,微臣依着您的吩咐,用大米与红薯混煮,做成粥给他们喝,之后又安排专门负责登记造册,完成一系列入籍流程,就等着送去天竺修水利了。”
    蓝绫点了点头:“嗯,干得不错,送去之前,记得告诉他们,朕准备分给他们的土地,就在恒河与印度河流域边上,这些水利工程他们给自己的修的,要是消极怠工、偷懒糊弄,将来没水浇地,哭都来不及。”
    卢芳笑着应承道:“是,灾民世世代代在地里刨食,对于土地爱得深沉,这种关乎农业的工程,他们不敢不尽心。”
    蓝绫道:“要论种田技术水平,没有哪个民族能比得上华夏,好不容易逮着这次机会,自然要多多引入,让人加大宣传力度,额外追加奖励,要是能把大明最勤劳的农民都挖来,朕重重有赏。”
    卢芳正色道:“是,臣遵旨!”
    蓝绫悠悠望着窗外,叹道:“天道无常,最勤劳的人民,到头来却吃了最多的苦,封建社会人吃人,大明上层那些尸位素餐的玩意,又有谁真正把老百姓放在心上?”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长生从炼痴情蛊开始 一人一凰一天下 离婚后,绝美女总裁带娃找上门 长生模式开启,我在诡异界封神 我大海贼,你说我刚出海? 说好全民争霸,你搞垄断什么意思 说了多少遍,踢球的时候要称职务 混在末日,独自成仙 来生!不来了! 重明仙宗 丹娘 安安稳稳只种田,真的好难啊 入侵美利坚 后妈养崽:太宠啦,老公萌娃黏着她 归义非唐 权臣小叔子兼祧两房,亡夫现身了 震惊!男友竟是恐怖副本BOSS 巫师秘旅 略施癫计,懂爱后渣爹刀拿不稳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