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骚扰朕的大明,朕诛你九族!> 59、什么?皇太极恼羞成怒?

59、什么?皇太极恼羞成怒?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59、什么?皇太极恼羞成怒?(第1/2页)
    皇极殿内的大臣们,瞬间骇然。
    这才太平了几天啊,辽东又来了800里加急。
    皇太极果然是丧心病狂,再一次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大臣们看向崇祯,却发现崇祯云淡风轻的样子,镇定自若,众人也慢慢冷静了下来。
    “拿过来,让朕看看。”
    崇祯漫不经心地说着,微微抬起了头。
    “是,皇爷。”王承恩答应着,急忙拿起了加急文书,递给了崇祯。
    崇祯接过来之后,若无其事地看了几眼,眉头皱了起来,随即把加急的文书往桌子上一放,微笑着看向了众人。
    大臣们顿时有点懵,陛下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完全看不懂啊。
    根本就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这都火烧眉毛了,竟然还能这么淡定。
    “陛下,这是怎么了?”
    毕自严的眉头紧锁,眸子里闪过一抹担忧的神色,急忙询问。
    “当然是皇太极被朕气坏了,想报复朕。”崇祯拿起了桌子上的水杯,轻轻抿了一口,神情自若地说道。
    “陛下,皇太极要攻打辽东?”毕自严大惊失色,眸子里满是惊恐的神情。
    “对,他已经向孙承宗下了战书,并且递交的是国书。
    就在这个加急文书的下面,不过,朕没有放在眼里。”
    崇祯的神情更冷静了,完全没有把皇太极当回事。
    “陛下,皇太极阴险狡诈,当心啊...”毕自严忍不住了,急忙抬头看着崇祯,焦急地说道。
    毕自严此时都急坏了,这样下去还得了,辽东如果有失,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辽东可是大明帝国东北的门户,如果落入了建奴的手中,对于大明帝国的威胁极大。
    一旦让皇太极得逞,下一步一定会长驱直入,再一次陈兵在京师下。
    这么多年以来,建奴对大明帝国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
    不仅仅是毕自严,其他的很多大臣,此时也都是惊恐不已。
    “朕当然知道皇太极阴险。”
    崇祯微笑着看向毕自严,把水杯缓缓放下,继续说道:
    “还记得上次,朕给皇太极下了一道圣旨,让他把大玉儿送到大明的京师来,给朕洗脚。”
    “陛下,微臣记得,肯定是因为这个原因触怒了皇太极,陛下,我们该如何是好?”毕自严急坏了,额头上的汗水涌了出来,顺着脸颊缓缓流淌下来。
    “皇太极是个屁!”
    崇祯突然神色凛然地看着毕自严,继续说道:
    “朕根本就没有把皇太极当回事,如果他能听话,把大玉儿送来,朕还可以饶他不死,否则朕一定会让他死得很难看。”
    此话一出,皇极殿内的大臣们瞬间有点懵。
    很多人都认为崇祯是在大放厥词,只是他们不敢当面呵斥而已。
    看着崇祯的表情,很多大臣此时非常焦急。
    他们不敢想象,马上就要开战了,崇祯竟然说不把皇太极放在眼里。
    完全不敢想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不少大臣此时都抬头,一脸疑虑地看着崇祯。
    “陛下,皇太极很能打,大凌河之战,祖大寿也是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才投降了建奴。
    所以,微臣斗胆建议,陛下做好准备。”
    忠贞不二的毕自严再次站了出来,抬头严肃地说道。
    “大胆!”
    崇祯狠狠地拍了一下龙书案,“你想投降建奴,还是在斥责朕?”
    毕自严吓坏了,急忙跪倒在地,声音一度哽咽:“陛下恕罪,微臣只是提醒陛下,怎么可能投降建奴,更不敢斥责陛下...”
    皇极殿内的大臣们,吓得大气都不敢出,这一刻他们茫然了,不知道崇祯这是唱的哪出戏。
    “哈哈...”
    崇祯突然哈哈大笑了起来,以手扶额,看着毕自严和下面站着的大臣们慨然说道:
    “毕爱卿,朕没有怪你,快起来吧。
    你怎么知道朕没有准备?
    其实,朕早已经悄悄令附近的兵马前往辽东支援。
    而且辽东有红衣大炮30来门,目前来看,足以对付皇太极。
    至于大凌河之战,不过是被皇太极钻了空子,他太熟悉大明的那一套打法了。”
    哗——
    皇极殿内的大臣们瞬间哗然。
    他们没有想到,陛下是闷声办大事,早就提前部署好了一切,怪不得敢向皇太极提出这样无理的要求。
    “多谢陛下体恤,既然陛下已经有了准备,那么皇太极就不足为虑了。”毕自严擦了一把额头上冷汗,心有余悸地看着崇祯,缓缓站了起来。
    “诸位爱卿,不必紧张,该吃吃,该喝喝,皇太极翻不了天!
    辽东的地必然是大明的太阳朗照,至于皇太极,他还没有资格。”
    崇祯看着皇极殿内的大臣,幽幽开口。
    “是,陛下,臣等谨遵陛下旨意。”
    大臣们一起拱手说着,把心都慢慢放在了肚子里。
    “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国内的这些事儿!
    藩王、流寇都成不了气候,目前最重要的还是要稳定民心,让百姓们安居乐业!”
    看着大臣们愁容满面,崇祯急忙安慰了起来。
    “是,陛下,臣等明白了。”大臣们一起拱手看着崇祯,答应了下来。
    他们明白,只要是陛下的心里有了主心骨,那么一切都不是问题。
    “毕爱卿,等会下朝之后,你立即核算一下赈灾需要多少银两,户部不够的话,朕会从内帑给你调拨。
    至于藩王们的问题,过些时日,自然会有结果,不必担心。”
    崇祯面色淡定而从容,语气舒缓了许多。
    “是,陛下,微臣遵旨。”毕自严急忙上前走了两步,挺了挺胸脯,拱手答应。
    这可是毕自严最擅长的事儿,作为户部尚书,毕自严一直都做得非常好。
    如今,他明白,大明不缺钱了,所有的事儿都会迎刃而解。
    “还有其他的事儿吗?除了赈灾之外?”
    崇祯蹙眉,看着众人。
    “皇爷,流寇有最新消息,这是刚刚送过来的奏疏。”
    王承恩急忙往前走了几步,来到崇祯的面前,然后把奏疏一递。
    “流寇的事儿,为啥不早说?耽误了朕的大事,朕办了你。”
    崇祯厉声呵斥着,一把抢过了奏疏,拿在手中,开始认真地观看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59、什么?皇太极恼羞成怒?(第2/2页)
    片刻之后,崇祯挑了挑眉,嘴角露出一抹不悦的神色。
    大臣们当即就是一惊,流寇那边又出什么事了吗?
    果然,越是事大,越是事儿多。
    流寇这边果然出现严重的问题。
    “陛下,怎么了?”倪元璐急忙小心翼翼地询问着。
    “流寇太嚣张了,孙传庭在奏疏里说,流寇最近在甘陕的山林里隐藏了起来。
    而且,很多流寇已经团结一致,准备与朕好好的打一场,他们是做梦,以为朕是软柿子?”
    崇祯突然拍案而起,把手中的奏疏狠狠地摔在了龙书案上。
    “流寇势大?”倪元璐顿时变色,眼神之中闪过一抹惊惧之色。
    最近这些年,大明的流寇就没有断过,他们不是在折腾就是在折腾的路上。
    确实是有点嚣张,如今又联合了起来,大明岂不是束手无策?
    流寇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其实,这都在朕的意料之内,剿灭流寇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崇祯缓缓坐了下来,神情冷静了许多。
    “陛下,您的意思是?”倪元璐不解,眼睛睁得很大。
    “朕在等机会,等过段时间毕爱卿的赈灾银两一到,百姓们过得舒服了,流寇的问题就不再是问题。”
    倪元璐抬起了头,试探性地询问:“陛下,微臣能分析一下流寇的问题吗?”
    “当然可以,朕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流寇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钱,就因为大明帝国缺钱,百姓们的日子不好过,税收又太重,所以很多百姓才揭竿而起!
    陛下说得很对,等百姓们的日子好过了,这些流寇将会无处遁形。
    此时,或许还有不少百姓被裹胁,成为流寇,一旦他们看见陛下的诚意,很快就会弃暗投明!”
    倪元璐豁出去了,一股脑的都说了出来。
    “好一个弃暗投明!”
    崇祯非常高兴地说着,点了点头,“继续说下去。”
    “是,陛下,微臣认为,当派一些官员多做百姓的思想工作,百姓们其实是最守法的,只要他们有口饭吃,就不会铤而走险。”
    倪元璐侃侃而谈,神态自若。
    崇祯心中一阵悸动。
    原来,大明帝国这么多的大才,为啥原主就是不用。
    但凡他能安分点,让这些大才发光发热,再对贪官污吏狠一点,哪里还有李自成什么事儿。
    李自成不出幺蛾子,皇太极就是再折腾,也不过是故步自封,根本就跨越不了山海关的关口。
    大明的铁骑,将会把皇太极牢牢控制在辽东之外!
    大明还是那个大明,其实大明的灭亡,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内部腐朽,严重缺钱。
    这是一个连锁反应,正是因为缺钱,才让大明帝国一步步跌入了万丈深渊,最终万劫不复。
    崇祯微微探身,神情有些激动:“倪爱卿,朕没有想到,你竟然能看透这些,朕心甚慰。”
    “陛下,微臣也是刚才听陛下分析之后,受到了启发,托陛下洪福,微臣才能畅所欲言。”
    倪元璐急忙摸了摸脑袋瓜,憨厚地笑了笑,把功劳都推给了崇祯。
    倪元璐很聪明,他当然明白,这样做,更能取得陛下的信任,他的日子也定然会更好过。
    不与陛下争功,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崇祯当然看出来了倪元璐的心思,顿时明白了,原来之前倪元璐也是深藏不露。
    于是,崇祯看向倪元璐,笑呵呵地说道:
    “倪爱卿,朕不会与你争功!
    朕非但不与你争功,反而会给你建功立业的机会。
    如果这次流寇的事儿平定了,朕一定会有重赏!”
    “多谢陛下,微臣感激不尽。”倪元璐涕泪横流,感激地看着崇祯。
    这一刻,倪元璐感受到了什么叫皇恩浩荡,更加坚定了他报效陛下的决心。
    “你协助毕爱卿,一起处理赈灾的事儿,同时密切关注流寇的事儿,随时报与朕知。”
    “是,陛下,微臣遵旨。”倪元璐急忙拱手答应,眸子里闪过点点泪花。
    “李邦华,难道你不想说点什么吗?”崇祯突然转头看向了李邦华。
    “陛...陛下,微臣想前往辽东,为陛下分忧。”李邦华闻言受宠若惊,但很快神情坚定了下来,急忙向崇祯拱手表态。
    “不必!”
    崇祯摆了摆手,“辽东朕已经有了安排,朕有一项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你。”
    “请陛下吩咐,微臣保证完成任务。”李邦华的神情有些激动。
    “百姓们的生活,不能全靠朕,他们要自力更生!
    朕已经着人弄来了很多红薯和土地的幼苗,这些土豆和红薯可都是好东西。”
    崇祯说着,从怀里拿出了一封信件来。
    “陛下英明,微臣怎么没有想到?”李邦华狠狠地敲打了一下自己的后脑勺,眼神之中闪现一抹敬佩之情。
    “这里有红薯和土豆的详细说明,你拿去看看。”崇祯说着,把信件往龙书案上一放。
    王承恩急忙拿起了信件,递给了李邦华。
    李邦华打开信件后,看到映入眼帘的文字,顿时惊呆了,只见信上赫然写着:
    “土豆在北方一年可以种一茬,但是在南方可以种植两到三茬。
    红薯在南方一年也可以种两茬,在北方可以种一茬。
    李爱卿可以好好利用起来,把这些东西推广下去,百姓们的口粮很快就能保证,土豆和红薯的产量都很高,而且口感很好。
    如果利用好了,百姓们的生活,最多一年就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李邦华抬起了头,看着崇祯,感慨地说道:
    “陛下放心,微臣一定全力以赴推广土豆和红薯。”
    “这还远远不够,朕还有一件事儿,要交给你去办。”崇祯说着,从怀里又拿出了一封信来,神情之中透露着一丝神秘。
    “只要是陛下交代的,微臣赴汤蹈火,万死不辞!”李邦华有些激动,嘴角都开始不停地颤抖起来。
    王承恩急忙拿起了信件递给了李邦华。
    “打开看看。”崇祯摆了摆手。
    “是,陛下,微臣遵旨。”李邦华答应着,打开了信件。
    片刻之后,李邦华的额头冷汗冒了出来,呆若木鸡。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陆少久治不愈,您未婚妻是医学天才! 穿书农门继妹,大佬兄长们有点宠 无敌道医 哥布林,从刀剑砍到枪炮 苟在修仙界的远古巨熊 永噩长夜 长生百万年,我被认证为大帝 龙藏 两界:别叫我邪魔! 灵道纪 囚春山 人在县城,你说我是大佬? 龙王医婿 帝国王权 重生之按摩师的自我修养 这个民国不好混 抢走仇人异能,我在末世叱刹风云 我弱怎么了?我老婆可是SSS级 大明:系统拒绝了我的咸鱼请求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