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魔法> 大周文圣> 第84章 府君问道,满座皆惊!(今日完成8千字)

第84章 府君问道,满座皆惊!(今日完成8千字)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84章府君问道,满座皆惊!(今日完成8千字)
    众位案首闻言,眸中精光闪动。
    能坐在这楼台上,哪个不是江州府千里挑一的聪明俊才?
    这场谷雨文会并非府试正场,
    但周院君的态度,却可能直接关系到他们两月后府试的前程——毕竟今岁府试主考之位,已由薛太守转交到了这位院君手中。
    府试文章高下,诗词优劣,不过在院君大人的一念之间。
    「请院君赐题!」
    暨阳县案首沈织云率先起身,衣袂翻飞,执弟子礼叩问。
    馀下众人也是亦纷纷正襟拱手,目光灼灼望向周院君。
    「大周文人,胸中才气,其本源为何物?」
    周山长的声音如古井无波,问道。
    顿时,
    众位案首齐齐变色。
    才气本源?
    众人相顾茫然。
    自在私塾求学,蒙学开智以来,体内的才气便如呼吸般自然存在——五岁执笔,便觉经脉间有清流游走。十岁成诵,更感胸臆间文华流转。
    凡是大周圣朝的子民,无论男子,乃至闺中女子,开卷读书即生才气。
    才气充足后,考科举,而晋升文位。
    更奇者,就连山野精怪,它们捧读诗书文章,竟也能在妖脉中催生才气。
    可这如影随形的才气,究竟从何而来?
    他们在少年时,只觉才气是天生便有。
    而今被院君大人这麽一问,他们才惊觉十几载寒窗,自己竟从未仔细去扪心叩问过,文道修行的最基础玄机。
    「才气本源?」
    裴惊嶷将手中茶盏轻轻一搁,听到此问,雪白长须随颔首动作微微颤动,眼底精芒乍现又隐。
    「这?!」
    在座的进士们眉头微蹙,举人们陷入沉思——才气本源之问,看似浅显,实则直指文道根基。
    无论是泼墨挥毫,还是引经据典,皆需才气为引,方能显化一道道文术之威。
    别说是举人丶进士,便是翰林院那群皓首穷经的老学究,亦常为此争得面红耳赤,甚至着书立说,穷尽一生,也未必能窥其全貌。
    越是质朴的问题,越藏玄机。
    这「才气本源」之问,看似浅白,蒙童也能信口一二,实则深邃如海。
    院君大人竟要六位童生案首作答,
    这不啻于让初试啼声的雏凤,去量那九霄云外的天高!
    莫说尚未入道的童生,便是那些已登金榜的举人丶进士们,对这「才气本源」怕也要斟酌再三,不敢轻言。
    满座朱紫顿时屏息。
    「才气本源?」
    府城案首赵子禄眸光微闪,
    他心中骤然燃起一丝希望——这或许是他翻身一搏,扭转颓势的绝佳机会!
    如果能藉此博得周院君的刮目相看,府试时,他未必不能翻盘。
    虽对正确答案无十足把握,但是可以赌一把——纵然答错了,也不会比现在的情形更糟糕。
    「回禀院君大人!
    才气本源,出自大儒董生的《天授说》!」
    赵子禄一咬牙,霍然起身。
    他一整衣裳,神色恭敬却不失沉稳,朗声道:「才气乃天授人族——是天地对人族的恩泽。
    董生在《春秋繁露·人副天数》上记载,『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
    这更可佐证了人族,乃天命也,当为这片天地之主!
    才气天授,乃是天理!」
    他声音铿锵,掷地有声。虽是一介童生,却隐隐透出一股不容轻慢的自信。
    此言一出,
    众童生案首都是惊讶,对赵子禄刮目相看。他博览群典,竟然还懂这麽多!
    「住口!
    你既不知,
    未通圣贤微言,安敢妄加穿凿,胡编乱造,曲解大儒文章!
    大儒董生这篇《人副天数》是辨析天人相副的文骨,何曾有片语,讨论才气?
    简直荒唐!」
    周山长眸中寒光乍现,厉声喝道。
    赵子禄遭此当头棒喝,方知自己信口雌黄已触怒院君,原本无比自信的脸色,顿时面如土色,缩颈垂首,再不敢置一词。
    「.」
    堂下众童生案首见状,更是噤若寒蝉,低眉顺目。
    礼官领命,手执玉笏,肃立于楼台之上,将周院君的问话,对着下方两千馀名童生朗声宣问:
    「诸生童生丶秀才,何人知晓——才气本源?」
    声音洪亮,回荡于城楼之下,引得众童生们纷纷抬头。
    「但凡有答对者,皆可登此东城门楼台,赐予一席座位!」
    此言一出,
    台下顿时一片惊讶,却又寂静。
    众童生面面相觑,眼中尽是茫然之色。
    才气本源?
    这可不是诗词文章,而是文道的奥义,绝非寻常的经义可比。
    纵使是那些平日才思敏捷的童生,不懂奥义,此刻也如坠云雾,无从作答。
    就连城楼上那六位顶尖的童生案首,亦眉头紧锁,默然不语。
    他们又怎知道?
    一时间,东城楼上下一片寂静,唯有风拂旌旗之声,无一人敢应。
    见众童生案首默然垂首,无人应答。
    周院君目光微沉,心中略感失望。
    才气本源,乃是文道最浅显之根基。
    他虽为江州府的院君,文章未必冠绝天下,可论及才气之浑厚丶战力之强横,却远胜寻常进士。
    他笔下,未必字字珠玑,却因深谙文道根本,才气生生不息,如江河奔涌,绵延不绝。
    反观那些文采斐然的进士,虽能作一手锦绣文章,却因文道根基太虚浮,才气易竭,往往难敌他一道字诀之威。
    文道,可不在辞藻华美,而在悟透本源。
    真正悟道之后,随意一道字诀文术,威力皆可超越同辈文士!
    可惜,台下诸生,竟无一人能答。
    「罢了。」
    周院君微微摇头,目光扫过台下六位童生案首,终是轻叹一声:
    二字出口,似有千斤之重,
    令众位案首皆面露愧色,低头不敢直视院君。
    「尔等童生,终究是学识尚未入门,对此中奥妙,竟都无半分认知!」
    周院君眼中既有失望,又含对他们的几分期许,劝道:
    「文道修行,贵在根本。
    尔等虽能作得一篇篇锦绣文章,却不知才气从何而生,终是浮萍无根,难成大器。」
    他顿了顿,又道:
    「今日之问,望尔等谨记,回去好生专研。它日若能悟得其中三昧,可来寻本君论道!」
    众位童生案首们闻言,皆若有所思,暗自将「才气本源」四字牢牢记在心中。
    沈织云丶赵子禄等人,心中却在暗喜揣测,院君大人,莫非在暗示——这可能是府试的秀才考题?
    东城门楼,大堂内一片寂静。
    裴惊嶷老夫子抚须沉吟,忽而侧目瞥向一旁的江行舟。
    这少年神色平静,既无羞愧,亦无自得,只如古井无波。
    裴夫子深知这私塾门生的脾性——若不点他,他绝不会主动出声,愣是装不知道。
    可若真点了他的名,说出来的答案,往往出人意料的惊喜。
    「行舟。」
    老夫子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令满座为之一静。
    「你可知晓,才气本源?」
    他顿了顿,目光如炬:
    「若是知晓,便说一说!」
    最⊥新⊥小⊥说⊥在⊥⊥⊥首⊥发!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众府家主,举人丶进士们,目光齐刷刷投向那沉默的少年,不由疑惑。
    裴惊嶷老夫子不由笑道,「诸君或许不知.我这门生,不点他名起来,他是不会出来回答!」
    江行舟被点名起身,面色略显尴尬,只能起身。
    他拱手一礼,道:「夫子丶院君大人,学生略知一二,不敢在众前辈面前班门弄斧!.乃是不敢答,并非故意避而不答!」
    此言一出,满座皆怔。
    还有这样?
    赵子禄一无所知,都抢着作答。
    他知道一二,却不愿出面?
    「略知一二?」
    裴老夫子抚须而笑,眼中精光一闪,显然不信江行舟这番推托之词。
    「那你且说说这一二吧!」
    裴夫子语气悠然,不容拒绝。
    「是,夫子!」
    江行舟无奈,只得微微沉吟,
    而后,他缓缓开口:
    「才气之说,最早可溯至《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此乃开辟『养气说』之始,亦是才气本源之根。
    至汉末,曹丕作《典论·论文》,继承孟圣学说,首倡『文以气为主』,言文人当以『精丶神丶气』灌注文章,
    ′精丶气丶神与文章'融合,化为——才气,流动于字里行间。
    此乃文道史上,首篇系统阐述『以气驭文』之论,自此,文人恍然大悟,明白才气驭文术之道。
    而后,大儒韩愈承其遗志,立『气盛言宜』之说——『气,水也;言,浮物也。』
    言——便是文字丶诗词文章。
    以水浮物,便是以气驭文!」
    说着,
    江行舟袖袍微拂,指尖轻点虚空,似在勾勒文气流转之象:
    「韩愈此言一出,才气与文术之关联,终成定论。
    文道,由此搭建起了万丈高楼的最基础核心理论,奠定了才气本源的地位。
    至此,
    才气,成为承载文术的根基!
    才气和文术理论,也彻底成熟!」
    东城楼堂内,一片寂静。
    江行舟神色肃穆,衣袖微振,继续道来:「至于后来,葛洪在《文宫秘府论》,首创提出『文宫』说,才气可蓄丶可养丶可运化。
    并在《抱朴子·祛惑》文中提出,文宫之极限为无暇紫府——[及至天上,先过紫府,金床玉几,晃晃昱昱,真贵处也。]」
    他目光微抬,
    似穿透岁月长河,望向那些在万古长夜文道中,艰辛跋涉的先贤身影。
    「再后来,又诞生了一部重量级的着作——南朝大儒刘勰的《文心雕龙》,创『文心』说丶『文人风骨』说,开辟文心丶文骨理论。.
    自此文道修行,始有脉络可循,方法日渐清晰。」
    说到此处,他忽而一顿,摇头轻叹:
    「不过,这些是后话了,涉及文宫丶文心丶文胆丶文骨.诸般学说,,这与才气本源的讨论,已相去渐远。
    正是无数前辈们,日以继夜的论道,完善了这一整套的文道修行理论。
    犹如暗夜穿行于丛林,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打通文道一个又一个瓶颈!
    我等童生丶秀才后辈,才能轻轻松松沿着前辈足迹,在文道之路前行。」
    江行舟拱手,朝在座的前辈们,发自内心深处,恭敬的深深一礼。
    此言一毕,
    满座皆惊。
    裴老夫子手中茶盏「咔」地轻响,盏中茶水微漾——这位素来沉稳的翰林,也深深震动。
    此门生,果然是深藏不露!
    「好!」
    太守薛崇虎原本半倚在太师椅上的身躯陡然绷直,深吸一口气,指节不自觉地扣紧了扶手,眼中精芒暴涨。
    这一刻,薛太守终于是彻底信了。
    江阴薛府老宅书院——琅嬛阁内四万六千卷典籍!
    竟真让江行舟读尽了!甚至融会贯通。
    那可是连他薛氏嫡系子弟都望而生畏的浩瀚书海。
    当年江晏以弱冠之龄通读一万卷,已是震动江南文坛的奇才。
    而眼前这个尚未及冠的少年比他爹江晏还可怕!
    这孩子.真是少年妖孽啊!
    薛崇虎突然想起,老管家薛礼曾在信中的禀报:
    [江公子这五载每日每夜只在琅嬛阁中读书,油灯熬干了百十盏.]
    只是他府衙公务繁忙,并未在意薛府内这等不值一提的柴油小事。
    赵府家主赵秉烛一直闭目养神,突然睁开眼,手指发白。
    「镇妖司御史江晏之子江行舟!」
    五位童生案首,沈织云丶杜清音丶林海洲丶周文渊丶赵子禄面面相觑,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恐。
    他们眼中既有震撼,又隐隐透出一丝不甘——可最终,这份不甘也被深深的无力感所淹没。
    「汉末,曹丕着《典论》:『文人当以精气神灌注入文章,融合,化生才气!』……
    原来如此!
    竟是如此!
    我读书十载,今日方知,才气本源!」
    沈织云深吸一口气,勉强稳住心神,可指尖仍止不住地发颤。
    他们曾以为,江行舟的《寻隐者不遇》丶《赋草》丶《菩萨蛮咏足》不过是辞藻堆砌,偶得妙句,教坊艳词罢了。
    他们其实并不太服气,
    只觉得是运气!
    等哪天他们运气好,灵光一闪,说不定也能有[出县丶达府]级佳作!
    此刻,
    他们真正感到,江行舟身上一股碾压般的恐怖力量!
    这少年如此的沉默寡言,神情平静。
    可谁能想到,他竟已将文道的根基,打磨得如此扎实?
    「才气本源」丶「文宫蓄气」丶「文心」丶「文骨」.
    这些连他们这些童生案首,未曾涉猎,都只知皮毛的学识,江行舟却早就对文道之路心中通透!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
    碾压!
    彻彻底底的碾压!——
    PS:今日二更,共完成8千字更新!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漫威咸鱼氪星人 废太子:戍边三年,满朝文武跪求登基 修真界那个祸害她又活了 四重分裂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宠神 大雪满龙刀 花村美娇娘 星级大饭店 家父赵蒙生,相亲对象陆亦可? 穿书之炮灰变身天道亲闺女 清源剑仙 中世纪崛起 短刀集 全职法师:圣灵谱尼,神辉临世! 自由与枷锁之囚牢 殉葬三年,弃女归来杀穿侯府 东京:幕后玩家 京圈太子爷求我给他一个名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