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它的污染治理难度也是相当的大,主要原因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受自然因素制约。它是一个半封闭性湖泊,进出水交换很少。好像只有一条小河出水,导致其换水周期很长。好几年前,我看过一个报告,它的年均出湖流量啊,只占总蓄水量11%,这就导致了,它的污染物易沉积,更加污染水体。”
“它是一个浅水湖,平均水深约8米左右,最深的地方,也不过二十来米。这也导致了自净能力弱,对于污染的承受力低。”
“第二,历史遗留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吃饭问题,围湖造田的运动,使得滇湖减少20平方公里的水域。到了上世纪80年代,又退田还湖,还湖是没还多少,城市化快速推进了,高楼密集,进一步破坏生态、缩小湖面,加剧排污压力。生活生产用水,啥都往里面排,这谁受得了?”
“第三,滇湖的污染来源很复杂。早期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每年以两亿立方米左右的量,向湖中排放。周边农田化肥、农药随地表径流汇入,又增加水体富营养化风险。水葫芦疯长堵塞河道、覆盖湖面,总会爆发大规模蓝藻水华,进一步恶化水质。”
“第四,治理的难度与成效的滞后。投入大但见效是很慢的。这么多年来,投入超500亿的环保整治费用,因污染累积时间长、生态修复周期长,水质改善不显著。治理措施推进滞后,高原湖泊治理项目存在拖沓、未完成等问题,导致污染持续。”
“污染治理这个东西,放在全世界来说,都是需长期系统性投入,平衡生态修复、污染源头控制与周边发展,才能逐步改善水质的。这个东西,在现行的体制下,真的很难搞。这一届政府没搞多久,就得换下一届了,谁愿意给别人的政绩当垫脚石呢?自己辛苦搞出来的,让别人捡了落地桃子,很多官员不想这么干。”
左欣桐听得连连点头,“嗯,志中,你说得很有道理啊!照你这么说,滇湖也就只能让它烂下去咯?一点办法也没有了?”
刘志中呵呵一笑,摇摇头,“不是没有办法,而是没有能贯彻治理的领导人。如果唐省愿意的话,我倒可以助他一臂之力,再花些钱,起码上千亿,三年内,必须见成效。”
“啊?花这么多啊?”左欣桐都惊到了。
刘志中点点头,“差不多吧!唐省在这边,也应该会呆三年,然后再高升嘛!正好,治理好滇湖,那可是功在千秋的大事啊!”
“可是……要怎么做呢?”左欣桐的好奇心,真的被勾起来了。
刘志中早已是胸有成竹了,道:“和瓦乐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合作。我们这边,和以瑞列有深度的环保合作。以瑞列人是非常聪明的人种,他们有很多令人想象不到农业科技,也有环境治理科技的。有我在中间牵线,你们这边和他们搭上线,形成合作,是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