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2章流亡部落(第1/2页)
地下裂隙的阴冷与死寂,如同厚重的裹尸布,紧紧缠绕着幸存的人们。孟老二的遗体被仔细安放在一块平坦的岩石上,覆盖着渊民战士脱下的粗布外袍。夏欣悦红肿着眼睛,用清水小心擦拭着他脸上的血污,动作轻柔,仿佛怕惊醒沉睡的老人。石母靠坐在岩壁边,肩头的伤口被简单包扎,渗出的血迹染红了灰白的麻布。她闭着双眼,枯槁的手指无意识地捻动着晶石杖上残留的碎屑,口中低吟着古老而苍凉的安魂曲调。幸存的七八名渊民战士,如同受伤的孤狼,沉默地处理着自己的伤口,或警戒着黑暗深处可能传来的动静。每一次远处地壳深处传来的沉闷震动,都让他们的身体瞬间紧绷,眼神中充满惊悸。
担架上的齐永丰和严静,依旧如同两尊破碎的雕像。齐永丰全身覆盖的暗金色熔融物外壳,在微弱菌光下泛着冰冷的光泽,只有胸口极其微弱的起伏证明着生命的顽强。严静左肩的伤口黑气稍减,但脸色依旧苍白如纸,气息微弱。他们是被同伴用生命护送到此的“火种”,此刻却脆弱得仿佛随时会熄灭。
“石母……”一名渊民战士低声开口,打破了沉重的寂静,“这里……不安全。震动越来越频繁了。龙魂挣脱的余波……可能引发更大的塌陷。”
石母缓缓睁开眼,浑浊的目光扫过疲惫不堪的众人,最终落在齐永丰和严静身上,又停在孟老二那安详却冰冷的脸上。她深深吸了一口气,那带着地底湿冷和血腥味的空气,仿佛给了她最后的力量。
“走。”她的声音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回‘沉渊之息’。”
“沉渊之息”四个字,仿佛带着某种魔力,让疲惫绝望的渊民战士们眼中重新燃起一丝微弱的希望之光。那是他们的家,是祖先在无尽的沙暴与灾难中寻找到的最后庇护所。
没有多余的话语。战士们立刻行动起来。两人一组,小心翼翼地抬起担架,动作比之前更加轻柔,仿佛抬着的是易碎的珍宝。夏欣悦默默背起孟老二冰冷的遗体,他的重量此刻如同山岳,压在她的脊背上,也压在她的心上。石母拄着晶石杖,在两名战士的搀扶下,率先走向裂隙深处一条更为隐蔽、被藤蔓般发光苔藓半遮掩的狭窄通道。
通道蜿蜒曲折,一路向下。空气愈发潮湿阴冷,弥漫着浓郁的、类似蘑菇和金属混合的奇异气味。脚下的路变得湿滑,布满了滑腻的苔藓和不知名的菌类。只有渊民战士手中那几块散发着幽蓝或淡绿荧光的苔藓石,勉强照亮前路,在无尽的黑暗中投下摇曳晃动的怪影。远处传来的地底震动似乎被厚重的岩层过滤,变得沉闷而遥远,但每一次传来,依旧能感受到脚下岩石的微颤和通道顶部落下的细小沙尘。
不知在黑暗中行进了多久,也许半日,也许更久。就在体力即将耗尽,连最坚韧的战士脚步也开始踉跄时,前方的通道豁然开朗!
一片难以想象的景象,撞入了所有人的眼帘!
眼前是一个巨大到无法估量的地下空间!穹顶高耸,隐没在朦胧的微光之中,望不到尽头。支撑穹顶的,是无数根巨大无比、形态各异、散发着柔和光芒的天然晶柱!这些晶柱如同巨龙的脊骨,又似上古神树的根须,深深扎入下方的大地,向上延伸至视野的尽头。它们并非单一色彩,而是呈现出瑰丽的渐变——从深邃的幽蓝,到温润的翠绿,再到炽烈的橙红,如同凝固的极光,将整个地下空间映照得光怪陆离,美得令人窒息。
而在这片宏伟晶脉构成的“森林”之中,依附着无数大大小小的“巢穴”——渊民的聚居地!
这些建筑并非建造于平地,而是巧妙地开凿、镶嵌在那些巨大晶柱的根部、枝杈之间,甚至直接依附在晶壁之上!利用晶柱天然的形态和巨大的体积,搭建起层层叠叠的平台、悬空的吊桥、嵌入晶壁的石屋。房屋大多由就地取材的黑色岩石和一种类似琉璃的半透明材质构筑,风格粗犷而古朴,与绚丽的晶脉完美融合。无数条由发光苔藓铺就的小径和悬空的藤索桥,如同蛛网般将这些“晶巢”连接在一起。
空间的底部并非黑暗。流淌着温暖橙红色光芒的、如同熔岩般粘稠的河流,在巨大的晶柱之间蜿蜒流淌。那是地底深处涌出的、蕴含温和地热能量的热泉。热泉蒸腾起氤氲的白雾,带着硫磺和水汽的味道,弥漫在空间之中,带来了温暖和湿润。正是这古老的地热和穹顶晶脉自身散发的能量,维系着这片地下世界的生机。
无数散发着幽蓝、淡紫、荧绿光芒的巨大菌类,如同天然的灯笼,生长在晶柱表面、房屋角落、小径两旁,提供了主要的照明。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生命气息——苔藓的清新、菌类的微甜、热泉的硫磺、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属于晶石本身的纯净能量气息。
这里就是“沉渊之息”——渊民最后的家园,一个镶嵌在巨大晶脉之中、依靠地热与光菌维系的流亡部落。
当石母一行人抬着担架、背着遗体,疲惫不堪地出现在一条连接主聚居区的宽阔晶岩栈道入口时,立刻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石母!是石母回来了!”
“天啊!他们……他们抬的是什么人?”
“还有担架!是受伤的战士吗?”
“那是……孟头领?!孟头领他……”
惊呼声、议论声如同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栈道两旁、悬空的吊桥上、晶壁开凿的窗口里,瞬间探出了无数张面孔。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健壮的战士,有抱着孩童的妇人,有充满好奇的少年。他们的皮肤大多呈现出一种长期不见阳光的苍白,眼睛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明亮。他们穿着用兽皮、坚韧苔藓纤维和打磨过的晶石片制成的衣物,样式简单实用。
他们的目光,先是集中在归来的石母和战士们身上,充满了关切和担忧。但当他们的视线扫过担架上那覆盖着暗金色熔融物外壳的身影(齐永丰),尤其是感受到他身上那微弱却无比精纯、与整个“沉渊之息”晶脉隐隐产生共鸣的奇异气息时,所有的声音瞬间低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置信的震撼和……源自血脉深处的敬畏!
“守宫……守宫之主的气息……”一个苍老的渊民祭司颤巍巍地指着齐永丰,浑浊的眼中爆发出狂热的光芒。
“晶脉……晶脉在共鸣!虽然微弱,但绝不会错!”另一名壮年战士感受着脚下晶岩传来的极其细微的震颤,声音带着激动。
敬畏如同实质的潮水,瞬间淹没了栈道两旁的人群。许多人不由自主地躬身,右手抚胸,行着渊民最古老的礼节。孩童们被母亲紧紧搂在怀里,好奇又带着一丝畏惧地偷看。但这份敬畏之中,也掺杂着难以掩饰的警惕和疏离。当他们的目光落在同样昏迷的严静、以及夏欣悦背着的孟老二遗体上时,尤其是看到夏欣悦这个明显的外界女子,那种对外界的深深戒心立刻浮现出来。窃窃私语声再次响起,带着疑虑和不安。
“外面的人……”
“孟头领……牺牲了?”
“他们带来了灾难的气息吗?”
石母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她疲惫地抬了抬手,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安抚人心的力量,瞬间压下了所有的议论:“肃静!打开‘归息岩窟’,准备‘晶脉安魂’仪式!迎接……我们的族人,和贵客!”
“归息岩窟”是“沉渊之息”专门用于安葬逝去族人的圣地,位于聚居地最深处,一处靠近巨大晶脉核心的天然岩洞。洞窟内壁镶嵌着无数细小的、散发着柔和白光的晶石,如同夜空中的繁星。岩窟中央,是两方由整块温润白玉般的晶石雕凿而成的棺椁基座。
雷震山和孟老二的遗体,被小心地安放在晶白玉椁之上。雷震山魁梧的身躯依旧保持着一种战斗的姿态,独眼圆睁,仿佛仍在怒视着敌人。孟老二则面容安详,胸口的黑气几乎消散,只留下那道深可见骨的伤口和边缘那缕若隐若现的淡金色脉络。
石母站在两具遗体前,换上了一身由深紫色苔藓纤维和细碎晶片编织而成的庄严祭袍。她手中那根顶端镶嵌着一块拳头大小、流转着七彩光晕晶石的权杖,代替了断裂的晶石杖。幸存的渊民战士分列两旁,神情肃穆。几乎全族的渊民,无论男女老少,都默默聚集在岩窟外,神情哀戚,低声吟唱着古老的安魂曲,歌声在晶窟中回荡,悠远而苍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2章流亡部落(第2/2页)
仪式开始。石母高举晶杖,口中吟诵着晦涩古老的祷文,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引动着周围晶石的光芒随之明灭。气氛庄重而悲伤。
然而,就在仪式进行到向逝者献上象征回归大地怀抱的“晶尘”时,异变突生!
被放置在齐永丰身旁岩石上、那柄仅剩三分之一刀身、布满裂痕、黯淡无光的沙魂刀残骸,毫无征兆地轻轻震颤了一下!
嗡……
一声极其微弱、却仿佛能穿透灵魂的刀鸣响起!
紧接着,一股难以形容的、源自齐永丰体内、极其微弱却精纯无比的龙魂之力(地脉之力),不受控制地泄露出一丝,瞬间与沙魂刀残骸中那缕不屈的刀魂产生了共鸣!
这股微弱的共鸣,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
嗡——!!!
整个“归息岩窟”,不,是整个依附的巨大晶脉核心区域,猛地发出一声低沉而宏大的共鸣!
岩窟内壁上,那些原本散发着柔和白光的细小晶石,瞬间光芒暴涨!光芒不再是白色,而是流淌出与沙魂刀同源的淡金色泽!无数道淡金色的光流从岩壁的晶石中迸发出来,如同活物般流淌、汇聚,在岩窟穹顶交织、盘旋!
更令人震撼的是,安放雷震山和孟老二遗体的那两方晶白玉椁基座!纯净的玉质内部,骤然亮起了无数道细密的、如同血脉经络般的金色纹路!这些金色纹路迅速蔓延、点亮,将整块白玉晶椁映照得如同内部点燃了金焰!温润的白光被璀璨的金芒取代!
磅礴、精纯、带着一种抚慰灵魂创伤般的温和却又无比坚韧的地脉能量,如同温暖的潮汐,瞬间充满了整个“归息岩窟”,并沿着巨大的晶脉网络,向着整个“沉渊之息”地下城扩散开去!
所有正在吟唱安魂曲的渊民,歌声戛然而止!他们感受到脚下传来的、前所未有的、温和而磅礴的脉动!仿佛沉睡的大地之母,在这一刻被唤醒,发出了轻柔的叹息!晶脉的光芒变得更加明亮、柔和,空气中弥漫的晶石能量气息前所未有的活跃!
“晶脉……晶脉苏醒了?!”“是守宫之主!是守宫之主的力量!”“先祖庇佑!晶脉在回应他!”岩窟外的人群爆发出无法抑制的惊呼和狂热的低语,许多人激动得热泪盈眶,朝着岩窟内齐永丰的方向虔诚跪拜!
石母站在璀璨的金光中心,沐浴在磅礴而温和的地脉能量中,她肩头的伤痛似乎都减轻了许多。她看着被金芒笼罩、如同披上神圣光辉的雷震山和孟老二遗体,看着那两方如同燃烧着圣焰的晶白玉椁,又看向昏迷中依旧引发这神迹的齐永丰和他身旁那柄残破的沙魂刀。苍老的脸上,泪水无声滑落,滴落在散发着金光的晶石地面上。
她知道,雷震山和孟老二,这两位为守护付出了生命的勇士,他们的灵魂,在这源自地脉最深处的纯净力量抚慰下,在这晶脉的磅礴共鸣中,将得到真正的安息与升华。而守宫之主的降临,对于流亡了无数岁月的渊民而言,是神谕,是希望,也是……未知的风暴。
仪式在震撼与希望交织的金色辉光中结束。雷震山和孟老二的遗体在晶白玉椁散发的温暖金芒中,仿佛沉入了大地母亲的怀抱,面容安详。聚集的渊民带着敬畏与激动的心情,在晶脉悠长的余韵中缓缓散去。
齐永丰和严静被安置在了“沉渊之息”最核心、也是最安全的地方——紧邻巨大晶脉主根的一处宽敞石室。石室一半是天然晶洞,一半是开凿的石屋,墙壁上镶嵌着自行发光的晶石,温暖而明亮。浓郁纯净的晶石能量弥漫其中,对伤势的恢复有着难以估量的好处。
几天后,齐永丰终于在晶石能量的滋养下,艰难地睁开了眼睛。意识如同沉睡了千年般沉重,全身的剧痛并未消失,只是被一种温和的能量包裹着,不再那么尖锐。覆盖身体的暗金色熔融物外壳并未脱落,反而像是与他的皮肤融合了,形成了一层布满细密淡金纹路的坚韧“甲壳”,触手温热。他试着动了动手指,钻心的疼痛让他闷哼出声。
“你醒了?”一个温和的声音在旁边响起。是石母。她坐在一张晶石雕琢的矮凳上,脸色依旧苍白,但精神好了许多。夏欣悦也在旁边,正小心地用浸泡了发光苔藓汁液的布巾擦拭着严静额头的冷汗。严静依旧昏迷,但呼吸平稳了一些,左肩伤口的黑气在金芒笼罩下似乎被压制住了。
“这是……哪里?”齐永丰的声音沙哑得如同砂纸摩擦。
“沉渊之息。我们的家。”石母的声音带着一丝暖意,“也是……守宫人最后的遗泽之一。”
她示意夏欣悦照顾严静,自己拄着晶杖,缓缓走到齐永丰的石榻旁坐下。“你的身体……很奇特。龙魂之力几乎摧毁了你,却又被地脉核心的意志强行束缚、改造……你现在,既是人,也是地脉之力的容器。”她的目光落在齐永丰身上那层淡金色的甲壳纹路上,“沙魂刀呢?”
齐永丰下意识地摸向身边,只触到冰冷的岩石。他眼中闪过一丝痛楚和茫然。
“刀魂未灭。”石母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它与你,与这片晶脉,已是一体。当你需要时,它自会出现。现在,你需要知道更多。”
她的神情变得无比严肃,目光仿佛穿透了石壁,看到了漠上无尽的狂沙。
“孟老二用生命换来的线索,‘九州鼎’,并非虚言。那是我族代代相传,却几乎被遗忘的……‘守宫人’真正的救世之器!”
齐永丰强忍着疼痛,集中精神。
“上古守宫人,并非只留下了‘守宫之心’那样的观测站和沙魂刀这样的钥匙。”石母的声音低沉而充满敬畏,“他们预见到了地脉终将失衡,龙魂终会暴走。为此,他们倾尽智慧与力量,铸造了九尊‘九州鼎’!”
“鼎?”齐永丰皱眉。
“非是凡俗之鼎。”石母摇头,“它们并非实体金属铸造,而是以九州九处最重要的地脉节点为核心,抽取地脉本源精粹,混合星辰陨铁与守宫人生命印记,凝聚而成的‘地脉之锚’!每一尊鼎,都蕴含着一种对应天地本源的力量——厚土、庚金、离火、玄冥……它们深埋于漠上各处,与地脉相连,共同构成一张无形的巨网,稳定着九州大地的根基,也压制着狂暴的龙魂之力!”
“当年‘守宫之心’引导失败,引发第一次大沙暴纪年,不仅摧毁了观测站,更直接导致埋藏于漠上的数尊九州鼎受到波及,鼎身崩裂,碎片散落……失去了完整的九州鼎网络压制,龙魂之力才日益失控,终至今日之祸!”
石母的目光锐利地看向齐永丰:“重聚九州鼎碎片,重铸完整的九州鼎网络,是彻底稳定地脉、重新封印龙魂的唯一希望!比在‘守宫之心’强行疏导核心更加根本!孟老二所说的‘星陨之地’,很可能就是其中一处重要的鼎碎片埋藏点,甚至是……铸造星辰陨铁之地!”
九州鼎!地脉之锚!重铸封印!
这些信息如同惊雷,在齐永丰疲惫而混乱的脑海中炸开!原来,他们之前在地心熔炉的搏命,只是延缓了灾难,而非根治!真正的希望,在于找回那些散落于狂沙之下的碎片,重铸这上古的镇世之器!
他挣扎着想坐起来,却被剧痛和虚弱阻止。目光看向昏迷的严静,又看向石母,最终落在石室墙壁上那些流淌着温和能量的晶石脉络。
流亡的部落,破碎的钥匙,散落的神器,无边的狂沙……前路依旧荆棘密布。但希望的轮廓,在这地底晶辉的照耀下,终于变得清晰了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