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我助关羽永镇山河> 第919章

第919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关兴起身行礼,拿起笔记本就要告退,诸葛亮却先一步抢过笔记本边翻看边问道:“上面的字都是你写的吗?”
    关兴本能点头。
    诸葛亮将笔记本翻到没写字的一页,然后左手抓住写过字的半本,右手抓着空白的半本用力一拽,将其撕成两半之后将没写字的半本递给关兴说道:“这份草稿我留下再看看。”
    关兴对诸葛亮非常信任,没有丝毫怀疑,拿着半本转身离去。
    诸葛亮看着他走出帐篷,然后立刻翻开笔记本仔细观看,只一眼便察觉出了问题所在。
    关兴是他的学生,他对关兴跟对刘禅一样都是手把手教的,因此非常熟悉关兴的字迹,不但熟悉甚至都能轻松模仿出来。
    但手中笔记本上的字迹与他熟悉的那个关兴的字迹截然不同,两者找不到任何相似的点,为什么?
    关兴的右手好像没受过伤吧,既然没受过伤,同一个人的字迹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
    诸葛亮首先怀疑的是自己看错了,所以提笔在空白处模仿关兴的笔迹,将笔记上的字又写一遍,两厢一对比果然没有丝毫相似之处。
    什么情况?
    难道以前的关兴跟现在的关兴根本不是一个人?
    这不扯淡嘛!
    但笔迹的事又怎么解释呢?
    诸葛亮又将关兴从出生到现在发生的,且自己知道的所有事情都在脑中想了一遍,越想脸色越阴沉。
    孙权张昭等人可能看不出前后关兴的区别,但跟关兴生活过许多年,了解关兴一切生活习惯的人却很容易发生异常,之所以没发现只是还没往那方面想。
    但若想到那方面并且陷入怀疑,别说刘备关羽,就连张飞张苞那种反应迟钝,反射弧长的大老粗都能轻松发现异常。
    诸葛亮盯着关兴的笔迹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
    怎么回事,难道安国已经死了,有人借尸还魂了,这也太扯了吧?
    子不语怪力乱神,祖师爷在上,请原谅我的无状。
    等等,安国是什么时候出现异常的,好像离开成都偷跑江陵之前跟我和大王说过,让大王派兵支援秭归夷陵,防止关羽后路被堵无法回蜀,当时我跟大王都没在意,这小子就扔下封信自己溜了。
    现在看来他早在襄樊战败之前就知道吴军会白衣渡江,糜芳傅士仁会献城投降,关羽会败走麦城被围临沮,甚至早就想好了破局之策,撺掇关羽招揽大别山土匪奇袭建业。
    还有他在乌伤打土豪分田地的所作所为,任何一件都不像是仓促间想出来的,倒像是受过这方面的教育,积累过这方面的经验,然后按流程办的。
    诸葛亮掌管后勤多年,非常清楚照章办事和标新立异的区别,照章办事不会出错,至少不会出大错,标新立异却不同,执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错误和变数,然后不断试错不断改进,才能将今天的创新变成日后完善的规程。
    任何完善的制度都是经过千锤百炼,时间检验的,不可能刚一问世就接近完美。
    关兴在江东的所作所为在当今天下人的眼里绝对属于标新立异,很多事情诸葛亮别说做过,连听都没听过,关兴却跟习惯成自然似的直接上手,且执行过程中没犯过半点错误,这哪像是头脑一热当场想出来的?
    也就是说在别人看来标新立异的东西,在关兴那里早已成为习惯,成为想都不想便能脱口而出的本能反应。
    就像大一统对于先秦百姓和大汉百姓的不同,跟先秦百姓说大一统,先秦百姓会觉得你有病。
    但跟大汉百姓说大一统,大汉百姓则肯定会说,那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这就是时代的区别,也是诸葛亮他们跟关兴的区别。
    还有那完善的近乎完美的科举制度,以及熟练的炼钢技术和造纸术,这特么是一次就能成功的吗,不需要成千上万次的试验总结吗?
    综上所述,眼前的关兴跟以前的关兴绝对不是一个人,眼前关兴有着太多他们不知道的,且更为先进的东西。
    那么问题来了,该怎么处理眼前这个冒牌关兴呢?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超神:天翊王 我在古墓摸金那些年项云峰李静 年代:与阴鸷大佬假结婚 序列公路求生:我在末日升级物资 绝世神龙小傻医 教小火龙焚决的艺术系训练家 贫穷剑修:从废材苟到飞升 长安剑客萧书生 末日生存整合包 偷偷告诉你,我是大汉皇太孙 当过明星吗,你就写文娱? 我一末世女配,杀几个男主不奇怪吧? 修仙界来了个大学生 万兽战神司空靖苏月汐 沪上大小姐,换亲随军后躺赢 股海拾金 拿我换城池,我走了将军哭什么? 抗战之国之劲旅,从少将师长起 奥特:夭寿了,有海帕杰顿贩子!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