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第123章 发展

第123章 发展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23章发展(第1/2页)
    王申在东阳府待太久了,也该挪一挪地方了。
    高坚盯上了又一支新芽,语气却是不急不缓:“该给恩师送年礼了,这一盒绫罗一并送去吧。”
    高管家连声应是,恭敬退下。
    ……
    自陈砚归乡后,陈家湾便是热闹非凡,以至于陈砚好不容易瘦下去的肉又给涨回来一些。
    祠堂再次开启,又是因着陈砚在科举上更进一步。
    就是在祠堂里,族长宣布要建立族学之事。
    族人们自是欣喜不已。
    陈砚是他们看着读书考科举的,如今陈砚如何风光,就连他们这些族人出去,说起自己姓陈,与那陈解元是同族,都要受到旁人的敬重。
    若是他们的孩子也能读书,将来若能考个功名,岂不是他们的孩子也能如此风光?
    要勒紧裤腰带?
    勒!使劲勒!
    有人赞同,必定有人不愿意。
    比如村里的陈癞子就不愿意:“光给后代读书,咱自个儿的日子也得过吧?”
    族里众人纷纷劝他,可惜陈癞子死活不愿意。
    他家四个儿子都已经下地干活了,算是壮劳力,若去读书了,地里的活谁干,总不能让他一把年纪了还下地吧,那他养儿子做什么。
    除了陈癞子,族里还有些别的人也不情愿。
    日子本就过得艰难,谁还愿意多遭罪。
    被当众如此抹了脸面,陈族长当即拉下脸:“不愿建族学来跟我说,我记下名字你们按个手印,往后族学一应花销你们一文钱都不用掏,以后你们的子孙后代都不可来族学读书!”
    那些想不掏钱的人傻眼了。
    这个手印要是按了,他们百年后还能指望子孙后代供奉香火吗?
    不少人直接蔫儿了。
    只陈癞子按了手印,陈族长便将其收好。
    族学选的是村里一间老旧的土砖房子,是村里一位老光棍的,老光棍死后,房子一直空中,如今为了省钱省事,将窗子开大些,再加几片瓦,让孩子们从自家搬来桌椅板凳,就可以用了。
    至于先生,找的是陈青闱。
    这陈青闱虽没有功名,好歹读了十来年书,三百千都是倒背如流,教村里孩童们识字还是够的。
    此事是陈青闱亲自找到陈砚求来的。
    自陈砚家在村里另起了三间青砖大瓦房搬出去后,陈砚只休沐日回来,压根碰不上陈青闱。
    即便是此次,也是陈青闱在门口等了陈砚一个多时辰,两人方才见面。
    堂兄弟二人对面而坐,虽高矮不同、胖瘦不同,却是一样的黑。
    陈砚是蹴鞠晒黑的,陈青闱是干农活晒黑的。
    如此一来,两人倒是有几分相像,不过两人的气质是截然不同。
    陈砚从容沉稳,陈青闱多了几分拘谨与唯唯诺诺。面对如今的陈砚,他手里提着的老母鸡都有些送不出手。
    还是柳氏主动接过去,陈青闱方才犹豫着将自己想去族学当先生的事说了。
    陈砚并未拒绝。
    整个陈家湾除了族长一家与他外,就只有陈得寿兄弟和老陈家长孙陈青闱读了书。
    想要将族学建起来,如今省钱是重中之重,自己族人当先生就能省下不少钱,也会更尽心尽力。
    族长年纪大了,总不能来教书,陈得寿二十多年没碰书本,让他去教书,怕是要误人子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3章发展(第2/2页)
    陈青闱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如今的陈砚已站在更高处,自不必再如以前一半将陈青闱视为争夺生存资料的敌人。
    相反,陈青闱已经是能为他所用的人才。
    如此一来陈青闱得了这先生的差事,与陈老虎一样,一个月也是四百文钱,却要教导整个陈家湾的孩童,这个钱也并非那般好赚。
    不过陈青闱已经很知足了,与干农活比起来,教书实在太轻松。
    从天色蒙蒙亮起,陈家湾就响起朗朗读书声,族人们每每听到,连干活都多了些力气。
    不过这陈癞子是不让村里人好过的。
    每日他拿着旱烟杆在村里四处溜达,瞧见谁便要拉着说几句酸话,譬如:“好好的劳力不用,给送去族学,那陈青闱自个儿都没功名,还能教出给秀才公出来不成?”
    亦或是:“你就是白费钱白费工夫,哪里像我这么舒坦。
    起先村里人并不在意,说得多了也就烦了,便没好气地堵回去:“就算考不上功名,多认几个字也是好的。”
    便是考不了科举,还能找找识字的活儿干,比如帮人写信、干伙计,就连说亲都更好说些。
    陈癞子对此嗤之以鼻,那陈青闱识字多吧,照样下地干活,书都白读了,废那个劲儿干什么。
    真以为人人都能跟陈砚一样中举?
    这些话他也不藏着,就直白地与村里人说,这话谁听了心里都不舒坦,渐渐就绕着他走,陈癞子在村里成了人人嫌的存在。
    他便和别的村子人说起族人白费劲的事,往外跑多了,竟认识了一位富商。
    那富商穿金戴银,和他兄弟相称,一开口就是:“等你有了银钱,谁还会躲着你?钱才是男人的胆。”
    陈癞子颇为心动,将家里所有银子卷走,与富商一同做生意去了。
    此事不过陈族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没多久便被另一件事给盖了过去:陈得寿不种庄稼,该种什么土芋了。
    这可真是孩子出息了,老爹就瞎来。
    陈得寿只得道:“这土芋是阿砚花高价从外买来的,说是产量高,种好了全家不饿肚子。”
    村里人起先都是调侃陈得寿,如今听说是陈砚的主意,便都盯上了土芋。
    陈砚可是解元郎,懂的多,他说产量高,那肯定产量高。
    村里几个庄稼老把式日日都要来陈得寿的地里看看,再根据长势提出些意见,譬如浇水,再譬如施肥。
    陈得寿原本对种出没见过的土芋颇为担忧,有了几位庄稼老把式盯着,长势颇好,他也就信心大增,干脆搬到地里住,日夜盯着土芋。
    所谓土芋,就是现代所说的土豆。
    作为主粮,土豆产量高、营养丰富,且极好种植,被乾隆称为“救荒第一义种”。
    明明是万历年间就引进了,却一直没有得到推广,只供宫廷和达官显贵食用。
    陈砚让孟永长帮忙买些土芋回来,让陈得寿试种,一旦成功,就让全族耕种,到时全族能吃饱饭,便能有余力干别的。
    封建王朝真正的硬通货是粮食。
    田地也是用来种粮食的。
    为何封建王朝一直是小农经济?
    因为粮食产量不够,连肚子都吃不饱,百姓只能被牢牢拴在田地上。
    所谓重农抑商,也不过是为了活命的无奈之举。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女帝:让你解毒,没让你成就无上仙帝 巡山校尉 转生女妖,与重生千金拯救世界 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无尽寒冬:我的营地无限升级 说好的民企,空天母舰什么鬼 我不是文豪 元始法则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历史病了 内娱顶流:从跑男出道 出演逆袭少女漫的我 噬恶演武,诸天除魔 躺平:老婆修炼我变强 我在修仙界种田飞升 从游戏测试开始 重生2000:从追求青涩校花同桌开始 红色莫斯科 大明第一国舅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