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当然,胡辛铭过来不是这么一个目的。
除了看看邓青宁现在的情况,看看她,跟她说说话,还有要征求一下她对他们下一步生活的规划意见。
比如:“你喜欢住在楼上还是在楼下呀?”
“你们厂子那边的职工家属院是什么样子的?你去看了吗?这个还能自己选吗?不是说还在排着吗?”
“是还在排着,但是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比如说对位置和格局有什么要求。
有要求的按照要求需要等的时间就长一点。
我去看了他们那边整的还不错,家属院是三层楼,好几排房子,户型都不一样。
有单人间,有大长间,有两居室三居室的套间。
房子是早几年才修起来的,还很新。
我们能拿到个两居室的,就看你喜欢楼上还是楼下的?”他虽然说还在排着,但是心里已经有了点谱,不然他不会早早的说出来的。
“我都行啊,问我做什么?那地方要你住的。”
胡辛铭捏着她的手,握着她的指尖,来来回回的玩着她的手指头:“那也不可能一直是我一个人啊!我一个人的话,就住厂里的职工宿舍就可以了,那以后是我们一起要住的地方。”
别说以后了,等到邓青宁放假,如果没有别的事情安排,可能也会住过去。
前提是两个人得领了证。
就像小麻雀一样,不管怎么样得先有个窝。
邓青宁这边没办法那他那边就得想办法先把那个窝搭起来,然后再一点点的完善。
邓青宁只觉得手指尖被他捏的滚烫,
说是这样说,她还是忍不住简单的憧憬一下:“楼上或者楼下都行,最主要的是邻居好相处。”
她也不是个不会跟人相处的,在岛上的时候跟左邻右舍关系都很好。
但关键那会儿她是个孩子。
成年人之间的来往跟小孩子是不一样的看似简单,实际上要复杂的多。
但她也清楚住房这个东西不是说你想在哪住就能在哪住的。
邻居到底好不好相处也不是个人能决定的,全靠个人运气。
想要分到一套很合心意的住房,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厂里的住房必须得申请,还得经过审核,最后还得公示,大家都没有意见之后你才能正儿八经的住进去。
职工住房,除非赶上好时机,比如新建的房子落成有多余的。
要不然那就得等里面有职工搬出去才能有多余的安排,后面排队的一长串,难着呢!
“你看着弄,我都行。”
“那房子下来了之后呢?有没有特别想要的?”
屋里的陈设很重要。
搬进去之前就要弄好。
以后是要过日子的,不能像住宿舍一样,只需要有个能睡觉的床就行了。
邓青宁要求不高:“能有个单独洗澡的地方吗?”
这个很重要。
冬天还好,可以拿着票去澡堂子。
夏天呢?总不能天天去澡堂子。
“厕所应该也是公厕吧?”
“是的,男女公厕,在院子最后边。”晚上上厕所要么出门,要么提桶。
“洗澡的地方,到时候想想办法。厨房在屋里,原本就有下水,想办法改一下应该能行。”
至于要怎么改,那得等分配到手之后进去看里面具体是个什么情况。
那暂时就不说这个了,其他的邓青宁没有什么要求。
她也是苦过的,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有个家就好了,脑子里没有太多的想法。
过日子都是走一步看一步就跟种菜似的,只有种下去长出来才能选择是直接吃了还是腌咸菜。
“对了,你跟江成安他们有没有联系呀?”
“还是过完年来之后见过一面,我一直在忙着,他训练估计也挺忙,所以就没再见过面。”
好不容易空闲出来一点时间,首先想到的就是邓青宁,想过来看看她,别的都还没想到呢!
胡辛铭这回跟于聪一起编写剧本,算是一个很大的制作。
在原来的那些电影上又有突破,在当下样板戏非常流行的时候彻底的打破了影片中跟戏曲相结合的模式,又大胆的创新往前跨了一步。
剧本的名字叫《荒原》,主要讲述的就是解放前国共合作抗日那一段时间,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为救家国,共赴国难的悲壮故事。
虽然依旧是短篇形式,依旧是围绕抗战进行创作,但题材非常的宏大,拍摄的难度也相当的高,实在是具有挑战。
算得上是厂里开年之后的第一个大项目。
从头年就开始筹备了。
剧本大概的线于聪已经整理的差不多。
胡辛铭要做的就是将里面的全部细化出来。
然后导演那边就要开始进行选角了。
里面有一个比较主要的女性角色,也是一名非常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叫孟含秋,跟主角是兄妹关系。
是一名家庭条件在当时算的十分优越正在念书的大学生。
当革命轰轰烈烈的扬帆起航的时候,哥哥放弃安逸的生活毅然投身革命。
孟含秋也毅然和身边的同学离开学校参加革命,并且迅速的以工厂女工的身份隐匿起来从事地下接头活动。
但最后为了掩护刚刚队伍撤离暴露被抓,饱受折磨,英勇就义。
胡辛铭心里觉得邓青云合适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这个角色在暗中执行任务的时候有好几处需要用枪。
在细化这个角色的时候,他脑子里不由自主的就能想起邓青宁当初在火车上夺枪开枪的那一瞬。
可以说刻画这个人物,邓青宁就是他脑子里面的原型。
他跟于聪讨论过一次。
当然,也很坦白的告诉了对方他们两个现在的关系。
他不在乎对方怎么想。
举贤不避亲。
合适就是合适,这跟两个人是什么关系关系不大。
最重要的是他觉得邓青宁可以而且邓青宁本身有那个能力。
于聪和厂里的一个导演对邓青宁也十分的欣赏,甚至还知道她已经被边宁推举到五七大学进修。
就只看邓青宁这边有没有时间过去试一下戏,要是觉得合适再看邓青宁这边能不能请假。
不只是拍摄这么简单,前期工作也是要做的。
有些专业性的东西是需要针对性训练的。
就算是你有很扎实的功底你所呈现出来的东西不一定是导演和编剧想要呈现出来,那就必须得进行磨合才行。
这边离他厂子那边有点距离,过来的时间也不早了,而且这边也没办法安顿他。
所以大老远的跑一趟只是见个面,两个人在学校里转了转,在一起晒了会太阳,说了一会话,相互交流了一下各自的近况,然后恋恋不舍的离开了。
他离开,劳动课也结束了,一群因为参加体力劳动消耗过度的饿狼拿着饭盒直接往食堂冲。
三合面窝窝头,已经不再是一开始那几天那样奇形怪状了,越长越标准了。
就连菜里面的豆腐条都煎的两面金黄模样越来越标准了。
白菜豆腐条炖粉条,一人两大勺,满满一饭盒,就着馒头一口菜一口馒头。
吃完了窗口边上有能照镜子的稀饭和菜汤,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