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功高不赏,非明君所为!
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武英殿内,
今日的气氛却与往日朝议不同。
朱元璋端坐龙椅之上。
太子朱标侍立一旁。
朱元璋目光扫过殿中肃立的文武百官,缓缓开口。
“胡逆伏诛,朝堂涤新,乃国朝之幸。
然,家国天下,家亦为国之本。
今日,朕尚有一桩家事,亦是国事,
欲在诸卿见证下,做个了断。”
“骠骑大将军李祺!”
“臣在!”李祺踏前一步,躬身抱拳。
“上前来!”朱元璋招了招手。
李祺依言上前,立于御阶之下。
“你自垂髫之年,便追随太子左右。
自随军以来,更是屡立奇勋!
西征吐蕃,浴血昆仑,智勇无双,
破敌制胜,居功至伟!
更献雪莲奇药,解皇后沉疴,
于朕有救妻之恩!
此等功勋,彪炳史册,
朕与朝廷,皆铭记于心!”
李祺垂首:
“陛下隆恩,臣愧不敢当!此皆臣之本分!”
朱元璋微微颔首,
“然,功高不赏,非明君所为!
赏罚不明,非治国之道!”
“朕今日,便赐你一份殊荣!”
“临安公主朱镜静,朕之爱女,
温婉贤淑,心系社稷,
奉旨西行,不辞劳苦,
抚慰将士,教化边民,巾帼不让须眉!”
“诚意伯嫡女刘璟,名门淑媛,
才德兼备,襄助兄长,
主持女工传习,推动汉藏通婚,
润物无声,功在千秋!”
“此二女,皆与你有缘,情意相投!”
“故,朕今日特旨赐婚!”
“临安公主朱镜静、诚意伯嫡女刘璟,
同聘于骠骑大将军李祺!”
“待李祺及冠成礼,择吉日,并行大婚之仪!”
“钦此——!”
圣旨一下,满殿皆惊!
同聘二女?还是公主与重臣之女?
这历史以来,闻所未闻!
短暂的死寂后,是压抑不住的哗然!
“不合礼法吧?公主千金之躯……”
“李将军虽功高,但此等恩宠……”
一位须发皆白、以古板著称的礼部老侍郎,
终于忍不住,颤巍巍地出列,
手持笏板,声音带着惶恐和固执:
“陛下!臣……臣斗胆启奏!
自古婚配,一夫一妻,乃礼法伦常!
公主殿下乃金枝玉叶,岂可与臣女同侍一夫?
此……此有违礼制,
恐伤皇家体面,损陛下圣德啊!”
另一位御史也硬着头皮附和:
“是啊陛下!”
“李将军虽功勋卓著,然此例一开,
恐后世效仿,礼崩乐坏!
请陛下三思!”
“请陛下三思!”
又有几位官员出列,躬身劝谏。
朱元璋脸上的温和瞬间消失,眼神变得锐利,正要开口。
一道温的声音响起:
“诸位大人此言差矣!”
只见凤冠霞帔的马皇后,
在侍女的搀扶下,从侧殿步入武英殿!
她大病初愈,气色红润,
眼神明亮。
“母后!”
朱标连忙上前搀扶。
她几步走到御阶前,目光扫过那几位出言反对的老臣:
“本宫倒要问问,镜静哪里委屈了?”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母仪天下的磅礴气势,
压得那几位老臣不敢抬头。
“李祺这孩子,是你们看着长大的!
他的为人,他的本事,你们不清楚?”
“西征吐蕃,昆仑山口,
他一人震慑两千敌兵,为大军打开通道!
圣湖之畔,他生擒妖僧,揭露其滔天罪行!
血堡之前,他火焚城门,助我大明将士破敌!
此等勇略,此等功勋,难道配不上我皇家公主?!”
“再说民生!”
马皇后声音更加激昂,
“那高产的‘土豆’,是他寻得,
推广种植,活民无数!
那廉价的‘蜂窝煤’,是他改良制法,
让多少贫苦百姓冬日免受冻馁之苦?
那雪白的砂糖、精盐,是他提纯之法,惠及千家万户!
此等济世之功,难道配不上我皇家公主?”
“刘璟这孩子,知书达理,心有大义!
她主持女工传习,让多少藏族女子习得安身立命之技?
她推动汉藏通婚,消弭隔阂,功在社稷!
她与镜静情同姐妹,患难与共!
她们二人,皆是世间难得的奇女子!
她们自己愿意,李祺也一心待她们好,此乃天赐良缘!”
“李祺他配不配得上这份殊荣?”
马皇后深吸一口气,凤目含威,扫视全场:
“本宫今日就把话放在这里!“
“本宫的女儿镜静,与刘家姑娘璟儿,皆是好孩子!
她们的心意,本宫清楚,陛下也清楚!
她们与李祺,是患难与共,是情投意合!”
“今日陛下赐婚,是酬功,更是成全!”
“你们只知抱着那僵死的礼法不放,
可曾看到这孩子的赤胆忠心?
可曾看到这两个孩子的一片真情?”
这门亲事,本宫允了!
陛下允了!
谁若再敢说什么‘委屈’、‘不合礼法’,
便是质疑本宫和陛下的眼光,
质疑我大明功臣的功勋!
休怪本宫不讲情面!”
“皇后娘娘息怒!”
“娘娘圣明!”
群臣被马皇后这一番连珠炮般的质问和护犊子的霸气震慑,
那些劝谏的官员被驳得哑口无言,
面红耳赤,纷纷低下头去,
再不敢多言一句。
那位老侍郎更是吓得脸色发白,
连连告罪退下。
百官之中,李善长身体猛地一震!
他刚刚经历了弟弟李存义被赐死的悲痛与自责,
整个人都苍老了许多。
此刻,听到陛下亲口赐婚,
而且是如此破格的天大恩典!
他看向御阶下挺拔的儿子,
又看向龙椅上的皇帝和威严的皇后,眼眶瞬间红了!
一股难以言喻的感激与巨大的荣耀感瞬间冲走了连日来的阴霾!
他嘴唇哆嗦着,想要谢恩,
却激动得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只能深深躬身,老泪纵横!
另一侧,刘伯温亦是心潮澎湃。
他看着女儿与公主一同被赐婚给李祺,
心中百感交集。
他深知女儿对李祺的情意,
更欣慰于女儿终于能得偿所愿,嫁给自己心仪之人,
而且是以如此荣耀的方式!
他看向李祺的目光,充满了欣慰与祝福,
对着皇帝和皇后深深一揖,
一切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