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伙计的人选宋远廷优先想到了村里人。虽说眼看就到了农忙的时候,但村子里总还有一些剩余劳动力的。
有些人家土地少人口多,要是能得到个长久稳定的工作自然会加倍珍惜。
再加上这些人都是知根知底的,对三郎来说绝对是最好的辅助。
宋远廷招工的告示在村里一张贴,整个名杨村就一下传开了。
这宋家老大是真有本事啊,又是采药又是打猎,又是卖豆腐又是盖新房的。
如今更是了不得,都把什么火锅店开到县里去了。
村里人压根就不知道什么叫火锅,但一想到人家有本事在县里开铺子都羡慕得不得了。
但羡慕归羡慕,眼红嫉妒的却没几个。主要宋远廷在村里也真是帮着大家干实事。
就连这次招工的工钱都比别处多的多得多。
不少闲在家里没活干的年轻人一听到消息就赶往宋家报名去了。
宋远廷的火锅店自然也用不了太多人,但他还是尽量多选了几个灵透的。
开业前夕,宋远廷带着三郎给招来的伙计好好培训了一番。等到一切就绪,才选了黄道吉日正式开业。
最初几天,火锅店内人满为患,还好宋远廷一早就有预备,否则真是要忙得不可开交了。
不过适应了几日后,宋远廷发现三郎这孩子倒还真的能够独当一面了。
一切走上正轨后,宋远廷便放心的把火锅店交给三郎打理。这一举动可是让众人都很是不解。
特别是大郎和二郎,在他们看来三郎虽然已经长成个大小伙子的模样,但年岁终究是小了些。
那么大一家店面,父亲说放手就放手了?
关于这件事宋远廷也没跟孩子们多做解释。毕竟解释了他们也不一定理解。
宋远廷的本意就是要发挥三郎的天赋,若是自己时常在侧,三郎难免束手束脚。
只有这小子能够独立解决问题,未来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商人。
至于火锅店最终会不会亏损,宋远廷其实也没那么在意。
就像天下所有有钱的老子一样,但凡能把孩子培养出来,烧点银子又怎么了?
然而让宋远廷万万没想到的是,三郎这小子不仅没让店里亏损,反而在短短一个月内就让盈利翻了一番。
生意有了起色,三郎的心气儿也更高了。每日与阿龙驾着马车早出晚归,虽然辛苦,脸上却始终挂着笑容。
看着儿子跟打了鸡血一样的精神状态,宋远廷知道自己确实没有看错这孩子。
宋远廷的火锅店在名杨村掀起了不小的风浪,然而没多久,另一件事便在村里掀起了更大的风浪。
春闱过后,宋远志骑着高头大马回了名杨村。
马是租来的,但他宋远志如今的身份必须得有这个排面才行。
老宋家堂屋,宋老太尖叫的声音差点没把房顶掀翻。
“老三,你是说你考上童生了?以后你就是童生老爷了?”
宋远志端着架子,整个身子好像被板子钉住了一样:“那是自然。
我早就说过,这些年没考上都是因为被别人影响的。娘你瞧瞧,我刚搬出私塾就考上了吧。”
“是是是,我儿就是状元苗子。以后等你高中,那些欺负过你的人都得跪着喊老爷。”
宋老太母子俩一整个飘了,相比之下,宋老汉倒还沉稳些。
宋老汉拿着烟斗,猛吸了一口,虽然他表面冷静,心里其实早已欢喜得不行。
“我就知道我宋家的儿子肯定行!这回咱老宋家也算是彻底摆脱贱民的身份了。远志给老宋家长脸了!”
“没错,老头子,远志考上童生老爷可是大事。咱得好好操办操办才行。”
宋老太一脸激动,近来时常有人跑到她面前念叨宋远廷那畜生有多出息。
宋老太还不明白吗?这些人看似好心,实际都是来看她笑话的。
他们觉得自己丢了宝,捡了草,这回她就要让村里人好好看看,到底谁是宝谁是草?
宋远廷买卖做的再大又能如何?她的三儿子未来是要做官老爷的。
士农工商,他宋远廷永远都比远志贱!这就是命,改不了的命!
和宋老太一样,宋老汉也憋着一股子气,再者说远志可是村里第一个童生老爷,不办岂不是让人笑话。
“行!办!要办咱就办得红红火火!”
村里人办事无非就是吃席,婚丧嫁娶一般都是连吃三天。但各家各户都是按着人头给份子钱的。
可像宋远志这样的情况,名杨村还没有过。宋家人一时间也有些拿不准。
这酒席要怎么办?份子钱该不该收?若是不收,单是三日酒席可就赔惨了。
但若是收礼钱,会不会又有些掉了童生老爷的价。
老两口可是听宋远志说过,县里有个考上举人老爷的直接就给旁人发银子呢。
发银子宋家是发不起的,但吃几顿席咬咬牙还是能支撑的。
“这样吧,为了远志的脸面,村里人的礼金不要了。咱就大大方方的摆三天酒席,让大家一起沾沾喜气。”
宋老汉真是打算下血本了。可二房和四房一听可就不干了。
三天酒席,还不收礼,那家里的银子岂不都要败光了。
虽说老三考上童生了,但长脸的也不是他们二房和四房。
可一旦把家里的银子掏空,受罪的那绝对是他们。
“爹,我觉得这事儿咱还是再想想。三天的酒席可不是小数目啊。
今年才刚开春,要是现在就把银子都花了,这一大家子人后面的日子该怎么过?”
老二的话说得并无错处,却一下挑动了宋远志敏感的神经。
“二哥,你这是什么意思?我考上童生难道不是给家里长脸了吗?”
宋老二不敢和家里唯一的童生老爷犟嘴,却也不愿银子被掏光,便含混不清地回道:
“我没说三弟没给家里长脸。但银子也不能都花了。你后面还要继续读书,没了银子可怎么办?”
老四此时和宋老二存的是同样的心思,但相比起来,老四更聪明些。
他知道想要爹娘不办席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是不是可以从别处下手?
大哥不是刚开了一个火锅店吗?铺子还在渠县,要是能在大哥的火锅店办席,岂不是既有排面又省了自家的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