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55章都给燃灯懂完了(第1/2页)
旁人或许信了,他燃灯却不全信。
这三界之内,灾劫何曾断过?
南赡部洲固然重要,可北俱芦洲的凶顽,西牛贺洲的贫瘠,东胜神洲的纷争,哪一处不需人救度?
她观世音偏偏就挑了这个时辰,感应到了南赡部洲的灾劫?
巧合?
燃灯的目光,在不经意间,落在了唐三藏那张平和的面容上。
一个念头,在他心底浮起。
南赡部洲......
那不就是大唐国土所在么?
西牛贺洲的佛法虽盛,可要渡过那茫茫弱水,真正在东土那片人杰地灵之处扎下根来,却是难之又难。
道门三清,根深蒂固,更有那人族圣皇留下的火云洞一脉镇压气运,外来的教派,想分一杯羹,何其艰难。
想当年,李唐开国,太宗皇帝李世民南征北战,定鼎天下。
世人只知其自称老君之后,借了道门的光。
可三界之中,稍有些道行的,谁人不知,这不过是他们初定天下之时,为了笼络人心,抬高身价的说法罢了。
而恰恰相反的是,李唐王朝的背后,有不少关于观音显圣相助的传说。
当年隋末大乱,天下逐鹿。
那观世音便曾在暗中多次显圣,点化过李世民。
旁的不说,单说名讳。
那开创了贞观盛世的唐太宗李世民,他的结发妻子,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小名唤作什么?
唤作观音婢。
以观音之名,自甘为婢。
这份虔诚,这份因果,已是深厚得惊人。
这还不算完。
当年玄武门之变,死于李世民之手的亲哥哥,废太子李建成,他的太子妃郑氏,闺名又唤作什么?
唤作郑观音。
这其中若无天大的缘法,若无她观世音在背后扶持李唐龙脉,费心经营,谁人能信?
如今大唐举国上下,敕建的观音禅院,何止千百?
人间香火之盛,便是灵山诸佛,也少有能及者。
这便是结下了大因果。
昔年,如来佛祖为传大乘佛法于东土,这才有了西天取经一事。
而一路之上,护持这取经人的,正是她观世音。
可以说,整个西游之事,从寻访取经人,到定下九九八十一难,皆是她一手操办。
泾河龙王一案,一桩小小的错行风雨,牵扯出魏征斩龙、太宗游地府这许多故事来。
最终的目的,不过是为了让那位人间帝王,心中对神佛生出敬畏,从而心甘情愿地开启那水陆大会,为她寻觅取经人,铺平了所有的道路。
她与那东土大唐的因果,与这唐三藏的因果,结得太深了。
甚至可以说,如今佛法能在南赡部洲大兴,李唐皇室能鼎力支持,她观世音居功至伟。
所谓西天取经,普度东土,与其说是那东土的芸芸众生需要佛法,倒不如说是他佛门,需要借着大唐那方兴未艾的人道气运,来巩固自家在四大部洲的根基。
此事,本就是一场互惠互利的交易。
南赡部洲,那片东土最是人杰地灵的所在,香火愿力之鼎盛,远非西牛贺洲可比。
如今那里的凡人遭了灾劫,她观音亲自前去救护,不是理所应当么?
燃灯觉得自己真的是懂完了。
不来,便不来罢。
她不来,是她的小算计,是她的妇人之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55章都给燃灯懂完了(第2/2页)
而他燃灯,今日要在此处,在这三界神佛的众目睽睽之下,定下的是他佛门的大气运。
他要让这满天神佛都看清楚,动我佛门弟子者,纵有万般缘由,也只有一个下场。
这点子小节,无伤大雅。
权当是看破不说破,日后自有计较。
他端坐莲台,缓缓宣了一声佛号。
“阿弥陀佛。”
“玉皇大天尊已有口谕,命我等依天规律法,秉公而断。此乃金科玉律,我等自当遵奉。”
他这话一出,众仙皆是点头,心想这倒是正理。
可他接下来的话,却是话锋一转,对那方才搅得满场风雨的三生镜,提也未提,只当那镜中所照出的前尘往事,不过是过眼云烟,不值一哂。
“陆凡此子,自东土而来,为报父母之仇,追索凶顽,一路西行,心怀怨愤,此乃人之常情,本不足为怪。”
“为泄私愤,于荒野之中屠戮了一伙山匪。此事,本也算不得什么大过。山匪凶顽,杀之或有小惩大戒之功。”
“我佛门并不欲置喙。”
“可他入了西牛贺洲,我佛门清净之地,非但不知收敛心性,化解戾气,反倒变本加厉,纵凶行恶。”
“冤有头,债有主,他寻那强盗报仇,乃是凡俗间的恩怨了结,纵有杀孽,亦属人道常情。”
“我教僧人,见那山匪之中,尚有几个心存善念,不忍其尽数丧命,故而将其收入寺中,欲以佛法点化,使其改过自新。此乃慈悲之举,渡人之行。”
“可这陆凡,寻上门来,不问青红皂白,竟将我教那两位慈悲为怀的僧人,一并打杀!”
“更是闯入寺中,将那几个刚刚放下屠刀,准备皈依我佛的凡人,屠戮殆尽。”
“一座清修古刹,转瞬之间,化作血腥炼狱。三百余名佛门弟子,只因一念之慈,便遭此横祸,魂断西洲。”
“贫僧敢问诸位,这,是何道理?”
“我佛门广开方便之门,普度众生,难道连给一个凡人改过自新的机会,都成了罪过了么?”
“此事之后,他更是杀性大发,一路西行,但凡遇我佛门弟子,稍有阻拦,便拔剑相向。”
“血流成河,尸骨遍地,染红了我佛门的清净伽蓝!此等罪业,罄竹难书!”
“此事,人证物证俱在,桩桩件件,血迹斑斑!便是他陆凡自己,对此亦是供认不讳!”
“贫僧敢问诸位,这等行径,与那魔头何异?这等罪孽,天地之间,可能容得?”
“天条昭昭,杀人者死。他陆凡连戮我佛门僧众,此乃弥天大罪,万死亦难赎其一!”
“贫僧今日,非是为我佛门一己之私,实是为三界纲纪,为天道正法!”
燃灯古佛一番话说得是声色俱厉,他周身佛光大盛,直照得人心头发颤。
斩仙台上,众仙听得这番言语,心中亦是凛然。
无论陆凡心中有多大的冤屈,将这冤屈迁怒于毫不相干的无辜之人,大肆屠戮,这在任何一家的法理之中,都是无可辩驳的大罪。
只有陆凡在斩仙台上冷笑。
无耻!
当真是无耻之尤!
什么是佛门点化?
那分明是蛇鼠一窝,僧匪勾结!
什么是慈悲调解?
那分明是仗势欺人,助纣为虐!
全凭他燃灯一张嘴去说。
他佛门势大,他说的话,便天然占了三分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