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作死日常,在下先死为敬> 第 229 章 工业革新2

第 229 章 工业革新2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29章工业革新2(第1/2页)
    老铁匠听得连连点头,嘴里念叨着:“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要是咱们打铁的炉子都装上这个,以后就不用费劲拉风箱了,还能省不少力气!”
    其他工匠也纷纷附和,有人问能不能用这机器带动织布机,有人问能不能用它来磨面粉。
    工匠们的好奇心,成了技术推广最好的动力。
    他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无数的机器代替人力,生产变得高效而轻松。
    一位年轻的工匠激动地说:“若能将这蒸汽机推广开来,我大明的技术必将一日千里!”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他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学习和掌握这先进的技术,为大明的工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见状,陈林立刻宣布:“示范工坊从今日起,定期对外开放,各位工匠都可以来学习。
    我们还会挑选一批有悟性的工匠,专门进行蒸汽机操作与维护培训,学会之后,就能参与到新工坊的建设中!”
    消息一出,工匠们欢呼雀跃,当场就有几十人报名参加培训。
    要发展工业,离不开金属.
    铁矿、煤矿是制造机器、提供燃料的基础。
    陈林与技术团队经过勘察,结合现代历史资料与实地考察,发现北平府西部的房山一带,有丰富的铁矿与煤矿资源,且开采难度较低,适合作为大明工业的原料基地。
    朱元璋立刻下令,从北平府抽调了五千名民夫,给予合理的工钱,避免像以往那样强征徭役。
    由现代采矿专家带领,前往房山开采煤矿与铁矿。
    采矿专家带来了现代的安全采矿理念与简易设备。
    比如用于支撑矿洞的木支架,按照现代标准设计,更稳固安全。
    用帆布制成通风的风筒,能将新鲜空气送入矿洞,减少瓦斯积聚的风险。
    用于挖掘的铁镐。比大明传统铁镐更锋利、更耐用,是现代工艺制造的。
    起初,民夫们对这些新规矩很不适应。
    以往采矿只图快,根本不注重安全,矿洞坍塌是常有的事。
    但在采矿专家的坚持下,民夫们开始按新规矩作业。
    先搭建木支架,再挖掘矿石。
    每隔一段距离就安装风筒,确保矿洞里空气流通。
    没过多久,民夫们就发现,按新规矩采矿,不仅安全多了,效率也提高了。
    以往一天只能采半车矿石,现在能采一车多,而且没人再因为矿洞坍塌受伤。
    矿石采出来后,接下来就是冶炼。
    技术团队在房山附近搭建了新式冶炼炉。
    与大明传统的土炉不同,新式冶炼炉采用了热风炉设计,能提高炉温,还配备了蒸汽机带动的鼓风设备,让炉火更旺,冶炼效率大幅提升。
    现代冶炼专家还教工匠们优化矿石配比,根据矿石的含铁量,调整矿石与焦炭的比例,让铁水的质量更好。
    以往,大明传统土炉冶炼铁矿,十斤矿石只能炼出三斤铁,而且铁的纯度不高,容易生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29章工业革新2(第2/2页)
    而新式冶炼炉,十斤矿石能炼出六斤铁,铁的纯度也大幅提高,用来制造机器、农具都更耐用。
    当第一批用新式冶炼炉炼出的铁块运到示范工坊时,朱元璋亲自前来查看,他拿起一块铁块,掂量着重量,又用刀划了划,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好铁!有了这样的铁,咱们大明就能造出更多好东西!”
    采矿,冶炼,机械制造属于重工业,但只有重工业而没有轻工业不行。
    轻工业才发展民生的关键。
    纺织业是大明的重要手工业,也是与百姓生活最密切相关的产业。
    以往,纺织全靠手摇纺车与脚踏织布机,效率低下,一匹布往往需要织上好几天。
    陈林决定,从纺织业入手,让大明百姓直观感受到工业革新带来的变化。
    技术团队根据大明的纺织工艺,对现代的蒸汽纺纱机与蒸汽织布机进行了简化改造。
    保留核心功能,降低制造难度,使其更适合大明的工匠生产与操作。
    改造完成后,技术人员在句容县建了蒸汽纺织工坊,安装了十台蒸汽纺纱机与五台蒸汽织布机,并从附近村庄招收了一批年轻女子,进行操作培训。
    这些女子大多在家中从事纺织工作,熟悉传统纺车与织布机,刚开始接触蒸汽设备时,都有些害怕。
    机器运转的声音很大,她们担心会伤到手。
    但在技术人员的耐心指导下,她们逐渐掌握了操作方法。
    只需将棉花放入进料口,机器就能自动将棉花纺成线。
    织布时,只需控制好经线与纬线的开关,机器就能快速织布。
    培训结束后,蒸汽纺织工坊正式开工。
    第一天,十台蒸汽纺纱机就纺出了以往几十架手摇纺车一天的纱量。
    五台蒸汽织布机织出了十匹布。
    而以往,五名女子用脚踏织布机,一天最多只能织一匹布。
    消息传开后,应天府周边的布商们纷纷前来订货,工坊的订单很快就排到了三个月后。
    看到蒸汽纺织机的效率如此之高,不少布商主动找上门,希望能购买设备,自己开设工坊。
    陈林建议朱元璋顺势成立了大明纺织设备制造局,专门生产简化版的蒸汽纺纱机与织布机,并提供技术指导。
    这不仅推动了纺织业的革新,还带动了机械制造产业的发展。
    陈林知道,技术与行政的革新,终究要靠人来推动。
    若大明百姓大多目不识丁,不懂科学知识,再好的技术也难以推广,再完善的行政体系也难以运转。
    因此,在推动产业革新的同时,教育普及与思想启蒙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大明的教育资源大多集中在士绅阶层,普通百姓几乎没有入学的机会,目不识丁者占了绝大多数。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陈林与教育团队提出了基础识字教育计划。
    在应天府下辖的每个县、每个里,都设立启蒙学堂,招收六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免费入学,教授基础的识字、算术知识。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神印:成为骑士后,我是魔族团宠 三界都在谢我?可我在帮反派搞KPI啊 神豪签到,全职花钱 百肝成帝:从杂役开始! 被女神甩后,我在末日当囤货海王 斩仙台上何人?灵台方寸关门弟子 和权臣一夜共感后,我女儿身暴露 侧妃进门我让位,死遁了你疯什么 八零嫁绝嗣硬汉,好孕娇娇成团宠 系统体验员 人在狼旅,军令执行就变强 西游:从拜师太乙救苦天尊开始 重生70:让你守门,你整了个蘑菇云? 迁坟禁忌,我被迫给死人当伴郎 诡异求生:从行贿海绵宝宝开始! 村民饥荒我吃肉,我把儿媳养肥肥 依然妩媚 水浒:靖康耻?我先登基称帝 开局穿越杨宇霆,辅佐少帅抗日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