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严家今晚也算热闹,因为杏儿18岁了。
这个年代小妾入门的岁数从13到18都有,但多数集中在14、5岁,像严振声这样坚持18岁原则的真是绝无仅有。
绝世好男人,守法好公民。
其实家里人还是那些人,菜也只是多加了两道葱烧海参、灌汤黄鱼,但喜庆的气氛不一样。
虽然已是相处多年的家人,但席间大家都对杏儿做了祝贺。
吃完晚饭严振声一手抱着春花的儿子严宙,一手牵着杏儿,跟二大爷、牧春花一起回芝麻胡同20号院子,这里的东厢房才是张灯结彩的地方。
“杏儿,现在时局不好,没给你单独办一席,委屈你了。”
“老爷,不委屈,那些不重要,我高兴着呢,我盼这一天盼好久了!”在温暖的屋里脱下了厚重外套的杏儿紧紧抱着严振声,语气娇羞,但温柔又坚定。
“那咱们就歇着吧,春宵一刻值千金啊,媳妇儿!”
“好~!”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洞房花烛夜严振声经历过十几二十回了,但每一个美人都有不同的风格,他很喜欢也很享受。
第二天早上,洗漱完的杏儿给脸上抹了一点东西,就见白皙粉嫩的脸变得暗黄,瞬间掩盖至少一半的姿色。
衣服也不再是昨晚的美丽嫁衣,而是臃肿的粗布棉袄。
“爸爸!”
“乖儿砸!”
“五妈妈!外公!”
“小宙真乖!”
两人走出房门,从西厢房出来的牧春花也是同样的打扮,严振声从她手上接过裹成球的儿子,跟从正房出来的二大爷打过招呼后一起回严家吃饭。
两个女人落在后面挽着手说着悄悄话。
“杏儿妹妹,今天气色不错哦!”
“春花姐,你取笑我!”杏儿隐藏在衣领下的脖子瞬间就红了。
虽然杏儿是老五,牧春花是老六,但两人间的称呼还是按年纪来的。
家里女人的穿衣打扮也是他要求的,从一个月前就开始了,因为这个时期的物资供应就不允许百姓家里出现那么水灵的女人。
为了少招惹点麻烦,藏拙是必须的。
家里的长辈和大的几个媳妇都能理解,他们是经历过很多次大事件的人,在混乱的环境里,最容易受伤的就是女性。
以前每次四九城易手的时候,甚至有女人往脸上抹锅底灰让别人看不上、身上缠很多布条让想侵犯的人不容易解开等等。
现在虽然不是四九城易手,但小日子三不五时地上门检查,感觉可疑的就会抓回宪兵队,平民的生存环境也是很糟糕的。
她们这种只要躲在家里涂一点护肤品的情况,已经很好了。
严振声提供的这种能让皮肤变暗黄的膏药确实有护肤效果,这是上一世当皇帝时特意让人研发的。
主要功能是伪装,要求是不伤害健康,护肤效果只是意外。
虽然杏儿经历了一次蜕变,但严家的生活没什么大变动,反而更加低调。
“爸爸,我们什么时候能吃一回米饭啊?吃了一个多月二合面馒头,我都吃腻了。”4岁多的严宇到了能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又没太懂事的年纪。
全家10个孩子,也只有他说了这话。
但这明显不只是他一个人的想法,他的哥哥姐姐们都把目光转向了“无所不能”的爸爸。
“你小子,二合面馒头还吃腻了,这话出去说会被人打你知道吗?宽子,吃完饭你跟弟弟妹妹们说一说现在外面的情况。”
“知道了,爸!”严宽点点头。
“老爷,孩子不懂事...”杏红是严宇的亲妈,想开脱开脱。
“我知道,不是什么大事,又没怪他,能听懂话了,慢慢教就是。”
现在市面上大米和白面不光是涨价十几倍,而是已经买不到了。
最夸张的情况是,小日子在路上看见面色红润的平民,会拉到一边揍一顿,看呕吐物里有没有米饭,如果有,就要以经济犯罪的名义投入大牢。
严振声把家里的主食换成了掺玉米粉的二合面,至少吃进去后分辨不出有没有面粉。
菜也变成了土豆、萝卜、白菜天天开会,荤菜只剩一个,要么炒鸡蛋,要么炒腊肉。
佣人的伙食换成了全玉米面加咸菜,就这已经是普通人家求之不得的了。
给大哥家以及手下供应的粮食也只是每人每天1斤玉米面,保证他们饿不死,只是比市面上的磨得细,方便入口。
俞老大的杂货铺也几乎算是开不下去了,酱油、醋、酒、盐都不再供应,其它的针头线脑、竹木藤小工具这时候还有谁要啊。
所有人每天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想着今天去哪里搞点吃的。
“对不住了,列位!现在的情形大家都看见了,沁芳居卖完这点存货,就开不了张了,明年大家就不用来了,要是哪天情况好起来,沁芳居还能再开张,我依然欢迎大家!”
“这最后一次年礼,我给大家准备了一点东西,大家领了各自回家去吧,都切记不要声张!”
“谢谢东家!”
“东家仁义!”
民国三十年的年尾(1942年2月),严振声在沁芳居后院给所有员工发表讲话,拱拱手后把普通员工都送走。
工资都多发了半个月的,年礼是每人10斤市面上买的玉米面,用长条袋子装的可以缠在腰上,再每人两斤腊肉。
周把式、李掌柜和账房先生都多领了一份年礼,但工作是一样的,都保不住了。
严振声再给3人每人发50大洋的遣散费,这个比较硬通,他们可以自己去黑市上买粮食。
以后哪怕店铺再开门,以他们的年纪,估计也来不了了。
“天杀的小鬼子!”3个老伙计摸一摸酱缸、柜台、牌楼,再抹一把泪,藏好怀里的东西转身走了,跟这个干了大半辈子的地方彻底告别。
“小黑子,禄山,那店里就麻烦你们看着了,等年后你们俩也接着看店,每天卖个十来斤酱菜,凑个数。”严振声这么安排是因为小鬼子不让店铺关门,没东西卖你都得开着门做个样子。
今年一整年开工都不饱和,剩下的酱菜也没多少了,每天卖个十几二十斤,也就卖到明年年中,然后每天演戏。
高禄山和小黑子怎么着也算熟人,能照顾的就拉一把。
“东家,您这是照顾我们呢,您放心,店里一定不会有问题!”
“是啊,东家,您放心!”
“好,我先回了,小黑子,你待会儿带东西回去的时候注意点儿鬼子和黑狗子。”
“知道了,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