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80章“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第1/2页)
“许总,我这边想出资五百万,再和厂商合资建店……您看这边一级省代这个位置?”郑国昭犹豫着开口。
五百万这个金额小了点,但暂时也只拿得出来这么多了。
实在不行的话,他还可以去贷款。
“没问题。”
许易却是想也不想就答应了。
他其实更看重郑国昭的个人经销能力。
之前如果没有他的发力,老头乐市场初期扩张的速度不会有那么快。
品牌直营的混合模式,虽然厂商是主导一切。
但往下的管理,以及具体活动事项的执行和监管,落实到每个片区,却还需要一级省代,到二级城总这么去划分执行。
所以不管是前期发展还是后期,都需要能干实事的人。
闻言。
郑国昭内心狂喜!
“不过现在省内暂时没什么扩张压力,反倒是限牌城市和一线城市是主攻点,你先过去那边负责新品牌店的建设和管理。”
许易带笑补了一句。
省内这边是他们工厂的大本营,占据地方资源和地理优势,扩张起来毫不费力,郑国昭这样的人才,安排在更需要他的地方才能物尽其用。
…
多年后。
郑国昭回想起这个改变自己一生的决定,内心仍觉得一片坦荡。
面对媒体镜头,他这样感慨。
“当年,要不是许总亲自点将,我兴许还在车行卖老头乐呢。”
“当然,卖老头乐也没什么不好,但是财富自由、叱咤商界对我来说,可以更加的海阔天空嘛!!”
……
花了几天时间,处理对接完经销商合作事宜。
最终。
星辰汽车第一批签订了四五十家合作经销商,分布在不同的二三线城市包括少数县城。
随后。
电池研发团队这边,传来了一个喜讯。
经过紧密研发,改良过后的A2电芯方案验证完毕,正式进入了测试阶段。
目前。
“星辰mini”上使用的是第一代A1电芯,也就是是与威能电池厂合作的定制电芯。
而第二代A2改良电芯的配方,则是由星辰内部研发团队完成。
随着不断招人。
星辰汽车的电池研发团队,已经从最开始的十人,发展到了四十多人。
电池研发团队,分为五个技术小组,加上1个测试中心。
几名核心研发人员,是从当前头部锂电材料供应商的贝特瑞集团与杉杉集团挖来的。
至少都有过五年以上的LFP/NCM研发与团队经验。
自从资金充裕后,星辰汽车在挖人这一块,就更加丧心病狂了。
综合挖人溢价成本,人员薪资、设备投入……
当季度的整体研发成本,几乎赶上了行业一流的电池供应厂商。
除了常规30%的薪资溢价外。
许易另外给电池研发部门设置了项目奖金,完成降本超过20%目标,总奖金有30万元。
当然。
这么做的回报率也是非常高的。
整个研发效率,如同坐了火箭般直线上升。
关键是,期间遇到一些瓶颈,往往在极短时间内就有了突破。
……
电池研发部门。
“许总,预计再过一个月,咱们的A2电芯就可以正式验证完成了,之后可以尝试安排试产……”
电池研发项目主管董宇轩,略带自豪的说道。
摆在面前的是一排全新的电芯样品,是他们内部最新研发成果。
“目前阶段的小试,性能阶段已经测试完成了,接下来是安全测试和循环寿命测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0章“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第2/2页)
自研的A2电芯,我们主要以改进材料配方为主。
LFP正极用“硫酸亚铁(FeSO)”替代“草酸亚铁”……
大幅度提高了LFP振实密度……
负极材料采用人工石墨,代替了部分天然石墨……
……”
当下的磷酸铁锂电池,降本大方向主要分为结构改良和材料配方改良。
A2电芯改良的主要是以材料为主。
因为电池正极材料,几乎占到成本的40%。
其中“草酸亚铁”价格约到8000元/吨,而工业级“硫酸亚铁”才3000元/吨。
通过优化合成工艺,几乎达到相近的性能。
除此之外。
就是占据负极材料20%成本的天然石墨了。
现在的行业,天然石墨的价格昂贵,而高纯度人造石墨,业内已经有量产供应了,采购成本更低,可以起到替代作用。
电池研发团队的方案,是将人造石墨替代了天然石墨的30%占比,实现负极材料成本降低。
当然。
期间也不是没有碰到难点。
比如说——
工业级“硫酸亚铁”的代替方案,目前业内之所以没有普遍采用。
主要痛点还是在于“硫酸亚铁”本身杂质太高,采用后会导致电芯的导电性差、循环寿命短。
所以需要更高效的提纯工艺,来进行精准提纯。
这是大部分二流电池厂所不具备的。
经过深入研究,星辰内部改良了“预氧化工艺”和“分级沉淀工艺”,使工业硫酸亚铁的纯度最高能达到99%,完全满足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电芯的需求。
……
“预计A2电芯的最终成本降幅,能达到22%。
在不损失1500次循环寿命的前提下,整块电池包的系统能量密度,将提升至110Wh/kg。
也就是当前业内第一梯队的上游水平。”
“硫酸亚铁”方案在业界普遍成熟,起码要过一到两年。
现在行业里也只有几家头部有相应的技术储备,而星辰汽车就已经拿到验证成果。
一旦批量生产装车,基本在微型车市场立于不败之地了。
就算抛开国补不谈,整车毛利率都将十分惊人——遥遥领先!!!
排除几家有自主研发和生产电池能力的头部车企。
其他想和星辰汽车同价位竞争的,基本也算路边一条了。
你电池包都不能自己产,拿什么和我打?
…
“看来我们的内部庆祝会,可以提前开始了。”
许易微微一笑,关于A2电芯的研发,本就是预期之内的事情。
要知道近几年的电池技术增长速度,可谓是极其夸张的。
像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这种……
在不计成本的钞能力研发下,整体崛起速度,放在国外企业的眼里,那就是纯开挂!
这其中还包括国家政策的大力补贴,和疯狂给新能源产业开绿灯,集一国之力托举。
一家企业开挂也就罢了。
你整个国内的第一梯队电池厂,都是“挂狗”,这怎么玩??
所以。
在国内领先个半年一年的,还不足以开香槟。
人家头部大厂爆种一下,或者提前把研发成果拿出来,差距也就抹平了。
想要实现遥遥领先。
必须要“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