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九十二章深夜调兵
“不必多礼,说说吧,现在平昌县多少人?”
“回校尉大人,已经查明了,光是铁木村的人就来了二十多家,双桥村也有十来户。”
“现在我把他们安排在城西的废粮仓里,哭着喊着要县衙做主。”
县令安排了一天,此时搓着冻僵的手,声音发飘。
“下官已经让人煮了粥,可这不是长久之计啊。杨百夫长那边……”
“别担心,他那边自有安排。”
王和打断他,端起案上的冷茶抿了一口,
“你只需安抚好百姓,告诉他们军部会处理,谁要是敢散布谣言,按通敌论处。”
县令听到这话心里一松,他就怕王和怪罪自己处置不当。
“大人英明!那下官这就回去盯着,绝不让他们再乱传!”
“去吧。”
王和挥挥手,看着对方几乎是逃也似的退出帐外,才对亲卫道。
“把张副将请来。”
亲卫一愣:“大人,现在都三更了……”
“就是要三更半夜。”
王和说着指尖在案上的奏折上敲了敲,那是今早刚收到的京中急件。
只见上面用朱砂批注的“北境需立威”五个字格外刺眼。
“如今京里说了,如今正是跟大乾掰扯岁贡的关口,所以咱们这边一定不能掉链子。”
“到时候不说陛下,我都要懊恼死,所以现在萧烈敢跳出来,就得让他知道疼。”
亲卫还是犹豫。
“可杨越毕竟只是个普通人家出身,萧烈则是镇北侯之子,七岁读兵法,十二岁上战场,据说他的七星阵在漠北从无败绩……”
“农夫怎么了,大乾有萧烈我们大雍也有名将。”
王和说完站起身,氅角扫过案上的兵符。
“传我的令,调陈武过来,让他带两百亲兵,天亮前赶到铁木岭。”
“陈武?”
亲卫眼睛一亮,“是那个在黑水峪一战斩了三个铜甲的陈副将?”
“除了他还有谁。”
王和嘴角勾起一抹笑。
“陈武是老兵痞,最擅长啃硬骨头,让他去给杨越搭把手,既不会抢功,又能镇住场子。”
听到这话亲卫这才放下心来。
陈武的名头在北境无人不晓,早年是这里的悍将,跟着老将军平定过西域叛乱。
后来因为顶撞上司被贬到军部当副将,虽没了实权,手里的本事却半点没丢。
还有去年黑水峪遭遇风雷军突袭,也是他带着五十人凿穿敌阵,斩了三个铜甲悍将,硬生生拖到援军赶到。
“属下这就去传令!”这么想着亲卫转身就要走,又被王和叫住。
“对了,告诉陈武。”
王和的声音沉了几分。
“萧烈的七星阵是厉害,但他不要忘记,当年他爹镇北侯也是栽在老将军手里,这仇,该让小辈们算算清楚了。”
亲卫心里一凛,知道这就是“激怒”随即躬身应道:“属下明白!”
陈武的营帐在军部最偏僻的角落。
只见帐外竖着杆磨得发亮的长枪,枪缨是用真正的狼尾做的。
亲卫赶到时,他正就着月光擦拭铠甲,甲片上的凹痕在火光下像一张张嘴,诉说着陈年的战功。
陈年,也就是他的父亲,就是那个打败萧烈父亲的人。
“陈副将,王校尉有令。”
亲卫过来以后递上令牌,不自觉视线看向陈武露出的胳膊上那道从肩到肘的伤疤。
这人军中人人都知道的功绩,是当年平定西域时被弯刀划的,差点废了整条胳膊。
陈武平静的接过令牌,粗粝的手指摩挲着上面的“军”字,声音像砂纸磨石头的开口询问:“什么事?”
“是铁木岭那边的事情,萧烈摆了七星阵,杨百夫长怕是顶不住。”
亲卫把事情原委说了一遍,最后补充道。
“所以王校尉让您带两百亲兵,天亮前赶到,协助杨越破阵。”
闻言陈武的动作顿了顿,
抬起头。他的左眼眉骨上有道疤,是被流矢擦过留下的,此刻在烛火下显得格外狰狞。
“萧烈?是大乾镇北侯那小崽子?”
“正是。”
“他爹当年被老将军打断三根肋骨,现在倒敢来北境撒野了。”
陈武不屑的嗤笑一声,随后将擦好的铠甲往肩上一披,甲片碰撞发出沉闷的响。
“陈武领命,两百人够了,多了也是累赘。”
亲卫没想到他这么干脆,愣了愣才道。
“王校尉还说,让您……多照拂着点杨百夫长,我毕竟是新人。”
“新人怎么了?”
陈武拎起长枪,枪杆在手里转了个圈。
“不要看不起任何人啊,当年我第一次上战场,比他还嫩,不也砍了三个脑袋?”
他说完大步往外走,狼尾枪缨在身后扫过帐门。
“传我的令,让亲兵营的老弟兄们抄家伙,半个时辰后出发!”
亲卫看着他的背影,突然想起老兵们的传言。
陈武这人,看着粗豪,实则心细如发。
当年黑水峪一战,他就是靠着摸透了敌军的布阵习惯,才敢以少胜多。
这次让他去帮杨越,怕是王和早就想好的。
于是半个时辰后,两百名亲兵在辕门外集结。
只见这些人个个身形彪悍,甲胄上都带着实战的痕迹,手里的兵器擦得锃亮,在月光下闪着冷光。
陈武翻身上马,乌骓马不安地刨着蹄子,喷着白气。
他勒住缰绳,目光扫过队列,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
“都给我听好了,这次去铁木岭,是帮人不是抢功。”
“咱们也不要仗着自己的能力去跟别人抢什么,人家让干啥就干啥,到时候如果谁要是敢炸刺,老子打断他的腿!”
“是!”亲兵们齐声应道,声浪震得树上的积雪簌簌往下掉。
陈武满意地点点头,一扬马鞭。
“出发!”
马蹄声踏碎了军部的寂静,朝着铁木岭的方向疾驰而去。
亲卫站在辕门望着,突然觉得这仗或许真有胜算。
一边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杨越,一边是经验老道的陈武,两个人加一起,对付一个自以为是的萧烈,够了。
中军帐里,王和看着地图上从军部到铁木岭的路线,指尖在“黑水峪”三个字上顿了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