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91章大胆和更大胆
刘兴祚介绍渖阳的情况。
「老奴带走八旗兵主力,渖阳城只留下三千八旗兵,看守宫禁丶官署丶仓库等要紧地方。
其馀的城防就交给抽调来的六千汉军。」
卢象升十分论异:「六千汉军?偌大个渖阳城,是不是少了点?」
「老奴不相信汉军,除了当奴隶就是拿来做选锋先登的替死鬼。
这六千汉军还是我丶佟养性和李永芳带出来的最早一批附逆的汉军。」
「原来如此,刘义士请继续。」
「据我所知,三千八旗兵有两千骑上午时分,前后跑出城,直奔辽阳。」
「啊,他们这是去驰援辽阳吗?」
「是的。辽阳城此前是大明辽东治所,第一繁华要地。
建奴八旗上下,在辽阳存放有大量钱粮财货。听到辽阳被焚城,各个心急如火,纷纷派人去辽阳。
说是驰援,更多的是看看,辽阳城还有没有留下余财?他们旗的损失到底有多大。」
卢象升和黑云龙面面相。
这就是号称满万就无敌的女真八旗兵?
该不是自己的错觉?
可是转念一想,建奴八旗军民前些年还在白山黑水间茹毛饮血,穷得只剩下一条命。他们作战勇猛,敢于拼死,何尝不是对财货钱粮的极度渴望?
现在上上下下攒下一笔家底,肯定都是看得极重。
都是拿命拼来的,比眼珠子还要珍贵。
辽阳城是辽东转运中心,无论是辽南海路走私,还是三岔河陆路走私,又或者朝鲜贸易,长白山黑水的人参皮毛交易,都会汇集在辽阳城八旗上下积赞的家产财货,大部分都堆积在辽阳城杂物仓里。
听说那里被一把火烧了,八旗上下各个心慌,恨不得自己长出四条腿,一路直奔辽阳城。
「既然八旗兵走了大半,那我们更好行事了。对了,现在渖阳城是谁主事?」
「佟养性。
六千汉军,三千是他的部众,两千是我的部众,还有一千是李永芳的。所以他被老奴命为渖阳守备,可他指挥不动八旗兵..」
刘兴祚详细讲述着渖阳城的虚实,四大贝勒,八旗旗主丶固山额真的住所。
老奴所居的汗宫,是由渖阳卫指挥使司衙门改建,十分简陋,此时建奴也没有那麽大的物力和人力对其进行大规模扩建。
只是在汗宫前面,城中间修建了一座不大的大衙门(大政殿)和十王亭,都是拆除城中百姓们房屋,以及从辽阳城大规模拆除民宅,获取的砖瓦木料来使用。
大衙门作为老奴视事议事的地方。
大衙门东西两侧是十王亭。
东侧五亭由北往南依次为左翼王亭丶镶黄旗亭丶正白旗亭丶镶白旗亭丶正蓝旗亭。
西侧五亭由北往南依次为右翼王亭丶正黄旗亭丶正红旗亭丶镶红旗亭丶镶蓝旗亭。
分别为掌管军事和民事的左右翼王,以及八旗大臣办事的地方。
然后渖阳城内按八旗划定居住区域,
以大衙门所在的城中心为基准,东侧属正红丶镶红旗,北侧属正黄丶镶黄旗,南侧属正蓝丶镶蓝旗,西侧属正白丶镶白旗,而各旗的旗主丶额真府邸只能在本旗的地界内盖造。
渖阳城小,目前只住得下旗主额真等八旗贵族们,还有部分兵丁和家眷。
大部分八旗女真百姓,分住在辽东各城,
八旗贵族府邸大多数是圈占了此前渖阳官宦丶缙绅大户和富商们的府邸,
这两三年里,也是大肆拆除辽阳和渖阳城民宅,获得砖瓦木料,扩建了一部分。
但是相比中原,建筑都非常简陋,也就一堵高墙,根本谈不上防御性。
在大衙门后面的汗宫里,居住着以大福晋阿巴亥为首的大小侧福晋,以及老奴未成年的儿子们听着刘兴祚的讲述,卢象升心里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卢象升好读将相名臣之略丶军国经制之规,本身善骑射,这几月天天浸泡在京营。
跟着来到山海关,又跟平辽营在一起,同吃共住,算是知兵。
他也算是朱由校的半个学生。
「朱友霄」根据以前网络键政和地图开疆学来的军事知识,包括战略思维和各种战术,这些现代人总结数百年良将先贤们的经验教训的宝,编写了一本《天启兵法》,聊以自娱。
得意之馀展示给孙传庭丶卢象升丶刘国华等少数几位近臣看,还召集曹文诏丶周遇吉丶马世龙等富有作战经验的宿将们,以他们的实战经验来验证,一起讨论分析,进而修改《天启兵法》。
这本站在无数前人肩膀上,闪烁着超越时代光芒的《天启兵法》,综合来说,目前学得最好的是卢象升,他在战略和战术上都很有天赋,完全是脱胎换骨的变化。
其次是曹文诏,他战术学得很好。
原本狡诈骁悍,现在可以说是成精了。
两人搭档,才把火烧辽阳城这不可思议的行动,进行得如此完美。
第三才是孙传庭。他在战略方面学得很好。
「皇上曾对我等说过特种作战。就是以小股精锐兵力,混入敌后,执行斩首丶混乱丶获取情报丶摧毁等任务。
根据圣意,四卫营最先开始特种作战训练,组建特战旅。
其次是新军营,专门组成一支特战队。
再就是平辽营,八月份孙督师组建了特战团。
这次对辽冬季攻势,四卫营的特战旅丶新军营特战队一部,还有平辽营的特战团,悉数出动。
混入辽阳,焚烧仓库,算是一种特种作战。
现在我们要把特种作战再深入一步,执行斩首和混乱和获取情报。」
刘兴祚忍不住狂咽口水。
两三年没接触,朝廷的官员作风变得这麽狂野奔放了吗?
「卢参军,斩首目标是谁?」
「老奴留在渖阳的子侄丶孙儿,还有八旗权贵丶范文程这些汉奸等。制造混乱,迫使老奴从镇北堡回军。」
「获取情报呢?」
「突袭十王亭,把里面的所有文档全部卷走。」
刘兴祚无语了。
后金原本就是个草台班子,好不容易由范文程这些汉臣建立起相对规范的运行制度,你把文卷抢了,人杀了,那十王亭不就彻底成了草台子了?
不过越是这样,老奴和建奴损失越大,刘兴祚就越高兴。
「没问题,我全力配合。卢参军,你说怎麽办!」
几人正商议着,突然有心腹家仆匆匆到门口禀告。
「老爷,佟养性登门拜访,说有要事与老爷商议。」
佟养性?
刘兴祚愣住了。
他来干什麽?
卢象升眼晴闪着光,一个更大胆的想法突然在他心头浮现。
此时的扬州城,正在进行一次公审。
扬州卫军营校场,今天完全开放,任由百姓进出。
校场中间搭有一个台子和棚子,上面坐着一排的官员,有钦差太监魏忠贤,刑部侍郎兼判律政厅都事王之案,户部郎中丶判淮东盐业公司都事袁世振,扬州知府苗真秀,扬州同知兼江都知县斯文种丶巡视员刘国华,以及户部侍郎丶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丶南京户部侍郎丶南京刑部侍郎丶刑部郎中.:.黑压压坐满了十几张桌椅。
台下站满了百姓,足足上万人。
最前面有马扎坐的是五百馀位原两淮都转运盐使司盐户盐丁丶现淮东盐业公司下属各盐场的职工代表。
其馀是闻讯从附近盐场赶来的职工上千人,其馀的都是江都城内外的百姓。
中间还混有富商丶漕丁丶船夫丶行旅丶走贩丶士子等各色人上千位。
王之案作为此次公审的主持人。
他走出来,走到一个巨大的铁皮喇叭跟前,对着喇叭小口大声喊道。
「天启五年冬十月壬子,两淮盐政案,经制置司律政厅主审,刑部丶都察院丶南京刑部覆审,户部丶南京户部以及钦差太监督审,一一勾画结案此案呈报京师,得钦准御批,今日公布于众...」
缸口大的喇叭大口对着校场哇哇直叫,声音传遍校场各处,近的听得清楚,远的就飘忽不定。
不过站在远处的百姓听不听得见不介意,他们主要听说今天有现场斩首,数百人一起砍头,场面相当火爆,这才涌过来看个热闹。
上面的官老爷在讲什麽不重要,关键是要让大家看到期盼已久的大场面!
必须要见血!
王之案一一念卷宗。
姓名某某,籍贯哪里,案发时官职,所犯罪行,所列罪证,判处的刑罚...
王之案身为刑部侍郎,不可能把列案的两千三百四十二位案犯一一点出来。
他只负责宣读原两淮都转运盐使于慈林丶扬州知府穆天贵等首犯官员,以及十大盐商,合计六十五人。
饶是如此,王之案也是念的口乾舌燥,不停地喝水,喝得肚子都发胀,偏偏喉咙还干得冒火。
中间又跑去上茅厕排水四次。
年纪大了,前列腺也不好。
六十五人念完后,王之案终于坚持不住,摇摇晃晃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把会场交给刑部郎中丶制置司律政厅司理局主事朱大典。
「六十五位案犯,经过法司会审丶覆审丶督审,呈御前钦准,着验明正身,当场斩首弃市,首级传淮东各盐场...尸身交还家眷烧埋。
合家抄没,追缴赃银...家眷发配西北军前效用,世代不得录用为官...」
台下的富商士子们倒吸一大口凉气。
世代不得录用为官,这要是彻底断根啊..,
皇上下手真狠啊。
接着数百官兵押着六十五位人犯出来,牵到众人前面,棚台旁边的空地上,按倒在地。
等到朱大典会同刑部官员,拿着生死簿,核对一人,簿子上勾画一人。
一一验明正身。
然后军卒牵着头发,子手乾脆利落地就是一刀。
校场爆出雷鸣般的惊呼声,然后是浓郁的血腥味,迅速弥漫在整个校场。
盐场职工和代表是发自心底的欢呼,其馀百姓是猎奇的惊叹,混在一起,自从云霄。
不过也有很多人在猜疑,于慈林丶穆天贵等人都被抓了,今日斩首于此。
大家公认的两淮盐政幕后最大的黑手,房可壮怎麽不见处置?
难道他逃出生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