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85章有人在算计杨涟
探问的人见到成功把四位目标客户的目光吸引过来,乾脆拿起一瓶酒,两碟菜,他的同伴拿着其它几碟菜,挪了过去。
「四位兄台,挤一挤,热闹。」
「事关机密,可不敢大声说。」
「我们这里有大好的门路,保四位三关连捷,飞黄腾达。」
四位童生相视一眼,不仅挪了挪屁股,让出两个位置,还帮着两人把剩馀的碗筷茶盏一起搬了过来。
重新坐好后,刚才搭话的男子说:「在下黄腾达,这位是我的同伴凌云志。不知四位如何称呼?」
「在下姓杨。」
「」...魏。」
「...李。」
「...陈。」
你俩的名字一听就是假的,四位童生只是含糊地报出不知真假的姓氏,不愿再透漏更多的信息。
「杨秀才,魏秀才,李秀才,陈秀才。」
黄腾达拱手招呼着。
「我们还不是秀才。」杨童生连忙纠正,黄腾达嘻嘻一笑,「我们有缘相会,定能助你们梦想成真,考中秀才。」
四位童生对视一眼,压抑不住的欣喜和跃跃欲试。
黄腾达看在眼里,知道成功挑起目标客户心中的渴望,开始继续往里添柴火。
「四位一看都是饱学之士,也亲身经历,知道考秀才的艰辛。
先是每年二月参加知县老爷主持的县学考试,考四书文丶五经文丶诗赋等,共考五天五场。
县试过关,每年四月参加知府老爷主持的府学考试,也是五科五天五场。府试过关,才有资格在秋天来西安,参加提督学道老爷主持的院试。
院试被点中,就是秀才,可穿长衫免役,有功名在身。
只是三关每一关都操持在不同一人手里,关关不同,叠在一起犹如难以上青天。」
旁边的凌云志马上接腔:「知县老爷喜欢四平八稳的文风,知府老爷喜欢华藻雄丽文风,提督学道老爷却喜欢清峻古朴的文风。
这可就要了老命,不管你背多少篇《科举程墨》的绝佳范文,看多少本《半仙押题卷》,都没有用。」
四位童生深有同感地点头,其中魏童生还忍不住擦拭起眼泪来。
他三十多岁,是四人中年纪最大的,应试次数最多,吃过三关的苦也最多。听到黄腾达丶凌云志一说,勾起痛苦的回忆,忍不住黯然落泪。
黄腾达和凌云志暗暗对视一眼,客户的情绪引导到位,这笔买卖大有机会。
「四位秀才是深有体会。所以要想过三关,光靠自已努力已然不行,必须藉助外力,找人帮忙,这叫人和。」
「如何人和?自然是寻到稳妥又给力的门路,帮四位打通三关。」
「市面上有很多人拍着胸脯说,自己可以保客官通三关,可是你问他背后的贵人,他哎哎呜鸣,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不瞒四位秀才说,市面上很多号称包通三关的客牙人,背后的贵人不过是县衙丶
府衙或提督学道门里的书办肯更。
他确实可以帮你过其中一关,可其它两关怎麽办?」
「这些个书办胥吏,在自己衙门里呼风唤雨,那是没错,可出了衙门,其它衙门谁认他啊。
所以靠他们通三关,都是在骗你钱财。」
「真正要通三关,必须是真正的贵人,他的名帖和面子,县衙认,府衙也认,提督学道衙门更认。
只有这样的实力,才能保你一路顺通三关,中秀才,得功名!」
「这样的贵人,一般不屑出来揽活,人家盯的是乡试。通三关中秀才这活,事多钱少,还麻烦特别多。
人家保举一个举人,抵得上你八个十个秀才,还没有那麽多事。」
「我们也是千辛万苦,求爷爷告奶奶,才求得这位高人出手。机会难得啊。
今年院试已毕,但明年二月,各县县试就要开始了,接着是府试...时光不等人啊。
「没错。这位真神出手,也不过是游戏人生。人家缺你这点钱吗?不缺。
人家只不过看到诸多童生艰难求学,辛苦应试,坎坷崎岖,心中不忍。这才行此大善,应此大大愿。」
「是啊,人家是奔着积善行德来的。哪天要行其它的善,诸位可就错失良机了。」
黄腾达和凌云志一唱一和,就跟说双簧一般,把四位童生说得五迷三道,好一会才回过神来。
「两位兄弟说得没错。我们有好友吃过亏,上过当。给了钱,拍着胸脯说三关一定顺通,结果有的县试就除了,问他,他说我的路子在府试,你连县试都没过,我有什麽法子。
有的县试过了,府试被刷下来。问牙人,他说我的路子就在县试,只能把你送到这里,其馀全凭你的运气。」
魏童生越说越生气,就好像事情全发生他身上一样,代入感太强了。
杨童生说:「只要你能保我们通三关,银子都好说。只是现在市面上鱼龙混杂,各个口如悬河,说得天花乱坠。
但是真正能包过三关的,又有几位呢?
黄腾达笑眯眯地说:「两位兄台说得没错。市面上的骗子实在是太多了,让人防不胜防。不过我们家的贵人,却是真实力。」
李童生说:「真实力?还不是嘴皮子一张一合,随便你说。」
陈童生说:「你把你背后的贵人点出来,我们看看到底有没有实力。」
黄腾达和凌云志起身,借着上茅厕的由头,躲到角落,头凑在一块低声议论了几句。
这四位看样子都是要考秀才的,尤其是那位年纪大一点的魏童生,想考上秀才估计都想疯了,以前没少上当。
而且这四位看上去有点家底。
没家底能到仙鹤楼吃饭吗?再看他们的衣着,有棉布有丝绸,织工不错,价格不贵但也不便宜。
要不我们给他们透个底吧,那帮假的把市面搅得浑水一潭,很多人都给坑怕了。
好,给他们亮亮我们的实力。待会报价时报高点,狠狠宰一刀。
妙!
很快,黄腾达和凌云志回到座位。
「看四位是真心实意要考秀才,兄弟我也不妨给四位透个底。」
「陕西按察使事,分巡州县访廉肃贪监察御史杨涟杨大官老爷,四位听说了吗?」
四位童生吓了一跳:「什麽,大洪先生也下海了?」
黄腾达连忙安抚四位童生,「稍安勿躁!不要大声,走漏了风声,四位还要不要中秀才啊。」
四位童生连忙捂住了嘴巴,探着头,惶然不安地问:「大洪先生可是天下名臣啊,铁骨铮铮,清廉公明。」
「是啊,刚出仕就被评为天下第一廉吏。后来又上疏死谏,与阉党殊死搏斗,气贯长虹,为众人敬仰的正臣。
怎麽,他也做起这营生来了?」
凌云志不以为然道:「廉吏正臣又如何?铁骨铮铮又如何?难道就不食人间烟火了?
一家老小就不吃饭了?
廉吏正臣又不是神仙!」
黄腾达说:「不是大洪先生亲自操办,是他的嫡长子,杨之易。」
「哦,原来不是大洪先生亲自下场。」
四位童生刚欣慰完,突然觉得不对。
「父子一体,他长子下场,跟大洪先生亲自下场有什麽区别?
黄腾达笑眯眯地说:「没错,跟大洪先生没区别。杨之易杨公子的面子,上至陕西布政使,下到知县,谁敢不认?
你敢不认,他回去跟大洪先生提一句,随便写两句,塞在奏章里弹劾你。
你吃了大洪先生的弹劾,海内闻名,天下的读书人不得戳着你的脊梁骨骂?
遗臭万年啊!」
凌云志接着说:「大洪先生可是奉了皇上旨意,来陕西访廉肃贪。他老人家清廉公明,他说你是贪官污吏,皇上肯定信,朝廷肯定信,天下也肯定信。
就问问你,杨之易杨公子的面子,试问这陕西官场,谁敢不买?」
黄腾达得意洋洋地说:「有杨公子为你们保驾护航,你们说,你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关,能不能一路通关?」
四位童生震惊之馀欣喜万分。
天下第一廉吏的公子为何做起这科试舞弊的营生,他们暂时管不到。但是他们很清楚杨之易的实力。
有他帮忙,自己的秀才功名确实十拿九稳。
魏童生试探着问:「两位的实力我们已经了解,现在就想问问,保我们通三关的费用是多少?」
黄腾达心中大喜,与凌云志对视一眼,不动声色地答:「一个人一百二十两金花银,保通三关,秀才功名到手。」
四位童生吓了一跳,「一百二十两金花银,太贵了吧。」
凌云志马上答:「四位兄台,不贵了。市面上有的是四五十两的门路,最低的有二十两银子。
可那些门路你们敢信吗?」
黄腾达接着说:「那些便宜货,多半是县试五日游,到了府试就把你们刷下来了。有的纯粹就是骗你们钱...
我们这个可是实实在在通三关,保得秀才功名!」
「没错。在江南那个鬼地方,秀才比举人都难考,通三关的花费两百两银子起步。我们这一百二十两,很便宜了。
四位中了秀才,有功名在身,其它的不说,每年帮乡亲打几场官司,三五年下来就回本了。」
「我们陕西不是甘肃贵州,一省没几个读书人。
陕西底蕴深厚,人才辈出,尤其是关中一带,读书人比比皆是,争秀才的人没有八千也有一万。
秀才也很难考的!四位亲身经历,定有体会。
一百二十两,真心不贵!」
黄腾达还诱惑道:「明天年院试后,接着就是乡试。
四位知道我们杨公子的实力,乡试他也能使得上劲。
乡试通关,老主顾可以打折哦。」
四位童生互相看了看,杨童生开口道:「两位兄台还请回避一二,我们四位需要商议一下。」
「好说,好说。」
黄腾达和凌云志起身再去茅厕。
这次是真的去。
回来后听杨童生说:「我们四位商议过,一百二十两银子没有问题,但是有两个条件。」
「请说。」
「第一,一百二十两银子先付一半,院试通过,秀才功名榜有我们四位兄弟的名字,再付尾款。
其二,先付的六十两银子,我们要亲自给到杨之易杨公子手上。」
黄腾达推脱道:「这不合规矩吧。」
「规矩是人定的。两位,一百二十两银子,我们四人就是四百八十两银子。一笔巨款啊。」
四位童生也七嘴八舌地说起来。
「我们的银子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祖宗积赞留下的,是平日里省吃俭用省下来的。要是打了水漂,只有上吊的份。」
「市面上的骗送太多,我们不得不防。」
黄腾达和凌云志凑在一起低声商牲一下,四位童生的担心很有道理,不答应条件,他们是不会轻符交出银送的。
一百二十两银送,就算是先付六十两,也是一笔不小的钱。
人家当然要谨慎。
顾客就是神,提出的要求尽量满足。
黄腾达和凌云志最后答应又四人的要求。
这时魏童生说:「这几月,大洪先生经常带着他公送在曲江丶在企庙丶在府学以及几家书院,为关中学送们指点制艺。
我们四位有幸参加过五六回,见过大洪先生和元化公送的亲面。」
黄腾达和凌云志一听就明白,人家在点自孩,杨之符他们都见过,不要找个西贝货来冒充。
喉,做点生意真是太不容易。
「没问题。」
黄腾达两人跟四位童生约好时间地点,就此车手离去。
四位童生出了仙鹤楼,在街道上转又一个多时辰,从侧门进到一处衙门。
「鱼上争?」
「回先生的话,鱼儿稳稳咬住人。」
「好。
杨之符,杨涟!哈哈!」
笑声响起,爽朗洪亮,听上去十车欣喜,好像是大仇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