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20章恩赏
不出意料的是,汪直出宫的消息,还是在朝中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几日的时间当中,不少御史言官纷纷上奏,要求严惩汪直,甚至于还有在早朝上当廷上奏的。
但是,朱佑橙的答覆就只有一个,汪直是奉旨办事,不必小题大做,有了之前的经验,这些言官们倒是也不敢闹腾的太厉害,只能继续从各个角度明里暗里的继续弹劾。
这算是老使俩了,一是为了刷名声,二也是想着,万一哪天皇帝听烦了,顺手也就遂了他们的意。
朱佑对此,倒是并不惧怕,但是,一份份的奏本呈递上来,都是为了弹劾汪直,也总归是有些烦人。
不过,让他有些意外的是,内阁这边办事还真是得力,虽然汪直的事闹得沸沸扬扬,但愣是没有几个人谈论海图的事。
初春时节,尚是春寒料峭之时,乾清宫中还点着暖炉,朱佑堂手中拿着一份厚厚的奏章,细细的看了两遍之后,才将其放下,道。
「二位卿家辛苦了,这份章程上,大的方向基本上都确定了,剩下的就都是一些小问题了,再完善一番便可以付诸实行了。」
在他的对面,是兵部尚书屠,和内阁大臣徐薄。
清查军屯的事,是他们二人提出来的,所以,自然也就交给了他们来办。
徐薄虽然不如屠内行,但是这样的事,必然是离不开内阁的,让他来参与正好。
闻言,二人也是松了口气。
清查军屯关系重大,从哪开始查,用什麽法子查,查到什麽程度,这些都是需要细细斟酌的东西。
哪怕是屠已经带着兵部的所有主事都商议了快两个月了,还有很多地方是不完善的。
到最后,他甚至把徐薄也抓了过来,提了不少建议,这才有了现在的这份章程。
朱佑堂抬了抬眼,道。
「兵部这次做的不错,章程详实,做事踏实,传朕的旨意,这次参与制定的所有主事,京察中的考评上调一级,郎中以上吏部嘉奖一次,其馀侍郎等赏赐银一百两,丝绢二十匹。」
屠闻言,顿时愣了愣,没想到天子竟然如此高兴。
要知道,这次兵部上下几乎全部都参与了章程的制定,也就是说,所有人都会受到嘉奖。
更重要的是,这还不是那种口头上的表扬,而是实实在在的奖励,
尤其是对于那些主事级别的官员来说,在京察这个当口上,考评上调一级,几乎相当于多了一道免死金牌。
对于那些平时做事有瑕疵的人来说,至少能保住自己的官位,而对于那些真就尽忠职守的人而言,则几乎是铁板钉钉的能够获得一次升迁。
这可是重恩!
「臣代兵部诸官员,谢陛下天恩!」
醒过神来之后,屠连忙跪地谢恩,与此同时,心中也逐渐明白过来。
仅仅只是制定了一个章程而已,什麽效果都还没有看到,天子即便再高兴,也不至于施恩如此之重。
之所以如此,最大的原因恐怕还在于,兵部这次能够谨守本分,不管是在汪直强闯兵部大堂,
还是在海图这件事上,都能够保持默不言,老老实实的一心扑在清查军屯上。
想必这一点,才是天子最满意的。
其实,屠的想法倒是也不能说是错,朱佑堂的确有这个考虑,但更多的是,他希望朝中的这些官员们能够意识到一点,那就是真的沉下心去做实事,是能够让自己得到仕途上的升迁的。
反而是那种天天只想着争权夺利,一心想着排除异己的,才会没什麽好果子吃。
眼瞧着这边兵部都受到了嘉奖,徐薄的脸上,也不由露出一丝羡慕之色。
见此状况,朱佑橙也摆了摆手,道。
「这次这麽快制定出这份章程,除了兵部之外,徐卿家也出了力,你可有什麽想要的赏赐,说出来,朕能准的无有不允。」
徐薄是个心机深沉的人,这一点,朱佑堂在前世的时候,就已经十分了解的。
对于他来说,就算是心里羡慕,也不会显露的如此明显。
既然做出了这番表情,想必是有所求的。
果不其然,徐薄闻听此言,先是谦让了一番。
「回陛下,臣所做的都是分内之事,岂敢以此邀功请赏—」
然而,还没等朱佑堂说话,他就话锋一转,继续道。
「然而,臣有一件事,不得不对陛下禀明。」
「其实,对于边事臣并不算了解,虽然这些日子和屠尚书一起制定清查军屯的章程,也懂了许多,但是,能够提出这麽多的建议,还是因为一个人的帮忙。」
「臣不敢邀功,但亦不敢贪他人之功,故而,还请陛下赏赐此人。」
这话一出,朱佑堂顿时想到了什麽,目光微动,问道。
「哦?却不知是何人,有这般才能?」
「回陛下,正是丁忧翰林学士李东阳!」
徐薄微微抬头,吐出了一个名字。
李东阳—
朱佑堂心中暗道一句,果然如此。
当时他就奇怪,为什麽徐薄会突然对边事感兴趣,还和屠一起将这件事拿到大政会议上来说后来下朝之后,他派人查了一下,果然发现,就在徐薄上奏的前几天,李东阳去了他的府上。
看来,李东阳这老小子,也有些按捺不住自己躁动的心了。
也对,如今朝局趋于稳定,虽然说,刘健等人没有成功上位,还有许多成化旧臣留在朝中,意味着接下来李东阳的机会还很多。
但是,朝中的情势向来是瞬息万变的,东宫那些旧臣们虽然上次没能站对立场,但是,有从龙之功在,到底还是会逐步普封的。
这种时候,要是不早做打算,只怕以后还是会被人甩在后头。
但问题是,李东阳丁忧的身份实在是太束手束脚了,除非是皇帝主动召见,他甚至连递牌子进宫的资格都没有。
所以,也就只能走徐薄这条路了。
目前看来,徐阁老还是守诺的,这是打算把李东阳引为盟友了朱佑堂对此,倒是没有什麽太大的反感。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官员之间相互提携,想要彻底禁绝,未免太天真了些。
当然,适当的敲打还是有必要的。
「朕没记错的话,李东阳应该还在丁忧期间吧,如此关心朝事,多次到徐卿家府上出谋划策,
倒是辛苦了!」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