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9章巧绘蓝图动芳心(第1/2页)
暖阁内,王孟氏的沉吟,如同一颗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漾开层层疑虑的涟漪。
林望舒在一旁静观,心中了然。三婶并非不愿帮忙,而是风险与收益在她心中尚未达成平衡。
空口白话的蓝图,不足以打动这位见识过庶务、深知经商艰辛的妇人。
王周氏正欲再劝,林望舒轻轻递过一个安抚的眼神,上前一步,唇角含着一抹从容的浅笑,对王孟氏道:
“三婶的顾虑,侄媳明白,经商如行军,确需谨慎,只是,正因其难,其中利潤才更为可观,侄媳并非凭空画饼,且容我细细为您分说一二。”
她声音清润,不疾不徐,开始勾勒商路的脉络:
“三婶可知,江南一匹上等苏绣,在扬州价值十两,运至北地边镇,售价几何?至少三十两。北地一张完好无损的上等狐皮,在此处不过七八两,若能运至江南,二十两亦有人争相购买。”
望舒歇了口气又继续,“这还只是寻常货物,若论及药材,江南需北地老参、黄芪,北地缺南方的三七、茯苓,这其中差价,何止数倍?”
王孟氏摩挲茶杯的手指微微一顿,抬眼看向林望舒,眼中闪过一丝怀疑。
林望舒见状,继续深入:
“路线亦是现成的,沿官道南下,经山东、过淮安,直抵扬州。沿途大城小镇,驻军府县,何处不需南货?何处不产北物?我们甚至不必只盯着扬州,金陵、苏州,皆是富庶之地,需求更广。侄媳粗略估算,一支二十人的中型商队,满载往返一趟,若经营得当,除去一应开销,纯利当有这个数。”
她伸出三根手指。
王孟氏呼吸微凝,试探着问:“三百两?”
林望舒含笑摇头,声音压低却清晰:“三千两。”
“三千两?”王孟氏险些打翻茶盏,脸上难掩惊色。
这数目,远超她家每年十多个铺子的总盈利了。
“这么远的路程,风险未免太大,”她强自镇定,提出关键问题,“沿途匪患、关卡盘剥、货物损耗,哪一样不是吞金的猛虎?”
“三婶所虑极是。”
林望舒早有准备,“匪患之事,我们商队有夫君旧部,皆是行伍出身的好手,等闲毛贼近不得身,还可以再从军队上退下来的本地人再招几个,况且,我们可以借一下郡主府的势,等闲势力也要掂量几分。”
她抿了口茶又继续,“关卡盘剥,三婶更不用担忧,我们自会准备好文书,侄媳自认还是有些门道。至于货物损耗,只要我们精心挑选耐储运的货品,加之妥善保管,便能控制在最低。除非遇上极端天气或是时疫,否则安全无虞。”
她顿了顿,抛出了最核心的合作方案:
“此事,原也不需三婶家承担太多风险,官府文书、路线规划、核心护卫,皆由我们这边筹措。三婶家只需在外担个名头,负责与本地商户接洽、组织货源、安排货仓等对外联络事宜。若三婶愿意投入本钱,便可按出资占比计算利润分成。若不愿投入本金,亦有合作之法。”
王孟氏立刻追问:“哦?若不投本钱,又如何合作?”
林望舒看向婆母,暗中比出一根手指。
王周氏瞬间明白,这是要分润一成纯利,她略一思忖,便微微颔首同意。
得到婆母首肯,林望舒从容道:
“若三婶只担名头并负责跑腿联络,那么,商队从南边运回的货物,可按我们购入的原价,优先售予三婶家铺面;三婶家要运往南边的货物,商队亦可按您定的价格和模式代为出售,只收取少许运费。此为第一种。”
望舒停顿一下,看着三婶迫切的眼神才又继续道:“第二种,三婶若愿意合股,可投入五股成本占股一成,只要商队开始盈利,每年结算,三婶可占商队全年分红一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9章巧绘蓝图动芳心(第2/2页)
一成分红,方才那“三千两”的数字还在王孟氏脑中盘旋,即便打个对折,一成也是一百五十两,若真能达到三千两,那可就是三百两。
这还只是一趟的利润,她只需要投入入股成本的一半,再动用些人脉和精力,这可比从商队那里拿货便利多了,别人的商队如果不盯着,可能拿的就是滞销的东西。
王孟氏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脸上不自觉已带了笑意,先前那点犹豫一扫而空。
她强压着激动,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缓了缓才道:
“望舒啊,你这番筹划,着实周到。这个事我看应该能做。不过,终究不是小事,容我回去与你三叔商量一下。你们这边,不妨先拟个详细的章程,立个契书的草稿。届时我们两边再细谈,各自找个见证人,把事情敲定下来。”
“这是自然。”林望舒含笑应下。
送走脚步明显轻快了几分的王孟氏,林望舒与王周氏相视一笑,心中皆是一松。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超出了她们的预料。
当林望舒将拟好的章程和契书草稿,并请求安平郡主作为己方见证人的想法禀明时,郡主仔细翻阅了那厚厚一叠文书,眼中掠过赞赏,却并未立刻答应。
她放下文书,看向林望舒,语气带着一丝玩味与探究:“望舒,你这盘棋下得不错。只是,你为何只想着让本宫做个见证人,却没想过邀本宫也入一股呢?”
林望舒闻言一愣,她确实未曾想过拉郡主入股,只觉能请动她做靠山已是万幸。
她反应极快,立刻躬身道:“是望舒思虑不周,若堂祖母不弃,望舒愿从利润中分出一成,奉与堂祖母。”
“哈哈,”安平郡主爽朗一笑,打断了她,“你当本宫是贪图你这一成利润不成?”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院中景致,淡淡道:
“本宫既入股,自然要出本钱,出入北地这边的关节,本宫负责打通,沿途若有不开眼的,也可报上本宫名号。商队护卫,本宫亦可拨调几名好手充实。至于利润……”
她回眸,目光锐利,“本宫只要北地这边利润的两成,南边赚多少,都是你们婆媳与孟氏的,本宫分文不取。”
天上掉馅饼了,有郡主的名头、人脉和武力加入,商队在北地几乎可畅行无阻,安全系数大增,而代价仅仅是北地利润的两成。
林望舒心中大喜,连忙与王周氏一同拜谢。
安平郡主虚扶一下,语气转为严肃:
“先别急着谢。望舒,我来问你,如今你这商队,核心有几人?行商途中,驼马、车辆、伙计、护卫,如何搭配才算稳妥?最重要的是,商队成员鱼龙混杂,你如何确保他们的忠心与信用,不会监守自盗,或是卷了货物一走了之?”
这一连串的问题,瞬间将林望舒从被馅饼砸中的喜悦中浇醒,一开始是来是找郡主做个见证,没想到还要面试啊。
这蓝图绘得再美,终究需要可靠的人去执行,郡主直接点出了她目前构想中最薄弱、也最关键的还未细细规划的一环。
林望舒怔在原地,脑中飞速思索。
现有三位老兵是是行商途中的核心骨干,赵猛或许可临时押送,但不可以常驻商队。
伙计招募、人员管理、契约约束……千头万绪,方才涌上的那点欣喜,瞬间被沉甸甸的现实压力所取代。
她抬起头,迎上郡主审视的目光,知道这才是真正考验的开始。
商队架构与人员忠诚,她将如何破解这道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