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72章村民闹事(第1/2页)
柳万锋是中午12点到上坪村的。
开始他以为要走一段路,谁知,村里利用他捐助的钱,迅速把路修通了,虽然是土路,但开车没有问题。
他把车直接开到村里,在村部前面约二百米的地方停了下来。
因为前面的路已堵得水泄不通。
此刻的村部是里三层外三层,全是沸腾的人群。
柳万锋下车后看到这些人都是本村人,十分惊讶,连忙问:“发生什么事了?”
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大娘看到了他,颤颤巍巍走了过来,满脸泪水地说:“柳总啊,你不能这样做呀,你把我们的土地征收了,我们吃什么?”
大家都在说,是呀,是呀!
有人还喊起了口号,打倒柳万锋之类。
柳万锋莫名其妙,迅速朝人群走去。
他们不喊了,自动闪开一条道,但流出的全部是愤怒的目光。
以前不是这样呀。
他记得他离开村子的那一天,几乎全村出动,有的手执着老母鸡,有的手捧煮熟的鸡蛋,一定要他收下。
有的人热泪盈眶地说:“万锋啊,以后有空多来看看,我们是把你当成我们最亲的人。”
他们还叫了一套锣鼓班子,敲敲打打,热热闹闹,把他送上木排。
这场面虽然不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但也是人山人海,人声鼎沸,离开的那一刻,差不多是山呼海啸。
汪老板曾十分激动地说:“这是他一生中遇到的最激动人心的场面。”
如今突然变了。
大家愤怒相迎,怎么回事?
进到了屋里,还是拥挤的人群。
这时,二楼伸出了一个脑袋。
只见罗甸在喊道:“万锋,我在这里。”
柳万锋爬了上去。
罗春苗、罗甸还有万村长等等这些人,都坐在桌前,垂头丧气,一言不发。
他们似乎刚经历了一场激烈的争吵,吵累了,现在没力气了。
他问罗春苗怎么回事?
她指指万村长:“你问他吧。”
万村长把他拉到三楼,找到一间无人的房间,告诉了他一切。
原来村民们反对他们征收土地。
按照柳万锋的意见,罗甸来到上坪村,找到万村长,决定先建一个民俗文化村。
他们选定了一个地方,大约需要征收十亩土地。
因为当地山多地少,十亩土地牵涉到十户人家,其中一户人家姓张,是张书记的侄子。
张书记因为阻挠柳万锋来上坪村投资,受到县领导的批评,张侄子知道后怀恨在心,罗甸来征收土地,立即提出一亩需要一百万元,否则免谈。
在他的鼓动下,其他人也提出需要补偿五十万元。
罗甸自然不会同意。
他与万村长商量后,决定绕开他们,找万家亲戚,征收他们的土地,谈好十万元一亩,以后每年再补偿一万元。
当地村民年均收入还不到五千元,这是一笔很大的钱,消息传出,立即在村里炸开锅。
大家议论纷纷。
张姓在村里是一个大姓,有几百人,在张侄子的鼓噪下,这些人率先起来闹事,说土地是村里的,外地人在村里投资,每个人都要给一笔钱,否则不准动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72章村民闹事(第2/2页)
没有征收土地的九户人家见此也跳了出来,天天跑到村部又哭又闹。
万村长作为一村之长,在本村还是有些威望,平时也是人五人六,村民见了都是大气不敢出。
然而,利益这东西太折磨人了。为了利益,父子、兄弟都会大打出手,何况是村民。
张侄子在村委会任副村长。
他率先翻脸,全盘否定了张村长的想法,说要把这个投资公司赶出去。
其他村民大力支持。
因为他们没有任何收益,好处都被万村长这些人拿走了,他们自然不干。
万村长火来了,决定强行动工。
他以为凭他的威望可以压住,吼几句,村民自然而退。
然而,他想错了。
莎士比亚说道:“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要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的变成尊贵的,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
还有人说,金钱是无底的大海,可以淹死人格、良心和真理。
在利益面前,老人变成少年,懦弱的村民变成了勇敢的雄狮,万村长所谓的威望立即不堪一击。
村民们天天跑到村部要说法。
万村长也有一帮人,是既得利益者,只是人数少,他们往往说一句,回击的是十句、百句。
当然双方没有打架,只文斗不武斗,只说妈拉个巴子,娘希匹的,骂骂咧咧而已。
因为毕竟是一个村里人,抬头不见低头见,平时相处还是很愉快的,一户人家有事,大家也会立刻上前帮忙。
大家不好意思打架。
只是金钱这玩意太诱人了,别人吃香喝辣的,自己味都闻不到,真不是滋味。
关键是大多数人都闻不到,肯定不行,有人振臂一呼,大家自然响应。
这个人出现了,他就是张侄子。
听完万村长的汇报后,柳万锋很快有了主意。
你们不是反对我们投资吗?
我们不投资就是了。
他返回到二楼后,当着张侄子的面说:“你们既然不同意,我们就撤资吧,不投了。”
罗春苗虽然不知柳万锋要卖什么药,但知道这个狡猾的年轻狐狸,心里肯定暗藏鬼计,也立刻说:“是的,我们不投了。”
罗甸自然跟着女儿女婿转,立刻跑到门外,大声喊道:“你们都回去吧,我们不投资了。”
这个消息首先把张侄子搞懵了。
他一直认为柳万锋一定会投资,会迫不及待地投资,即使他不投,有人也会逼着他投。
他现在宣布不投资了,该怎么办?
亲戚会不会骂他?
说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至少柳万锋不投资,他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本来柳万锋跟村委会班子成员打了招呼,以后公司运作起来,每人每月可以到公司领五百元辛苦费,现在都没了。
他见柳万锋说得很认真,自然信了,只好站起来说:“既然柳总不投了,我们就走吧。”
门外的村民听到立即一哄而散,只剩下几个既得利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