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魔法> 大周文圣> 第98章 江州府试第一场!

第98章 江州府试第一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98章江州府试第一场!
    白发老童生张游艺对周遭众童生们惊诧的目光置若罔闻,在府学门前大声吆喝着。
    「手脚都麻利些!莫要误了某的府试吉时!」
    他指挥着几个膀大腰圆的屠夫,在江州府学朱漆大门前摆开阵仗。
    满满一桌的祭台上,祭品铺陈开来——金鳞闪耀的活鲤尚在盘中挣扎,一道金箔纸扎成的龙门。三牲头颅泛着油光,六畜胙肉垒成小山。
    时鲜瓜果与精巧点心间杂其中,香烛青烟与纸钱灰烬交织升腾,竟将这庄严学府门前化作了一座祭祀道场。
    江行舟转头看去,不由愕然。
    恍惚间,他会想到了寒冬时,江阴那场县试。
    这一幕,好熟悉啊!
    沈织云手中的摺扇「啪」地合拢,掩住了嘴。
    白发老童生张游艺已跪在满桌祭台前,无比虔诚。
    「神灵丶土地保佑!」
    张游艺三炷高香举过头顶,嘶哑的嗓音惊飞檐下栖鸽,「求开天眼,佑我张游艺,今科必中秀才——!」
    「呵!」
    不远处,府童生案首赵子禄忽地嗤笑出声,「科举靠的自己的十年寒窗苦学和本事!临到考场才想起抱神仙的脚,怕是晚了吧.!你是谁啊?」
    却被身旁同伴拽了衣袖,低声道:「赵兄!这位江阴县的张游艺兄,乃是本江州府一府五县,赴考年龄最高的童生!」
    「原来是江阴老童生!」
    赵子禄却不以为然,扬声道:「《论语》有言:『子不语怪力乱神!』又道:『敬鬼神而远之。』.我辈读书人考科举,与神明何干?」
    话音一落,周遭童生纷纷侧目,眼中既有赞同,亦有讥诮。
    「不错!我辈读书人,当以圣贤之道立身,岂能效仿这等旁门左道?」
    有人附和,声音虽低,却字字如刀。
    不少童生望向张游艺的目光,愈发鄙夷。
    在他们看来,读书人祭祀天地丶列祖列宗,叩拜父母,乃至大周国朝文庙正统圣人丶功臣神将,皆是正道。
    可眼前这一幕——
    不知祭的是哪路野神丶何方土地?
    竟妄图以此求得功名?
    未免有些可笑!
    张游艺被他们怼的面红耳赤,只能不置一词,继续祭拜。
    「张兄,你这是.拜的哪路神明?」
    众生人群中,顾知勉压低嗓音问道,眼中既有困惑,又带着几分跃跃欲试的试探。
    「呃」
    张游艺正念念有词,闻言一愣,浑浊的老眼眨了眨,对顾知勉咧嘴一笑,露出几颗发黄的牙齿:
    「顾兄有所不知,
    我这祭品可是有讲究的,
    金鳞跃龙门,取个金榜题名的好兆头!!
    时鲜瓜果,专供圣人清享!
    三牲六畜,孝敬灶君丶土地!!
    香烛通神灵.!
    纸钱孝敬各路阴神勿挡我道!
    管它是哪路神仙!
    文圣武圣丶城隍土地丶过往阴神有一个算一个,老朽都伺候周到!
    他们得我好处,断然不会阻我前程!」
    「老朽如今七十有二,连考五十载而不中。早已经老眼昏花,靠自己是不行了,唯有乞求神明!」
    说着,他声音陡然哽咽,枯瘦的手指颤抖着指向祭台,「上次能中童生,定是有神明垂怜!
    此番若得中秀才,我必日夜供奉其牌位,香火不断!」
    说罢,他忽然想起什麽,又急匆匆补上三炷香:「对对对,还有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在上!
    若保佑老朽今科得中,定当日夜供奉,香火不绝!」
    顾知勉见状,眼中精光一闪。
    也是!
    他整了整衣冠,恭恭敬敬地拈香三拜——至少拜一拜文昌帝君,总不会出错的。
    「哎呦,又多了一位临考抱神脚的!」
    赵子禄正待出言讥讽羞辱,
    「借张兄这香火,敬献文庙诸圣——!」
    江行舟的声音不轻不重,打断了他的话,恰好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得真切。
    他整了整青衫前襟,三指拈起一炷香,在烛火上轻轻一旋。
    香头「嗤」地燃起一缕青烟,在他冷俊的眉目前袅袅升起。
    他的动作很慢,却很稳。
    俯身时腰间玉佩纹丝不动,衣袂不起微尘。
    既无张游艺那般癫狂,也不似锦衣少年赵子禄那般倨傲不屑,只是规规矩矩地对着文庙方向行了三个大礼。
    他不信神佛,却敬本朝文圣。
    倏然间——
    祭桌上那尾快翻肚白的金鲤猛地一挣,鱼尾拍打案几脆响,凌空一跃,竟不偏不倚的跃过桌上那道金箔纸扎成的龙门。
    「哎呀~——!
    金鳞跃龙门!」
    张游艺顿时惊喜的瞪大了眼睛,手指死死指着供桌,花白胡子簌簌抖动:「中了中了!我等祭拜之人,这一科府试,定然是要中了!」
    「.」
    祭桌前,
    众童生们顿时愕然,面面相觑,安静下来。
    一些个原本犹疑的童生对视一眼,默默理了理衣冠,拈香躬身一拜。
    甭管行不行,拜了再说。
    「吉兆!
    这是吉兆啊!」
    「快!快把香续上——咱也拜一拜,沾沾江兄的吉气!」
    窸窸窣窣的衣料摩擦声中,一个丶两个.不论世家子弟丶寒门士子,越来越多的童生,跟着拈香拜了拜。
    愣把赵子禄给气了个面色铁青。
    在一片晨光熹微,江州府院外二千童生们,或闭目喃喃诵着圣贤书,或焚香伏地向文庙方向长拜。
    府院外正热闹丶喧嚣之间。
    「咚——」
    江州府院浑厚的钟波震碎晨雾,朱漆府门轰然洞开。
    八盏大红[金鲤文灯]在府院外高高挂起,绯红的灯影在青砖地上投出八道跃动的光痕,恰似金鳞出水。
    「铿!」
    两列府兵铁甲士卒齐振长戟,寒芒在曙色中连成一道银河。
    衙役们红绸扎腰,敲响铜锣,声如裂帛:
    「开——龙——门——!」
    「江州学子跃龙门喽~!」
    在锣鼓声中,那扇数百年府学的蟠龙照壁完整显露真容,「府试大考——入场!」
    顷刻,两千青衫在晨光中列成长龙,肃穆如待阅之兵。
    数百名衙役手持水火棍,挨个搜身检查众童生们的考箱丶考具。
    江州府衙役六班头,手持备玄铁符丶照心镜,查舞弊丶携带夹抄。
    开考匣,考匣内只允许简单内置:松烟墨锭丶砚台丶笔具丶清水葫芦,防止小抄夹带!
    脱布袜赤足踏青砖,查足底夹带。
    散发过肩,查发髻藏物。
    查衣襟夹层!
    查笔管中空!
    凡有夹带作弊者,当场黥面,下狱。
    检查完毕,方才放行进入江州府文院内。
    突然,队伍内一声惨叫——
    某生考匣夹缝内,竟滑落一张黄纸墨迹尚新,吓得他两股颤栗失声。
    刘班头冷笑,府院旁的一口火炉,拿起已烧得通红铁钳:「今科第一个黥面之人,倒是来得早。」
    惨叫声中,
    众童生队伍依旧沉默前行。
    众童生们轻车熟路,依次进入江州府院内,还需在江州府的礼房,验明正身。
    「肃静——唱名验身!」
    一声铜锣震响,保人们手持联保册列于廊下。每册朱砂泥印尚新,细麻绳捆扎。
    「江州府江阴县东赤岸里顾氏子弟——顾知勉!」
    被唱到名字的青衫少年顾知勉浑身一颤,小跑上前。
    指尖蘸了印泥,在保册上按下,指节因用力而发白。那鲜红的指印,像极了初绽的梅瓣。
    「领考舍牌!」
    顾知勉黄持杨木考牌,入手冰凉,上面蝇头小楷刻着:「江阴顾氏庚辰年生保人周明德」
    字迹间还散发着新刻的松木清香。
    队伍中有人偷偷打量考牌,却听衙役喝道:「牌不离身,随时核验!违者以舞弊论!」
    江州府院前青烟如柱。
    「吉时已到,向文庙诸圣,献祭文!」
    太守薛崇虎蟒袍玉带立于丹墀,身后一排绯袍青袍,别驾丶主薄丶司马丶功曹等按品阶雁列。
    主考官周院君孔雀补服映着晨曦,双手捧《请圣表》过眉——那洒金宣纸上,墨字如蚁,却承载着江州府两千士子的青云梦。
    「伏惟圣贤垂鉴——.」
    主考官周院君着孔雀补服,诵读《请圣表》,焚《请圣表》于青铜鼎内,
    表文入鼎的刹那,火舌倏然窜起三尺,惊得众人后退半步。
    青烟扭曲着升腾,在江州府院琉璃瓦上化作游龙烟柱,直冲云霄。
    祭礼毕。
    「咚丶咚丶咚——!」
    登闻鼓鸣三通。
    鼓声碾过江州府院屋脊兽的脊背,惊散满城晓雾。
    江州城尚浸在靛青色的晨雾里,
    府学院外玄甲如潮。
    三千府卫营精兵执戟而立,玄色龙纹旗在料峭春寒中翻卷,金线绣就的龙睛在曦光下时隐时现,恍若真龙巡狩。
    铁甲相击之声如碎冰相撞,森然兵阵将八进院落的考院围成铁桶。
    寒刃折射的冷光在青砖影壁上流动,惊得宿鸟噤若寒蝉。今日江州府试,便是只蚊蚋也休想擅入禁地。
    两千馀名考生鱼贯入府学院考舍,锦衣郎君腰间玉佩叮咚,与寒门学子磨薄的麻履声交错成韵。
    最扎眼是那群六七十鬓发如霜的老童生——他们佝偻着背脊,枯瘦的手指却将考牌攥得死紧。
    考生们按赤青白黑四色考牌分流,脚步声在青石板上阵阵回响。
    考舍分列甲乙丙丁四区,每区五百间青砖黛瓦的号舍如棋盘般整齐排开。
    每间号舍虽仅半丈见方,却比县试时的茅草棚子,体面百倍。
    江州府的衙役们手持桃木长柄,将驱邪丶驱毒虫的桃枝水泼洒在砖缝之间。
    礼房书吏以朱砂笔饱蘸丹砂,在每间号舍门楣题写「文昌庇佑」四字,和考舍编号。
    「张游艺,丁字七十六号!」
    张游艺微微颤颤的步入那方青砖小舍,老茧横生的掌心抚过门楣丹砂未乾的「文昌庇佑」,竟触到些微温意。
    半丈见方的号舍里,桃木案几上驱虫水痕犹湿,分明是衙役泼洒时太急。
    他颤抖的手指抚过冰凉的青砖墙,
    五十载以来,县试屡屡落第时撕碎的稿纸,此刻都化作沟壑间奔涌的热泪,在沟壑纵横的脸上蜿蜒。
    远处传来礼炮轰鸣,
    他哆嗦着咬开狼毫笔套——那支半秃笔的狼毫笔尖,终于要蘸上府试的墨砂。
    江行舟提着考匣,步履沉稳,踏入【甲字一号】考舍。
    号舍内,一方陈旧的檀木案横陈,其上「格物致知」四字刀刻深邃,墨色如铁,历年以来不知多少童生在此伏案疾书,字痕已浸入木纹。
    案头一盏青瓷烛台釉色温润,限用的三根官烛,静静伫立,烛泪未凝,尚待点燃。
    考舍门前竹帘低垂,以防窥视。筛落几缕晨光,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暗影。
    帘外脚步声丶低语声皆被阻隔,唯馀一缕清风偶尔拂过,掀起帘角,又悄然落下。
    角落恭桶覆着石灰,气味被压制得极淡,只待酉时更换。
    最⊥新⊥小⊥说⊥在⊥⊥⊥首⊥发!
    江行舟盘膝而坐,闭目凝神,呼吸渐缓,如老僧入定。
    他在等——
    等那一声开考的铜锣震响,等府试考卷下发,等墨香与纸气在狭小的号舍内弥散,
    等这场决定江州府二千童生命运的秀才府试,正式拉开帷幕。
    天授十五年,夏。
    江州府试,启闱!
    府学院正堂内,檀香缭绕。
    主考官周山长一袭青衫如松,面色淡然,端坐正位,案前一方朱砂砚台,墨未研而锋已藏。
    四位副考官分列堂中两侧——别驾崔承业紫袍玉带,主簿柳明川执笔待录,功曹赵世衡指节轻叩童生名册,都尉雷万霆按剑而立,甲叶在静默中偶尔铮鸣。
    「江州府试三场。
    首场,题为志——[诛妖救灾]。
    『太湖妖灾,江州府溺毙百姓六百,毁良田数千顷。
    诸生既享朝廷廪米,当以何为?』」
    周山长声如沉锺,道:
    「『字三百,作一篇[诛妖救灾志],须具陈尔于太湖灾变中之作为。
    且在本志中,试帖诗词一首。』
    文章,以功绩丶志丶诗词文采,评定文章甲丶乙丶丙等!
    府试第一场,二千童生录前八百人,黜落一千二。
    诸公,以为如何?」
    「周公此题,甚好!」
    「我等无异议!」
    四位副考官相视一眼,对此毫无异议。
    「好!」
    周山长颁布府试第一题。
    堂下,府尊薛崇虎目微眯,听闻考题,心中暗赞一声。蟒袍上的金线在晨光中浮动,如蛰伏的龙蛇,威势内敛。
    不愧是周山长!
    这考题,明为府试,实则藉机为参加【诛妖救灾】的诸生论功行赏。
    既要全朝廷体面——江州府试考题确实堂堂正正。又要给功臣开路——这分明是送分的登天梯。
    堂外,诸多江州府一府五县举人丶进士丶豪族家主肃立静听,锦缎衣袍摩擦。
    有人目光闪烁,有人低声私语,暗藏无数算计。
    赵府家主赵秉烛深深皱眉,指节微扣,眼底冷芒隐现。
    「府试第一场——开考!」
    玄衣差役鱼贯穿行,举着[府试考题一]黑板,掠过竹帘,沙响连成一片海潮。
    此刻,众童生们望着考题愕然,
    两千馀支狼毫,同时蘸墨。
    雪浪纸展开的刹那,两千块松烟墨同时研磨,墨香陡然浓烈。
    江州府院内。
    「起[鸢]——监考!」
    数十名监考官手掐文诀,袖袍无风自动,指尖灵光闪烁间,一只只木鸢振翅而起。
    肃穆的考场骤然响起一阵机括轻鸣。
    木鸢或盘旋于考舍上空,锐目如电。
    或栖于檐角,铁爪扣瓦,无声无息扫视考舍。
    更有甚者,直接会飞悬停于有「嫌疑」的考生案前,翅翼微张,似在审视答卷墨迹。
    羽翼划破晨雾,它们的眼眸中竟带起细微的灵气涟漪——这分明是施加了「[天网恢恢,明察秋毫]」四字成语文术。
    府院考舍内的二千童生纷纷低头,连呼吸都放轻三分,不敢跟这些木鸢对视。
    甲字一号考舍。
    江行舟指尖轻压砚台,墨条在澄泥砚上徐徐画着一道圆圈。墨液渐浓,如夜潭静水,映出他沉静的面容。
    帘子外,木鸢振翅声隐约可闻,他却连眉梢都未动分毫。
    墨香氤氲,
    他手持狼毫饱蘸浓墨,笔锋悬于草稿宣纸之上。
    诛妖救灾!
    四字铁画银钩,力透纸背。
    江行舟目光在「诛妖救灾」四字上逡巡,笑了笑,唇角微扬。
    「三百字志文,且附诗词一首?!」
    好一个周院君!
    这哪里是考题?
    分明是给江州立功诸生,铺就了一条青云梯。
    凡在太湖诛妖战中洒过热血的童生,哪个不是胸有块垒?
    泼墨三百言,不过是将那夜斩妖的剑光丶救民的赤忱,再于纸上走一遭。
    甲字六号考舍。
    「啪!」
    狼毫坠地,墨汁溅上青砖,如泼洒的鸦羽。
    窗外木鸢振翅声忽近,铁爪在檐角刮出刺耳声响。
    赵子禄呆呆的望着府试考题一,盯着自己抑制不住颤抖的十指,掌心发白。
    这一刻,他忽然懂了什麽叫——万策尽!
    自作自受!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过去两月,他押题几百道。
    甚至连《圣人诛妖策》到《救灾安民策》,哪篇不是烂熟于心?
    无论周院君考什麽,他都能写出一篇锦绣文章。
    偏生没料到.
    江州府试的第一场考题,竟要写自己在太湖诛妖一战的功绩?!
    他顿时有些懵,
    救灾?
    表现啥?
    根本没去啊!
    额头沁出冷汗——那夜妖祸滔天时,自己分明在赵府暖阁里闭门苦读,准备府试。
    他还能表现啥?
    赵子禄也不敢在府试文章中胡乱瞎编。
    江州府有不少童生知道,他在赵府内读书,未曾出门。
    若是瞎编自己诛妖救灾,太容易被戳穿——府试文章里谎言连篇,那可就是天塌了,恐怕直接被剥夺府试。
    「好一个诛妖救灾.」
    赵子禄喉间滚出低笑,忽觉满嘴腥甜,竟将舌尖咬出了血,「好一个周院君!.仅这一题,我便彻底无望,夺府试秀才案首!」
    他想了许久,
    笔锋悬在纸上游移不定。
    「要不.乾脆写一篇《寒窗苦读志》?」
    忽然福至心灵,
    赵子禄猛地蘸墨挥毫,写一篇三百字短志丶诗:
    「.「闭门即战场,灯火作烽燧!
    非是无肝胆,待举凌云翅!
    非是惜此身,长锋待出匣!
    今朝墨池浅,来日血海深!」」
    最后一捺狠狠顿笔,竟将宣纸划破三分。
    唯有府试考中秀才功名,获取更大的实力,日后才能为朝廷丶为黎民百姓做主。
    他这是煞费苦心!
    做暂时的忍耐!
    以待日后更好的诛妖救民!
    江州府院。
    青砖黛瓦的考舍鳞次排开,宣纸般苍白的晨光透过雕花木窗,在青石板上勾出细密的栅影。
    有的童生未参加太湖诛妖之战,面色煞白,惨白如生宣。
    有的童生却是面色激动红润,此刻心头无比感激周院君。
    江州府暨阳童生案首沈织云,悬腕凝锋,狼毫在「功」字最后一捺处顿出涟漪。
    他恍见两月前太湖湖畔,
    周院君染血的官靴踏过妖族浮尸,
    一名濒死的童生抓住他绯色官袍下摆,院君俯身替他合上不甘的眼帘:「活下来的,都该有个好前程.」说的正是这句。
    当时腥风灌耳,如今听来——竟是天籁!
    「我前些日子还在寻思,我等一府五县童生奔赴太湖立功,回来至今两月,却未得太守和院君大人半分犒赏。」
    「没想到,院君大人早就在这里安排好了!」
    「以我等,但凡立下功绩,通过府试第一场无疑!」
    「我虽在第一线战场,并无太多的杀敌表现。
    比起江行舟,那是万万不如!
    可是却在第二线后勤补给,立了一份天大的功劳!
    我暨阳沈家连夜捐献了一千担文粟米,送往前线犒劳府院学子」
    沈织云腕底生风,舔笔疾书,墨迹里都带着粟香,
    那日府衙仓廪前,父亲将粮食压在秤杆上时,青铜秤砣坠地的闷响。
    一千担金灿灿的文黍谷粒在府衙帐册上堆成小山。
    他当时还疑惑不解,父亲为何如此积极捐粮?
    此刻,沈织云方才恍然大悟,父亲不愧是暨阳县第一绸缎布商,眼光是如此的毒辣!
    沈家主这场精心算计,早在两月前便盘算好了。
    「这是有据可查!
    在府衙后勤辎重名录的第七页,可是白纸黑字盖着一个府衙戳印!
    光凭这一份大功绩,这江州府试第一场,我肯定排在甲等前三之列!」
    他飞快落笔。
    「.
    「暨阳县,沈家郎。
    后勤辎重录第七页,朱砂府印灿若朝霞。
    一千担文粟米,粒粒皆是功名种!」」
    沈织云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三百字的志出炉。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穿甲弹不相信碳基怪物 修仙路上美女多 三分瘾 名义:省服第二出手了! 噩梦之光 高枝难攀 逼我重生当神豪是吧 自始至终 灵墟刻印师 开局被贬,我要掠夺江山 江山风物志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退婚后,我竟查出肚子里有四胞胎 从升级建筑开始长生 京城独宠小福宝 大明:靖难戍边,称霸天下 断亲后闪婚神秘大佬,全家跪求我原谅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宇宙巨兽来袭,我靠双血灵保命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