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25章行动起来(第1/2页)
陈林这一脚又快又准,力道还不小,朱元璋毫无防备,身体往前一个踉跄,嘴里还没来得及发出“哎”的惊呼,就听见熟悉的“噗”的一声轻响。
周围的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见陈林、朱元璋,以及身后站着的杨士奇、技术人员、医护人员,连同那些堆得像小山似的物资,在众人眼前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空荡荡的仓储基地。
“好家伙!小陈这告别方式,还真是……独树一帜啊!”
老者先是一愣,随即忍不住笑出了声,伸手拍了拍身边的人,“我还以为会有什么隆重的仪式,没想到是‘一脚归乡’,够爽快!”
其他人也跟着点头,望着空荡荡的场地,眼神里满是感慨:“说起来,这一个月就像做梦一样。
前阵子还跟朱……跟那位讨论明代的农耕技术,今天人就穿越回去了。
想想他们要在六百年前的大明搞工业、推改革,真是既让人担心,又让人期待。”
负责物资调度的王主任掏出手机,对着地面拍了张照片,笑着说:“我得把这一幕记下来,等以后小陈他们要是能传消息回来,咱们再看看这‘穿越大典’的收尾,多有纪念意义。”
陈林的母亲擦了擦眼角的泪,嘴角却露出了笑容:“这孩子,从小就爱跟人闹着玩,没想到临走还跟那位……那位开这样的玩笑。
不过这样也好,至少没那么伤感了。”
父亲也笑了:“他心里有数,这么做肯定是故意的,不想让大家太难过。”
众人站在原地,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话题从陈林那一脚的“神操作”,聊到大明未来的发展,再聊到下一次穿越的可能。
夜色渐深,仓储基地的灯光依旧明亮,虽然人已远去,但那份跨越时空的联结与期待,却像这灯光一样,在每个人的心里久久不散。
他们知道,这不是终点,而是另一段传奇的开始,总有一天,他们还会再相见.....
转眼间,陈林带着众人已经回到别墅。
现在账上有亿亿级别的资金,不用为了系统空间的那点时间着急。
东西就先存着,安排现代科研、技术人员要紧。
但是.....
“你小子,为什么突然踢咱一脚!?”
朱元璋话音刚落,陈林又是一脚踹了过去。
可这次,朱元璋早有防备,敏捷躲过,并反手锁拿住陈林的脖子,裸绞!
“好啦好啦,这么多人在,你们俩也不嫌丢脸!”马皇后赶紧上前劝架。
挤满屋子的科研、技术人员则是面面相觑。
这演的是哪出?
穿越者大战朱元璋!?
还有这房子,怎么跟现代的一模一样,竟然还有电!
大明已经这么先进了吗?
马皇后的劝和,朱元璋和陈林依旧没有分开。
“你们还愣着干嘛,还不上前帮忙!?”
随着马皇后一声令下,朱棣、杨士奇等人赶紧上前将两人分开,然后.....
然后陈林跑去拉屎了。
因为刚才太用力,没憋住,挤出来一点点......
玩闹过后,一行人来到钢厂,这边空地多,还靠着句容河,交通方便,从现代带回来的物资放在这最合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25章行动起来(第2/2页)
还能第一时间让技术人员指点钢厂不对的地方。
陈林还打算在这里建造一个小区,供科研技术人员居住。
当然,还要让朱元璋派遣锦衣卫,24小时全程监控,免得被外人知道,怕会引起骚乱。
一行人站在钢厂外的空地上,陈林手一指。
放眼望去,代仓储基地的钢铁架构仓库,以及仓库内的所有物资和相关资料就这么突兀的坐落在空地上。
随即,在陈林的招呼下,技术人员迅速拿出便携对讲机,开始分组清点。
“第一组人员到齐!”
“第二组无遗漏!”
“蒸汽机部件完好!”
“工程车燃油充足.......”
不多时,清点完毕,所有人员与物资均安全抵达。
陈林松了口气,看向身旁的杨士奇:“这里就交给你来统筹安排。”
杨士奇早已褪去在现代的拘谨,小小年纪就显得十分干练,躬身回道:“师傅放心。”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安排各项物资的分配工作。
技术人员启动工程车,将精密的零配件与蒸汽机小心翼翼地装载上车;
医护人员则搭建起临时医疗点,以防有人因穿越不适或水土不服出现状况;
教育团队的老师则开始整理带来的书籍与教材,将其分门别类装进特制的木箱。
这些书籍是改变大明的“精神火种”,容不得半点损坏。
朱元璋也没闲着,他穿着一身便于行动的短打,亲自指挥随行的锦衣卫警戒,顺便这里看看,那里瞅瞅,满心欢喜。
陈林与技术团队的负责人张工一起,制定了详细的物资安置计划。
首先是“核心设备区”的划分。
他们将场地和隔壁的钢厂打通,蒸汽机以及现代炼钢设备正式入场。
一些关键核心设备都贴上醒目的“禁止触碰”标识。
每台设备都配备了相关技术人员,负责日常维护与调试,并指挥交代大明工匠如何使用和维护。
其次是“零配件与原材料区”的管理,众人按照“零配件类型”“原材料用途”进行分类堆放。
无缝钢管堆放在东侧,用粉笔标注出直径与长度;
精密齿轮与轴承放在特制的木箱里,箱内填充稻草防潮;
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则堆放在西侧,旁边还附带了使用说明书,标注着“水泥与沙子配比”“钢筋搭建规范”等关键信息。
为了防止丢失或损坏,陈林还安排了锦衣卫与现代安保人员轮班值守,建立了“领用登记制度”。
任何人领用物资,都需填写领用单,注明用途与数量,由陈林或朱元璋签字后方可领取。
最后是“生活与办公区”的改造.......
营房被分为“居住区”“办公区”“教学区”与“医疗区”。
居住区里,现代带来的折叠床与被褥被分发下去,每间营房住四人,保证居住整洁;
办公区则摆放了从现代带来的桌椅,墙上挂着大明的地图,标注了各地的资源分布,是现代团队根据历史资料绘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