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老丈人和丈母娘过世之后,严振声和林翠卿就搬到了隔壁院的正房居住,严家本院的东厢房让5个大的儿子住了进去。
两个女儿住耳房,3个年纪小的孩子还在跟着亲妈住。
男孩子们有了自己的基地,大部分时间聚在一起,每天都有得闹。
秋高气爽的日子,严振声在庭院树下的躺椅上看书,东厢房里一片吵闹后,5岁多的严宇跑出来告状:“爸爸,四哥拿了我的弹弓!”
“喊他还给你。”
“他不还!”
“去找你大哥主持公道。”小孩子每天问题太多,给他们找个裁判,顺便树立大哥的威信。
“大哥在屋里看书,他不理我们。”
“看的什么书,这么入迷?”
“爸爸,我不认识字啊!”严宇一脸茫然。
“嘿,你小子,不认识字你要学啊!来,爸爸现在就教你。”
“爸爸,那我的弹弓怎么办?”这小子思路没被带歪,看书哪有弹弓好玩啊。
“去让严宏还给你,就说再不还我收拾他!”
“好嘞,爸爸!”严宇得了令箭,龇着牙就跑回房了。
“爸,我就是让宇子把弹弓借我用一下,这个小气鬼!”没一会儿,严宏就跟严宇一起出来了,瞪着拿着弹弓正得意的严宇。
“你自己的呢?”
“我的那把坏了。”
“坏了你修好啊。”
“刘大爷那里没有车皮了。”
“嘿,那你就非得要玩儿弹弓啊?”
“爸,我听说城外能打鸟,好几斤重的大鸟!我是想跟二哥、三哥一起去试试。要是打到了,咱家又能改善伙食了!”说起改善伙食,严宏都舔嘴唇。
“嘿,还真没注意,又到了候鸟迁徙的季节。你们几个小孩子打个屁的鸟,出城当心被别人当鸟打了。歇着吧,就算出门也不许跑远了,养家现在还是我的事。”
“爸!...”
“嗯?”
严宏还想争取一下,严振声一眼就让他消停了。
几个10来岁的小孩,出城去打鸟,没打到都还好点,要是真打到了,能不能回家、以什么样的状态回家,那就真不好说了。
不说城里城外的中国人,就是这个时候的小日子,有些都有点饿绿眼了。
小儿持肉过闹市,跟小儿持金过闹市没太大区别。
其实严家的伙食不差,每天二合面馒头管饱,菜是炒鸡蛋或者炒腊肉再搭配土豆、时蔬。
就这标准,在现在的四九城至少能排前百分之一。
但横向比了还得纵向比,比自家前几年可是差多了,也难怪这几个大孩子都想自力更生了。
身为一个“无所不能”的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严振声当然不会让没成年的儿子们出去找食吃。
没想到时隔200多年了,还会跟候鸟扯上关系。
不过他可不是真的要出城去打鸟,空间里有比较完整的生态,20多斤的大鹅多的是,晚上假装出门转一圈,就带着东西回来了。
带回来两只今年春天孵化的大天鹅,相比老的肉没那么柴,每只20斤出头,绑好翅膀和喙丢在前院水塔下面。
吃完早饭就让严宽带着严宁去收拾,儿子大了当然要好好使唤。
其他孩子听说要杀鹅,一窝蜂地都跑过来围观。
“哇!爸爸,哪里来的这么大的鹅?”
“城外抓的呗,想抢别人也不给啊。”
“爸,我昨天才说想去城外打鸟,您晚上就给抓回来了,您也太厉害了!”
“哈哈哈,那是!”
“大哥,我要那个羽毛!”
“我也要!”
“都好好分,不许抢啊,羽毛有的是。”
大天鹅翅膀上最长的那十几根翎羽确实好看,几乎有手掌那么宽,近30公分长,还洁白如雪。
小孩子喜欢的东西有时候不讲道理,他们可能连不起眼的小石子、没有特点的小木棍都会收藏。
“爸爸,你可不可以给我做一把羽毛扇?”严宜拿着三四根羽毛就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能不能、够不够那是爸爸要解决的事。
“你跟妹妹不是都有团扇吗?”
家里女性用的团扇可是缂丝扇面,苏州大匠制作的,放在前清就是皇家贡品,也就是大清亡了,严振声这种商人才能买到。
“哎呀,爸爸,那不一样啊~”严宜一跺脚,就抓着爸爸的手撒娇。
“爸爸,我也要做一把扇子!”
这边一聊到这个话题,几个孩子都围过来了。
“好好好,给你们每个人都做一把!”
“爸爸太好了!”
大天鹅羽毛嘛,空间里多的是。
芝麻胡同是富人区,哪怕这个时期,偶尔谁家传出点肉香,也不是什么很引人注意的事。
这才是严振声能在家里炖大鹅改善生活的原因,不然他就像第一世那样带卤肉回来了。
下午,隔壁院的地下靶场里。
“艾伦,最近学了什么新的诗词啊?”不是!划掉!
还没到时候呢。
“宽子,最近在读什么书啊?听几个弟弟说,你很投入啊。”
严宽先跟福子对视一眼:“爸,没什么,就是一本杂志。”
“哦,杂志名字叫什么?”
“叫《海燕》。”严宽没打算瞒着爸爸,父子俩的感情还是很好的,严振声也不是不能对话的“大家长”。
“海燕?没听说过啊,能不能让我看看?”
“成啊,我待会儿拿给您。”
“行,待会儿再说,继续练枪吧。”
吃完晚饭后,严宽拿着书和福子一起到了隔壁院的书房,是正房隔出的一间,严振声在这里等他们。
“这杂志是谁办的?内容好像有点不合时宜啊。”严振声粗略翻了一下杂志,所载的文章都是关于自由与光明、真理与理想、人生与社会的话题,虽然是白纸黑字,但一眼就能看出红色来。
“一个学生组织,叫海燕社。我觉得内容挺合时宜的,我们沦陷区的青年,就应该多看这种,不能再学小日子的奴化课本了。”
严宽说完,福子也在一边点头,两人目光坚定,既有年轻人的朝气,又有长期读书习武养成的沉稳。
严振声用手指点了点两个小子:“要谨言慎行,沦陷区这三个字,在外面可不能说。”
“我知道,爸,这不是在家嘛。”
“好,我不跟你们讨论什么大道理,也不反对你们看这类书籍,但要藏好。还是那句话,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先保护好自己,后面才有无限可能。”
“爸,那能不能给我一把属于自己的枪啊?”
“你小子,家里能藏东西的地方都被你翻过了吧?”
“嘿嘿~”严宽挠挠头:“平常练习用过这么多枪,您到底藏哪儿了呀?”
“这种凶器,你们现在还把握不住,行了,滚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