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衣服有妹妹帮忙洗,饭到点直接去吃,还顿顿有肉。
这么美好的生活,几乎让郭秉聪想起了十来岁时的少爷时光,那时候郭家还没彻底败落。
最后郭秉聪在严家赖了一个月,被忍无可忍的郭秉慧拿着鸡毛掸子赶了出去。
总不能还赖在严家过年吧?那就太不像话了。
回家就回家吧,接下来一段时间还是能好好过的,因为严振声给他也送了一份年礼。
鸡蛋、腊肉、香肠都有,每顿切几片还是能坚持一两个月的,到时候再去探望一次妹妹嘛。
过了年,时间进入民国三十四年,抗战终于来到最后一个年头。
这句话就是放在电视剧里说,也是没问题的,因为局势明朗了,完全可以根据各方的兵力、后勤、战线等等来推算。
小日子走到了穷途末路,虽然还有一些死硬分子,但大部分士兵已经开始厌战、畏战,从本土征召来的新兵尤甚。
在这种情形下,严振声加大了自己的行动频率,今天干掉几个落单的、明天干掉一个小分队。
他们当年不是拿士兵失踪当借口吗,那现在就让他们好好失踪失踪。
在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情况下,小日子的各级军官完全不能确定,失踪人员到底是遇害了还是当了逃兵。
这种失踪的案例,在全城的零散驻防点和城外的几处兵营、机场都在出现,居然加剧了小日子军队本身存在的逃兵情况。
想做一件不合规矩甚至违法的事,有人带头总是更容易说服自己,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虽然他们不知道这些“榜样”是被动的。
严振声在四九城杀得起劲,严宽和福子在根据地也训练得热火朝天。
两人离家大半年了,根据地虽然生活艰苦,但有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和领路者,他们在精神上反而更加富足。
接受了红色理论教育后,又开始接受军事训练。
因为身手和枪法都突出,理论也学得扎实,有一腔热血,他们被发展加入了组织。
“我宣誓...”
加入组织后的两人被城工部挑中,开始接受绘图、发报、潜伏、跟踪与反跟踪等等专业技能培训。
思想进步、头脑聪明、身手好、在城里有正当身份,天选的地下工作者嘛。
虽然严宽还没成年,但这身高和身手,几个成年人是他对手啊?
再说了,这个时候,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嘛。
在顺利结业后,两人又回到了四九城,此时距离他们离家才10个月。
“大少爷,您回来了?”
“回来了,老刘你身体还好吧?”
“托大少爷的福,能吃能喝的,您快进屋吧,老太爷和老夫人可是天天念叨您。”
严宽和福子背着包袱,风尘仆仆的,刚过垂花门就被在庭院里玩耍的弟弟妹妹们发现了。
“大哥!你怎么才回来?沪上那边是什么样子的?好玩吗?”
“有没有给我们带礼物?”
“也就一般!比咱们四九城多一些高楼。太远了,带礼物不方便。”这些应付的话术和沪上的基本情报都是提前准备好的。
“宽儿,奶奶的大孙哟!”
屋里的二老和严振声的媳妇们听见外面的动静都出来了。
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严老夫人战战巍巍的,激动地快要从台阶上摔下去。
“奶奶!”严宽赶忙过去扶住。
“乖孙儿,瞧你都瘦了!”老太太摸摸孙子的脸,确实瘦了,走的时候脸颊是鼓的,现在已经平了,差点就能凹下去。
“奶奶,没瘦,我是壮了。”
“快去让老王做饭,家里有什么好的,都做上!”老太太只管转头对儿媳妇们吩咐,自然有勤快的要去跑腿。
“奶奶,没到吃饭时候呢。”
“不管那个。”
二老虽然最宠大孙,但对其他孙儿孙女也不差多少。
也就是现在的严振声有威严,要不家里这些孩子都得被宠坏,原本的严振声不就被宠成了个窝里横吗,幸好他三观不算歪。
“爷爷!妈!二妈妈!...”严宽阻止不了老太太,又转头跟长辈们都逐一打招呼。
就是七妈妈郭秉慧只比他大两岁,稍微有点尴尬。
但辈分这个问题嘛,从来不看岁数,习惯了就好。
“好,回来就好啊!”老爷子只拍了拍大孙子的肩膀,严宽就被老夫人和林翠卿夹着拉到了屋里。
一去大半年,连个信都没捎回来,要问的话太多了。
福子没有来打扰这一家团聚,他把行李放回房间后去找秀妈完成自己的团聚去了。
吃过晚饭后的隔壁院书房,严振声和两个孩子隔着书桌对坐着。
“看你们现在的状态,我就不问你们经历了什么,回来要做什么这些问题了。钱在这书桌里,宽子你以后需要就自己取;长短枪在靶室里,子弹管够。我只希望你们时刻注意安全。”
严宽和福子对视一眼:“爸,您终于舍得把枪给我们了?您怎么知道我们要做事?”
“就你们这副跃跃欲试、满怀豪情的样子,太嫩了。你们应该去大街上多观察,看看政府和公司职员被工作折磨出的‘班味儿’,看看底层百姓被生活压迫成的麻木,然后把自己融入进去。”
两人悚然一惊,这些培训课老师都教过,但他俩初出茅庐,就想着做事,有点得意忘形了。
“爸,我感觉您不像一个酱菜商人。”
“哈哈哈,那你感觉我像什么?”
“不知道啊,看不懂。”
“我像你爹啊,傻孩子!”
“爸!”严宽感觉被骂了,但又好像没有。
“行了,都滚蛋吧,孩子长大了就不可爱了。总之记住安全两个字,福子你是你妈妈的精神支柱,宽子你是严家长孙,关联的人更多。你们两个要是因为粗心大意出事,是太多人不愿意看见的。”
“知道了,爸!”
“知道了,严叔!”
严宽回到严家院子东厢房,发现几个弟弟都挤到了他和严宁的炕上。
“干嘛呢你们,不去自己那边睡觉。”
“大哥,你给我们说说沪上的故事呗,我们长这么大,还只去过四九城郊区呢。”
“是啊是啊,大哥,快给我们说一说。”
“行,那就给你们说一说。”严宽也洗漱上炕,给弟弟们说着从报纸和书上看到的关于上海滩的故事。
没办法,他也没去过呀,他最远也才离开四九城300多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