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百七十一章暖玉藏秘,雪夜传心(第1/2页)
雪后初晴的晨光,透过王府书房的冰裂纹窗,落在案上那方端砚上。砚台旁摊着半卷《朔北治略》,是黄玉卿昨夜写的,墨痕已干,只在末尾留了几处待补的空白。她坐在窗前的圈椅上,指尖摩挲着掌心的暖玉——玉身被常年体温焐得温润,贴在腕间时,能隐约感觉到一丝极淡的暖意,像是有生命般轻轻搏动。
门外传来轻缓的脚步声,伴随着丫鬟“念北小姐到了”的通报。黄玉卿将玉拢进袖中,抬眼时,见念北掀着棉帘走进来,身上还带着室外的清寒,鬓角沾了点未化的雪粒,像落了颗碎星。
“母亲。”念北屈膝行礼,目光扫过书房——书架上的医书按年代排得整齐,最下层摆着她小时候画的商路图;案头的白瓷瓶里插着两支红梅,是昨日园丁新剪的;墙角的炭炉燃着银丝炭,暖意不燥,却将空气烘得格外安宁。她记得小时候总来这里翻书,母亲从不拦着,只在她把医书拿倒时,笑着递过一块蜜饯,说“北儿要先认对字,才看得懂里面的门道”。
“坐吧。”黄玉卿指了指对面的椅子,丫鬟很快端来一盏热茶,茶盏还是上次给萧明轩用的那套白瓷青竹纹,“刚从商行过来?看你袖口沾了墨。”
念北低头看了眼袖口,果然有块淡墨渍——是方才核对西域商路账册时蹭的。她坐下,捧着茶盏暖手,轻声道:“嗯,西域那边传来回信,说最近有支不明商队在囤积皮毛,问要不要跟进。”
黄玉卿指尖在案上轻轻点了点,目光落在念北的脸上。女儿今日穿了件石青色袄裙,头发挽成更显利落的垂挂髻,只插了支珍珠钗——这是她处理商行事务时常用的装扮,既不失体面,又不碍着手腕翻动账册。她忽然想起念北十岁那年,第一次拿着自己算的商号盈亏表来书房,小小的人站在案前,仰着头说“母亲,我算出来咱们的酒坊这个月能多赚五十两”,那时女儿的眼睛亮得像星星,如今这双眼睛里,多了几分沉稳与锐利,却依旧清澈。
“那支商队,查不到底细?”黄玉卿问。
“查不到。”念北摇头,眉头微蹙,“西域分号的人说,他们用的是中原商号的印信,却只收皮毛,不问价格,倒像是在囤货,不是寻常买卖。”
黄玉卿沉默片刻,忽然从袖中取出那枚暖玉,放在案上。玉身映着晨光,泛出淡淡的乳白光晕,与寻常玉石截然不同。“北儿,你小时候总问我,这枚玉为什么从不离身,还记得吗?”
念北的目光落在暖玉上,心跳忽然慢了半拍。她当然记得——小时候趁母亲午睡,想偷偷摸这玉,刚碰到就被母亲惊醒,那时母亲的眼神很严肃,说“这玉不能乱碰,等你再大些,母亲自会告诉你”。如今母亲终于要开口,她忽然有些紧张,指尖无意识地攥紧了茶盏。
“这不是普通的玉。”黄玉卿的声音放得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郑重,“它是一把钥匙,能打开一个‘空间’。”
“空间?”念北愣住,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她虽聪慧,却从未想过“空间”这样玄妙的东西,一时竟没反应过来。
黄玉卿点点头,伸手将暖玉推向念北:“你试试,用指尖贴着玉,想着‘进去’。”
念北犹豫了一下,还是伸出手指,轻轻按在暖玉上。玉身的暖意瞬间透过指尖传来,比平时更甚,像是有股暖流顺着手臂往心口涌。她依着母亲的话,在心里默念“进去”——下一瞬,眼前的景象忽然变了。
不再是书房的暖光与红梅,而是一片开阔的谷地。谷地两侧是青山,脚下是肥沃的黑土,地里种着她从未见过的药材,叶片上还挂着露珠;远处有几间石屋,屋前堆着整齐的木箱,隐约能看到箱上写着“伤药”“箭矢”的字样;更远处的山壁下,藏着几座粮仓,谷穗的香气混着药材的清苦,扑面而来。
“这……”念北震惊得说不出话,指尖微微颤抖——她终于明白,母亲当年在北境坚壁清野时,为何能凭空拿出那么多物资;明白朔北粮荒时,商行的粮仓为何总也填不满。原来这不是“神通”,而是这枚玉带来的秘密。
“别慌。”黄玉卿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念北回头,见母亲也站在谷地里,正看着她笑,“这空间是我祖上传下来的,我也是嫁过来之后,才偶然发现它的用处。”
念北慢慢平复心神,目光扫过谷地的药材:“母亲,这些药材……好多都是西域也少见的珍品。”
“是。”黄玉卿走到药材地旁,弯腰拂过一片叶片,“这里的时间比外面慢,药材长得好,也能存得久。当年你父亲在北境打仗,我就是从这里拿的伤药,救了不少弟兄。”她顿了顿,语气沉了些,“还有那年旱灾,朔北的存粮不够,也是靠这里的粮仓,才没让百姓饿肚子。”
念北走到石屋旁,打开一只木箱,里面是叠得整齐的皮甲,甲片闪着冷光,是朔北最精良的样式。她忽然想起,去年罗刹国入侵时,商行能快速供应军需,原来也是因为这空间——这哪里是一枚玉,这是母亲守护朔北的底牌,是萧家最隐秘的力量。
“母亲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念北转头看向黄玉卿,眼中满是疑惑与郑重。她知道,这样的秘密,母亲绝不会轻易告诉外人,哪怕是亲生子女。
黄玉卿走到她身边,伸手将暖玉从她指尖取下,又重新放在她的掌心。玉身的暖意透过掌心,像是母亲的手在轻轻包裹着她。“因为你是最合适的人。”黄玉卿的目光落在念北的脸上,眼底带着不舍,却更多的是笃定,“明轩掌军务,念安掌谋略,他们肩上的担子在明处,一举一动都有人盯着。而你掌商行,身处暗处,更能护好这个秘密。”
她顿了顿,指尖轻轻按在念北的手背上,像是在传递某种力量:“这空间不是私产,是用来守护朔北的。你记住,能不用它就不用,万不得已时,也只能用来救急——绝不能用它谋私利,更不能让外人知道它的存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七十一章暖玉藏秘,雪夜传心(第2/2页)
念北握紧暖玉,掌心传来玉的温度,也传来母亲的嘱托。她忽然明白,母亲之前总说“等你再大些”,不是推脱,而是在等她足够沉稳,足够有担当,能扛得起这份秘密与责任。“母亲放心,女儿定不会辜负您的托付。”她的声音有些哑,却格外坚定。
黄玉卿看着女儿,眼中泛起淡淡的泪光。她知道,这秘密一旦交出,念北就再也不能只做个安稳的商行掌事,往后的日子里,她要在商场的风波里,还要护着这空间,护着朔北的根基。可她别无选择——萧劲衍已卸去兵权,她年事渐高,这秘密总要有人接手,而念北,是她唯一的选择。
“你随我来。”黄玉卿牵着念北的手,走到谷地深处的一间石屋前。石屋的门是铜制的,刻着复杂的花纹,与其他石屋不同。黄玉卿从怀中取出一枚小小的铜匙,打开门锁,推开门——屋内没有别的,只有一张石桌,桌上摆着几卷图纸和一个木盒。
“这是空间里最隐秘的东西。”黄玉卿拿起一卷图纸,递给念北,“你看看。”
念北展开图纸,上面画着的是火器的样式——比朔北工坊造的火铳更精巧,炮身更长,旁边还标注着一些她看不懂的符号。“这是……”
“是罗刹国的火器图纸。”黄玉卿的声音沉了下来,“去年你父亲在罗刹国军营里缴获的,只有残页,我把它放在这里保存。你看这里——”她指着图纸上的一个符号,“这是他们新研发的火药配方标记,比我们现在用的威力大两倍不止。”
念北的心跳猛地一紧。她之前只知道罗刹国残部在极西草原聚集,却没想到他们还在研发更先进的火器。若这些图纸真的能造出武器,那下次罗刹国再来,朔北的边防将面临更大的威胁。
“这就是我让你查那支不明商队的原因。”黄玉卿收起图纸,眼神凝重,“我怀疑,那支商队是罗刹国的人,他们囤积皮毛,不是为了买卖,是为了做防寒的军衣——他们在为冬天的行动做准备。”
这是黄玉卿埋下的第一个新隐患——罗刹国的威胁不仅是残部聚集,更是武器升级与战前准备,将念北的商行事务与边疆危机紧密相连。
念北握着图纸,指尖有些发凉。她忽然想起西域分号说的,那支商队用的是中原商号的印信——难道中原有人在暗中帮罗刹国?她刚要开口,黄玉卿却先一步拿起桌上的木盒,递给她。
“这里面是老将军当年要找的证据副本。”黄玉卿轻声说,解答了之前“老将军遗愿”的部分伏笔,“当年暗算老将军的那位勋贵,在中原还有党羽,他们一直在打听朔北的动静,尤其是商行的运作。你日后在中原经商,要格外小心,别让他们发现空间的痕迹。”
念北打开木盒,里面是几页泛黄的信纸,上面写着当年那位勋贵与朝中官员的往来密信,字迹潦草,却字字透着阴狠。她快速看完,将木盒合上,心中了然——母亲不仅传了她空间,还传了她应对中原暗流的线索,这份托付,比她想象的更重。
“母亲,中原的商号……”念北刚想问,黄玉卿却摇了摇头,示意她不用说下去。
“有些事,要你自己去查。”黄玉卿的语气温和,却带着一丝严肃,“我能帮你的,是把秘密和线索交给你,往后的路,要你自己走。你记住,商行不仅是赚钱的地方,也是朔北的眼线——商路通哪里,你的眼睛就要看到哪里。”
念北点头,将图纸和木盒放回石屋,心中已有了打算——回去就让西域分号的人盯紧那支商队,再派人去中原查那间商号的底细,绝不能让罗刹国和中原的暗流威胁到朔北。
两人走出空间,回到书房时,窗外的太阳已升到半空,晨光更暖了。黄玉卿看着念北掌心的暖玉,忽然想起自己刚接手这玉时的模样——那时她也像念北一样,震惊又惶恐,是萧劲衍握着她的手,说“别怕,我们一起护着朔北”。如今,她也成了那个传递力量的人。
“时候不早了,你去忙吧。”黄玉卿端起案上的茶,抿了一口,“记住,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沉住气——你身后有朔北,有我们。”
念北起身,再次屈膝行礼,这次的动作比来时更郑重。她握着暖玉,走出书房时,见廊下的红梅开得更艳了,雪粒落在花瓣上,晶莹剔透。她抬头望向远处的雪山,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这枚玉,这份秘密,她定要护好,定要像母亲和父亲一样,守护好这片繁华的朔北。
刚走到廊尽头,就见丫鬟匆匆走来,神色有些急:“小姐,边防传来消息,萧将军在雁门关发现了罗刹国的哨探,还截获了一封密信,说要您去王府议事。”
念北心中一凛——果然,罗刹国的动作比想象的更快。她握紧暖玉,转身往议事厅走去,脚步沉稳,再无半分犹豫。
书房里,黄玉卿看着念北的背影消失在廊尽头,指尖轻轻摩挲着案上的《朔北治略》。她知道,念北的路才刚刚开始,往后的风波不会少,但她相信,女儿定能扛过去。窗外的红梅随风轻晃,她忽然想起萧劲衍,想起他今早去边防时说的“等我回来,咱们去庄园煮茶”,嘴角不禁泛起一丝笑意。
只是这份笑意很快淡去——她从袖中取出另一张纸,上面是中原商号的名单,其中一家的名字,与当年暗算老将军的勋贵有关。她将纸揉成团,扔进炭炉,火苗瞬间将纸吞噬,只留下一点灰烬。
中原的暗流,罗刹国的威胁,还有空间的秘密……这盛世之下,从来都不平静。她只希望,孩子们能平安,朔北能安稳,她与萧劲衍,能在庄园里,安安稳稳地煮一壶茶,看一场开春的梅。
风从窗外吹来,带着红梅的香气,也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寒意,漫过书房,漫过王府,漫向远方的雪山与商路,像是在预示着,一场新的风波,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