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百七十二章密信露馅,雪岭藏忧(第1/2页)
雁门关的风雪比朔北城内更烈,萧劲衍策马赶回王府时,盔甲上的雪粒已结成冰壳,马鞭柄被冻得发僵。他翻身下马,不等丫鬟递来暖炉,便大步往议事厅走——方才在边关拆开那封密信时,指腹触到信纸褶皱里的冰碴,比塞外的寒风更让他心冷。
议事厅的门是虚掩的,里面已传来人声。萧劲衍推门而入,暖气流裹挟着炭灰的气息扑面而来,却没驱散他周身的寒意。厅内烛火通明,黄玉卿坐在主位旁的圈椅上,手里捏着半块未吃完的糕点——定是方才等得急,随手拿的;萧明轩站在舆图前,指尖按着雁门关的位置,眉头拧得很紧;念安捧着一卷兵书,目光却落在案上的空白纸页上,显然没看进去;念北则握着一本账册,指节泛白,见他进来,忙起身:“父亲。”
“都坐。”萧劲衍抬手,解下腰间的佩剑,“哐当”一声放在案上,剑鞘上的冰碴落在青砖上,很快化成一小滩水。他走到主位坐下,从怀中取出那封密信——信纸是粗糙的麻纸,边角被风雪浸得发皱,上面的字迹潦草,还沾着几点褐色的污渍,不知是血还是泥。
“这是在雁门关外的哨探尸体上搜出来的。”萧劲衍的声音带着旅途的沙哑,却格外清晰,“那哨探是罗刹国人,被咱们的人发现时,已经没气了,手里还攥着这封信。”
黄玉卿伸手将密信拿过来,指尖轻轻拂过字迹——墨迹未干时被冻住,化开后有些晕染,却仍能看清内容。她逐字念出来,声音越来越沉:“‘已与李记商号接洽,皮毛三日运抵雪山脚,火器需等内应信号,勿急。’”
“李记商号!”念北猛地抬头,账册从膝上滑落到地上,她却顾不上捡,“西域分号报上来的,那支囤积皮毛的不明商队,用的就是李记的印信!”
这话像一块石头扔进沸水,厅内瞬间安静下来。萧明轩快步走到案前,指着舆图上“雪山脚”的位置:“这里是西域和朔北的交界,常年积雪,隐蔽得很——他们把皮毛和火器运到这里,是想做什么?”
念安放下兵书,走到舆图旁,指尖沿着雪山脚的路线画了个圈:“若从这里绕过去,能直达咱们的边防薄弱处。而且这一带是西域黑狼部的地盘,黑狼部去年战败后归附咱们,难道……”
他没说完,但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黑狼部可能是罗刹国的“内应”。黄玉卿将密信放在案上,目光扫过众人:“李记商号,是当年暗算老将军的那位李勋贵的远亲开的。我之前查过中原商号的名单,李记这几年一直在往西域运东西,只是没查到具体是什么。”
这便解答了前章的两处伏笔——中原商号与罗刹国的勾结,正是通过老将军遗愿中李勋贵的党羽;而李记商号囤积皮毛的目的,也与密信中的“皮毛运抵雪山脚”对应,将分散的线索拧成一股,指向更庞大的阴谋。
萧劲衍的手重重拍在案上,茶盏里的茶水溅出来,落在密信上:“好一个里应外合!李勋贵倒台了,他的党羽还敢勾结外敌,黑狼部拿了咱们的好处,竟也敢背叛!”
他极少如此动怒,萧明轩见状,忙道:“父亲息怒,现在还没确凿证据证明黑狼部反了,咱们先查清楚再说。”
黄玉卿也点头:“明轩说得对。罗刹国心思缜密,不会轻易留下把柄,这封密信故意提到‘李记’和‘雪山脚’,说不定是想引咱们打草惊蛇。”
念北弯腰捡起账册,指尖在“黑狼部”的名字上顿了顿——她想起上个月黑狼部的首领还来商行买过一批茶叶,当时首领的儿子眼神躲闪,说“想给部里的人添些过冬的物资”,现在想来,那或许不是普通的“添物资”。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慌乱:“我这就让西域分号的人盯着李记的商队,看他们把皮毛运到雪山脚后,交给谁。另外,我再派人去黑狼部附近打探,看看他们最近有没有异常动静。”
“我跟你一起去。”念安看向念北,眼神坚定,“黑狼部擅长在雪山里行军,寻常探子未必能接近,我带一支轻骑,伪装成商人,更容易查清情况。”
萧劲衍看着儿女,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多了几分欣慰——明轩沉稳,能稳住大局;念安敏锐,擅长侦察;念北心细,能从账册里找出线索。他当年接手朔北时,可没有这样的帮手。
“好。”萧劲衍点头,“念安带三百轻骑,明日一早就出发,记住,只探不攻,若发现罗刹国的人,先回来报信。念北,你让商行的人把李记的账册都调过来,从三年前开始查,我不信他们一点破绽都没有。”
“是。”念安和念北齐声应道。
萧明轩则走到舆图前,手指在边防线上点了点:“父亲,我想调一部分兵力到雪山脚附近的堡垒,万一罗刹国真的从那里进攻,咱们也能及时应对。”
“可以,但要隐蔽。”黄玉卿提醒道,“别让罗刹国看出咱们已经知道了他们的计划,也别让黑狼部起疑。咱们现在就像在跟他们下棋,得比他们慢一步落子,才能看清他们的路数。”
萧明轩点头:“母亲放心,我会让士兵换上牧民的衣服,装作是去牧场巡逻,不会引起注意。”
议事厅内的烛火跳动着,将众人的影子映在墙上,忽长忽短。萧劲衍看着舆图上的雪山,忽然想起去年与罗刹国打仗时,那些士兵的尸体冻在雪地里,脸还朝着朔北的方向。他握紧拳头,指节发白——绝不能让朔北再经历一次那样的战争,绝不能让百姓再受一次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七十二章密信露馅,雪岭藏忧(第2/2页)
“还有一件事。”萧劲衍的声音沉了下来,“咱们在罗刹国的战俘里,有个工匠说过,他们的火器工坊不在本土,在‘东边的雪山里’。当时没在意,现在想来,他说的‘东边的雪山’,很可能就是咱们眼前的这座。”
这话像一道惊雷,让厅内再次安静下来。念安猛地抬头:“若是这样,那罗刹国的火器就能就近生产,不用从本土运来——他们的准备,比咱们想的还要充分。”
这便是新埋下的第一处伏笔——罗刹国在朔北附近的雪山里藏有秘密火器工坊,解释了他们为何能快速升级武器,也让边防的威胁变得更加紧迫。
黄玉卿的指尖在密信上轻轻划过,目光落在“火器需等内应信号”这几个字上:“这个‘内应’,除了黑狼部,会不会还有别人?比如……中原的官员?”
没人回答,但所有人都明白,这是极有可能的。李勋贵的党羽在中原经营多年,说不定还有人在朝中任职,暗中给罗刹国传递消息。这是第二处伏笔——中原官场的暗流尚未浮出水面,后续可能会有更大的阴谋。
“不管有多少内应,咱们先把眼前的事做好。”萧劲衍站起身,走到舆图前,伸手将手指放在雪山脚的位置,“明日开始,朔北进入半戒备状态,边防的哨探增加三倍,商行的人盯着李记和黑狼部,轻骑随时准备出发。咱们要让罗刹国知道,朔北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众人纷纷起身应道,声音整齐,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念北握着账册,掌心的暖玉传来温润的触感——这是母亲交给她的秘密,也是她守护朔北的力量。她看着父亲和兄长们的背影,忽然觉得,之前的紧张和慌乱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
议事结束后,众人陆续离开。萧明轩走时,特意叮嘱念安:“路上小心,若遇到危险,别硬拼,先回来。”念安笑着点头:“大哥放心,我不会拿弟兄们的性命开玩笑。”
念北则走到黄玉卿身边,轻声道:“母亲,我今晚就留在商行查账册,争取明天早上能有线索。”
黄玉卿看着女儿,伸手替她理了理衣领:“别熬太晚,身子要紧。记住,账册里的线索可能很隐蔽,别急着找答案,慢慢看,总能发现不对劲的地方。”
“嗯。”念北点头,转身离开时,脚步比来时更稳。
议事厅里只剩下萧劲衍和黄玉卿。烛火渐渐弱了下去,炭炉里的银丝炭发出“噼啪”的声响。萧劲衍走到黄玉卿身边,伸手握住她的手——她的手很凉,像是还没从解密信的紧张中缓过来。
“你说,咱们是不是老了?”萧劲衍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自嘲,“以前遇到这种事,我从来不会犹豫,现在却要跟孩子们商量半天。”
黄玉卿笑了,靠在他的肩上:“不是老了,是咱们有了牵挂。以前只有朔北,现在有孩子们,有这满城的百姓,咱们得比以前更谨慎。”她顿了顿,目光望向窗外的夜色,“不过我相信孩子们,他们比咱们当年更聪明,也更有担当。”
萧劲衍点头,想起方才念安指着舆图分析局势时的样子,想起念北说起李记商号时的条理清晰,想起萧明轩调兵时的沉稳——是啊,孩子们已经长大了,能替他们扛事了。他轻轻拍了拍黄玉卿的手:“等这件事过去,咱们就去庄园住,再也不管这些事了。”
“好啊。”黄玉卿的声音带着笑意,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只是不知道,咱们能不能等到那一天。”
窗外的风雪又大了起来,雪花打在窗棂上,发出“簌簌”的声响。议事厅内的烛火终于熄灭,只剩下炭炉里的微光,映着两人相依的身影。
第二天一早,念安带着三百轻骑出发了。他穿着牧民的羊皮袄,腰间别着一把弯刀,看起来与普通的西域商人没什么两样。念北站在城门口送他,递给他一个布包:“这里面是伤药和干粮,还有商行的令牌,遇到咱们的人,亮令牌就能得到帮助。”
念安接过布包,掂了掂,笑着说:“三妹放心,我一定能查清情况,不会让你和父亲母亲失望。”
他翻身上马,挥了挥手,轻骑队像一道黑色的闪电,消失在风雪中。念北站在城门口,看着他们的背影,直到再也看不见。她握紧掌心的暖玉,转身往商行走去——账册还在等着她,线索还在等着她,她不能停下脚步。
与此同时,萧明轩已将兵力调到了雪山脚附近的堡垒。士兵们穿着牧民的衣服,在牧场里巡逻,偶尔与黑狼部的人相遇,也只是笑着打个招呼,没人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
而在遥远的雪山深处,一座隐蔽的山洞里,几个罗刹国人正围着一张图纸讨论。图纸上画着的,是比之前更先进的火炮样式,旁边还写着一行字:“三日后,黑狼部引路,进攻朔北边防。”
山洞外,几只乌鸦落在雪地上,啄食着不知是谁留下的骨头。风雪呼啸着,将山洞的入口遮住,仿佛这里从未有人来过。
朔北的盛世之下,暗流已汹涌成潮,一场新的战争,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