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让大明重新伟大> 第八十二章:京察

第八十二章:京察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句话顿时让在场众人纷纷侧目,一时之间,也都有些摸不清楚天子的用意。
    如果说周洪谟和万安走的最近的话,那麽和李孜省牵连最多的,毋庸置疑就是如今的内阁大臣尹直以及吏部尚书李裕。
    这二人能够迈上这最关键的一步,都是出于李孜省的举荐,甚至于,后者比前者遭受到的非议要更多。
    原因也很简单,李裕不仅是被李孜省举荐的,而且还和李孜省出身于同一家族,虽然只是族兄弟的关系,血缘上并不亲近,但是有这一层关系在,自然也就被划归了李孜省一党当中。
    不过,李裕本身并没有什麽污点,相反的,在被李孜省举荐之前,他在士林当中的名声还是很好的,后来执掌铨选之后,行事也十分谨慎公正,不徇私计。
    除了在传奉官一事上,对宪宗皇帝缺少劝谏之外,这些年来,科道也找不到他除了和李孜省有关的其他污点,所以,即便是有弹劾,也并不怎麽动摇到他的地位。
    只是此时,天子问起李裕的看法,却不知是何用意。
    「回陛下,李孜省身犯大罪,受科道交劾,自当惩处,臣掌铨选,刑名之事自当由刑部酌定,臣并无异议。」
    李裕的脸色倒是淡定,恭敬的拱手开口,态度表达的很清楚。
    他和李孜省本来就没有什麽太深的交情,甚至于这些年来,反而是受到对方的牵连,有了不少坏名声。
    所以,此时肯定是不可能替李孜省求情的,但要说落井下石,也不是李裕的性格,所以,他只能选择不予置评。
    朱佑樘见状,也点了点头。
    诚然,他也知道李裕能够坐上兵部尚书的位置,和李孜省的举荐脱不了关系。
    但是,抛开这些不提,李裕本身不管是性格,资历还是能力,都是过硬的。
    「传奉官滥觞已久,朝中对此颇有非议,此前朝会上,有言官提议重启京察,此吏部执掌之事,朕想听听,李尚书对此有何看法。」
    和此前后宫的事情不同,京察是真正的朝政大事,因此,众人都第一时间打起了精神。
    这段时间,对于京察这个话题,朝野上下早就讨论的沸沸扬扬,吏部作为核心部门,自然更加上心。
    于是,李裕立刻上前,同样拿出一份奏章,道。
    「陛下,这是臣和吏部的两位侍郎以及各郎中,主事商议出的京察章程,请陛下过目。」
    随着奏章递了上去,李裕略停了停,同样继续开口道。
    「此次京察和以往不同,主要的考察对象,是在传奉官上,考核标准依旧按照吏部一直沿用的四格八法,但因传奉官身份特殊,还要再另外加上一条,即是传奉前后的官职差异与考课标准是否相符。」
    「初步打算,如考课相符,则吏部会连同内阁,都察院,补齐此前因传奉而缺失的文书档案,如考课不符,有所欠缺,则根据实情进行降调,返回原职。」
    「至于僧道官员,冗多无用,吏部初步打算,除原有官职的僧道官之外,凡传奉而得官者一律黜落。」
    「其馀正途官员,包含科道官员在内,考课及升降仍旧延续旧例,不再变动。」
    「具体章程请陛下御览。」
    朱佑樘很快就看完了这份奏章,同时,也大致明白了吏部这次京察的方针。
    平心而论,李裕这次制定的条件,其实是有些苛刻的。
    吏部对于传奉官的考课,要比普通官员更加严格,而且,按照现有的标准,是只降不升的。
    只有在考课当中得到优异的标准,才能维持现有的官职,其馀情况下,都是不同程度的降调,直至被调回传奉前相当的官职。
    这一点上,李裕的做法,符合朝野上下主流的观点,当然,是温和派的那种。
    与此同时,吏部也不是没有给出好处,只要符合标准的官员,吏部会重新补齐因传奉而缺失的手续。
    这就意味着,这些人虽然以后仍然会遇到异样的目光,但是从明面上说,就摆脱了传奉官的身份,倒也算是一件好事。
    不过……
    「因传奉而得官升迁者人数众多,情况也十分复杂,朕没记错的话,朝中有不少重臣,亦曾因传奉升任,这一批人该如何考课?」
    朱佑樘沉吟片刻,很快便问到了关键之处。
    传奉官人数众多,但是最受朝堂上下瞩目的,自然就是这些三品以上的要员。
    尤其是这些曾经被李孜省举荐的官员,他们基本都有原本的官职,只是后来因传奉得到了升迁。
    这些人在朝中位高权重,而且牵连甚广,如果也按照吏部现在提出的办法考课,无疑将会动摇不少人的地位。
    对于这一点,李裕显然也早有准备,当下,他拱手道。
    「回陛下,按照惯例,三品以上官员需经廷推后,取自上裁,但亦有不经廷推直授者,所谓三品以上传升官员,仅仅只是未经阁议和部议而已,其本人主之权,与其他传奉官并不相同。」
    「故而,依臣所见,此次京察中,三品以上官员皆不以传奉官视之,其考课依照旧例,侍郎以下由各部堂官撰写评语,吏部,都察院主持考课,科道官员由都御史撰写评语,另以自陈后,取上裁,侍郎以上官员俱自陈,直接呈送御前,取上裁。」
    这个办法……
    朱佑樘捏着奏章的手不由紧了紧。
    李裕这话总结下来,其实就一个意思,那就是三品以上的官员,不适用于传奉官的范畴,应该按照旧例考课。
    尤其是阁部官员的考课,应当直接由皇帝来进行。
    按理来说,这个想法本身是合理的,就像李裕说的那样,这就是多年来的惯例。
    但是,李裕特意没有写在奏章当中,而是等到朱佑樘问起,才口述出来,显然也是预料到,这个想法会引发一定的争议。
    果不其然,他的话音刚落,底下便立刻有人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不错,这次出言的,却是在场唯一一个代替自家尚书出席会议的工部侍郎贾俊。
    「陛下,臣以为吏部所言不当。」
    「不论官阶如何,中旨传奉的官员和经由廷推而得的官员终究不同,若仅因为其在三品以上,而将其视为正常铨选而得的官职,未免有失偏颇,也会使朝野上下议论。」
    「故而,臣请陛下允准,不论是何品阶,只要是传奉升任者,皆当严加考课,若有不谨之处,即行降调,绝不宽纵。」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伯府弃我?重生后亲手踏平满门 1984港岛文娱 红楼大官人 继承饭馆,火爆全网 幽幽萱草香 无限:反派的洗白之路 督军爹爹开门,福气包来噜! 从县委书记到权力巅峰 大明:逆天属性,我杀敌捡取长生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机甲大战正酣,你说你已成仙帝?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胎穿七零:我靠读书带全家致富 修仙:从装备栏开始 穿成恶毒雌性,俊美兽夫跪地求宠 观音从此,不敢看我 三角洲:这个主播太CS 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小姑奶奶三岁半,专治不肖子孙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