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让大明重新伟大> 第八十四章:科道之弊

第八十四章:科道之弊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王恕的表态,顿时让朱佑樘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诚然,如今的清流当中,颇有一些沽名钓誉,邀名买直之辈。
    但是,若就此将整个清流都一杆子打死,倒也不对。
    比如眼前的王恕,他在士林当中名声偌大,而且这麽多年以来一直备受赞誉,绝不是靠伪装能够得到的,所谓清正刚直,绝非是谣言。
    如果说成化到弘治时代,真的要推选一个可以称得上名臣的官员的话,那麽王恕绝对是首屈一指的人物。
    「如此这般,那朕就将此事全权交给王卿家处置了,都察院掌风宪之事,乃言路之本,朝堂风气清正与否,全看六科十三道能否立身持正,不徇私利。」
    「王卿家素来忠耿,当年先帝曾屡次赞誉,以为可当大任,朕希望卿家此次新任左都御史,能够重新整饬科道,令朝堂风气为之一正!」
    这话语气当中,带着浓浓的嘱托和期待。
    但是,王恕却从中听出了别样的意味。
    天子虽然表面上是在夸赞他,但实际上另一层意思就是,朝堂如今风气不正,不仅仅是因为传奉官,科道的问题同样不小。
    私下交结……王恕再度咀嚼了一下这句话,心中也不由得默默的叹了口气。
    联名交劾这种事,竟然会是一群人在私下往来议定,而没有在都察院衙门付诸公议,也怪不得天子会如此生气。
    从这一点上来看,科道的确是该好好整饬一番了。
    心中默默的下了决心,王恕也没有继续在京察一事上继续纠缠。
    毕竟,科道自身风气不正,又何来的理由,那麽理直气壮的要求纠察朝廷重臣呢?
    眼瞧着王恕总算是明白了事情的关键,朱佑樘点了点头,继续道。
    「科道言路,自古以来便是天子耳目风宪之司,关系紧要,朕与历代先帝皆倚重之。」
    「但科道之本在于公,朕当然知道,这世上没有那麽多大公无私之辈,可越是如此,科道越应当时时自省。」
    「这段时间以来,朕收到言路的奏章众多,但其中言之有物者却寥寥无几,没有证据,甚至没有事由,仅以所谓风闻而喝骂朝廷重臣,如此作为,实非科道应有之事。」
    说这番话时,朱佑樘的神色严肃,连带着在场的众臣,也都不自觉的站直了身子,认真聆听。
    要知道,到了他们这种身份地位,不论性格能力如何,想要屹立不倒,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把握好皇帝的性情和政治理念。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管他们认不认同,总归都要先揣摩清楚,才好根据情况来进行应对。
    而当今这位天子,虽然说早在东宫之时,大夥就打过一些交道,但显而易见的是,从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来看,天子登基之后,和在东宫时的性情和施政方针明显有了很大不同。
    这种情况下,他们就必须要尽快适应天子的变化,及时的做出调整。
    否则的话,刘健的下场就是明证。
    作为多年侍奉东宫,可以称得上一句帝师的重臣,若非他这段时间的一次次昏招,这次会议他几乎是板上钉钉的能够拿到一个席位,何至于到了现在,还是一个尴尬的太子府少詹事?
    天子的这番话,明显是在阐述自己的理念,这种明着直接说出来的机会,可着实不多,自然要好好记下。
    朱佑樘自然注意到了这种变化,于是,他继续开口,道。
    「诸卿当知,我大明言官有六科十三道,其职在监察,与宋之谏院及御史台有绝大不同。」
    「宋之御史谏官,在拾遗补缺,直谏君上,但我朝六科十三道设立之初,便是以六科察六部之事,十三道巡查天下,呈报民情,科道相合而辅弼君上,虽亦有谏阻之责,却止在有奸臣蒙蔽君上,而科道呈报实情以令君上明之。」
    「然而时至今日,一众科道皆取巧捷径,不尽其责,不察其事,反而以风评而劾大臣为荣,这是科道之失也。」
    「科道当察民情,循事理,朕并非不许风闻言事,但风闻言事之权,绝不可被科道用来邀名买直,排除异己,否则,朝廷必因此而乱矣。」
    「此言,诸卿当谨记之。」
    长长的一番话,让在场众人心中纷纷升起了一丝敬意。
    如果说之前,他们是因为天子在这段时间展示出的掌握全局的能力而有所敬畏的话。
    那麽现在,当这番话说完之后,他们心中对天子的印象,就更加多了几分钦佩。
    要知道,科道的这些问题,即便是他们这些朝中老臣,也只能隐约感受到一些不对。
    但是,想要如此清晰明了的阐述清楚,即便是他们,也难以做到。
    但明明天子如此年轻,新登大位的情况下,却能如此一针见血,洞察细微。
    甚至于,还能因势利导,创造出如今这种整饬科道的机会,这份老辣的手段,可一点都不像是一个新君,反而像是掌控朝堂多年的皇帝。
    的确,科道这些年来风气不正,动辄喜欢拿风闻言事来做藉口,以弹劾大臣,直谏君上为荣。
    但他们却忘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本该是监察天下,上通下达,让为君者能够随时掌握朝廷和民间的基本状况,以做出更加正确的判断。
    这一点,从科道这段时间所上的奏本,便能够看得出来,他们弹劾大臣,罪名往往是奸猾狡诈,无耻谄媚这种大帽子,但要细论起这些大臣到底犯了什麽错,有什麽具体的事由,便难以回答。
    而六科十三道中,能够呈禀民情诸事的,也越来越少,反而是参与朝争越来越多,明显有着向宋朝的御史台发展的倾向。
    毫不夸张的讲,再这麽发展下去,距离大明也出现如宋朝一般剧烈的党争,恐怕也不远了……
    「陛下圣明洞察,臣等敬服矣。」
    众人当中,刘吉率先开口,拱手言道。
    「科道风气如此,实乃臣等之过也,不过,如今王总宪执掌言路,他为人素来清允无私。」
    「此次王总宪新任左都御史,又趁京察东风,想必定能严惩此辈心术不正之人,令科道风气为之一正。」
    「请陛下放心,臣等必定竭力配合吏部和都察院,让此次京察真正成为澄清朝堂风气的良机……」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红楼:我,贾环,抄书百倍奖励! 抗战之潜伏成鬼子将军 人在异界,开局出卖100点良心 年代团宠文姑姑偏航了 高武:变身破碎的她,靠加点变强 汴京诡案手札 天官赐邪 异世争霸魂斗魂 神瞳捡漏,十个女总裁为我杀疯了 闪婚嫁绝嗣,连生十娃震惊家属院 柔弱医修今天也在背地里暴打魔尊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四合院从道士做到首富 饥荒年代:我靠空间发家致富! 我的替身是史蒂夫 斗罗:虹猫蓝猫七剑配龙骑 恶雌娇软:深陷五个兽夫修罗场 绯绯 重生:那个人好骚啊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