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14章试炮?
要论起火器的应用,不管是火还是火绳枪,在火炮的面前,都压根够不上一看。
相较于这种小型的火器,火炮才是战场上真正的利器。
但是,明军现在使用的火炮缺陷太大,一是射程太近,威力不足,二是安全性太差,动不动就要炸膛。
而且这种火炮搬运起来十分困难,一旦放在某处,几乎很难移动,
可哪怕是这样,火炮在战场上起到的作用,也是别的任何兵器所无法企及的。
历史上,大明是在嘉靖到崇祯年间,才引进了西方的技术,对本土的火炮进行了改良,造出了佛朗机炮和红夷大炮这两份的图纸,朱佑堂自然也都给纲送过去了,但是时间太短,他本以为纲能造出火绳枪和燧发枪的原型机,就已经很了不得了,没想到这位大匠竟然还能给他惊喜。
「陛下恕罪,红衣大炮太过沉重,臣已经派人去拉了,但是,还需要时间。」
纲见朱佑堂已经猜到了,也就拱了拱手,开口道。
「陛下不妨先看看这箱子里的火炮。」
说着话,他命人将箱子打开,朱佑堂抬眼望去,只见里面静静地躺着一柄长约半丈的火炮。
和大明如今普遍粗短的炮筒不同,眼前这这支火炮,炮筒更加细长,而且,炮弹从前方装填,
改成了后置装填。
「陛下,这便是臣根据图纸制造出的新式火炮,臣将其命名为子母炮。」
纲指着面前的火炮,仔细的介绍着。
但其实,朱佑堂知道的,要远比他更多。
这种火炮,其实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叫佛朗机炮,是在嘉靖以后,逐渐从西方传过来的。
它和大明现在使用的火炮相比,威力和射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而且,它可大可小,像是朱佑堂面前的这种,便算是中型的火炮,重量大概在两百斤左右,只需要三到四个士兵一起操纵,便可以实现快速的发射。
更重要的是,就像纲说的那样,佛朗机炮是后装子母炮,这就导致了,它即便炸膛,也只会是子膛炸膛,不会对操作的士兵造成太大的伤亡。
要知道,专门的炮兵培养起来,甚至要比火绳枪兵更加困难,究其原因,火炮的操作需要多人协同,想要达成熟练默契的操作水平,没个两三年的功夫,是不可能的。
即便是现在大明最先进的神机营中,也不过只有四百名专门的炮兵而已。
佛朗机炮如果能够替换原有的火炮的话,别的不说,光是炮兵的损耗,就能够大大下降。
「」..—·陛下,这种中型的子母炮,移动虽然不便,但若有需要,倒也可以随时移动,所以不仅可以用于城防,而且还能用于野战。」
「除此之外,臣和手下的工匠估量过,以现有的技术,还可在此基础上制造出,三百斤左右的大型子母炮,和四十斤左右的小型子母炮,分别可以用于固定城防和骑兵战斗。」
「臣让人在王恭厂尝试过,这种火炮虽然在射击距离上,只有普通火炮的两到三倍,但是威力和射速都有极大的提高。」
「哦,当真如此?」
朱佑堂眼中露出一抹若有所思的神色,道。
「那这麽说来,此处可以试炮?」
纲抬头,一脸的疑问。
他什麽时候这麽说了?
朱佑堂一笑,道:「朕没记错的话,现有的火炮,射击距离应该在一百步到一百五十步左右,
卿家说这子母炮是它的两到三倍,那大约也是在三百步到四百步之间。」
「朕的这处武场,差不多也有五百步左右,应当是够了。」
然而,这个想法一提出,纲就疯狂摇头:「陛下,这可万万使不得,这火炮威力巨大,若是在皇城当中,必然会引起巨大的响动,何况,此物毕竟是火炮,如今刚刚制成,准头还难以确定,
倘若一旦射偏了,那臣可是万死莫赎。」
这个时候,一旁的戴义也罕见的上前劝道:「皇爷慎重,毕竟这里在皇城里,火炮的声响和普通的火不同,惊天动地,即便是没有伤亡,也必然会引发朝堂猜测甚至是百姓恐慌,皇爷若真想试炮,还是找个日子,去郊外猎场的好。,
朱佑堂本来也是一时兴起,冷静下来,也知道这不现实。
只是,看着面前崭新的佛朗机炮,他心中不由有些遗憾。
这佛朗机炮都试不成,之后的红衣大炮就更不必说了,它的射程,可以达到佛朗机炮的三倍,
是真真正正的战场利器。
真要是在这皇城里射一炮,怕是大地都要震上一震。
「既然如此,你回头去准备一下,过些日子,朕去京郊行猎,到时候让人把这佛朗机炮和红衣大炮都带过去。」
尽管很想看看,这两个大炮的威力到底如何,但是,朱佑堂倒是也并没有任性,而是遗憾的拍了拍面前的火炮,转身吩咐道。
只可惜,后面的红衣大炮有数千斤,好不容被运了上来,朱佑堂却也还是只能看看,便让人又拉下去了。
让人将所有的武器都收了起来,朱佑堂带着纲回到暖帐当中,对他大加赞赏了一番。
「卿家造出这等利器,对我大明来说,是大大的有功之臣,只可惜,暂时还不能公布出去,这样吧,朕先下一道旨意,荫补你的两个儿子,为锦衣卫指挥金事和锦衣卫千户,也算酬你之功。」
前纲闻言,顿时眼皮一跳,连忙跪倒在地,道。
「陛下厚恩,臣如何胆敢领受,这些火器的图纸,都是陛下赐下,臣不过是带着那些工匠们尝试制作了一下而已,岂能领此厚赏,还望陛下收回?」
朱佑见状,定定的看了他一眼,很快便明白了他的顾虑。
作为一个工匠出身,前纲能够做到工部侍郎的位置,已经是被弹劾了无数次。
如果说这个时候,朱佑堂还无缘无故的要嘉赏荫封的话,只怕更会让他在朝中成为言官们弹劾的对象。
不过,朱佑堂既然赏了,自然也有他的考虑。
沉吟片刻,他开口道:「卿家不必有所顾虑,朕既然赏你,自然会护着你,至于那些工匠们,
回头朕也会对他们另有赏赐,你就安心收下便是。」
前纲有些犹豫,但是,朱佑堂的话都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他再拒绝就有些不识好歹了,于是,也只得叩了个头,道。
「臣,谢陛下隆恩。」
「嗯。」朱佑堂点了点头,摆手示意他平身,继续问道:「朕还有一件事要问你,前些年郑和下西洋时,曾经留下了宝船的图纸存在工部当中,现在可还能找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