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15章取图
郑和下西洋,作为永宣时期,最能够体现大明国力的行动之一,时常被垢病劳民伤财。
但其实,哪怕是以郑和那样足以成为舰队的体量,每次带回的各种香料财物,也是足以填掉其花费而绰绰有馀的。
之所以停罢,其真正的原因,无非是郑和下西洋所开辟的这一整条航道和商道,完全由皇帝掌控。
对于朝中的那些大臣们来说,所有的利益都落入了皇帝的手中,跟他们没有半点关系,自然是劳民伤财。
有着后世的眼光,朱佑自然知道,日后的西方各个国家,会在明清固步自封的同时高速发展,把这个千年古国甩在后面,直到新的国祚建立,也未曾迎头赶上。
既然他有重来的机会,自然不会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重开海禁,乃至是重启下西洋的工程,对于朱佑堂来说,一直都是必须要做的事。
只不过,他现在刚刚登基,面临的事情千头万绪,所以一时没来得及罢了。
但是,今天前纲带来的这些火器,却前所未有的激发了他下西洋的动力。
建立火枪队,为神机营换装新的火炮,乃至是继续加大投入铸造红衣大炮,这些每一样都是烧钱的活。
而想要来钱快,且不巧取豪夺的路子,无疑首选就是下西洋。
「郑和宝船的图纸?」
纲微微愣了愣,这倒不能怪他,下西洋这样的事已经停罢多年,即便是他这样的大匠,也没怎麽见过郑和宝船的图纸。
不过,作为兵部侍郎,前纲的业务素质还是够硬的,很快他就点头道。
「回陛下,当年郑和下西洋所用的宝船图纸,的确都在工部有存档,不过经年累月可能有所散失,若要重修宝船,恐怕不易,而且,工部只有宝船的图纸,海图的相关文书,保存在兵部当中。」
前纲不是傻子,这会皇帝无缘无故的提起郑和宝船,除了要下西洋之外,想必也没有别的目的了。
所以他直接就给了结论。
朱佑堂倒是也没有避讳,点了点头,道。
「朕不瞒你,这些火炮的图纸,有很多都来自于西洋,虽然此前西洋是蛮夷之地,但自从和我大明断绝往来之后,他们出现了不少强盛的国家。」
「所以,重开西洋是必然的事,既然要重开西洋,那宝船和海图就是不可或缺之物。」
「这样,朕让汪直跟你走一趟,亲自去将这些图纸取回宫中。」
这番话透出的信息量不可谓不多,让前纲一时有些接受不能,就连一旁的汪直闻言,也有些意外。
不过,他倒不是意外朱佑要重开西洋,而是意外于,朱佑堂竟然让他出宫去办这件事。
难道说·
「朝中对下西洋一事颇有非议,但朕决心已定,你这次去,务必妥善的将图纸带回宫里,只有这些东西到了朕的面前,朕才放心!」
朱佑堂看出了汪直的意外,于是,越发慎重的交代了一句。
汪直闻言,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程度。
对于重开西洋的重要性,他当然并不能完全明白,但是他知道,朱佑堂宁愿违背当时在一众重臣面前的承诺,也要派他亲自出宫去取这些图纸,可见这件事在朱佑堂心中到底有多重的份量。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躬身道。
「皇爷放心,奴婢定然会妥善将这些图纸带回。」
「嗯,让李广也陪你一同去,若是需要的话,东厂的人你也可暂时调动——
即便如此,朱佑堂还是有些不放心,到了最后,又忍不住加了一句。
这真不是他多心,而是朝中出过这样的先例。
早先在成化年间,他的父亲宪宗皇帝也曾把目光放在西洋上,所以,派人去工部索要海图,想要作进一步的打算。
但是,此举却引来了朝中官员们激烈的对抗,当时的工部主事刘大夏,冒着抗旨的风险,将海图给藏匿了起来,哪怕到了最后,宪宗皇帝派人再三索要,也没能拿到。
要不是后来嘉靖朝整理旧档的时候,又发现了这些海图,许多人真以为刘大夏当时不是藏了起来,而是彻底烧了。
这份海图,是当年郑和用不知道多少人的性命换来的,所以朱佑堂觉得,再慎重也不为过。
汪直也是个雷厉风行的人,既然皇帝吩咐了,他也没有任何的迟疑,转头去了一趟东厂,就亲自赶到了兵部。
他到的时候,屠正在和一干侍郎,主事们商议清查军屯的具体章程,正商量着,就听到有人来票报,说东厂的人来了。
还没等他回过神来,汪直就已经闯了进来,
「见过屠尚书。」
「汪公公?」
如果说要在一众阁部大臣当中,找出一个对汪直没那麽反感的官员的话,那麽这个人除了屠之外,不做他想。
毕竟,当年屠能够屡获提拔,靠的是当时任左都御史的王越,而王越能够在朝中成为一方重臣,离不开汪直的帮忙。
尽管二人没有直接的交情,但是总归,比朝中的其他大臣见面要客气些。
「你这是·—」
即便如此,屠看着带着一队东厂番子,直接闯进来的汪直,还是一阵皱眉。
汪直拱了拱手,道。
「屠尚书放心,咱家今天来不抓人,是奉圣命,来取当年郑和下西洋时的海图,劳烦屠尚书派两个主事,带着咱家手下的几个人去取一下,拿了海图,咱家立刻就回宫复命。」
这话虽然是笑着说的,但是,语气当中却没有半点可商量的馀地。
而且,汪直就这麽带着人堵在门口,一副你们不交出海图就谁也别走的样子,简直和所有人眼中的嚣张权宦一模一样。
因此,这边屠还没来得及说话,底下的主事就忍不住站出来斥责道。
「汪直,这里是兵部大堂,你这般带着人闯进来,难道是要谋反吗?」
汪直也是没想到,他离开京中的这许多年,朝中竟然出了这麽不长眼的,当下,脸上便掠过一丝阴沉,道。
「弹劾咱家谋反的,往日里可多了去了,这位大人,你最好是有实证,否则的话,咱家觉得你还是先去问问同僚,以前弹劾咱家谋反的人,现在都在哪———」
语气不算很重,但是,却莫名让人一阵后背发寒。
见此状况,屠也有些头皮发麻,于是,他连忙上前,打圆场道。
「汪公公,年轻人不懂事,你何必为此动怒。」
「陛下要海图是吧,我记得在车驾司中,刘主事,不,还是我亲自陪公公去一趟吧,公公跟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