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33章被算计了
虽然对于这场冲突,所有人心中都有各自不同的判断,
但是,这小小的插曲,并没有影响内阁议事的进度。
很快,刘吉便继续开口道:「第二件事,便是关于各地新进呈报上来的几处灾情。」
说着话,他让人将早就准备好的奏章副本,送到了在场众人的手里,道。
「上个月,宣府龙门卫来报,有地震毁伤民宅庄田,请求朝廷拨银修关隘,这个月四川布政使司又来报,同样有地震发生,涉及治下六县,毁民田数千亩,近四千人居无定所,有流民之患。」
「另外,前几日南京工部来报,说南京皇城受雷击损坏,请朝廷拨银修,这些都是关系到社稷百姓的要紧之事,耽搁不得,故而,今日我等商议一番,有了定议之后,需得尽快呈送御览。」
尹直和徐薄显然对此早有预料,只是匆匆看了两眼,便合了起来。
倒是刘健,他在来之前,并没有接到任何的通知,因此,看的相对仔细一些。
不过,即便是这样,他也并没有看出什麽门道来。
这些都是普通的再普通不过的灾情,虽然的确如刘吉所说的那样,都关系到当地百姓的安危,
所以需要尽快安排帐灾修的事宜。
但是,这种事情朝廷向来是做惯了的,就算是有什麽难处,也不过就是银两粮食的问题,
不过按理来说,这是户部应该考虑的事,内阁只需要核算出灾情和拨款大致是否相符,就足够了。
何至于如此兴师动众的被拿到这种场合来讨论?
现场再次古怪的安静下来。
刘健是因为摸不清楚情况,所以选择暂时不开口,至于尹直和徐薄,他们明显是知道什麽。
不出意外的是,见所有人都不说话,刘吉很快便将目光看向了刘健,问道。
「希贤觉得,这几件事应该如何处置?」
尽管明知道刘吉是故意点名,但没办法,对方毕竟是首辅,刘健沉吟片刻,也只得道。
「天灾之后,最应谨防人祸,下官觉得,应该尽快安排朝廷官员前往赈灾,对因灾失去住所的百姓妥善安置,配合当地官员一同安抚百姓,收拢流民,保证灾民能有钱银粮草度日,不至于因灾而卖儿需女。」
这都是一些不会出错的套话,刘健原本想着糊弄一下,看看其他人的反应。
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在他说完之后,刘吉很快就点了点头,道。
「如此甚好,那这件事就希贤你来拟票进奏吧。」
说罢,刘吉没多停留,站起身来便离开了。
对面的尹直和徐薄见状,也对着刘健点头拱手后,很快离开了此处。
直到三人的身影都消失在了原地,刘健这才反应了过来,他似乎还是被人给算计了。
只是,他将面前的这几份奏章翻来覆去的看了三四遍,却始终没有发现,这其中到底藏着什麽问题。
但如果只是几件普通的赈灾事宜,那刚刚那几个人,怎麽会一副烫手山芋的模样?
刘健捏紧奏章,眉头不由自主的皱成了一个川字形。
良久之后,他摇了摇头。
说到底,自己还是在内阁没有根基,一头撞了进来,两眼一抹黑半点紧要消息都没有,所以,
被人算计是正常的。
事已至此,刚刚那麽多人都看着,他自己说出去的话,也不可能吞回去。
不管其中到底藏着什麽坑,也都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默默的叹了口气,刘健提起笔在小票上写好票拟,小心的贴在奏章上,递给了身旁的中书舍人。
「送到宫中,呈给陛下。」
「是—」
舍人接过奏章,恭敬的应了一声,后退两步,便打算往外走。
不过,他还没走两步,刘健的声音突然又响了起来。
「等等——」
「阁老还有什麽吩咐?」舍人有些疑惑只见刘健眉头微皱,似乎在思索什麽,很快,他站起身来,从舍人手中重新拿回奏章,
道:「你下去吧,这几份奏章,我亲自送进宫去。」
舍人不明所以,但还是低头应是,随后,刘健将奏章揣在怀里,很快便出了内阁,朝着宫门行去。
与此同时,得知消息的徐薄坐在公房当中,不由有些遗憾,果然,能够被提拔进内阁的人,都不是简单的角色。
这第一局,刘健算是醒过味来了,不过,等着他的第二局,也马上就要开始了。
乾清宫。
朱佑堂看着面前的一道道奏章,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正在此时,戴义走了进来,报导。
「皇爷,内阁的刘健刘阁老在外请见,说是四川等处有灾情呈报。」
「灾情?」
朱佑堂从案渎当中抬起头来,眼神当中闪过一丝锐利,但很快平复下来,道。
「让他进来吧。」
于是,不多时刘健便在内宦的带领下走了进来,他将刚刚票拟好的几份奏章呈递了上去,道。
「启禀陛下,宣府和四川等处,接连遭遇地震,百姓流离失所,房屋被毁,民田损伤,另有南京皇宫遭遇雷击,皆是不宜耽搁之事,内阁商议过后,认为应当尽快拨付银两,安排官员前往赈济,还请陛下御览。」
朱佑堂拿过奏章,翻看了一下,倒是并没有立刻表态。
见此状况,刘健也察觉到了一丝异样,他微微抬头,却见天子的眉头微皱,似乎是在思索着什麽。
于是,他便知道自己这次没有白来,迟疑片刻,刘健开口问道。
「陛下,灾情虽然紧急,但都不算是大灾,朝廷多年以来,也有赈灾的旧例可循,倒是也不必太过忧急,只需诏谕地方官员妥善安置,再选择得力的大臣前往赈灾即可。」
闻言,朱佑橙抬头,目光微微有些古怪「先生是觉得,这不算什麽大事?」
刘健有些异,一时不知道该怎麽接话,这事说大也的确不算大,但说小的话,又不合适—
正在在迟疑之际,朱佑堂忽然又问道。
「对了,先生既然说赈灾的事情都是做惯了的,为何亲自来送这些奏章?」
刘健眨了眨眼,虽然仍旧不明白发生了什麽,但是,他心中隐隐有一种预感,自己应该是来对了。
于是,他思索了片刻后,道:「回陛下,这几桩灾情虽然不算大,但今日首辅大人特意为此召集了所有阁臣一同商议,所以臣想着,既然首辅大人如此重视,那臣也不可怠慢,故而票拟之后,
就亲自送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