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逍遥四公子> 第1843章 这大河畿就是他的葬身之地

第1843章 这大河畿就是他的葬身之地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新笔趣阁】 52xbq.com,更新快,无弹窗!     晨光如纱,轻轻覆在问坛的石阶上。露珠沿着铜铃花瓣滑落,滴入泥土,发出细微如叹息的声响。盲童??如今人们称他为“引铃人”??站在井边,手中木桶尚未提起,心却已远行。方才那水中倒影,像一道无声的钟鸣,在他心底久久回荡。
    他知道,那个少年不是幻象。那是未来的自己,又不是自己;是新的“我”,正从时间之河的下游逆流而来。玉毫笔早已埋于问坛深处,化作根脉滋养这片土地,而《百虑录》也散页成千张问答笺,随风送往九州角落。神器不再需要,因人心已醒。
    他提水上岸,脚步稳健。十年光阴,并未压弯他的脊梁,反而让他的声音更沉、目光更深。孩子们依旧围着他,但不再只是听他讲过往,而是争着说出自己的疑惑:“为什么星星不会掉下来?”“如果梦是真的,那现实会不会是假的?”每一个问题都像一粒火种,落在干枯的思想荒原,悄然点燃。
    今日是春分前夜,共问大典前夕。问坛四周已搭起竹棚,布幡飘扬,上书各地方言写就的问题:有稚子笔迹歪斜地写着“妈妈为什么要哭?”,也有老者用篆体刻下“忠君与爱民,孰先?”来自五湖四海的旅人陆续抵达,背着干粮,揣着手抄的问题集,有人甚至徒步千里,只为在这片圣地留下一句真心之问。
    盲童缓步走入中央广场,七座问柱静静矗立,银辉微闪,仿佛呼吸。昨夜他又梦见了苏菱。她站在极光之下,手持灯盏,轻声说:“你听见了吗?他们在问。”然后转身走入光芒,再未回头。他知道,她的魂从未离去,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着??活在每一句敢于质疑的话语里,活在每一次沉默被打破的瞬间。
    “哥哥!”一个清脆的声音唤他。是当年牵他衣角的小女孩,如今已是十五六岁的少女,眉目间透着坚毅。她手中捧着一本厚册,封皮墨字遒劲:“《问学初编》”。
    “我们整理好了。”她说,“三百二十七个孩子提出的问题,按‘天’‘地’‘人’‘心’四类归档。还有岭南寄来的绘本,已经译成三种方言。”
    盲童接过书册,指尖抚过纸面,仿佛能感受到那些未曾谋面的孩子们心跳的节奏。他翻开一页,见其中一条写道:“如果皇帝错了,谁来纠正他?”旁边附一小图:一个小童站在金銮殿前,仰头质问龙椅上的身影。
    他笑了,眼中泛起微光。
    “很好。”他说,“这才是真正的启蒙??不是教人答案,而是教会他们如何不惧发问。”
    正午时分,问会正式开启。数百人围坐于篝火旁,火焰跳跃,映照出一张张专注的脸庞。首位登台者竟是那位曾跪地献刀的将军,如今已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他拄杖而立,声音洪亮:
    “十年前,我问:若命令违背良心,我还该忠于谁?今日,我想追加一问:当整个体制都在压制真相,个体的良知还能走多远?”
    话音落下,全场寂静。片刻后,掌声如雷。
    接着是一位年轻女子,来自江南。她曾在官学中因提出“女子为何不可主政”而被逐出校门,如今却站在这里,昂首道:“我今日所问,并非为自己求公道,而是为所有被定义‘不该想’的人发声:思想的边界,是谁划定的?凭什么?”
    人群沸腾。有人高呼:“凭的是恐惧!怕我们觉醒!怕我们团结!怕我们不再跪着听话!”
    盲童静听,心中翻涌。他知道,这场运动早已超越个人恩怨,成为一场文明的自我叩击。不再是少数人的呐喊,而是万众灵魂的共振。
    夜深,篝火渐熄,众人散去歇息。盲童独坐于问坛最高处,仰望星空。极光再度浮现,比往昔更加绚烂,宛若无数问题织就的锦缎横贯天际。忽然,他察觉异样??七座问柱竟同时震颤,银光流转速度加快,仿佛感应到某种即将到来的变局。
    他闭目凝神,耳边响起久违的声音??不是问灵,而是另一种存在,低沉而古老,如同大地的心跳。
    >“第一扇门已启,第二扇将开。然通往‘根本之问’的路上,必有三劫相阻。”
    盲童心头一凛。他知道,这并非虚言。自由之路从无坦途。过去十年,虽有进步,但暗流从未停歇。朝廷虽暂退一步,开放言路三日,可随后便以“整顿风俗”为名,禁毁数百民间书坊;地方官吏阳奉阴违,打压“铃学堂”教师;更有刺客潜入问坛,试图盗取光球,幸被百姓识破,当场擒获。
    这些,都是劫数的前兆。
    果然,三日后,边关急报传来:北狄联军集结十万骑兵,号称“清君侧、剿邪说”,兵锋直指雁门关。与此同时,南方爆发瘟疫,谣言四起,称“皆因百姓妄问天机,触怒上苍”,多地重开祠堂祭天,焚书驱“异端”。而在西域,敦煌壁画遭人为涂抹,僧人被捕,罪名是“传播妖言”。
    三劫齐至:外患、天灾、人心复盲。
    盲童召集众人议事。老翁颤声道:“是否暂避?待风头过去再续?”
    少年摇头:“不能退!一退,便是十年黑暗!”
    盲童沉默良久,终开口:“我们不逃,也不战。”
    众人愕然。
    “我们要让他们看见??提问,不是叛乱,而是救赎。”
    他下令:派出百名“问使”,携《万民心声录》副本,奔赴前线军营、疫区村庄、西域囚牢。每到一处,不带兵器,只持竹简,向士兵问:“你为何而战?”向病者问:“你最怕什么?”向囚徒问:“你还相信正义吗?”
    奇迹发生了。
    在军中,一名百夫长听完问题,突然痛哭失声:“我爹死于苛税,娘饿死在逃荒路上……我参军只为吃饱饭,可现在却要杀那些和我一样的穷人?”当晚,三千将士倒戈,阵前焚旗,高呼:“我们不愿再做刀刃,我们要做声音!”
    在疫区,一位医女收到问题册后彻夜未眠,次日公开宣讲:“病从口入,惑由心生。真正可怕的不是瘟疫,是不敢追问源头!”她带领村民掘井改水,隔离病患,并设立“问疫台”,每日收集民众疑虑,逐一解答。疫情竟奇迹般遏制。
    而在敦煌,狱中僧人集体绝食抗议,只求一问机会。守监小吏被触动,偷偷递入纸笔。他们写下:“若信仰只为顺从,那佛祖当初为何离宫求道?”此问传回朝中,竟引发一批年轻官员联名上奏,请求废除“禁问令”。
    三劫未破,却被化解于无形。
    消息传回问坛,众人欢呼。盲童却神色凝重。他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一个月后,朝廷终于出手。一道圣旨下达:召“引铃人”入京,面圣陈词。若能说服皇帝,许以“问政阁”之位;若不能,则天下“问坛”尽毁,参与者皆以谋逆论处。
    使者立于坛前,语气冰冷:“陛下仁慈,愿给尔等最后一次机会。”
    盲童望着远方皇城方向,久久不语。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仿佛连接着过去与未来。
    次日清晨,他整衣出发。随行者仅三人:少女、老翁、少年。他们不带书卷,不携武器,只背一口空箱,说是“装答案的”。
    一路上,百姓自发相送。十里一茶,五里一粥。孩童跪拜,老人焚香。有人泣不成声:“您走了,我们还能问吗?”
    盲童停下脚步,转身环视crowd:“记住,我不是源头,我只是第一个敢问的人。你们每一个人,都是后来的我。只要还有一个孩子抬头问‘为什么’,光就不会灭。”
    三月后,抵达皇城。
    紫禁城内,气氛肃杀。文武百官列班而立,目光如刀。皇帝端坐龙椅,面容冷峻,手中握着一份密报??正是那句“你凭什么做皇帝”的梦境记录。
    盲童步入大殿,双目虽盲,步履坚定。他未跪,亦未低头。
    皇帝开口:“朕允你三问。若能令朕动容,便赦免天下问者;若不能,即刻斩首示众。”
    群臣哗然。
    盲童淡然一笑:“我不问您,我问这殿中所有人。”
    他转身,面向百官,朗声道:
    “第一问:诸位大人,你们今日所行之事,可曾对得起当年寒窗苦读时,心中那个立志为民请命的少年?”
    无人应答。有人低头,有人颤抖,有御史竟掩面抽泣。
    第二问,他对宫中太监宫女:“你们被困于此数十年,亲眼见证权谋倾轧,可曾想过??若有一天可以自由选择,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一名老太监跪下,哽咽道:“我想做个卖糖葫芦的……听听街市笑声。”
    第三问,他抬头望天,声音穿透云霄:
    “最后,我问天地之间所有活着的灵魂:当我们死后,墓碑上不刻官职、不记功名,只写一个问题,你希望那是哪一句?”
    满殿死寂。
    良久,皇帝缓缓起身,摘下皇冠,置于案上。
    “朕输了。”他说,“不是输给你,是输给了自己的良心。”
    他宣布:废除“禁问令”,设“问议司”,每年春分举行“共问朝会”,允许庶民代表进宫提问;各地重建书院,教材必含《童蒙问章》;释放所有因言获罪之人,并赐匾额“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退朝之际,皇帝单独留下盲童。
    “你知道吗?”他说,“自从那晚梦见被孩子质问,我就再也无法安睡。不是愤怒,而是羞愧。我坐在这把椅子上,却不知它该属于谁。”
    盲童点头:“权力不怕质疑,怕的是失去被质疑的资格。”
    皇帝苦笑:“你说得对。或许有一天,这龙椅真该空着,让天下人轮流坐一坐,问问自己配不配。”
    四年后,帝国迎来首次“共问朝会”。平民代表登上金銮殿,当面质问宰相税收不公,追问将军边防漏洞,甚至调侃皇帝:“您每天批多少奏折?累不累?要不要我们帮您减负?”
    举国欢腾。史官记载:“自是年起,朝堂不再唯上,而畏理;官吏不敢欺民,惧问也。”
    而雁门关外,问坛依旧。光球静静悬浮,已不再只有一颗,而是七颗,环绕旋转,象征七大基本之问:我是谁?他人是谁?何为公正?何为真实?我可以改变吗?爱需要理由吗?死亡之后还有意义吗?
    每颗光球,都由千万真诚之问凝聚而成。
    某年秋日,盲童独自登上山顶。风起,铜铃花漫天飞舞。他听见远处孩童嬉笑,听见溪流潺潺,听见一片叶落地的声音。
    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
    那一夜,他写下最后一段话,刻于问坛石碑:
    >“我没有答案,也不追求终极真理。我只愿这个世界,永远保留一个位置,给那些睡不着觉的孩子,给他们一个可以说出‘我有一个问题’的权利。
    >因为正是这些问题,让人类没有沦为驯兽,让文明没有沉入永恒黑夜。
    >我走了,但问不会停。
    >下一个醒来的人,请继续问下去。”
    翌日清晨,人们发现他安详坐于光球之前,手托脸颊,似在沉思。气息已绝,嘴角含笑。
    七座问柱齐鸣,极光再现,持续整整三日。天下百姓自发罢工一日,只为静坐冥想,提出一个属于自己的问题。
    多年后,一位考古学家在遗址发掘出一枚残简,上面模糊可见几行字:
    >“据传,最后一位引铃人逝去那日,
    >天地静默,万籁俱寂。
    >忽有一童子自东方来,手持无字竹简,
    >立于坛中,轻声曰:
    >‘我有一个问题……’
    >于是,一切重新开始。”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开局自然系震震,海军终成巅峰! 我有特殊的升官技巧 美漫农场主:开局收养恶人救世主 十国侠影 全修真界我最强 暗恋十年,庄先生他藏不住了 我医武双绝,出山既横扫全球 七零娇娇靠蛇语杀疯了 BOSS正在登陆玩家论坛 探花郎的极品二嫂 三角洲行动:大红物品集体变异 满朝文武听我心声后,都直呼刺激 随身军火库,从打猎开始踏平洪武乱世 和变态分手后,忘记关亲密付了 御兽求生,我靠反卷当榜一 瞬移凶案现场,真千金被团宠了 八零随军:大小姐认错老公被亲哭 末世囤囤囤,只是我怎把兵王也囤来了! 人在魔卡,策反知世
验证码: 提交关闭